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术式治疗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454545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不同术式治疗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的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34例。其中单侧手术者30例,双侧手术者104例,比较不同术式患者脑组织复位的差异(将术后1周内双侧脑组织复位至与颅骨内板距离<10 mm定义为复位良好),分析影响脑组织复位的相关因素。

结果

134例患者中,术后7 d内,52.2%(70例)脑组织复位良好;其中双侧手术组为57.7%(60/104),单侧手术组为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术后24 h内,单侧手术组一侧血肿增大的发生率为63.3%(19/30),双侧手术组为16.3%(17/104)(P<0.001)。术后7 d内,单侧手术组一侧血肿增大的累积发生率为60.0%(18/30),双侧手术组为6.7%(7/10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OR=0.251,95%CI:0.087~0.722,P=0.010)是影响脑组织复位的独立因素。

结论

相较于单侧手术,双侧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能提高双侧脑组织的复位效果,降低术后一侧血肿增大的比率。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机器人立体定向手术辅助系统(ROSA)与立体定向框架辅助脑内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立体定向框架辅助和ROSA辅助脑内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立体定向框架组(A组)和ROSA组(B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入院格
目的评估Solitaire支架取栓对前循环不同部位大血管急性闭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于解放军第一○一医院神经外科行Solitaire支架取栓的148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依据其闭塞部位分为颈内动脉(ICA)组(42例)、大脑中动脉(MCA)M1组(70例)以及MCA M2组(36例)。应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评估术后的血管再通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联合黄荧光辅助成像技术在脑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37例脑胶质瘤患者,按病变部位分为幕上组(21例)和脑干组(16例);按年龄分为成人组(25例)和儿童组(12例)。术中应用黄荧光成像技术辅助切除肿瘤(成人组和儿童组分别给予5.0 mg/kg和2.5 mg/kg的20%荧光素钠),切除后采用
期刊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白细胞介素24(Ad-IL-24)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Ad-IL-24基因重组腺病毒感染脑胶质瘤U251细胞,设立Ad-IL-24组、Ad-绿色荧光蛋白(GFP)组、PBS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的IL-24表达情况,通过MTT实验检测3组U251细胞的增殖活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U251细胞的凋亡情况,
期刊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脑干动静脉畸形(AVMs)的中长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1995年1月至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伽玛刀中心采用伽玛刀治疗的脑干AVMs患者,共57例。病灶位于中脑38例,脑桥15例,延髓4例;治疗体积为0.1~22.4 cm3(中位数为1.1 cm3);边缘处方剂量为12~20 Gy,平均(15.0±1.5)Gy。8例行二次伽玛刀治疗。评价远期
目的建立检测脑胶质瘤患者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R132H突变的焦磷酸测序方法,并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数据库中30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石蜡包埋样本,其中15例为IDH1 R132H野生型,15例为IDH1 R132H突变型。采用焦磷酸测序方法检测样本中IDH1 R132H的突变情况,并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0例脑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