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如何进行小学生阅读教学,笔者经多年的教学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重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都知道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只有多读,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思,读中有所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此外,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教学中要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在讲授新课文之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使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朗读的审美情趣。平时我在语文阅读教学课上,我会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通过大声读,默读,分角色讀,赛读,配乐读等各种方式来让学生达到在读中有所思,思中有所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阅读感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才会减轻疲劳感,才能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几种方法,供借鉴。1、推荐适合的、学生喜欢的读物。(1)根据学生实际推荐读物。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鲜明的形象、活泼的内容,可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卡通、动漫等活泼有趣的读物;中年级的学生喜欢情节曲折、生动的故事,可推荐他们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等引人入胜的读物;高年级的学生喜欢文质兼美、富有情趣的内容,可推荐他们读科普、名篇佳作等精美典范的读物,如《世界著名童话》、《西游记》等世界名著。(2)根据教学需要推荐读物。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也有助于语言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养成了阅读习惯、培养了阅读兴趣。如学习《赤壁之战》,可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可推荐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2、阅读的形式要多样化。可让学生通过读一读、画一画;读一读、演一演;读一读、讲一讲等形式进行阅读,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三、改变传统阅读教学方式,打造阅读高效课堂
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这样说,主要指语文课所花的时间,师生所投入的精力与期望学生具备的能力还不成正比,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部的原因,有语文课程复杂的原因等等。在这里我们找找自身的原因。就阅读教学来说,一个是内容太多、太杂,老师驾驭不了。加上怕漏教了偏偏又考到了,于是无论是“西瓜”还是“芝麻”统统都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来个一网打尽。“课文是例子”,但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只会蜻蜓点水,劳而少功。一个是教学过程太繁、太复杂,又太雷同。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又往往千课一面,千篇一律。老师累,学生烦,效率低。另一个是方法、策略不合适,表现为“两化”和“三多三少”,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把课文都讲“肿”了。我们的阅读教学还不能激起每个学生的兴趣;还不能给每个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势必削弱了语言文学的感染力,削弱了语文的魅力,导致语文应用能力不强,同时人文的熏陶也大打折扣。在阅读教学中有一种倾向,好像一提到“淡化”段的训练就理解为“不要进行”段的训练。这种认识是欠妥的,因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其中就应该包括理解段的能力。我们知道如果不理解每段的内容、层次,就难以理解全篇文章。而且,概括段落大意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这也是一种阅读能力。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不能有机结合。有些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不注意渗透写作方法,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得不到写的训练。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都不让学生去感悟。认为“淡化段的训练”也就是不要进行写作方法的训练,致使学生作文能力有所下降。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们很茫然。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停留在依据教材、教参把课文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这一层面上,却不能从课文中提炼出重点字、词段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如何改变这些传统阅读方式,打造阅读高效课堂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师思索的重大课题。
总之,阅读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认识方法和途径,而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定把《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牢记在心,通过各种教学实践,加强阅读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重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都知道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只有多读,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思,读中有所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此外,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教学中要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在讲授新课文之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使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朗读的审美情趣。平时我在语文阅读教学课上,我会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通过大声读,默读,分角色讀,赛读,配乐读等各种方式来让学生达到在读中有所思,思中有所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阅读感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才会减轻疲劳感,才能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几种方法,供借鉴。1、推荐适合的、学生喜欢的读物。(1)根据学生实际推荐读物。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鲜明的形象、活泼的内容,可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卡通、动漫等活泼有趣的读物;中年级的学生喜欢情节曲折、生动的故事,可推荐他们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等引人入胜的读物;高年级的学生喜欢文质兼美、富有情趣的内容,可推荐他们读科普、名篇佳作等精美典范的读物,如《世界著名童话》、《西游记》等世界名著。(2)根据教学需要推荐读物。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也有助于语言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养成了阅读习惯、培养了阅读兴趣。如学习《赤壁之战》,可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可推荐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2、阅读的形式要多样化。可让学生通过读一读、画一画;读一读、演一演;读一读、讲一讲等形式进行阅读,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三、改变传统阅读教学方式,打造阅读高效课堂
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这样说,主要指语文课所花的时间,师生所投入的精力与期望学生具备的能力还不成正比,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部的原因,有语文课程复杂的原因等等。在这里我们找找自身的原因。就阅读教学来说,一个是内容太多、太杂,老师驾驭不了。加上怕漏教了偏偏又考到了,于是无论是“西瓜”还是“芝麻”统统都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来个一网打尽。“课文是例子”,但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只会蜻蜓点水,劳而少功。一个是教学过程太繁、太复杂,又太雷同。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又往往千课一面,千篇一律。老师累,学生烦,效率低。另一个是方法、策略不合适,表现为“两化”和“三多三少”,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把课文都讲“肿”了。我们的阅读教学还不能激起每个学生的兴趣;还不能给每个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势必削弱了语言文学的感染力,削弱了语文的魅力,导致语文应用能力不强,同时人文的熏陶也大打折扣。在阅读教学中有一种倾向,好像一提到“淡化”段的训练就理解为“不要进行”段的训练。这种认识是欠妥的,因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其中就应该包括理解段的能力。我们知道如果不理解每段的内容、层次,就难以理解全篇文章。而且,概括段落大意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这也是一种阅读能力。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不能有机结合。有些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不注意渗透写作方法,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得不到写的训练。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都不让学生去感悟。认为“淡化段的训练”也就是不要进行写作方法的训练,致使学生作文能力有所下降。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们很茫然。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停留在依据教材、教参把课文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这一层面上,却不能从课文中提炼出重点字、词段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如何改变这些传统阅读方式,打造阅读高效课堂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师思索的重大课题。
总之,阅读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认识方法和途径,而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定把《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牢记在心,通过各种教学实践,加强阅读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