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那么,如何依托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做好历史教学呢?
一、优化新课导入,激活学习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利用电教媒体参与性的功能,通过对事物、具体场面的媒体创设和刺激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引起兴趣,激发学生在感情上的参与和感染。讲《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课时,上课开始就打出几组幻灯片:《纺车》、《瓦特改良蒸汽机的示意图》、《火车》、《汽船》等,当学生带着好奇探究的心理观看时,教师提问:这些是在什么背景下,哪个国家科学家发明的?在这之前有没有出现这种大机器,大机器的出现给我们人类社会带来什么深远的影响呢?这就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使学生在探索中进入学习。
二、创设情境,深化学生思想教育
教学《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一课时,我播放了剪辑录制的《甲乍风云》短片,片中再现了平壤战役与回族将领左宝贵、黄海战役与邓世昌、威海卫战役与丁汝昌等抗击敌人的战争场面与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形象,也展示了弃城逃跑的叶志超、在英美教习唆使下的清军将领等人贪生怕死的丑恶嘴脸。录像片声、画并茂,生动、真实地展示了战役壮烈场面与英雄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让学生与历史人物同喜共悲,与历史脉博同跳动,在这时抓住时机,提出思考题:(1)甲午战争中有哪些主要战役?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2)结合《马关条约》的签订,说明为什么甲午战争最后会失败?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民族义愤,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一问一答中形成了思想交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爱憎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利用影片资料,再现久远历史
引入电教媒体,合理运用其图,形、声、色、像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创造出悦耳、悦目、悦心的历史真实情景,再现学生久远的历史,激发学生情感,从而掌握历史知识。
例如: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播放《开国大典》的影片。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接着屏幕还可以显示补充的史料,海内外各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发来的贺电、贺信、贺词,在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在热情洋溢的话语中,进一步提升爱国主义情操,使学生所学的内容铭记在心。
四、巧用电教媒体,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必须是重点突出,对难点要巧妙突破。教学中应用电教媒体优化组合,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产生多元效应,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并用。因此,教师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运用电教媒体来配合教学,以此为默契。
例如:教学《美国的霸权政策》中的重点之一就是“冷战”政策的概念及表现。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冷战”这一连成年人都感到陌生的概念,我巧妙使用电教媒体演示了古代战争与现代战争两组录像,引导学生思维:在武器方面有什么不同?学生在思维中互相启发和沟通这一难题,以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找出二者区别的关键点,从而真正认识到“冷战”的含义。至于“冷战”的表现,出示幻灯片《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同时边演示边讲,声情并茂,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从而促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突破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之,充分利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学组织更加方便,教学方式更加自然灵活,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课堂教学得以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改革将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杨店子镇杨店子初级中学)
一、优化新课导入,激活学习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利用电教媒体参与性的功能,通过对事物、具体场面的媒体创设和刺激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引起兴趣,激发学生在感情上的参与和感染。讲《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课时,上课开始就打出几组幻灯片:《纺车》、《瓦特改良蒸汽机的示意图》、《火车》、《汽船》等,当学生带着好奇探究的心理观看时,教师提问:这些是在什么背景下,哪个国家科学家发明的?在这之前有没有出现这种大机器,大机器的出现给我们人类社会带来什么深远的影响呢?这就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使学生在探索中进入学习。
二、创设情境,深化学生思想教育
教学《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一课时,我播放了剪辑录制的《甲乍风云》短片,片中再现了平壤战役与回族将领左宝贵、黄海战役与邓世昌、威海卫战役与丁汝昌等抗击敌人的战争场面与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形象,也展示了弃城逃跑的叶志超、在英美教习唆使下的清军将领等人贪生怕死的丑恶嘴脸。录像片声、画并茂,生动、真实地展示了战役壮烈场面与英雄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让学生与历史人物同喜共悲,与历史脉博同跳动,在这时抓住时机,提出思考题:(1)甲午战争中有哪些主要战役?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2)结合《马关条约》的签订,说明为什么甲午战争最后会失败?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民族义愤,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一问一答中形成了思想交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爱憎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利用影片资料,再现久远历史
引入电教媒体,合理运用其图,形、声、色、像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创造出悦耳、悦目、悦心的历史真实情景,再现学生久远的历史,激发学生情感,从而掌握历史知识。
例如: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播放《开国大典》的影片。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接着屏幕还可以显示补充的史料,海内外各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发来的贺电、贺信、贺词,在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在热情洋溢的话语中,进一步提升爱国主义情操,使学生所学的内容铭记在心。
四、巧用电教媒体,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必须是重点突出,对难点要巧妙突破。教学中应用电教媒体优化组合,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产生多元效应,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并用。因此,教师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运用电教媒体来配合教学,以此为默契。
例如:教学《美国的霸权政策》中的重点之一就是“冷战”政策的概念及表现。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冷战”这一连成年人都感到陌生的概念,我巧妙使用电教媒体演示了古代战争与现代战争两组录像,引导学生思维:在武器方面有什么不同?学生在思维中互相启发和沟通这一难题,以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找出二者区别的关键点,从而真正认识到“冷战”的含义。至于“冷战”的表现,出示幻灯片《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同时边演示边讲,声情并茂,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从而促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突破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之,充分利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学组织更加方便,教学方式更加自然灵活,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课堂教学得以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改革将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杨店子镇杨店子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