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顶着“篡改历史、过度戏说、扎堆泛滥”的种种骂声,收获着居高不下的收视率,2011年最火的电视剧题材——穿越剧和宫斗剧,终于在岁末被政策逼到了墙角,面临重新洗牌。
日前有消息称,从明年1月1日起,广电总局将禁止宫斗戏、涉案剧、穿越剧在卫视黄金档播出。
正方一辩 恶搞历史,宫斗剧“雷”声滚滚
夸张的造型、雷人的台词、离谱的剧情,如今的荧屏,可说是“雷剧”当道。
这段时间,武则天成了荧屏主角,6部电视剧中,9位明星演绎不同年龄段的女皇帝。造型夸张、剧情离谱、古人说现代语,这些都是“雷剧”的常用手段。诡谲历史、家长里短、偶像言情、职场励志、惊悚悬疑……把这些荧屏商业元素一锅烩,正是此轮热播宫廷剧的入市秘笈。这些剧低估了观众的智商,迎合的是当下一部分观众的“重口味”。
反方一辩 “西游”“三国”也不尊重历史?
《西游记》是不是过于追求新奇怪异,人物设置天马行空?《三国演义》将不同历史人物身上的事情嫁接,编出很多不符合史实的桥段,这算不算对历史文化不尊重,过于随意?同为文艺作品,为何名著编得,穿越剧就编不得?
观众看电视剧就是为了得到放松和娱乐,穿越剧的新形式能够很快吸引观众的眼球,并且播出时就已说明是虚构、戏说,观众也知道不必当真,也别指望能在电视剧中学到多少的历史知识,所以,穿越剧只要好看就足够了。
正方二辩 不尊重历史我们对不起子孙
无论是在重大史实,还是在还原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方面,国外宫廷剧与国产宫廷剧都形成了鲜明对照,国外宫廷剧有着堪比历史教科书的忠实,它甚至培养了一大批历史爱好者。而中国的古装剧却至今没能走出“恶搞”的怪圈,没有达到传播历史精髓的作用。
低层次的宫廷剧,让人在娱乐中迷失对历史积淀的尊敬,导致一些年轻人习惯用一种轻佻、轻浮的眼光来看历史,而对真正的历史毫无兴趣,这才是这些剧给社会带来的最大危害。
反方二辩 宫斗剧是穿古人衣说今天事
很多宫廷剧只是古代的外包装,实际上都和当代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首先,一些宫廷剧实际上就是“职场宝典”,古代的后宫纷争就是现代的职场众生相。其次,把故事放在古代讲,很多敏感的话题就显得不那么尖锐。
人们对现实不满意,才会渴望回到过去。工作很忙,生活很累,现实很残酷,这类故事给年轻人提供了逃避生活重压的机会,通过这些不知所云的后宫剧找寻一方没有烦扰的心灵港湾。
正方三辩 宫斗剧怪现状:炫丑式营销
现在很多电视剧主动进行“炫丑式营销”,将“雷”视作收视率保障,形成了一个奇特的逻辑:雷=挨板砖=有关注度=收视率高。为了突出重围,有的电视剧自贴“重口味”“大尺度”标签。有些剧本创作之初就定下基调要走“雷人”路线。有些剧绞尽脑汁地找出出格台词、穿帮镜头,希望引起争议,甚至自组“网络水军”进行恶炒。
这种只要关注度、不要美誉度,只顾收视率和赚钱、不顾骂名的心态,玷污了文化市场。
反方三辩 宫斗剧毕竟为DDP做了贡献
不管你如何贬低宫斗剧,可我们真的吸引了广告、纳了税、还赚了外汇啊!目前,古装剧在海外市场全面回暖。今年,古装剧海外市场已从低谷时期的3000美元一集,恢复到平均一两万美元一集,最高的甚至卖到了一集5万美元,已可与韩剧比价。这样过硬的吸金能力谁能比得了?
个案调查
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穿越剧毫无历史观可言,整体思想内涵没有提升,只是好玩好看、新奇、怪异,而人物设置更是天马行空,这种创作主张不宜提倡。
《后宫甄嬛传》导演郑晓龙:电视剧题材应提倡百花齐放。最重要的是其表现的价值观、历史观以及导向是否正确。
《宫锁珠帘》制片兼编剧于正:如果真的要禁,我们只能血本无归。
《步步惊心》出品人蔡艺侬:每个题材都有褪去流行的一天,如果大家一窝蜂去做同样的事情,就会把它拍垮。
总结陈词
可吸引眼球 不可模糊历史
穿越剧说到底也是古装剧的一种,既然把时间设定在某个朝代,就一定要有历史根据,“穿越”只能作为一个噱头、一种吸引观众的手段,而不能成为一个朝代的主线,改变史实。不仅如此,穿越剧很可能让孩子产生混乱的历史观。
作为一种娱乐现象,“穿越剧”大有星火燎原之势。也就是说,我们参与历史的方式不再是“以史为鉴”、不再是追问“我从哪里来将向哪里去”这样的傻问题以及赋予个体生命历史坐标这样的傻动机、不再是借以激起一种英雄主义情怀从而反腐倡廉拯救苍生什么的,甚至不再是余秋雨式的面对历史“潸然泪下”或者“以泪洗面”什么的……而是与公主阿哥主子太监娘娘们睡觉,帮他们争风吃醋、篡权夺位,拿我们在现实社会中习得的各种伎俩(小三上位、二奶指南、办公室政治、厚黑学问)将他们搅成一团粥,让我们在已知的优势下扮演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面对他们确凿、不可更改的命运嬉皮笑脸或暗自垂泪。预言从来都是智者的专利,而我们在历史面前,竟然恬不知耻地假装洞悉了未来。
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情感、趣味、快乐以及悲伤、荷尔蒙、创造力、想象力以及领悟生活、领会生命的能力……都甩给历史。如果失去了参与、建构未来的能力,那就真的失去了未来——而这,才是真正需要警惕的。
日前有消息称,从明年1月1日起,广电总局将禁止宫斗戏、涉案剧、穿越剧在卫视黄金档播出。
正方一辩 恶搞历史,宫斗剧“雷”声滚滚
夸张的造型、雷人的台词、离谱的剧情,如今的荧屏,可说是“雷剧”当道。
这段时间,武则天成了荧屏主角,6部电视剧中,9位明星演绎不同年龄段的女皇帝。造型夸张、剧情离谱、古人说现代语,这些都是“雷剧”的常用手段。诡谲历史、家长里短、偶像言情、职场励志、惊悚悬疑……把这些荧屏商业元素一锅烩,正是此轮热播宫廷剧的入市秘笈。这些剧低估了观众的智商,迎合的是当下一部分观众的“重口味”。
反方一辩 “西游”“三国”也不尊重历史?
《西游记》是不是过于追求新奇怪异,人物设置天马行空?《三国演义》将不同历史人物身上的事情嫁接,编出很多不符合史实的桥段,这算不算对历史文化不尊重,过于随意?同为文艺作品,为何名著编得,穿越剧就编不得?
观众看电视剧就是为了得到放松和娱乐,穿越剧的新形式能够很快吸引观众的眼球,并且播出时就已说明是虚构、戏说,观众也知道不必当真,也别指望能在电视剧中学到多少的历史知识,所以,穿越剧只要好看就足够了。
正方二辩 不尊重历史我们对不起子孙
无论是在重大史实,还是在还原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方面,国外宫廷剧与国产宫廷剧都形成了鲜明对照,国外宫廷剧有着堪比历史教科书的忠实,它甚至培养了一大批历史爱好者。而中国的古装剧却至今没能走出“恶搞”的怪圈,没有达到传播历史精髓的作用。
低层次的宫廷剧,让人在娱乐中迷失对历史积淀的尊敬,导致一些年轻人习惯用一种轻佻、轻浮的眼光来看历史,而对真正的历史毫无兴趣,这才是这些剧给社会带来的最大危害。
反方二辩 宫斗剧是穿古人衣说今天事
很多宫廷剧只是古代的外包装,实际上都和当代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首先,一些宫廷剧实际上就是“职场宝典”,古代的后宫纷争就是现代的职场众生相。其次,把故事放在古代讲,很多敏感的话题就显得不那么尖锐。
人们对现实不满意,才会渴望回到过去。工作很忙,生活很累,现实很残酷,这类故事给年轻人提供了逃避生活重压的机会,通过这些不知所云的后宫剧找寻一方没有烦扰的心灵港湾。
正方三辩 宫斗剧怪现状:炫丑式营销
现在很多电视剧主动进行“炫丑式营销”,将“雷”视作收视率保障,形成了一个奇特的逻辑:雷=挨板砖=有关注度=收视率高。为了突出重围,有的电视剧自贴“重口味”“大尺度”标签。有些剧本创作之初就定下基调要走“雷人”路线。有些剧绞尽脑汁地找出出格台词、穿帮镜头,希望引起争议,甚至自组“网络水军”进行恶炒。
这种只要关注度、不要美誉度,只顾收视率和赚钱、不顾骂名的心态,玷污了文化市场。
反方三辩 宫斗剧毕竟为DDP做了贡献
不管你如何贬低宫斗剧,可我们真的吸引了广告、纳了税、还赚了外汇啊!目前,古装剧在海外市场全面回暖。今年,古装剧海外市场已从低谷时期的3000美元一集,恢复到平均一两万美元一集,最高的甚至卖到了一集5万美元,已可与韩剧比价。这样过硬的吸金能力谁能比得了?
个案调查
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穿越剧毫无历史观可言,整体思想内涵没有提升,只是好玩好看、新奇、怪异,而人物设置更是天马行空,这种创作主张不宜提倡。
《后宫甄嬛传》导演郑晓龙:电视剧题材应提倡百花齐放。最重要的是其表现的价值观、历史观以及导向是否正确。
《宫锁珠帘》制片兼编剧于正:如果真的要禁,我们只能血本无归。
《步步惊心》出品人蔡艺侬:每个题材都有褪去流行的一天,如果大家一窝蜂去做同样的事情,就会把它拍垮。
总结陈词
可吸引眼球 不可模糊历史
穿越剧说到底也是古装剧的一种,既然把时间设定在某个朝代,就一定要有历史根据,“穿越”只能作为一个噱头、一种吸引观众的手段,而不能成为一个朝代的主线,改变史实。不仅如此,穿越剧很可能让孩子产生混乱的历史观。
作为一种娱乐现象,“穿越剧”大有星火燎原之势。也就是说,我们参与历史的方式不再是“以史为鉴”、不再是追问“我从哪里来将向哪里去”这样的傻问题以及赋予个体生命历史坐标这样的傻动机、不再是借以激起一种英雄主义情怀从而反腐倡廉拯救苍生什么的,甚至不再是余秋雨式的面对历史“潸然泪下”或者“以泪洗面”什么的……而是与公主阿哥主子太监娘娘们睡觉,帮他们争风吃醋、篡权夺位,拿我们在现实社会中习得的各种伎俩(小三上位、二奶指南、办公室政治、厚黑学问)将他们搅成一团粥,让我们在已知的优势下扮演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面对他们确凿、不可更改的命运嬉皮笑脸或暗自垂泪。预言从来都是智者的专利,而我们在历史面前,竟然恬不知耻地假装洞悉了未来。
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情感、趣味、快乐以及悲伤、荷尔蒙、创造力、想象力以及领悟生活、领会生命的能力……都甩给历史。如果失去了参与、建构未来的能力,那就真的失去了未来——而这,才是真正需要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