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顺应世界教育改革,中国提出了专属中国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继而出现了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简单说说化学学科素养中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
关键词:核心素养;科学精神;社会责任
近年来,世界教育改革势头正盛,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必将取代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因为传统的培养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出现有知识而无素养的问题。世界各国(地区)与国际组织陆续构建了学生核心素养模型,我国顺应时代潮流,为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教育部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就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势必要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细化到每个学科上,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色,所以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也不尽相同。高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將化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了五个部分,分别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何为“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如是说: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化学学科的前四个核心素养更注重于化学学科知识、从化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以及培养一种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体现的则是更高层次的追求,不仅与学生自身的能力发展有关,更体现学生与社会的关系,人是与社会分不开的,人构成了社会,而人的品质在于从小的培养,不仅是父母的熏陶,学校教育也占了很重要一部分,所以“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对于学生素养的发展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什么是科学精神呢?“科学精神”在我国最早是化学家任鸿隽在1961年1月《科学》杂志第2卷的《科学精神论》中创用的,他对科学精神做了远见卓识的论证。在国外,洛克在培根和迪卡儿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精神教育问题,斯宾塞又在他们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实验科学和训练科学的实证精神是最有价值的论断。大家都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讲究以实验事实说话,由做实验而得到的定理,做实验过程形成的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精神就是科学精神。任鸿隽在谈论科学精神时就引用了英国化学家戴维分析水的组成所做的实验,具有科学精神的学者是怎样精心于理论分析和着力于实验验证的。我国著名的化学教育家傅鹰说了一句很著名的话“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高中化学有着非常多的实验,如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用沉淀法除去粗盐中的杂质离子、常见食物中某种成分的检验等等,实验的一系列都是严格的,每个步骤层层递进,不容许随意打乱顺序。实验的过程要求学生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实验数据不能伪造,实验现象不能夸张化,有的学生文学素养比较好,描述现象的时候文学色彩太过浓重,这是不可取的,科学实验重在实事求是。做实验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做实验遇到瓶颈是每一个学者都会遇到的问题,而有科学精神的学者拥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不惧困难,迎难而上。这些科学精神在化学学科上有很好的体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能让学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奇怪”事件,古人看到坟墓发光,用迷信来解释,以为那是鬼火,然而实际上是磷火,因为人的骨头里含有磷,磷与水或者碱作用时会产生氧化磷,热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温度达到着火点就会燃烧。“星巴克咖啡致癌”一度搞得人心惶惶,其实不是星巴克的咖啡致癌,而是咖啡中含有的丙烯酰胺会有致癌的风险,可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凡事都要讲剂量的,有人计算过一个体重50 kg的人一天要摄入130μg的丙烯酰胺才会中毒,10 kg的咖啡才有130μg的丙烯酰胺,显然一个人一天不可能喝10 kg的咖啡,并且很多食物中都有丙烯酰胺,谣言不攻自破。科学精神成功地攻破了伪科学,提高公民的素养,其实就是提高公民的科学精神,遇事能从科学角度分析问题解决困惑,公民的常识深度有待加深,逐渐向科学靠拢。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在清朝晚期,我国输送大批青年出国学习先进技术,为的就是拯救国家。近年来我国取得了飞速发展,但要实现我国的伟大复兴仍有许多挑战,需要优秀的青年投身于国家建设,这样一来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不畏艰辛的科学精神尤为重要。
什么是社会责任?百科上说社会责任是指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我认为素养中的社会责任并不是百科上所指的,而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更偏向于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这与我的理解不谋而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个人的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换个角度来说这就是个人的社会责任。爱国就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保护珍惜祖国的资源,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长远来看这是很不值得的,这是在消耗未来人类的资源并且给未来人来带去灾难,于是可持续发展观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恰恰与化学紧密相关,白色污染严重于是我们研发了降解型塑料,汽车尾气严重污染空气于是我们研发了乙醇汽油,不可再生能源面临耗尽的危险于是我们研发新能源。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与生态相协调,而化学是把双刃剑,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学习化学会将它用到如何保护环境,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学习化学会将它用到摧毁人类上,例如制造化学武器,朝鲜的核武器实验就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教育学生习得博大的化学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有伦理关怀和义务。
现如今,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将学生学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素养刻不容缓。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不可少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更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2015(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周天泽,胡定熙.化学和科学精神的弘扬[J].化学教育,2004(2).
作者简介:
林雅丽,郑柳萍,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科学精神;社会责任
近年来,世界教育改革势头正盛,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必将取代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因为传统的培养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出现有知识而无素养的问题。世界各国(地区)与国际组织陆续构建了学生核心素养模型,我国顺应时代潮流,为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教育部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就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势必要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细化到每个学科上,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色,所以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也不尽相同。高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將化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了五个部分,分别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何为“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如是说: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化学学科的前四个核心素养更注重于化学学科知识、从化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以及培养一种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体现的则是更高层次的追求,不仅与学生自身的能力发展有关,更体现学生与社会的关系,人是与社会分不开的,人构成了社会,而人的品质在于从小的培养,不仅是父母的熏陶,学校教育也占了很重要一部分,所以“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对于学生素养的发展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什么是科学精神呢?“科学精神”在我国最早是化学家任鸿隽在1961年1月《科学》杂志第2卷的《科学精神论》中创用的,他对科学精神做了远见卓识的论证。在国外,洛克在培根和迪卡儿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精神教育问题,斯宾塞又在他们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实验科学和训练科学的实证精神是最有价值的论断。大家都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讲究以实验事实说话,由做实验而得到的定理,做实验过程形成的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精神就是科学精神。任鸿隽在谈论科学精神时就引用了英国化学家戴维分析水的组成所做的实验,具有科学精神的学者是怎样精心于理论分析和着力于实验验证的。我国著名的化学教育家傅鹰说了一句很著名的话“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高中化学有着非常多的实验,如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用沉淀法除去粗盐中的杂质离子、常见食物中某种成分的检验等等,实验的一系列都是严格的,每个步骤层层递进,不容许随意打乱顺序。实验的过程要求学生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实验数据不能伪造,实验现象不能夸张化,有的学生文学素养比较好,描述现象的时候文学色彩太过浓重,这是不可取的,科学实验重在实事求是。做实验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做实验遇到瓶颈是每一个学者都会遇到的问题,而有科学精神的学者拥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不惧困难,迎难而上。这些科学精神在化学学科上有很好的体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能让学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奇怪”事件,古人看到坟墓发光,用迷信来解释,以为那是鬼火,然而实际上是磷火,因为人的骨头里含有磷,磷与水或者碱作用时会产生氧化磷,热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温度达到着火点就会燃烧。“星巴克咖啡致癌”一度搞得人心惶惶,其实不是星巴克的咖啡致癌,而是咖啡中含有的丙烯酰胺会有致癌的风险,可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凡事都要讲剂量的,有人计算过一个体重50 kg的人一天要摄入130μg的丙烯酰胺才会中毒,10 kg的咖啡才有130μg的丙烯酰胺,显然一个人一天不可能喝10 kg的咖啡,并且很多食物中都有丙烯酰胺,谣言不攻自破。科学精神成功地攻破了伪科学,提高公民的素养,其实就是提高公民的科学精神,遇事能从科学角度分析问题解决困惑,公民的常识深度有待加深,逐渐向科学靠拢。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在清朝晚期,我国输送大批青年出国学习先进技术,为的就是拯救国家。近年来我国取得了飞速发展,但要实现我国的伟大复兴仍有许多挑战,需要优秀的青年投身于国家建设,这样一来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不畏艰辛的科学精神尤为重要。
什么是社会责任?百科上说社会责任是指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我认为素养中的社会责任并不是百科上所指的,而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更偏向于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这与我的理解不谋而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个人的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换个角度来说这就是个人的社会责任。爱国就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保护珍惜祖国的资源,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长远来看这是很不值得的,这是在消耗未来人类的资源并且给未来人来带去灾难,于是可持续发展观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恰恰与化学紧密相关,白色污染严重于是我们研发了降解型塑料,汽车尾气严重污染空气于是我们研发了乙醇汽油,不可再生能源面临耗尽的危险于是我们研发新能源。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与生态相协调,而化学是把双刃剑,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学习化学会将它用到如何保护环境,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学习化学会将它用到摧毁人类上,例如制造化学武器,朝鲜的核武器实验就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教育学生习得博大的化学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有伦理关怀和义务。
现如今,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将学生学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素养刻不容缓。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不可少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更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2015(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周天泽,胡定熙.化学和科学精神的弘扬[J].化学教育,2004(2).
作者简介:
林雅丽,郑柳萍,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