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p0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查的大名,是苏杰浩,我们都不习惯叫。从认识时,他就常常一个人开一辆车,去各地拍照,人却是很安静的。及看到照片,知他内里有一个诗的世界,丰而茂。
  2014年夏天,苏杰浩在洛杉矶做了一个展,名为“寻找家园”。这是他目下所有摄影的落点。他说:“透过探索现实与记忆,我想理解的是‘家园’的意义,并试图与之重新建立起联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寻求某种归属感或慰藉。”
  这样一种找寻,却是如何开始的?所有的憧憬,多少都起于某种匮乏。如他多次说的,自己实在的人生,从十八九岁才开始。在那之前的,近于空迹。他说小时,每被关在屋子里,一个人念书。本要调皮捣蛋的童年,就这么过了。而对于外部世界的种种幻想,又及日后的漫游癖,大抵亦在当时埋下了种子。
  他的转折,多少出于一个不幸。初成年时,母亲离世,他一时悲观及底。他况是一个深且长情的人,靠拼命的遗忘,乃至压抑,才挺了下来。日后在他的摄影里,这却成了一个反弹似的,“诸如回忆、追寻、怀念,缅怀多于憧憬,总而言之是面向过去的。”
  在那段日子,摄影俨是苏杰浩自我疗愈的一种方式。以没法在家长呆,他一再地出走。摄影与旅行,在他那一开始就是和合的。这种方式,自是时下很多人都在做的。他的自觉,是试图借由整体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走向一个更宽广的世界。
  我曾见他拍过的一组家乡的照片,取名《回家》,是他短期回乡拍的。拍照用的是数码相机,他似乎不想以一种特别严肃的态度来完成。在那组片子里,更多的是一个个场景,而甚少日常生活。很可想见他当时的心境,有忆念,亦有情,但仍难安住。
  杰浩说,“相比起家乡,我似乎对整个中国的土地更怀有爱意,对陌生人的生活和命运更有好奇心,这是我们所有人的家乡,我们生活的土地。”但他似乎在哪里,目前都还无法安顿下来。来北京几年了,他始终不太适应,不止一次问我日后想搬到哪里去住。他不时地仍想逃离,想去一个更理想一点的居住地。
  许久来,他的心,就这样徘徊在逃离与寻觅之间。这成了他的一趟趟旅行,也成了他的照片。
  他正式创作用的是中画幅6×7的相机,配的是彩色负片。看他的片子,每觉有一点距离感,但又不太远。按他,就是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于此,曾予他滋养的艺术家,有里尔克、巴赫和里希特等。他喜欢彩色,他说,自然总是美的。至于黑白的、对他是太遥远了,像另一个世界,而他是渴望生活在现实中的。
  他的片子,大抵光线柔和。或以天气,略见雾蒙,但眼前的一切仍且清晰可见。他回避强烈的光影,不想过于升华,亦不想过于沉重。乍看时,似颇平淡。待细看,实有一点欢乐,甚还有一点幽默,轻的。以他发明的长词,叫“日常中人们片刻浅意识的欢愉”。他说,“我想追求一种中间的状态,希望作品的整体气氛是节制且平静的,欢乐和悲伤都适可而止。”
  看他的片子,有时思维会突然的空一下。大概是因了一种安静,他的照片,有一种时光绵长的感觉。一切好像特别地停了下来。
  苏杰浩的肖像照,是我尤爱看的。静,亦美,人心切。他说自己在路上,有时遇到一些人,会被他们的某种气质吸住。他便温文相请,对方接受了,他才拍。专注,会神而视,在某个冥然相通的刹那,按下快门。他拍下的姑娘、小孩,情侣抑或老人,于此时,不如说就是在拍他自己。或者,是拍自己的过去。
  他拍的动物,也是在看人。像如山脉的土墙下鸽群的聚与散,他好奇探究的,也是个体与群体之间微妙的关系。最耐我寻味的,是鹿那张,颇有点吊诡。树木就在墙外,一小群鹿关在水泥苑里,愣是出不去。他说,“幼鹿唤起了某种童年的记忆,周遭的水泥围墙在提供保护的同时也禁锢了自由。”
  他的那些地景,倒是宽阔了起来,但也冷漠了些。一度,以这心绪上的别异,他曾将所拍地景单独作一组。那种冷硬,我一度误认为有两个苏杰浩。直到晚近,他才尝试将上述几类融合到一块。我一时欣喜,但觉在这更大的地域,更长的时段里,一切阔大自然了起来。
  我好奇他怎么看自己的片子。譬如他拍了两处海边的高尔夫球场。有一处,是一个傍晚,正喷洒着水,空无一人的,有点奇异和梦幻。照片出来了,旁人观之,或有批判在,但他的本意不在此。“我还是想更多的是去理解和接受,毕竟这是发生在当下的现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避开指责,我试图从冲突或矛盾中去寻找美感。”他大笑,包容比批判显得好像比较崇高。另一处,他说,“也许是中国人传统的山水情结在现今的呈现,以人造的自然环境作为暂时逃离日常或都市生活的一种去处吧。”
  又有一张,是硕大的楼群之间,有刚种不久的小树。这是城市化中很常见的一景,他借此,却仍不是想批判它。他说,当时吸引他的,其实是整体环境的形式感和色彩。进一步细看之后发现大楼几乎都是空的,“高度密集的住宅楼看上去不太自然和人道,树木在其中也显得格外的纤弱。有两个人在遛狗,相当孤立,可能这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娱乐休闲方式,十分平常,然而在这司空见惯的平常之下又蕴含着隐约的张力。”他自嘲有好些照片,这般翻下来真的很乏味。但细看,其实不乏好玩的。如有一张,人们在江滨玩乐,要走时,一群大人在等一个小孩尿尿。他说,“觉得这张照片的情境很熟悉,像是小时候偶尔去过的地方,我拍下它正好也回应了记忆里的某一片段,某种意义上当下与过去相互连通。”
  他想愿的家园,显还没有找到。不只在他老家,在走了许多地方之后,仍如此。他的兴趣,倒不在于追究一地的消逝种种,倘若在一时一地找不到宜居的城,他就逃离。仍寻觅不到,他宁可在想象中再造一个。究竟怎么造,他大概有一些基本的念头。但因是在想象中,本也无所谓拆毁的,他尽可一再地搭建。很可想象这时的他,是怡然自得的。只一旦停下来,要他面对日常的生活时,久了又苦闷的。
  一路看下来时,可感到他心里还有堵塞,有未化尽的疙瘩。在停下来整理作品,也重新爬梳这一段心路时,苏杰浩用“边界”一词,来概括他的徘徊之心。他说:“在为时多年漫无目的的四处迁徙中,我发现自己似乎陷入一种彷徨无依的状态,十分渴望重续心理上的归属感。这组作品开始于2012年,我在国内许多城市和郊野之间旅行,重返熟悉的地方,结合了想象中的风景、肖像,以及静物细节,在记忆之上建构了一种静谧、克制的私人叙事,现实与虚构相互映照。我试图透过这组自传性的作品来重现某种家园的意象,并寻求自我意识的统一连续,同时借助于对过去的重新亲近,我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与之达成和解。在这个意义上,《边界》不仅是我漫长旅程的写实记录,同时也是一组亲密的,关于追忆、想象、以及自我慰藉的作品。”
  这慰藉,是他自己的,又不止是他的。以一己的块垒之外,困惑他的,原是也困惑了我们许多人的。那是更大的一种存在,抑或趋势,文化的,社会的,国家的,种种。自觉不自觉,我们都陷落在时代所带来的分裂或断续里,不及惆怅。
  苏杰浩说,“我忽然觉得,我们这一时代,国家在经济和政治上日渐强势的同时,文明却未能同步,人们被卷进城市化的浪潮中,记忆被消磨阻隔,处在这样的流变中不知是幸或不幸,该如何去接续起过去、当下和未来,找到我们自身的位置?”
  我不知要怎么回答他。宕开冷想,哪里果可找到理想的家园,抑或营造出来?陶渊明的桃花源,是避世的安稳。欧宁的碧山,只是知识分子的折腾。天国若有,毕竟不在现世。而我们食人间烟火之地,或许诚如列维·斯特劳斯说的,没有根本上就是好的,也没有绝对是坏的,总有其好处,亦有其惰性。
  杰浩大抵也承认这些,只是始终的不太甘心罢了。他的摄影,始终的提防着,不坠入批判的那一面。他记录下自己的观照,又及心绪,但并不更多的指责什么。如他的信仰教晓他的,这那般的论断他人,到底无多益的。他自还有许多的困惑,但拿起相机时,我更多的看到了他的安静。
  苏杰浩的内里,始终有一种温厚的真挚。而他的忧伤里,每有烛光在。他以此婉转传递他以为的美好,他的照片,故而如祈祷一般。他的力量,在生长,但还不够。如种子落在沃土,要惜,长了芽,亦等得起结实。
  至于这周遭的,忆及木心爱引的一句话,要在一己身上克服一个时代。而在未成时,所有身不由己的事,仍以身担起。
其他文献
Q:你从事摄影的初衷?  A:其实我上大学的时候学习的是版画专业,毕业后还画了很多年油画。我觉得我比较幸运,我的老师是英若识先生,他给我们安排了很多看似与艺术无关的课程,摄影课就是其中之一。虽然这个课程只有短短的半个学期,却让我迷恋上了相机与照片。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以后要做摄影,而这对于我日后的摄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Q:为什么后来选择放弃绘画来做摄影呢?  A:画了多年的画之后,我发现用绘画
期刊
这组表现上海外滩的系列作品,貌似艺术味道颇浓并洋溢着厚重的人文情怀,其实这组作品的产生完全是一单商业合同,是受上海市国资委所属上海久事集团委托拍摄的。该集团十几年来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对上海的外滩进行保护、规划、再次开发建设,并需要进行营销推广宣传。这组作品委托合同价格250万元,历时数月完成。这是我及我的团队继《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全家福》、《印像上海》、《航拍上海》、《上海老工业》、《百年思南路上的思
期刊
学摄影,原本是连想都没有想过的事。在《解放军报》工作21年,都是同文字打交道,从没有拿过照相机。  曾经有人问我自己的摄影作品有何特点,我答:1、从来没有预定拍摄计划,多是利用出差和出国访问,走到哪里拍到哪里,全部作品都是现场抓拍的:2、因为是从学习新闻摄影开始的,因而比较关心社会,关注人,以拍摄人物为主,特别是妇女、儿童是我的最爱,有人开玩笑地说我摄影也是“以人为本”;3、镜头主要对着世间美好的
期刊
满目都是中国式的山水,却疑惑于绘画与摄影。  这些作品设置了一个游戏,让观者在画面前猜测、选择。其实,艺术不过就是成年人的游戏,只不过是在趣味中玩得更有意味。  如果把某类照片理解为艺术,从来没有人说过照片应该是什么样子。在人们看来,这组貌似中国水墨的摄影作品,有着极强的传统意韵,光影的交错分明是水墨的点染。  而我并不想追究它所用技法的倾向,讨论和寻找像什么、如什么、似什么,或许都是对这组作品的
期刊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第一家拍卖公司“嘉德拍卖”的老板,同时也是泰康保险公司老板的陈东升出资1.2亿元,为其母校武汉大学捐建了一座万林艺术博物馆。2015年5月9日正式开馆,同时举办“聚变:193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展览。  陈东升远见卓识,开中国企业收藏当代艺术、支持当代艺术发展的先河。一方面,泰康收藏从一开始就将理性化、体系化、学术性作为目标,以收藏作为梳理历史、书写历史,从而再造现实
期刊
摄影作品的结集出版从来就是摄影者创作生涯的纪念碑。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摄影书,除了作品集,从摄影史早期的照片贴册,到传统洗印时期延续到现在的家庭相簿,从配合摄影展览制作的图录,到摄影家的手工书等等,书就是照片天然的展现方式。  摄影书就是阅读者手中的摄影画廊。在阅读者与作品近乎无间的观看、翻阅过程中,照片与照片之间,照片与阅读者之间演化出伴随着时间流动而不断成长的内在关联。在自媒体时代,当影像在互联
期刊
优秀的综合像质及操控性能,是尼康D810最大的特点,该机取消了光学低通滤镜,并使用了在尼康D4S上受到好评的EXPEED 4影像处理器,因而在像质上有了明显进步。而全新的调焦系统和机身模具,则使得该机的操控性能和把持舒适性以及环境适应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综合像质  D810拥有3535万有效像素,能够胜任绝大多数专业摄影师在影像放大印制时对像质的要求。由于取消了低通滤镜,其像质细腻程度较之D
期刊
PARIS PHOTO的巴黎国际照片展销博览会,自2013年4月从欧洲首闯美国,便选择落脚在世界娱乐中心的好莱坞,插足洛杉矶搞出其第一个美国版展销博览会Paris PhotoLA,到2015年已经是第三个年头。  2015年的Paris Photo LA气若长虹,共有来自世界17个国家的79个画廊和摄影媒体等机构,携参展艺术家265名共襄盛会。5月1日至3日的洛杉矶周末风和日丽,中黄底色的Pari
期刊
每个人都有一段或几段难忘的记忆,不论记忆中的故事怎样,我们都会将记忆安置在一个场景里。青年摄影师黄奔则将记忆定格在曾经居住的故乡场景里,通过画面中所展示的空间、物件我们似乎也慢慢想起了曾经的往事。  问:你所拍摄的场景是按自己的回忆布置的,还是真实的场景?  答:这些都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场景,我并没有去改变它的原貌,只是进行了一次记录与传达。不过,从另外一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不是最初的那个场景了,因
期刊
阅览海波的照片,如读古风词令,语句简约,意境浩渺。王国维《人间词话》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海波的影像神髓,看是实景实物,实为情感所悟。悟得个中三昧,端的是历练过看山看水的那几重境界。  以视觉语言纾解心中块垒,海波的影像抒发的尽是其经世之感怀,点点滴滴皆出自一个人对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海波的创作成果,每每被归之于“当代艺术”,而这个范畴莫测的概念术语,往往又被名之曰“观念艺术”。将所谓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