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编《中国大地形势歌》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is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之洞(1837—1909)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早年简放湖北、四川学政,创建武昌经心书院、成都尊经书院,着意培养科举文士。后在湖广总督任上,极力倡办新式学堂,派遣大批学生赴日本留学。其《劝学篇》所倡导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更成为清廷学习西方的宗旨。1903年,他与学部尚书张百熙共同主持编定了中国近代第一部新式学制——《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1905年,为促进新式教育的发展,他又与袁世凯、端方、赵尔巽等联名奏请停止科举考试。与此同时,为了维持旧学,他又率先在湖北设立存古学堂。1907年,他升任军机大臣,仍兼管学部事务。可以说张之洞一生事功,与教育多有联系。1904年12月4日的上海《时报》登载张之洞撰写的一首名为《中国大地形势歌》的学堂歌,读起来朗朗上口,颇便于中小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概况,从中也可看出张氏新旧参半的教育思想特色。由于已版张之洞文集均未见收录,兹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其他文献
<正>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是沟通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与纽带.正在发展中的特区市场具有哪些特点?它在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如何完善特区市场机制?这些都是特区建设中提出来的新课题,亟需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加以研究和解决.笔者拟就与此有关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正】 史金波先生在《从【文海】看西夏文字构造的特点》一文中,分析了西夏文字的一种特殊的构成方法:“西夏文中有一部分字的构成是十分特殊的,这些字的字形由两个字的一部
西方哲学的基本视域大都植根于其久远的精神传统之上的,这一思想根基就是西方的形而上学;可以说西方哲学的整体结构与关注聚焦点在于如何通过形而上学的不断阐释来推进和重塑
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的成功召开和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的签定,泛珠三角区域由构想和决策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适应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的需要,推动泛珠三角省(区)社会科学院科研协作与社会科学的共同繁荣,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发起,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社会科学院、海南省社科联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香港政策研究所、澳门社会科学学会等联合举办的泛珠三角省(区)社科院院长科研协作会议8月17日在广州召开.各省(区)社科研究机构负责人欢聚一堂,共商科研合作、推动泛珠三角
理论创新往往是问题倒逼的,从理论的发展史来看,有重大影响的理论都是顺应社会实践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关注问题更是中国理论创新的历史延续和一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此文对生产力结构的涵义及其要素、生产力增长理论及其方式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与阐述,对知识经济有关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严峻的形势.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乡镇企业仍然起主渠道作用,发展小城镇是根本出路.针
随着课标课程的实施,"个人反思"已成为课标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要素,但重视较多的是教师反思.课标课程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加强自身反思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在数学课堂
期刊
本文对国有企业存在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的三个方面,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并用信息经济学理论解释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内容、审计主体和审计时间
建设和谐社会是从小康社会走向全面小康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