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实际生活,特别是学生自身生活实际中创设情境;新课进行过程中创设思维情境;多媒体课堂,有利于创设兴趣情境、问题情境和发现情境;从相关学科中创设问题情境。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情境;探究讨论
所谓的“数学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改善教与学的方式,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自主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由于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以便于展开探究、讨论、理解等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科学严谨的探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从实际生活,特别是学生自身生活实际中创设情境
我国的数学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意义不明确,觉得数学没什么用,学习数学枯燥、乏味。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利用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来创设情境。
例如:在“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教学中,可利用以下实际问题来创设情境。
用一个有毛病的天平(天平的两臂之长略有差异,其它因素忽略)来称物体的质量,有学生说只要把物体放左右盘中各称量一次,再把所得结果相加除以2即可得到物体的质量,你认为可行吗?
用学生自身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数字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产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而且所设置的情境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探索热情空前高涨。
2.新课进行过程中创设思维情境
2.1 创造“愤”、“徘”意境。“愤徘意境”,即所谓“欲知未知,半生不熟”的情境。“惯”是欲求明后面不得,“悱”是想说又说不出来。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跃跃欲试,学习积极性最高,一启则发。其具体作法是,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用旧知识作铺垫,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创设迁移情境,引导学生对照比较;抓住新授知识的内在联系,层层设问,促使学生的思维简约、越层、跳跃。从而在教学中做到同化中有顺应,顺应中尽可能先同化,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认知结构。
2.2 暴露思维发生发展过程。学生在新课学习中有着一定的认知过程,即由“不知到知”的意向、领会过程。由于数学知识结构的特点,往往掩盖了认知思维的存在性。因此数学教学中,暴露思维发生发展过程是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认识过程的。而“暴露”过程的本身就显示了较强的思维情境,它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使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达到充分统一。
3.多媒体课堂,有利于创设兴趣情境、问题情境和发现情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由兴趣产生动机,由动机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喜悦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推动学习不断成功,因此数学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成份,它是渴望获得数学知识并积极参与的意向基础。例如,在设计和制作高一立体几何“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课件时,在Authorware平台上嵌入在“几何画板”中制作的文本、图形和动画。根据引入课题的需要和问题情境的创设,从复习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意义和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着手,提出问题:“已知直线a平行平面a,怎样在平面a内找到一条直线b使得直线b//a?”这一问题提出,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回答这个问题没有把握或不知从何处着手。这时,展示了利用“几何画板”制作的动画:经过直线a作平面β使βna=b,随着平面β的移动,直线b的位置的改变,但a、b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平行)不变。通过观察动画过程,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并且容易回答上述提出的问题。由此引入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学生对定理的题设和结论理解深刻并能牢固记忆而且过渡自然。又如,在讲解课本P21例2:“有一块木料如图,已知棱BC平行于平面A′C′。要经过木料表面A′B′C′D′内的一点P和棱BC将木料锯开,应怎样画线?所画的线和面AC有什么关系?”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将木料两部分分开后,帮助学生分析:题目中要求画的有哪些线?平面CE(截面)和棱B′C′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所要画的线EF和B′C′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这样通过动画将木料切开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再通过精心设问,使原来较抽象的实际问题转化为便于分析易于理解的数学问题。由此可见,多媒体进课堂,有利于创设兴趣情境、问题情境、发现情境,改善认知和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从相关学科中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它的许多知识都与这些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概率原理在生物遗传学中的应用,三角函数与向量在物理学中的应用等.因此在讲解这些知识点时,可适当地创设与相关学科联系的情境,强化数学的工具性、基础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收稿日期:2012-07-10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情境;探究讨论
所谓的“数学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改善教与学的方式,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自主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由于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以便于展开探究、讨论、理解等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科学严谨的探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从实际生活,特别是学生自身生活实际中创设情境
我国的数学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意义不明确,觉得数学没什么用,学习数学枯燥、乏味。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利用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来创设情境。
例如:在“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教学中,可利用以下实际问题来创设情境。
用一个有毛病的天平(天平的两臂之长略有差异,其它因素忽略)来称物体的质量,有学生说只要把物体放左右盘中各称量一次,再把所得结果相加除以2即可得到物体的质量,你认为可行吗?
用学生自身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数字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产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而且所设置的情境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探索热情空前高涨。
2.新课进行过程中创设思维情境
2.1 创造“愤”、“徘”意境。“愤徘意境”,即所谓“欲知未知,半生不熟”的情境。“惯”是欲求明后面不得,“悱”是想说又说不出来。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跃跃欲试,学习积极性最高,一启则发。其具体作法是,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用旧知识作铺垫,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创设迁移情境,引导学生对照比较;抓住新授知识的内在联系,层层设问,促使学生的思维简约、越层、跳跃。从而在教学中做到同化中有顺应,顺应中尽可能先同化,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认知结构。
2.2 暴露思维发生发展过程。学生在新课学习中有着一定的认知过程,即由“不知到知”的意向、领会过程。由于数学知识结构的特点,往往掩盖了认知思维的存在性。因此数学教学中,暴露思维发生发展过程是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认识过程的。而“暴露”过程的本身就显示了较强的思维情境,它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使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达到充分统一。
3.多媒体课堂,有利于创设兴趣情境、问题情境和发现情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由兴趣产生动机,由动机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喜悦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推动学习不断成功,因此数学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成份,它是渴望获得数学知识并积极参与的意向基础。例如,在设计和制作高一立体几何“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课件时,在Authorware平台上嵌入在“几何画板”中制作的文本、图形和动画。根据引入课题的需要和问题情境的创设,从复习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意义和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着手,提出问题:“已知直线a平行平面a,怎样在平面a内找到一条直线b使得直线b//a?”这一问题提出,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回答这个问题没有把握或不知从何处着手。这时,展示了利用“几何画板”制作的动画:经过直线a作平面β使βna=b,随着平面β的移动,直线b的位置的改变,但a、b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平行)不变。通过观察动画过程,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并且容易回答上述提出的问题。由此引入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学生对定理的题设和结论理解深刻并能牢固记忆而且过渡自然。又如,在讲解课本P21例2:“有一块木料如图,已知棱BC平行于平面A′C′。要经过木料表面A′B′C′D′内的一点P和棱BC将木料锯开,应怎样画线?所画的线和面AC有什么关系?”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将木料两部分分开后,帮助学生分析:题目中要求画的有哪些线?平面CE(截面)和棱B′C′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所要画的线EF和B′C′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这样通过动画将木料切开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再通过精心设问,使原来较抽象的实际问题转化为便于分析易于理解的数学问题。由此可见,多媒体进课堂,有利于创设兴趣情境、问题情境、发现情境,改善认知和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从相关学科中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它的许多知识都与这些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概率原理在生物遗传学中的应用,三角函数与向量在物理学中的应用等.因此在讲解这些知识点时,可适当地创设与相关学科联系的情境,强化数学的工具性、基础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收稿日期:2012-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