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姓什么的问题,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本文作者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就语文课堂教学的性质、新课程主张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分析,以期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现代教学手段 阅读教学质疑
  
  本人近日相继参加了一些活动,随堂听了一些教师的语文课。在新课程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这些教师的课大多理念先进,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呈现出了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令人欣喜,令人鼓舞。
  但是,在欣喜鼓舞之余,我对某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了一些困惑和疑虑:面对新课程,我们的语文课究竟怎样才能充分展现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语文课究竟姓什么?
  
  这个问题是困惑我很久的老问题了,最近又一次出现在我的脑海。这些天听的一些课,使我的困惑更增加了一层。
  比如有位教师课上讲了一篇传统课文,著名作家孙犁的《荷花淀》。这是一篇众人称道的经典美文,但这位教师整堂课几乎没有对文本本身的品读、研读、讨论分析和对文中所体现出的美的意境的赏读品味,而是借助图片、媒体等声光电的展示,给学生展现了荷花池和池中盛开的荷花,又借助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向学生展现了宏大的战争场面,以此来表现战争的残酷,并由此引导学生去体会、分析对战争的思考。
  我不禁疑惑,难道声、光、电的展现和多媒体的运用能替代文本的研读了吗?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一篇篇具体的文本构成的。语文的这一特征就决定了语文课必须对文本加以深入的研读,让学生在对文本的品读中感受语言的美,感受作者构思的精、用词的巧,进而在心灵深处感到震撼,得到精神的陶冶和思想的升华。
  我们并不反对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对文本进行拓展延伸。但是,语文课必须姓“语”,语文课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去研习文本,品味语言,感受意境,在品读研习中接受熏陶和教育,其中包含教师对学生、对文本的情感和学生对文本、对教师的情感。我认为这才是语文课堂教学所应该体现的,这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所在,而现代教学手段只能是辅助而已。如果抛开情感因素和文本阅读的拓展延伸,脱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那么课堂再怎么生动活泼都是舍本逐末。
  
  二、这样的讨论有意义吗?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是一个核心,而阅读则是富有个性的行为。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话题,引导学生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多角度、多侧面地展开讨论,以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能力,这是新课程所积极倡导的一个理念。
  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讨论泛化、无度开放的现象。有的教师为了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体现其所认为的新课程理念,在引导学生讨论时随意拓展开放,导致了阅读教学中不应该产生的问题。这种所谓的讨论对学生的认知产生的负面影响令人担忧。
  比如有位教师讲授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一文,他在引导学生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题:“在这篇童话中,你是喜欢那两个骗子还是那个小男孩?”于是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很快,班上形成了两个派别,一派喜欢两个骗子,说他们聪明,善于动脑;一派喜欢小男孩,认为小男孩讲真话,真诚。教师统计了一下人数,发现两派的人数差不多。于是又让学生展开辩论,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结果经过辩论,喜欢骗子的学生人数居然超过了喜欢小男孩的。最后,这位教师作了总结,说大家经过学习和讨论,对《皇帝的新装》有了“新”的认识,说明大家学会了用自己的脑子来思考,这种精神值得提倡。
  且不说这样的讨论所产生的结论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会起到怎样的负面效应,这种表面热闹的所谓讨论,对学生理解文本又有多大的作用呢?可怕的是现在许多教师都喜欢这种表面的“热闹”,这才是最值得担忧的。
  我们追求的讨论,应该是基于文本所表现出来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深入和延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并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进行思考。而脱离了文本的所谓新观点、新发现,只能把学生的情感因素、思考角度引入歧途。
  
  三、这样的质疑值得提倡吗?
  
  质疑,《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释为“请人解答疑难。今亦以指提出疑难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质疑”,更多的应该是后者,就是师生通过对文本的探究,提出疑问,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解决疑难。《《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指出,我们“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包括与老师不同的想法:要支持学生在现成的答案之外探寻‘新解’的尝试”。这里所说的“探寻”指的应该就是“质疑”。
  但是,鼓励学生“探寻‘新解”’,并不是说可以随意地肢解或否定文本的严肃性和典范性。日前我应邀参加一次语文活动,有幸听了一位教师讲授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选自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由老作家徐迟翻译的《神的一滴》一文后,不由得对新课程倡导的“质疑”产生了疑惑。
  节选的文章共6个小节。应该说,选文文笔相当优美,作者将瓦尔登湖的美丽与神韵描写得细腻真切,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与人关系的独特理解。文章既具有一种自然风光的美,又具有一种人格的美,给读者造成一种心灵上的震撼。
  这位教师在介绍完作者及作品后,就进入了文本赏读环节,逐段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内容。教学方法显得传统了些,与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理念有一定的疏离。这些且不去说,让人吃惊的是,在赏读完每一段文字内容后,这位教师都要学生谈谈这一段有哪些句子表达得不好,需要修改。更令人惊讶的是,一篇1000多字的译文,居然让这位教师找出了不下30处的“错谬”之处。
  以第一段文字为例,文字不长,共三句话,现抄录于下:
  “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这位教师认为,这三句话都有问题。请看他是如何分析的:
  第一句话,主干是“湖是……姿容”,搭配不当,可把“是”改为“具有”或将整句改为“湖的姿容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
  第二句话,“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中的“的人”属多余,加上后整句显得牵强,不如删除后句子更通顺。
  第三句话,“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以“四周”修饰“群山”是可以的,修饰“山崖”则不妥,建议将“四周”删除。
  果真如此吗?让我们仔细看看这三句话:第一句话要强调的是瓦尔登湖的美,作者特别用了“最美”、“最有表情”这两个定语来修饰,且用一个表示肯定的动词再次加以强调,把自己对瓦尔登湖的一份情感充分表达了出来。“是……姿容”真的搭配不当吗?这里作者明明用的是强调的口吻、文学的语言。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气氛,这位教师却硬要从纯语法的角度加以肢解分析,结果使得语言的妙处和精髓丧失殆尽,语文课也就变得索然无味了。
  鼓励学生与大师对话、与文本对话,不唯上、不唯书,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是教师对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式学习方式的一种身体力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地指出:“教学的特殊目的就是发展智力,培养聪明人。”我们提倡这种具有真知灼见的、合乎常理的、能激发学生智能的质疑和探究,是因为这种质疑和探究发自学生内心,能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而质疑与探究是创新的契机,敢于对现成的结论或做法提出怀疑和质问,这是创造思维所具有的可贵品质。我们倡导的是这样的质疑:挖掘课文中可资质疑的材料,精心设疑,引导学生在正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某些内容重新进行审视和思考,提出“别出心裁”而又合乎情理的见解。
  但是,过分地纠缠于细枝末节,过分地追求所谓的“疑不惊人死不休”式的质疑,只能使语文课的教学成为考究课,成为语法课,而削弱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鉴赏性。语文课堂将变得索然无味,语文的神韵、语言的精妙都将荡然无存,学生对文本的品读、美读,对语言的品味、体悟都将不复存在。这种所谓的质疑和探究,语文教师必须坚决反对。
其他文献
2000年6月-2003年6月,我院共收治肠套叠患儿162例,借助超声诊断后采取超声监测下温生理盐水加压灌肠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在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人们更多地倾向于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
河南省作为全国的一个历史文化资源大省,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河南经济结构的调整,还有利于河南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实现经济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河南
作为一种历史性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能丰富研究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拓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渠道,但同时也在消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使得研
目前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严重缺失,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建议。
高职院校功利性的重技能、轻素质的教育定位,由于片面夸大了高职教育的功利性,使得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受到影响,因而导致高职大学语文教育陷入困境。所以必须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智力活动的前提,是产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诱因。从分析中职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原因入手谈几点兴趣培养措施。
从20世纪末起,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普及,新技术把人们从物质社会引领到非物质社会中来。本文就“非物质化设计”的产生、概念理解作了简要的阐述,从而探讨了未来设
朱熹的《诗集传》集古文、今文、汉学、宋学之大成,在《诗经》研究史上是继《毛诗郑笺》、《毛诗正义》之后的第三座里程碑。通过考证《诗集传》的成书过程,揭示朱熹对《诗集传
社交媒体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与话语结构,当旅游侵权事件发生时,消费者开始选择在社交媒体上发声以争取权益。本文以青岛“天价虾”事件为例,旨在研究旅游消费者的微博增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