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激活剂在瓜类抗病性诱导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瓜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lang0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植物抗病激活剂是一种对环境污染少,并可诱导植物对多种病害产生抗性的新型化学农药。文章综述了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特点及作用机理,介绍了表油菜素内酯、苯并噻二唑、草酸、水杨酸等抗病激活剂的结构功能,分析了其在瓜类抗病机制中的作用。
  关键词:瓜类;抗病激活剂;信号传导;抗病性诱导
  
  瓜类作物属于葫芦科植物,包括黄瓜、甜瓜、西瓜、南瓜、苦瓜、冬瓜和丝瓜等。蔓枯病、霜霉病、病毒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等都是瓜类作物容易发生的病害。这些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着瓜的品质和产量,降低其经济效益,而且一些病害流行性很强,在适宜的条件下,短时间内便可流行,给瓜类作物造成毁灭性的灾害。植物中具有大量的可诱导基因,其中包括在植物受到病原侵袭时,诱导产生系统抗性的基因。植物抗病激活剂能激活植物的抗病防御系统而使植物具备抗病能力,对病原体和植物本身没有毒害。这是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一类新的化学农药,它解决了传统农药使用过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为防治瓜类作物多种病害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1 植物抗病激活剂的作用机理
  
  植物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是由坏死型病原物浸染或某些生化制剂诱导处理后,植株未受浸染或处理部位对病原物浸染产生抗性,能够诱导植物SAR信号产生的一类化学物质,称为植物激活剂(plant activator)。
  植物抗病激活剂的诱导除了可以引起植物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HRGP)的变化,导致木质素在细胞壁沉积,使植物形成物理防御机制外,还能导致植株内源水杨酸(SA)的累积,形成活性氧激增,使植物局部细胞程序化死亡而产生过敏反应(HR)。植物抗病激活剂诱导后产生的HR信号及抗病信号经内源信号传导物质水杨酸(sA)、茉莉酸(JA)、乙烯(Et)和N0可传导到达整个植株,经过一系列抗病相关基因的调控和表达,可引起寄主防御酶系如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几丁质酶(clliti-nase)、过氧化物酶(POX)等的活性提高,抗病物质如木质素与植保素等的变化以及病程相关蛋白(PRP)的调控与表达。植物抗病激活剂本身及其代谢物无直接的杀菌活性,但可刺激植物的免疫系统而诱导植物产生具有广谱性、持久性和滞后性的系统获得抗病性能(sAR)。
  
  2 激活剂在瓜类抗病诱导中的应用
  
  能够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的激活剂有很多,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激活剂将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表油菜素内酯、苯并噻二唑、草酸、β-氨基丁酸是几种成熟高效的植物抗病激活剂,它们在瓜类多种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可以探索一种新的高效无害的病害防治手段来提高瓜类作物的产量和改善其品质。
  
  2.1 表油菜素内酯
  表油菜素内酯(epi-brassinosterold,EBR)是极具生理活性的油菜素甾醇类化合物的1种。油菜素甾醇类化合物在植物界中分布很广泛,在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甚至藻类的茎、叶、花和种子等器官中都有发现。目前,已从自然界中分离和人工台成了逾60种油菜素甾醇类化合物。试验表明,西葫芦植株接种黄瓜花叶病毒(CMV)后,在4 d左右开始出现类似于过敏反应症状,经EBR处理的植株其症状表现早于未处理的植株。EBR在短时间内促使西葫芦叶片大量累积H2O2,含最明显高于对照。由此可见EBR处理在早期主要通过降低植株体内过氧化氢降解酶APX、POD、cAT的活性而使过氧化氢保持一个较高水平。经EBR处理的植株体内丙二醛古量没有因喷施EBR而提高,其含量甚至低于对照水平,EBR处理降低了CMV对西葫芦植株的浸染水平,病株率和病情指数相对于只接种CMV处理植株均有所下降,相对平均防治效果达到38.8%。同时喷施EBR能明显降低西葫芦叶片中病毒含量,提高了西葫芦对CMV的抗性。
  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较普遍的是2,4-表油菜素内酯制剂,它具有与天然油菜素内酯相类似的生物活性,其原理是利用化学结构与天然油菜索内酯相近的麦甾醇为原料,用化学方法将其改造成EBR。使用EBR浸泡种子时其浓度为0.05~0.5 mg/L,喷洒叶面的使用浓度为0.1 mg/L。使用EBR处理黄瓜苗和西瓜苗,可提高其抗病能力,可使黄瓜增产30%,西瓜增产20%。EBR作为植物的甾类激素,其抗病功能还有许多未解之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EBR表现出明显的抗性增强效果,所以人们把EBR作为1种具有抗性诱导功能的植物激素。
  
  2.2 苯并噻二唑(BTH)
  苯并噻二唑(benzothiadiazole,BTH)全称苯并[1,2,3]噻二唑-7-羧酸甲酯(BTH),是商品化最成功的植物抗病激活剂,可诱导植物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等产生广谱的抗性,原汽巴一嘉基公司在开发磺酚脉除草剂时发现该物质能激发植物产生SAR,随后由诺华公司(现先正达公司)实施商品化成功。BTH的取代基基五元杂环结构对它的诱导活性至关重要,结构改变的其他噻二唑均无诱导活性。BTH本身及其在植物体内的代谢产物均无杀菌活性、但BTH能激活植物抗性反应并影响病原物生活史的多个环节,从而诱导植物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等产生广谱的系统抗性。除了模拟SA起到信号传导的作用外,由BTH诱导的抗性还能导致PAL、β-1,3-葡聚糖酶、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等活性的变化,并诱导PR基因的表达产生PRP。
  王晨芳试验表明,BTH处理对于诱导黄瓜对炭疽病的抗性具有良好效果,诱导效果达到84.94%。处理后第3天黄瓜表现出最佳诱导抗性,并且持效期在21 d以上。试验发现BTH对炭疽菌抱子萌发及菌丝生长均无直接抑制作用。于凌春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喷施100 mg/kg的BTH溶液对黄瓜蔓枯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使抗病黄瓜植株叶片内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达到较高水平,能有效诱导黄瓜产生系统获得抗性。
  BTH的施药方式主要是叶面喷施,浓度为0.1 mmol/L,可保护田间作物在生长季节免遭白粉病的侵害,达到生态学要求的低用最和持久的保护效果。将BTH用于种子处理,效果会更好。这是因为种子处理具有高度的目标性和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点出发的缘故。BTH作为植物抗病激活剂,应当在病菌浸染前施药于作物,方能起到保护作用。
  
  2.3 草酸
  草酸又名乙二酸(Oxalate)是最简单的二元酸。分子式(cOOH)2·2H2O,草酸的羧基在诱导抗病性中起作用。草酸能显著诱导植物对多种病害的系统抗性,但不抑制病原菌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所以是1种典型的非生物诱抗剂。草酸 能显著诱导多种酶的活性,经草酸处理的植株,其体内的过氧化物酶会迅速增加。过氧化物酶是植物抗病毒代谢中1种重要的酶,该酶参与木质素的合成进而导致细胞壁的木质化。而寄主植物细胞壁的高度木质化对病毒的浸染和扩展可能具有限制作用。草酸诱导瓜类的系统抗性,针对多种真菌、细菌和病毒性病害的抗性均已被陆续报道。
  郑光宇等以草酸处理对西瓜花叶病2号敏感的甜瓜品种网纹香。草酸的诱导可以显著提高该品种甜瓜对西瓜花叶病毒2号(WMV-2)的系统抗性。草酸处理植株的感病症状显著轻于对照植株,病毒含量仅为对照植株的4%。草酸处理植株的过氧化物酶活力为对照植株的6倍,并且诱导出3种新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甜瓜植株内木质素的古量亦提高了82.9%。证明了草酸在诱导甜瓜过氧化物酶的同时,诱导了甜瓜对WMV-2的系统抗性。
  
  2.4 β-氨基丁酸
  β-氨基丁酸(B-aminobutyric acid,BABA)是从经曝晒的番茄根系中分离得到的1种次生代谢非蛋白质氨基酸。它不仅具有广谱的诱导抗病活性,而且与多种化合物具有协助增效作用,是1种极具潜力的植物化学诱抗剂。可诱导茄科、葫芦科、豆科、十字花科植物抵抗由卵菌、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引起的病害,保护植物的叶部、根部和果赛免受病菌危害。
  经BABA诱导处理黄瓜第1片真叶后,黄瓜植株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都产生较大变化。PAL是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和限速酶,它催化L-苯丙氨酸直接脱氨产生反式肉桂酸,在术质素和酚类物质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因而与植物抗病性密切相关。POD、PPO参与酚的氧化,形成对病原菌毒性较高的醌类物质;并参与木质素的合成,使细胞壁增厚来抵御病原菌的侵入和扩展从而抑制发病。BABA还能诱导黄瓜植株产生病程相关蛋白(PRP),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SAR都与PRP积累有关,其中PRP-1的积累是SAR产生的最可靠的生理生化标志。试验证明浓度20mmoI/L的β-氨基丁酸即可以诱导黄瓜产生70%以上的抗病效果。
  
  2.5 水杨酸
  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又称邻羟基苯甲酸,是植物系统获得抗性(SAR)所必需的内源信号分子,它可诱导许多植物对不同病原真菌、细菌及病毒产生抗性,这一点已经在烟草、黄瓜和拟南芥等植物中得到证实。SA具有多种生理调节作用,如诱导某些植物开花,导致天南星科植物佛焰花序产热,诱导烟草和黄瓜对病毒、真菌及细菌等病害的抗病性。
  黄瓜幼苗经SA处理后,诱导了与抗病相关的POD、PPO、PAL活性的变化,POD在处理后24 h有明显提高,以后一直呈上升趋势。PAL在处理后72、120 h 2次出现酶活性峰。黄瓜叶片的病情指数与对照相比明显降低。在生产中一般SA诱导瓜类对TMV抗性需要浓度大于0.7 mmol/L,黄瓜对炭疽病、霜霉病抗性诱导SA浓度分别为14.5、2.5nlmol/L。
  SA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些不足,首先SA外源使用时,在植物体内迅速转化,主要以β-葡萄糖基形式存在,该物质不能在韧皮部传导,故不能被有效利用;其次SA在浓度较大时对多数作物均有毒性,稍有不慎即引起药害,故SA虽为实验室研究的好材料,但仍不是田间大面积使用的理想化合物。考虑到实际应用的稳定性和活性,实际应用中使用的大多是SA的衍生物。
  
  2.6 细胞分裂素
  细胞分裂素(Cytokinin,CTK)作为调节植物细胞生长分化的重要激素,在植物的抗逆诱导过程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研究证明,细胞分裂素是植物系统抗性形成过程中的必要因子,缺乏细胞分裂索的突变体植物,不能被SA或茉莉酸等逆境信号物质诱导产生系统抗性。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细胞分裂素是1种根激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索水平的高低,代表着植物整体生物活性的高低,当然也反映了植物对逆境抗性能力的强弱,完全丧失根活性的植物即使形成了系统抗性也是毫无意义的。据王惠娟报道:在黄瓜上使用细胞分裂素可以增强其对枯萎病、霜霉病的抗性,发病率较对照降低28.5%和14.3%。
  
  3 结语
  
  植物诱抗剂对于瓜类病害的抗性作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优势在于多抗性、整体性、持久性和稳定性,不受生理小种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诱导抗病性是非特异性的,仅少数具专化性,同时诱导抗病性采用的诱导剂是生物或无毒、微毒的化学药品,是今后发展农作物无公害栽培和生产安全绿色食品的理想选择。
  随着对植物抗病机理的深入研究和新的生物技术手段的应用,更多的植物诱抗剂将被开发出来。今后植物诱抗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它的使用效率以及药效的持久性,生产成本的降低也是植物诱抗剂能够被广泛使用的关键。而新型诱导剂的开发,必将为植物保护和植物病害治理开辟一个崭新的领域。
其他文献
“广西3号、5号”无籽西瓜品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瓜类研究室的科技工作者经逾20年选育、试验与示范等技术攻关育成的2个优良无籽西瓜品种。已经在我国无
今年1月,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了持续的大雪和暴雪天气,除交通受阻,农业所受影响巨大,截至2月1日上午,湖南、贵州、江西、湖北、上海等20省(区、市)因低温冻害作物受灾达到940万hm^2。其
通过选用早熟性好、耐低温性强的优质南瓜新品种,采取以南瓜为主.与玉米、小麦、蚕豆和蔬菜等作物间套作方式.在四川省的简阳、南充、江油以及成都周边的丘陵山区推广种植早熟南
防治蔬菜小菜蛾药剂1种。虫螨腈:有效成份5~6g/667m^2(例如10%虫螨腈悬浮剂50~60g/667m^2),对水50L喷雾1次。建议在小菜蛾低龄期(2龄期前)用药。
津蜜20是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新育成的黑皮、大果无籽西瓜新品种。全生育期110d,果实发育期35d。植株生长旺,叶柄短,抗病性强。果实圆球形,耐贮运,瓤色大红,品质优,中心可溶性固形含
期刊
鉴于瓜类细菌性果腐病在广西发生并蔓延的现状.为了寻找研究有效的防治方法.于2003年11月至2005年8月,开展了以过氧乙酸和盐酸为试剂.连续对二倍体西瓜品种黑公子和三倍体无籽西
介绍了意大利的甜瓜栽培方式,并对中国甜瓜品种与意大利甜瓜品种的综合性状进行了比较.试种结果表明,中蜜1号等7个中国甜瓜品种适应意大利的甜瓜栽培方式,在意大利表现出良好的性
近年来,在宁夏地区于3月中旬播种育苗、4月中旬定植、6月中旬上市的春大棚西瓜具有栽培容易、成本低、效益高、不影响后茬复种等优点,种植面积发展很快。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1 清扫积雪    凡全倒或半倒的大棚户,大多是未及时清扫积雪,温度低冻结后,棚上雪越积越多,导致坍塌;而那些及时清扫积雪的棚户,哪怕是跨度较大的竹架棚也完好无损。只要是下雪,哪怕是深更半夜,也必须起来清扫棚膜上的积雪。    2 修复大棚    不管这次雪灾的大中棚是全部坍塌或半倒或未倒,要抓紧时间修复加固骨架和棚膜,在棚内加木撑、加固棚中支柱,加固压膜线。大棚四周底膜要用泥土压严,膜布漏洞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