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渗透核心素养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历史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向,更是考试命题的重要角度,故教师在历史复习课中应自觉地渗透核心素养。历史的核心特点就是时序性。“时空”是历史的存在方式,是历史的本质呈现,是认识历史起点,重构历史和对历史的解释都离不开“时空观念”。
一、特定时空下的历史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历史知识是浩如烟海且相互联系的,学习历史不仅要掌握单个的历史事件、人物、典章制度、历史现象等,更重要的是把握历史脉络,梳理知识结构,构建知识体系。古代政治制度涉及不同朝代的政治制度,且存在时间长、跨度大、官制多、演变快等特点,要想有效学习难度很大。为此,在复习时采用时间轴或历史年表等形式梳理单元脉络,事半功倍。
大事年表,即历史大事的简要罗列,将诸多同一时段的大事列在一起,或将同一个方面的历史事件按时序列在一起,易于学生对特定时空下的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直观的认识,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和演变趋势,进而培养学生在特定时空下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二、不同時空下的历史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比较史学认为历史研究必须遵循历史发展的纵向和横向规律。纵向规律就是所谓的“时间概念”,即以时间为依据探索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特征,对处在不同发展时段的历史现象做垂直性的比较。横向规律就是所谓的“空间概念”,即以地域为基础把处在同一时段的历史现象做水平比较,寻找每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共通性”和“特殊性”。作为历史教师,在强调历史纵向规律——时间观念的同时,也需增强学生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历史知识间的关联性的认识,进而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如在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首先,将之和古希腊政治进行对比,使学生对中西政治制度有个宏观的概况;如下表:
表 古代中国与古希腊政治体制的比较
比较中国古希腊
特点实用性、集体、等级理性、个性、平等
趋势专制走向民主
政治体制加强君主专制;法律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工具古希腊进一步实行民主政治,并以法律作为保证
文明与政治体制的关系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文化进步,并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力保障,促使中华文明进一步延续缺乏强有力的权威,国家不统一,经常分崩离析,易摧毁文明,破坏文明的发展历程
其次,通过对2015年全国高考试题Ⅱ卷40题的分析,让学生加深对中西文明不同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的能力。中西对比,是不同时空下思维方式的表现。通过这一环节,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知,也使学生了解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以国际理解的视野对待各国的历史和文化,尊重文明的多元化,养成包容、开放的心态。
三、超越时空的历史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历史置于过去的时空下去讲授,还需要着眼现实去理解超越时空的历史价值,并在历史中找到为我们现实所用的经验和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一定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这对于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非常重要。同时,这样亦可把一种生活化的历史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更容易使学生感知历史,进而使学生对高中枯燥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
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置于特定时空,进而构建不同时空,领会超越时空的历史,既有利于培养时空观念,又提升历史认识的深度。但学生时空观念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五大核心素养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综合体,核心素养如何有效的和历史课堂结合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历史老师不断的探索和修正。
责任编辑 李少杰
一、特定时空下的历史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历史知识是浩如烟海且相互联系的,学习历史不仅要掌握单个的历史事件、人物、典章制度、历史现象等,更重要的是把握历史脉络,梳理知识结构,构建知识体系。古代政治制度涉及不同朝代的政治制度,且存在时间长、跨度大、官制多、演变快等特点,要想有效学习难度很大。为此,在复习时采用时间轴或历史年表等形式梳理单元脉络,事半功倍。
大事年表,即历史大事的简要罗列,将诸多同一时段的大事列在一起,或将同一个方面的历史事件按时序列在一起,易于学生对特定时空下的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直观的认识,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和演变趋势,进而培养学生在特定时空下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二、不同時空下的历史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比较史学认为历史研究必须遵循历史发展的纵向和横向规律。纵向规律就是所谓的“时间概念”,即以时间为依据探索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特征,对处在不同发展时段的历史现象做垂直性的比较。横向规律就是所谓的“空间概念”,即以地域为基础把处在同一时段的历史现象做水平比较,寻找每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共通性”和“特殊性”。作为历史教师,在强调历史纵向规律——时间观念的同时,也需增强学生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历史知识间的关联性的认识,进而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如在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首先,将之和古希腊政治进行对比,使学生对中西政治制度有个宏观的概况;如下表:
表 古代中国与古希腊政治体制的比较
比较中国古希腊
特点实用性、集体、等级理性、个性、平等
趋势专制走向民主
政治体制加强君主专制;法律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工具古希腊进一步实行民主政治,并以法律作为保证
文明与政治体制的关系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文化进步,并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力保障,促使中华文明进一步延续缺乏强有力的权威,国家不统一,经常分崩离析,易摧毁文明,破坏文明的发展历程
其次,通过对2015年全国高考试题Ⅱ卷40题的分析,让学生加深对中西文明不同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的能力。中西对比,是不同时空下思维方式的表现。通过这一环节,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知,也使学生了解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以国际理解的视野对待各国的历史和文化,尊重文明的多元化,养成包容、开放的心态。
三、超越时空的历史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历史置于过去的时空下去讲授,还需要着眼现实去理解超越时空的历史价值,并在历史中找到为我们现实所用的经验和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一定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这对于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非常重要。同时,这样亦可把一种生活化的历史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更容易使学生感知历史,进而使学生对高中枯燥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
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置于特定时空,进而构建不同时空,领会超越时空的历史,既有利于培养时空观念,又提升历史认识的深度。但学生时空观念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五大核心素养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综合体,核心素养如何有效的和历史课堂结合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历史老师不断的探索和修正。
责任编辑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