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作为国家发展及竞争的基础性条件和前提,需要在现代社会发展当中逐步改革与调整,才能够凸显其作用与价值。那么如何才能形成良好而完善的教育体系呢?有效学习习惯的培养与优化是必要路径之一。而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逐步实施与应用,更是凸显了两者有效结合的价值与作用。基于此,本文就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视角,来探究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以期能够强化学生现代化数学思维,从而构建良好数学行为与习惯,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与水平。
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学习习惯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6-0152-01
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在逐步提升与发展,其中新课标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重点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行为和习惯,以此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有效发展。而在信息技术视域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的培养,是新时期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内容。对此,笔者就将两者有效结合,深入探究与分析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数学习惯的策略,并对此提出了以下观点和建议。
1.信息技术用于课前知识传递,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逐步融合,使得教学形式更加多元化,同时教学资源也更为丰富,针对此一点,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前知识的传递,通过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前预习,从而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从另一方面来讲,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对新课的预习,以及搜集相关热点记忆新知识的引导,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数学学习兴趣,从而透过信息技术去主动获取知识,并进行自主探究,以此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例如,我们在学习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位置》一课时,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物体所在位置,以及能够用专业术语形容位置,所以我就运用信息技术搜集有关位置的视频,如军人在列队训练的过程当中,会呈现出几行几列的现象,那么想要找出一个人的位置,就要用第几行第几列的形式进行表述,以此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还让学生主动获取了新知识,从而让学生能够理解位置的表示方式为(a,b),其中a代表列,b代表列,以便于课堂上对此知识的准确掌握,进而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信息技术用于调整课堂结构,培养学生乐于沟通与合作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实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之间充分沟通与交流,从而能够全面发展。其中对学生逻辑能力与总结能力的培养,也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进行,同时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构建,也需要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才能够促进。而信息技术完全可以应用在课堂构建上,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数学相关资料,为学生创设合作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从而有效培养学生乐于沟通的习惯,从根本上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
例如,我们在学习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可能性》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认识事件发生不确定现象中,感受到统计概率的数学思想,所以我就运用多媒体搜集资料并为学生分配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探究所搜集到的资源,是否符合课程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各自搜集的资源而更好的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特征。比如,信息技术所搜集到魔术视频中展示六张随机抽取的扑克,其中红桃、黑桃和梅花、方块的可能性是相等的,而在这六张牌中这四种花型的扑克占比,则会影响六张中不同花型扑克抽到的可能性大小。通过视频不仅激发了学生沟通与讨论的兴趣,同时还养成了乐于合作的习惯。
3.信息技术用于知识拓展,培养学生个性化探究习惯
对于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而言,因为其形式的多样性,所以实际应用的效率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发展当中的微信及QQ等平台,构建一个班级群体,在此群当中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与讨论,一方面可以从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实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还能够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形成运用信息技术拓展知识的模式,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探究习惯,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我们在学习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们深入理解找次品所影射的数学知识,所以我就引导学生在课下展开实践活动,通过网络搜集各生产企业出现次品的概率,来获取相关的数学知识与资料,并且可以分享到班级群内进行探究与谈论,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学生个性化探究习惯培养的目的。
综上所述,优化小学生数学课堂行为及学习习惯,不仅是学生深度学习的关键,更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提升的前提。另外,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当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有效融合,通过信息技术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呈现高效的教学质量,并且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就在信息技术视域下,对学生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与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数学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曹俊.運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J].数学教学通讯,2018(19):72-73.
[2]王智.刍议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33.
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学习习惯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6-0152-01
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在逐步提升与发展,其中新课标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重点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行为和习惯,以此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有效发展。而在信息技术视域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的培养,是新时期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内容。对此,笔者就将两者有效结合,深入探究与分析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数学习惯的策略,并对此提出了以下观点和建议。
1.信息技术用于课前知识传递,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逐步融合,使得教学形式更加多元化,同时教学资源也更为丰富,针对此一点,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前知识的传递,通过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前预习,从而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从另一方面来讲,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对新课的预习,以及搜集相关热点记忆新知识的引导,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数学学习兴趣,从而透过信息技术去主动获取知识,并进行自主探究,以此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例如,我们在学习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位置》一课时,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物体所在位置,以及能够用专业术语形容位置,所以我就运用信息技术搜集有关位置的视频,如军人在列队训练的过程当中,会呈现出几行几列的现象,那么想要找出一个人的位置,就要用第几行第几列的形式进行表述,以此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还让学生主动获取了新知识,从而让学生能够理解位置的表示方式为(a,b),其中a代表列,b代表列,以便于课堂上对此知识的准确掌握,进而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信息技术用于调整课堂结构,培养学生乐于沟通与合作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实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之间充分沟通与交流,从而能够全面发展。其中对学生逻辑能力与总结能力的培养,也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进行,同时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构建,也需要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才能够促进。而信息技术完全可以应用在课堂构建上,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数学相关资料,为学生创设合作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从而有效培养学生乐于沟通的习惯,从根本上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
例如,我们在学习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可能性》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认识事件发生不确定现象中,感受到统计概率的数学思想,所以我就运用多媒体搜集资料并为学生分配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探究所搜集到的资源,是否符合课程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各自搜集的资源而更好的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特征。比如,信息技术所搜集到魔术视频中展示六张随机抽取的扑克,其中红桃、黑桃和梅花、方块的可能性是相等的,而在这六张牌中这四种花型的扑克占比,则会影响六张中不同花型扑克抽到的可能性大小。通过视频不仅激发了学生沟通与讨论的兴趣,同时还养成了乐于合作的习惯。
3.信息技术用于知识拓展,培养学生个性化探究习惯
对于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而言,因为其形式的多样性,所以实际应用的效率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发展当中的微信及QQ等平台,构建一个班级群体,在此群当中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与讨论,一方面可以从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实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还能够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形成运用信息技术拓展知识的模式,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探究习惯,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我们在学习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们深入理解找次品所影射的数学知识,所以我就引导学生在课下展开实践活动,通过网络搜集各生产企业出现次品的概率,来获取相关的数学知识与资料,并且可以分享到班级群内进行探究与谈论,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学生个性化探究习惯培养的目的。
综上所述,优化小学生数学课堂行为及学习习惯,不仅是学生深度学习的关键,更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提升的前提。另外,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当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有效融合,通过信息技术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呈现高效的教学质量,并且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就在信息技术视域下,对学生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与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数学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曹俊.運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J].数学教学通讯,2018(19):72-73.
[2]王智.刍议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