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毒支原体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来源 :家禽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23456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7-0022-03
  鸡毒支原体病也称鸡慢性呼吸道病(CRD),是由鸡毒支原体(MG)引起的一种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呼吸道病。该病病程长,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临床上主要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表现为流鼻涕,面部肿胀,咳嗽,严重时张口呼吸或呼吸困难,有的可明显地听到湿啰音。剖检可见鼻腔、气管卡他性渗出物,气囊炎、窦炎或者病变器官干酪样渗出。
  随着养殖企业设备设施科技化、養殖规模扩大化的不断发展,养鸡企业的饲养模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同时鸡群饲养密度也在提高,鸡毒支原体引起雏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其对雏鸡健康的危害性也更加突出,主要使雏鸡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和降低产蛋鸡产蛋率。鸡毒支原体可以水平传播,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给后代,造成养殖企业的重大经济损失,受到养殖场的普遍关注。
  1 病原学特征
  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又称鸡败血性支原体,为很小的原核生物,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区别于细菌的是没有细胞壁,只有细胞膜包裹。MG的培养需要一个复杂的培养基,一般培养基不能生长。MG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多数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均对其有效。
  2 流行特点
  该病在寒冷的冬春季节多发,其他季节散发。环境因素改变或者鸡群应激时诱发该病或者加重呼吸道病症,增加死淘率。只有鸡毒支原体感染时,鸡群中死亡率偏低,而大肠杆菌与鸡毒支原体的协同致病对鸡群的危害尤为严重,造成较高的死亡率。其他细菌如绿脓杆菌、副鸡嗜血杆菌、沙门氏菌等的混合感染也能加重支原体感染症状。
  鸡毒支原体主要通过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感染易感鸡群。感染的种鸡通过种蛋将鸡毒支原体垂直传给后代雏鸡,经蛋传播的雏鸡发病率与种鸡感染鸡毒支原体的严重程度和排毒有关。带毒的种蛋孵化的后代雏鸡,在诱导因素下发病,更容易引起鸡毒支原体的水平传播,造成易感鸡群的发病甚至流行。疫苗免疫如ND、IBV或ILT等疫苗喷雾后,经常引起疫苗接种后的呼吸道反应,并常继发支原体。该病经由污染的垫料、饲料或水而传染,亦可经由人员、车辆而传播,也会通过共同孵化或者不同养殖场间共用物资如转鸡笼、转蛋筐等交叉污染造成水平传播。该病也通过空气所带的尘埃或气沫、带菌的鸡笼、饲槽等设备传播给易感鸡群。
  3 临床症状
  鸡毒支原体病主要出现慢性呼吸道症状,该病病程长,发病率高,死亡率低。鸡采食量下降,雏鸡生长速度降低,蛋鸡产蛋率下降,种蛋的受精率和健雏率降低。鸡群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缩颈、垂翅、羽松、摇头、体弱,感染鸡群出现流泪(图1)、眼结膜炎、颜面肿胀(图2),鼻孔周围污染、冒气泡,有的有脓性鼻液,气管湿啰音,打喷嚏,严重时张口呼吸。
  剖检可见鼻腔、气管淤血,有粘液或者干酪样渗出物,气囊炎症状明显,气囊增厚,透明度变差,有混浊,有黄白色纤维素(图3)或干酪样渗出物(图4),纤维素渗出物用剪刀刮擦不掉。
  4 诊断方法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通过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确诊。
  血清学检测:感染后2~3周,采用血清平板凝集试验或者通过鸡毒支原体试剂盒ELISA可检测出阳性抗体。
  病原分离和鉴定:采集感染鸡群咽喉拭子、气囊拭子、气管粘液拭子,或采集气管、肺、气囊等组织器官,作为样品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病原。急性感染病理取气管分泌物接种于支原体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出现阳性变化的进行PCR检测验证。
  5 防治措施
  5.1 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
  因为MG能经蛋垂直传播,鸡群的鸡毒支原体的有效防控需要从种源或者更高代次的种鸡进行控制,首先要保证高代次种群支原体阴性,对种蛋转运、孵化、雏鸡运输过程以及饲养过程全程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疾病传入。建立和维持种鸡群的阴性状态,可以选择高效的生物安全措施,或者通过疫苗免疫建立有效的免疫保护屏障,减少鸡毒支原体病的发生和传播。
  5.2 科学的疫苗免疫预防
  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市场上有多种鸡毒支原体弱毒活疫苗和灭活油佐剂疫苗可供选择,弱毒活疫苗主要有F株、MG6/85株、Ts-11株等,灭活苗为鸡毒支原体灭活疫苗,养殖场可以根据区域和周边环境疫病感染压力选择有效的疫苗或疫苗组合进行预防接种。
  5.3 有效的药物控制
  若确诊鸡毒支原体感染,可以选择敏感性的药物进行控制,降低发病和蛋传风险。抗生素可以降低临床症状和病变的严重程度,明显降低呼吸道中鸡毒支原体的载量,减少水平传播的风险。鸡毒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泰乐菌素、泰妙菌素)、四环素(如强力霉素)、氟喹诺酮类和其他一些药物敏感。
  5.4 高效的种群净化
  发达国家对鸡毒支原体采取净化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养殖企业通过咽喉拭子PCR野毒检测配合血清ELISA抗体检测监控,清除阳性感染鸡群;通过环境拭子PCR检测监控环境感染压力的净化方法,净化原种鸡群和祖代鸡群,甚至父母代鸡群。通过健全的生物安全体系,疫苗免疫以及药物控制保护种鸡群不受鸡毒支原体感染。
其他文献
通过对福海金塔斯山地草原类草地自然保护区资源及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保护区现状及制约和影响保护区建设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保护区建设提供参考。
通过对四川省甘孜州草原资源利用以及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进行细致分析,论述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草原畜牧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剖析了草原生态与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性因素,进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平衡发展的有效对策,为甘孜州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以感病苦荬菜为试材,采用观察法和五点法首次调查四川省崇州地区苦荬菜白粉病的发病症状及发病规律,通过形态学特征、致病性测定和分子系统学方法研究其病原菌种类及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苦荬菜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通常在叶片正面形成白色粉状霉层,严重时导致叶片变黄、植株生长受阻;秋播苦荬菜在4月中旬开始发病,5~7月为发病盛期。该病病原菌分生孢子梗直立,圆柱形,没有分支,大小为98~120μm×10~13μm;分生孢子串生,椭圆形,有明显的纤维体,大小为26~34μm×17~23μm;病原菌人工接种的发病症状与自然
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及其毗邻牧区牧民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中,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类群。麦洼牦牛是川西北牧区特有的一个地方牦牛类群,为当地牧民的衣食住行提供了物资来源。近年来,麦洼牦牛因近亲交配、超载放牧及群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引起其品种退化、生产性能降低和出栏时间延长,因此,麦洼牦牛的选育迫在眉睫。四川省龙日种畜场有麦洼牦牛核心育种场,在场内采用开放式群体继代选育法,按照性能特征组建了3个麦洼牦牛家系,家系内严格选留优秀的种公牛和种母牛,利用冻精和人工授精技术进行严格的选种选配,建立完善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7-0024-04  凡有鸡的地方,就会有球虫的存在、球虫病的发生。规模化笼养蛋鸡集自动喂料、自动饮水、自动清粪、自动集蛋、全环控鸡舍于一体的4层或8层笼养,每栋规模达5.5万或11万。尽管规模化笼养蛋鸡实现了鸡、粪分离,但蛋鸡与鸡粪带存在不同程度接触,仍然会发生球虫病。  1 球虫病对规模化笼养蛋鸡的危害 
摘 要:藏鸡具有良好的克服低氧损害、低氧适应性能力。基于鸡红细胞生成与珠蛋白表达分析,选择403只隐性白鸡、111只藏鸡为样品,低氧环境分别选择为13%氧含量、12%氧含量,采取全期低氧、阶段性低氧模式,对上述2个品种鸡的血红蛋白突变、位点等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藏鸡对低氧适应能力较强,在低氧环境诱导下,藏鸡胚胎的珠蛋白量增加。  关键词:高原低氧适应性;藏鸡胚胎;Hb分子  中图分类号:S83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7-0031-02  雞传染性滑膜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的总称,临床上常以关节肿大、滑液囊和腱鞘出现炎症病变等为特征。在世界各地的家禽养殖主产区广泛传播流行,发病后很难根治,严重影响鸡群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1]。该病发病初期临床特征不显著,一般养殖户不能及时进行鉴别诊断,因此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7-0028-03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鸡群7日龄出现少量瘫痪病鸡,25~26日龄瘫痪病鸡有明显增加趋势,每天都能挑出瘫痪病鸡(图1),死淘20~60只/栋(4.1万)/d。  1.2 瘫痪病鸡以撇腿(图2)、瘫坐(图3)为主,发病严重鸡舍累计死淘率在5%左右。  1.3 扩群或免疫等管理性的应激加
期刊
摘 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时间、不同限饲水平对肉鸡补偿生长的影响。试验选取0日龄健康状况良好的艾维茵雏鸡330只,随机分为4个试验处理组,除对照组外,其余3个试验处理组各设三个限饲水平,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为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结果表明:11~17日龄限饲最好,其最佳限饲水平为47%(R2=0.9051);5~11、8~14日龄最佳限饲水平为14%;超过29%时,49日龄不能获得完全补偿生
为了摸清四川省剑阁县草地资源状况,于2018年6~8月,通过现场核实和样方调查等方法对剑阁县草地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剑阁县草地图斑相较于第一次草原资源普查和国土二次调查减少了260个,现存草地图斑仅41个,86.86hm2,其中未利用草地面积占52.78%、轻度利用占45.16%、中度利用占2.06%;全县的天然草地类主要是暖性灌草丛、热性灌草丛2类,草地型为具灌木的野古草、暖性禾草型,具乔木的白茅、芒型,具灌木的白茅型,具乔灌的扭黄茅型4个;暖性灌草丛、热性灌草丛的草地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