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 只有感恩不会忘本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lis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介赞言:“慈善需要激情,公益需要理性”,功夫大师李连杰以回归纯朴的生命感悟,以1人+1元+每1个月=1个大家庭的概念,将全世界人的心连在一起。
  
  2010年9月12日晚,做客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栏目的李连杰首次坦言,壹基金计划可能面临中断。此言一出,立即激起全社会对壹基金的关注和对私募基金发展走向的大讨论。李连杰和壹基金,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
  2010年12月3日,壹基金在深圳登记注册,注册名称为“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类型为公募基金会。
  当私募成功变为公募,李连杰终于在新年到来之前为壹基金这个已经出生的“孩子”,办好了“身份证”。首开先河之后,李连杰无疑率领壹基金又为中国慈善模式迈出了具有启示意义的一步。
  壹基金因灾难而起。2004年12月16日的世纪大海啸,从现在看是改变了李连杰日后的人生。“如果水再高一尺,我就死了。你拥有的名也好,利也好,别人拿什么形容你都好,了不起也好,根本没有用。”每当回忆起那一刻,李连杰都会说,每个人在死亡面前都是平等的。最让李连杰震撼的是死里逃生后的遭遇,“不同肤色的人聚集在一起,都在做同样一件事情,保护妇女孩子,救助伤者,大家谁都不问为什么。”李连杰说,也就是那一刻起,他认为应该有什么东西是人类共同执着的,他决定投身公益事业。
  2007年4月19日,李连杰正式启动壹基金慈善公益计划。
  昔日从不求人的功夫之星从此四处求人,“当真孙子”。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时,李连杰不是在鞠躬就是在致谢,话题也总是离不开请大家关照壹基金。在他准备创立基金的时候,曾找过一个身价上百亿的朋友,当时朋友给了他10万元,他笑问朋友这是打发要饭的吗?朋友拉开一个抽屉给他看,里面有无数封要捐款的信。朋友说,他每年都会拿出一亿五千万港币放在那里,谁来要钱就给10万,给完了这一年的捐款就结束了,第二年再准备同样的一笔钱。
  这件事触动了李连杰,也更坚定了他坚持壹基金慈善理念的决心,每人每月一元,如果全球的人都参与进来,那数目绝对是可观的,是任何一个富翁都不能比拟的。因此壹基金成立时,提出的核心理念是:1人+1元+每1个月一1个大家庭的概念,即每人每月最少捐一元,集合每个人的力量让小捐款变成大善款,随时帮助大家庭中需要帮助的人。
  在中国,慈善基金分公募和非公募两种,只有公募基金有权向公众募捐。壹基金是后者。因此,壹基金成为一个挂靠在中国红十字会名下的私募基金。也就是说,壹基金只是一个账户,不是一个独立组织。从表面上看,都是捐款,但是没有独立法人资格为壹基金的发展造成了很多实际困难。李连杰当初设想的每人每月捐一元钱,和通过手机捐款等方式,都因为账户的不独立而难以实现。而且,因为挂靠在中国红十字总会,壹基金前三年的主要慈善活动围绕在救灾。时间在流逝,资金在增加。李连杰却觉得一切似乎与自己当初的想法渐行渐远。到2010年,壹基金甚至因为身份和法律结构模糊而面临中断。寻求转向公募基金,是当时壹基金延续的最佳途径。
  “慈善需要激情,公益需要理性。”英雄主义不是长久之计,就算李连杰死了,这个“孩子”也要能继续活下去。
  成功转型为公募,壹基金为中国公益事业模式也趟出了很好的第一步。“壹基金很荣幸有一个探索,三年半的时间能成长为公募基金会,算很快的了。”转型成功之后,李连杰仍旧继续快乐而富有责任地做着乞丐:“我是全球最大的乞丐,祈求67亿人心中都拥有善良、责任和爱。”
其他文献
在刚刚结束的2011年两会上,屠红燕捧回了“全国十佳巾帼建功标兵奖”,这个奖项是在两会期间为庆祝“三八”妇女节颁发的,份量尤其重。“全国十佳”,“浙江唯一”,屠红燕,这位出生于七十年代的年轻女子,就这样,温婉地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野中。  各路贺喜的电话、短信,采访轰然而至,屠红燕依然保持着低调的清醒。她明白,荣誉给她的同时,肩上的责任也加重了。还好,她背后有万事利的支撑,万事利的背后有丝绸的支撑,
期刊
自杭州向南,一路前行,穿过一个长长的隧道,刚过诸暨的高速收费路口,便远远地看到“洁丽雅”的巨大广告牌在空中矗立,洁丽雅,全国知名品牌,浙江诸暨的龙头企业,伴随着徐静蕾招牌式的微笑,已经深入千家万户。  美丽诸暨,西施故里,这里从不乏美丽的传说。现在,洁丽雅又为这座古城平添了一抹现代时尚的气息。  走进洁丽雅的总部,一幅长8.6米,宽4.5米的巨型毛巾壁画绵延至二楼,颇为引人注目。粗看像一圈一圈卷着
期刊
推介赞言:他把慈善做到了极致,他做慈善从不求任何回报;他的人生或许属于个例,但他的理想和精神却光照世界……    李春平,一个有着诸多传奇故事的名字。20年来,他以平均每天30,000元的速度向各类需要救助的人捐赠,捐款总数累计已超过2.8亿元。他因此被誉为“百年慈善第一人”,也是被中国红十字会授予“慈善家”荣誉的第一人。  他是共和国的同龄人,1968年参军,在昆明军区空军服役。带着家人尤其是他
期刊
推介赞言: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关爱,他短暂的人生旅程是用一颗滚烫的爱心铺就。这位来自香港的普通货车司机,将共名永远镌刎在了青海玉树的抗震英雄群像中……    黄福荣,人称“阿福”,未婚,原是一名集装箱货车司机。2010年4月14日在青海玉树地震中,本已脱险的他,为了营救孤儿院三名孤儿和一名教师,在余震中不幸牺牲,成为玉树抗震救援中首个遇难的志愿者,终年46岁。他对生命的珍惜及无畏的爱心感动了无数中
期刊
推介赞言:他劳动任雷锋曾经工作过的岗位上,一面火红的旗帜指引着他人生的航向;当2011年的春天到来的时候,感动中国的已经不仅是他的一份爱心,而是他与雷锋精神同样朴素的“幸福观”!    2010年,“郭明义的幸福观”成了一个新的时代话题。  从2011年2月12日开始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上播放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一身工装的郭明义给出了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幸福观:“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2011年
期刊
推介赞言:累计向各类慈善机构捐出善款上千万新台币——光看数字,或许不足为道;可如果知道捐款人的全部收入,仅来自以贩菜为生的日积月累时,怎能不对她刮目相看?    “钱,要给最需要的人才是有用的”是她的信念。她,以自己的坚持与善行告诉了世人什么是“庶民善行”,证明了影响力绝非精英的专利。  2010年3月5日,陈树菊与姚明、成龙等48人一起登上了亚洲《福布斯》“亚太慈善英雄人物”排行榜。随后,在导演
期刊
推介赞言:本是草根出生的“汽车大王”,却成功收购世界名牌“沃尔沃”——他在世界舞台上上演的这幕“蛇吞象”大剧,展示的是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壮丽风采!    2010年,对于吉利和李书福来说,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收购沃尔沃,在这一年,他们成为全球的焦点。  “收购沃尔沃,是你们仓促上阵的吗?”  “我们早有盘算,都是一步一步的,我知道沃尔沃迟早要卖。”  “那你认为自己是歪打正着吗?”  “
期刊
中华儿女,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共有的名称,她象征着共同的血缘、内在的情感、祖先的认同、绵延的根系。作为在全球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族群,无论是什么国籍,客居他乡多么久远,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我是中华儿女。  近年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多次讲话中,热切激励全体中华儿女更好地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去年7月25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来自51个国家和港澳台六千余名华裔青少年时,深刻阐述了中华儿
期刊
推介赞言:作为复员军人创业的成功者,他让闪光的军旅生涯绽放出了第二次青春;“做健康人,也要做健康企业”,是他的行为理念,更是他的责任所在!    和许多成功的企业家一样,作为天津泰达蓝盾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的邹凌也有许多令人瞩目的头衔:天津市十大杰出青年、天津市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常委、中华全国慈善总会理事……  然而,邹凌与很多成功人士也有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不同的理念、境界及为人为事的
期刊
推介赞言:一个藏族“80后”,一段自18岁开始的10年打工历程;他用不一样的责任与担当,凸显了两藏在走向繁荣与富裕进程中新一代农民工的标杆意义!    2010年,是索朗在西藏地勘局西勘集团岩土水文公司工作的第十年。仅这一年,他带领钻机班完成了5口市内供暖井、4口灌溉井,截至2011年2月10日已完成产值260万元。  在“80后”备受质疑的当下,索朗用自己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钻研,完成了新生代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