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尝试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rs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善借媒体之势,扩大其影响力,并通过全新艺术形式的表现和阐释将其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正是当今时代的有益尝试。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包括融合使用新旧媒体、鼓励扶持新媒体平台发展短视频行业、利用融媒体全方位无死角宣传中国发展新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打造中国品牌的文化艺术精品,赋予中国文化新力量。
  关键词:传统文化;新媒体;短视频;创新思维;艺术精品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3-00-02
  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绵延不绝、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集几千年人类智慧的结晶,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哲学、道德、艺术、法律等领域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演进做出了重要贡献。几年前,《中华成语大会》《中华汉字听写大会》等广受人们喜爱和追捧的电视节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推向高潮,这些节目都是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尝试。如今,以抖音、头条、B站为平台推出的各类短视频、长视频、Vlog等作品又以新的形式广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谓异彩纷呈,深入人心,将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向新高度和新阶段。
  1 何为现代传播手段
  1.1 核心概念
  现代传播手段以现代传播技术为基础。所谓现代传播技术,是指“建立在新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媒体技术、系统技术以及为适应现代传播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传播理论和传播技术”[1]。这里突出新科学技术发展对现代传播手段应用的影响。当下,是新旧媒体融合发展、各放异彩、发挥各自优势的时期。新媒体是相对于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概念,是“在这些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以网络媒体为主,并朝着网络、手机和电视‘三网融合’的方向发展”[2]。自媒体是在新媒体连带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媒体形态,自媒体“也叫‘个人媒体’或‘公民媒体’,相较于其他媒体形式更加私人化、平民化和自主化,常见的包括BBS、博客、SNS、微博、微信等”[3]。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手机已逐渐取代电脑成为移动上网设备终端,以此为基础,设备操控者利用互联网会形成一个小型的社交网络,发挥其人际交往和传播信息的功能。新媒体的产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也是历史选择的必然。新媒体最大限度地将每一个人卷入信息传播的漩涡中去,打破了信息传播的壁垒,缩短了信息传播的周期,改变了传统的信息生产模式,使信息传播的交互性特征更充分地显现出来。
  1.2 现代传播手段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当今社会新、旧媒体并存的环境下,我们要在发挥传统媒体优势的基础上善于利用新媒体的影响及优势,采用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宣传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使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从而付诸行动。中华民族特有的礼仪制度、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都是最珍贵的文化遗产,维系着民族成员的文化心理结构,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这些文化经过几千年时间的考验和沉淀,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以及中国人的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应该被无条件地保留和传承下来。在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尤其要发挥好网络媒体的依托作用,采用全新的艺术形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李子柒的视频,她制作了一系列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并分享到网上,引发中外网友关注,足以说明新媒体手段的发展对文化传播的带动作用。新时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根本还是面向未来、勇于创新,我们要用好现代传播手段,利用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全方位无死角地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善正立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本民族不断进步,使本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
  2 新时期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困境
  中华传统文化有五千年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但长久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不同时期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一定的传播困境。第一,就文化本身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不是一种单纯的智性文化,而是身心合一身心俱修的文化”[4]。中国传统文化除民俗文化外大部分是高雅文化,以文人士大夫为主要传播对象,其阳春白雪的特性使普通民众难以学习,如诗词歌赋和传统曲艺,若想真正掌握该文化的精髓,往往需要高水平的教育与长时间的修行。此外,中国传统曲艺长时间受到观众老龄化问题的困扰。第二,就传播媒体而言,传统媒体存在很多传播局限。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属于线性传播,传播速度和时效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信息反應速度较慢,与民众的互动性交流相对较差,虽长时间占据主流媒体的重要位置,但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其自身的局限性愈发明显。伴随着传播技术和网络技术兴起的新媒体克服了很多传统媒体的传播弊端,但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拓宽传播渠道的同时,也给社会带去很多负面作用,对于年轻人群体而言,长期的潜移默化能够直接影响人的三观。“中国传统文化最显著的特点不是言传而是意会,而数字媒体时代更多的是程序和程式化,体现不出千年来的文化韵味,对意会更是无从体现,因此,价值观的不易表达,使得传统文化在数字媒体时代迷失,倒是情理之中的事了。”[5]
  3 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思路
  3.1 “两个融合”和“一个创新”
  “两个融合”是指新旧媒体融合以及中西文化融合。这种融合不单是指形式上的复制、模仿,而是从内容到形式都需有全新的面貌,要善于创新,创造良性的社会传播环境。中西文化融合是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吸收外来文化,各国文化精髓是世界文化宝库的一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直都是我国吸收学习外来文化的基本原则。只有大胆开放、博采众长,才能更好地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不断繁荣和完善自身。促进中西文化融合要立足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洋为中用、以“我”为主的基本思想,拒绝崇洋媚外、盲目模仿的学习作风和倾向,融合本土化理念和内涵对西方优秀文化进行创造性消化、改造、吸收。   “一个创新”是指无论吸收西方优秀文化,还是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需要有创新的观念,采用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要“传下来”,真正地为人所用,适应时代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发挥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要“走出去”,站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华民族的宽阔胸襟以及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新媒体时期,网络平台的大众化更有利于激发民间富有创新性的闪光思想,激励大众参与到国家和民族的建设中,并在参与的过程中耳濡目染,最终形成文化自觉,间接创造良性的文化传播环境,共同创造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3.2 提倡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性思维
  《中华成语大会》《中华汉字听写大会》这些金牌电视节目都将参与人群集中定位在青少年身上,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思维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和体现。《中国谜语大会》集文化、娱乐于一体,设立专家学者评议环节,通过类似“锵锵三人行”的热议方式,无形中引出大量传统文化,通过现代、通俗的解读,让现场的参与者和场外观众在这一平台上学习包蕴中国文化独特审美理念与传统的谜语谜题,感受文化迷宫的迷人魅力。春节晚会中也创新地采用“多媒体互动+多厅互动”的现代传播模式,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参与热情,成功地将电视传统的单向传播拓展为电视和新媒体的双向互动传播,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添了新的魅力和生命力。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拓宽了传播渠道,使人们获得视听和精神的双重满足,中华传统文化通过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大放异彩,并在时代特色和人文精神的结合下被重塑,其鲜明个性和独立品格展露无遗,获得人们广泛的喜爱和关注。
  4 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对策
  4.1 充分发挥新旧媒体的优势互补,打造文化精品
  新媒体的产生和兴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不应回避,更不应人为造成新旧媒体敌对斗争的局面。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充分做到新旧媒体的优势互补。一方面,利用传统媒体的主流传播渠道和“把关人”角色,把握话语主导权,制作品质过硬的电视文娱节目;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的开放性、自由性和交互性的传播特征,打造新的视听感受,发挥线上线下互动的优势,促进传统文化的双向流动,达到“春雨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总之,要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加强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提炼与传播,夯实文化精品工程。塑造本民族文化品牌,传统文化的精神洗礼尤为重要,除了要大力宣揚主流文化,如世博文化、茶文化、中医文化、礼仪文化等,也要努力打造一些非主流文化的文化传播品牌,让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产品在中国遍地开花,达到育人兴国的目标。
  4.2 打破媒体壁垒,内容要“接地气”
  在传播的舞台上,新旧媒体之间不应是对立或对抗的状态,而应是取长补短、互通融合,自觉地向对方靠拢,利用各自的优势,达到更突出的传播效果。利用媒体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现阶段搞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宣传,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熔铸于社会主义文化之中,努力创造富有民族特色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如此才能深入人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形成一种文化自觉,推崇天人合一、和谐相处的理念,用新的时代精神推动中华民族创造新的辉煌。新媒体时期,传播方式已发生较大变化,人们网上冲浪,刷微博、关注微信公众号,宣传应从现实取材,以小见大。以加强公众道德为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誉,然而“坑、蒙、拐、骗、偷”的事件仍然时常出现在人们生活中,公众道德需要加强,诚信建设亟须面对和解决。针对这一问题,应从个人自律入手,利用新媒体制作一些精辟短小的文章、微剧,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号召公众形成开放、坦诚的社会心态,从而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3 善借新媒体之势,打造中国文化品牌
  当今短视频行业异军突起,给弘扬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新气象、新形式,同时也带来了Vlog、长视频领域同台竞技,新媒体行业异彩纷呈。这些新的传播方式和手段呈现出的不仅是全新的艺术感观,更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和阐释,通过才艺展示、短剧演播、生活记录等方式,以民众自身为传播主体进行展现,深入人心。发展新媒体行业,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媒体人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要制定规范的行业法律法规,并提高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能力。新媒体行业气势红火,宣传中华传统文化要善于借力打力,利用新媒体之势,打造中国文化品牌,让中国古今文化思想和精髓走出国门,让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它、喜爱它,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的影响。打造中国文化品牌,一方面要继续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创新融合新时代精神的艺术表现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要大力宣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楷模和先进代表,用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鼓舞中国人不断创造新奇迹、新征程,要坚守秉承生活的真善美,用中国人自己的美好生活诠释中国文化,打造中国品牌。
  5 结语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在科技与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要充分发挥新旧媒体优势,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宣传效果,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历史遗产能够在新时期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胡春燕.现代传播技术[M].科学出版社,2004:4-5.
  [2] 许婉华.新媒体视频作品的文化特征[J].传播与版权,2018(12):67.
  [3] 张燕.短视频背景下视频博客发展策略研究[D].兰州:兰州财经大学,2019.
  [4] 朱洪举.论数字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41.
  [5] 黄佳.数字媒体如何传播传统文化[J].新闻爱好者,2010(05):49.
  作者简介:孙秀源(1997—),男,山东临沂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
  孙玲(1978—),女,辽宁铁岭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文学与新媒体。
其他文献
摘要:苗绣产业作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子集,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加速过程中,发展速度、规模、生存空间等呈衰落态势,可持续发展面临重重挑战。基于此,本文深入剖析贵州苗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针对贵州苗绣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创新性地提出其在乡村振兴起步阶段发展壮大的对策建议,这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助推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贵州苗绣产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
成都市三环路绿道及休闲游憩景观的建设发展迅速,让城市有了新的面貌,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新的体验,能让人们在一种更加绿色低碳的空间中游憩、生活。本文对成都三环路绿道系统进行空间结构、景观功能、低碳可持续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基于休闲游憩景观的成都三环路绿道系统设计的策略。希望此次研究能给其他城市的绿道发展休闲游憩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多,地方普通高校开始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此背景下,人才培养方向的改变,导致教学模式急需调整。本文通过对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与学科竞赛的分析研究,提出一轴(竞赛驱动)、两点(教师和学生)、多核心(企业参与、社会评价、师生互评)多维度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提出,首先,确定了学科竞赛在课程实践中的核心地位,保证了实践环节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其次,明确了
摘要:近年来,中国动画迅速崛起,涌现出许多优秀院线动画电影,频频刷新票房纪录,但其衍生品的开发营销却严重滞后。衍生品虽然是整部动画作品的附属品,是整个动画产业链中最末尾的一环,但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其利润收入可以反哺动画产业,促进动画核心产业的再创作。本文从心理学、经济学等角度分析盲盒的开发及营销模式,结合国产院线动画衍生品开发现状,归纳并提出建议为国产院线动画衍生品的开发及营销提供借鉴,以提高国
摘要: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一批人享受到了数字红利,在互联网风口下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也让一部分人被数字时代抛弃。这类弱势群体面临着数字鸿沟,经历着种种现实困境,成为被社会边缘化的底层社会群体。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可以改变网络空间中弱势群体现状,为弱势群体赋能,从而让互联网红利惠及大众。  关键词:社交媒体;弱势群体;现实困境;赋能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
摘要:本文分析侘寂美学的起源与影响力,探索侘寂美学在室内环境中的设计应用得以广泛普及的深层原因,找出其与当代审美情感相符合的特点。通过研究世界著名设计师们对于侘寂的理解和对于侘寂美学在空间中的运用,并结合侘寂美学与禅意的相互关联性,研究侘寂美学在室内空间中的具体设计应用方法,为室内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侘寂美学;室内设计;旧房改造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
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中,广告信息是在广告传者和广告受众之间流动的,并且广告传者期望通过广告信息的传递在广告受众的心理、行为多个层面产生影响。微博作为基于互联网诞生發展的新媒体,依据大数据支撑与多维用户关系网络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传播环境。本文基于对微博平台推送广告的调查,从传播的角度展开分析研究,试图探索新媒体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广告传播;路径优化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传统的女团选秀类节目形式单一,同质化、粉丝经济失衡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进而导致自《创造101》所开启的偶像元年后,其他的女团选秀节目始终没有获得较大的反响。2020年,由芒果TV企划的《乘风破浪的姐姐》横空出世,成熟女艺人因参加女团选秀而备受关注。本文以2020年大火的选秀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为研究对象,挖掘其营销的创新点与亮点,从点到面,为其他综艺节目的营销提供借鉴。  关键词:女团选
摘要:江苏扬州是我国绒花工艺的起源地之一,扬州绒花艳丽多姿,是一种雅俗共赏的传统艺术品。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绒花的传承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对扬州绒花的法律保护现状与对策提出建议。  关键词:扬州绒花;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3-0-02  2018年《延禧攻略》的热播,不仅引发了追剧热潮,更是将原已鲜为人知的传统工艺——
摘要:本文以当代手工生活陶瓷为研究对象,梳理当代手工生活陶瓷领域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即学业课程与市场需求不对称,大众缺乏認知引导,网络平台少,模式固化,各行业融合不深入,各瓷区存在同质化趋势等,并在“互联网+”导向下,针对梳理出的问题,提出当代手工生活陶瓷领域的就业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手工生活陶瓷;就业路径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