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是故乡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eonl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已经很久不回家乡了,但是有时候梦里还会梦到,梦到那条窄窄的巷子,梦到夏天时一群人坐到路边扇着扇子乘凉,梦到爷爷奶奶在我们放学回家后忙碌的身影……这里的一切一切就像有魔力一样,永远记忆深刻地存在脑海里,滋养着我的心灵。最美是故乡,难忘的景色、难忘的人、难忘的事。
  与城市的钢筋水泥相比,家乡是随处可见的绿树,一望无垠的耕地,蜿蜒的小路……小时候就爱徜徉其中,撒欢似的跑着,感受着风的温度,呼吸着青草的芳香。每当麦子熟了或者玉米该收了,到处一片忙碌的情景,那时候还没有普及机械化,地里或是挥舞着镰刀割麦,或是钻进玉米地掰玉米,成熟的季节连空氣都是甜的味道。生在农村,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娇气,记得很小的时候就跟在大人的屁股后帮着干活。可以为了一根冰棍、一袋方便面,大热天的跟着大人下地拔草,虽然累得满脸都是汗,但是想到有好吃的,还是干的热火朝天。最简单的满足,现在却再也没有了。
  记忆里每到傍晚,小巷的路口处总会坐着一群人,大家聚在一起,欢声笑语地聊着天,这是忙碌了一天属于所有人的消遣时间。那时候村里很少有电视,只有少数人家有。作为小孩的我,放学后则是和几个玩伴跑到别人家看《小龙人》,这是一天中最期待的事情。到晚上八九点的时候,爷爷奶奶就开始打着手电筒叫我回家了。虽然有些不情愿,但是不得不回去,因为得起早上学。放暑假的时候,会跟着大几岁的姐姐,步行去张施村村边的小白河里捉鱼,一群孩子不知疲倦地穿梭在乡间的小路上,打闹着,奔跑着,来回走一趟也不觉得累。那时还会去同学家的大棚里摘西红柿,一边摘着一边吃,专门挑大的红的吃,回想起来原来自己也曾实现过“西红柿自由”。那时候觉得一年的时间好长好长,总盼望着过年,可是年貌似故意迟到似的,久久不来。大年初一的早上,拿着冰糕走在雪花铺满的路上,吃一口冰糕,冷的嘴里直哈气,可还是硬生生地咽进了肚里,这个画面若干年后还曾出现在我的睡梦里。
  故乡的童年无疑是快乐的,只要有爷爷奶奶在,就会有夏天的凉面,冬天的饺子,不会缺的水果……好多好吃的,就会有人惦记着你回家。每逢农历四、九的集市,奶奶还会带着我赶集去玩,有卖菜的,卖吃的,卖衣服的,吆喝声,叫卖声,一切都是热闹的好玩的。我们姐弟三个都是爷爷奶奶一手带大的,奶奶做饭的时候会跟着打下手,帮着烧火,帮着拿碗筷,所以早早的都学会了做饭,连最小的弟弟都会和面做面条。爷爷到了快八十岁,则还会去地里干农活,还会去集市上卖东西。老两口用最简单的行动向我们阐释着自立自强的道理。在上学的这件事上,更是没有含糊过,哪怕周围风言风语的,说什么“上学没用,还不如打工”什么的,也没有搅乱他们要把我们供出来的决心。他们只知道多学知识不吃亏。就这样,我们三个成了村里最早的一批大学生。我也曾中途不想上学过,爷爷把自己的钱匣子打开,把自己的存折拿到我面前,一句“爷爷有钱,学多少算多少,就算混也要混到毕业”,足以让我泪目,让我感到羞愧。爷爷奶奶用自己的言传身教给予了我们年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后来爷爷奶奶相继离世,但留给我的一切足以慰藉一生。语言道不尽我对故乡的热爱,所有的一切成就了现在的我。哪怕走多远,也忘不了故乡的人和事。身上的淳朴、骨子里的善良、内心的坚强是永远也不会变的。虽身在外,但最美的还是故乡!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席勒在《玛利亚·斯图亚特》中,成功地刻畫了两位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尽管两位女主人公在人生轨迹、政治抱负和人格特质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但她们都扮演着双重角色:女王和女人。结合18世纪末父权制大行其道的时代背景,席勒似有意引发如下讨论:一位女性能否平衡女王与女人双重身份?为了对此问题做出回应,笔者试图借用席勒意义上的“美丽与崇高的心灵”、“典雅与尊严”以及“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等概念,
期刊
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个体,而我问妈妈:为什么每个人都不一样?妈妈回答说:因为我们有不同的“根”。而直到现在,我也终于才意识到,所谓的“根”,那是我们来的地方,那便是我们的家乡。我的家乡尽管没有华西村那般富饶,大长陇村那般广阔,但它却是我心里的唯一,是我所认同的最可爱的家乡。  我从小便生活在皖北亳州农村,这也是我来的地方,我在那儿留下了回忆、留下了好梦、留下了色彩。记得在某一天夜里,我仍然呆
期刊
摘要:赏赐是中国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明太祖时期对勋臣进行了诸多赏赐,接受赏赐的人除勋臣本人外,还有他的子女、仪从及所领军士。明太祖对勋臣赏赐的原因十分多样,当勋臣立下功劳、前去练兵、征伐、还乡及卒去时都会给予赏赐。明太祖对勋臣赏赐不仅有物质赏赐,还有荣誉性赏赐和政治赏赐。  关键词:《明太祖实录》,勋臣,赏赐  一、接受赏赐的对象  根据《明太祖实录》所载对功勋的赏赐,其对象主要包括勋臣本
期刊
摘要: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著名的英国女作家,家喻户晓的短篇小说大师。她出生于新西兰惠灵顿,19岁到英国,开始文学创作生涯。她的小说往往讲述生活中的平凡的小事,携着女性细腻的情感,以敏锐的笔触挖掘人物内心的细微变化。《布里尔小姐》是曼斯菲尔德的经典作品。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她却能通过这些细微之处,揭露出人生的欢乐与悲凉,使读者深刻感受到社会的冷酷以及布里尔小姐的边缘地位。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AntConc和LancsBox,选取49部20世纪美国文学经典著作,共6417579个词作为参照语料库,与莫里森的《宠儿》进行比较,生成主题词表和共现语义网络图表,进行数字人文分析。发现“树”作为小说中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对《宠儿》的主题建构有着重要作用,人与树之间存在同构关系。《宠儿》中的黑人就像一棵棵树,树是他们的伙伴物种,见证着奴隶制的罪恶,同时树也安慰、治愈着黑人,呼唤着他们
期刊
摘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之一;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作和女性阅读等。伊莱恩·肖瓦尔特是美国著名的女性主义批评家、美国女权主义批评的创始人之一。她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英美女性文学批评有着重大的影响,对美国女性文学史的建立,女性解放运动的方向等都提供了可行的方法。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伊莱恩·肖瓦尔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相关研究进行探讨。  关键词:女性主
期刊
摘要:随着电影产业日渐崛起,作为宣传“急先锋”的电影海报在设计风格也开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也体现在电影海报的设计之中。特别是在引入国外优秀电影时,本土的海报设计师都会在其原有基础上进行一些二次创作,巧妙地融入本民族文化元素,以求达到更好地宣传效果。本文主要以中韩两国对于引进电影海报的本土化创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探究两国在电影海报本土化设计上
期刊
摘要:苏童的短篇小说《霍乱》是当代文学中一个优秀的瘟疫书写文本,与其他小说中的瘟疫书写不同,值得单独研究。内容上,它故事新颖,借由瘟疫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揭示了关于人的社会问题,蕴含丰富的主题;形式上,它风格幽默,叙事客观冷静,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关键词:苏童;《霍乱》;瘟疫书写  古今中外有许多小说都直接或间接地对瘟疫(即短期内大规模流行的传染病)进行过文学书写。一般我们只注意到其中影响力最
期刊
摘要:随着积极响应新课改中“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要求,应用于写作教学的课程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其中影视资源以契合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文学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优势在众多资源中脱颖而出,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并将影视资源多处运用到教学中。而最近如火如荼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就对写作教学具有很好的范例作用和启示价值。  关键词:影视资源 写作教学 《觉醒年代》  鲁迅先生曾言“用活
期刊
摘要:本文选取四十年代具有代表性的“鲁迅作品现实主义精神的‘重写’现象”作为切入口,审视解放区文学的“重写”范畴与改写区间,回溯其隐藏的等级秩序暗流,从这条路径进入的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据此来尝试对解放区复杂的文学现场进行抽丝剥茧,观察鲁迅现实主义精神衍生的流变状态,来勘察其中潜藏的阶级秩序和标本意义,另一方面对学界阐释“改写鲁迅”等延安文学现象的原有框架和理论视野进行质疑,最后本文试图在此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