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黄自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是中国艺术歌曲中的经典之作,本文通过对作品的歌词、作品音乐技术形态和内涵的分析,体现黄自娴熟的作曲手法、严谨的创作构思、清新典雅的意境刻画和鲜明的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特征。
[关键词]黄自;《玫瑰三愿》;藝术歌曲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5-0149-04
黄自的这首由龙七作词的《玫瑰三愿》写于1932年6月2日,当年3、4月间,淞沪抗战以后,他回到国立音专授课。当他重回校园时,发现景物已面目全非。本来遍布校园、开得灿烂炫目的玫瑰花,此刻都因为战争而被人们遗忘,满地是枯萎凋零的花瓣。整间学校也因为这样,变得破旧不堪,凄凉的感觉一下子触动了黄自的内心,由此点燃了他的创作热情。可以说,这首歌道出了黄自当时的内心失落与哀婉的感受。
一、歌词结构与内容分析
诗人借玫瑰的意象,一连表达了三个愿望,这一排比手法,给人一种勃勃相逐的推力,一个比一个强烈,“从而形成了气势逼人的张力[1]”。最后,“留住芳华”是整首诗的中心所在,道出了玫瑰花自怜自爱,永葆芳华的渴望。简练的四句歌词,充满了哀怨的情调。显然,诗人在此所揭示的并非自然界那些远离人伦纠葛的自在之物,而是借玫瑰这一意象隐喻游走于纷繁世界中的芸芸众生,这自然也包括了诗人自身。
这个作品歌词篇幅相当短,从内容上,它完全能够把黄自对玫瑰花怜惜的感觉表达出来,但是,重复了开头的一句诗,就使歌词的内部结构扩大了。重复的部分没有给诗节造成烦琐的感觉,而是使前一句的诗句更情感化,后一句的加入,把诗句的情绪进一步推进,把情感和语气首先推向第一个高峰。第三句开始到结尾是诗歌的第二部分,诗句的分法和曲式的分法完全相同。同样在11小节处作为切割点。按照这一诗节,作者完全可以把它写成一部曲式,却被写成二部曲式,这跟诗的内容的分法完全相同。作者按照诗节的内容也把曲子分为两部分,使诗在听感上不那么单调,而且大大增加了音乐的长度,并没有因为简短的诗节而影响到音乐的发展。在这里,音乐得到充分展开,自身的感情也随着音乐的伸展得到更好表现。把有两种含义的诗节,用二部曲式来表现,仿佛是用音乐的手段来道出诗的两层意思。诗歌不可能把一种感情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只能很含蓄地表达,而音乐就可以用旋律、节奏、和声等手段来渲染情感。
二、作品的音乐技术形态分析
(一)曲体结构分析
这是首由并列单二部曲式框架写成的抒情歌曲,其声乐曲调相当简洁,歌唱性很强。全曲呈现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前一部分曲调平缓,旋律在较为狭窄的音域中流淌,情绪也没太大的起伏,似乎是作者内心的默默独白。后半部分旋律显得较为宽广,起伏也比前段来得明显,像波涛逐浪般前行,情绪也由此渐渐高涨。
全曲以E大调的主音开始,直到第4小节。前面三小节只是它的引子,它的节奏却是以圆舞曲般的8/6拍引入,到第三小节,马上又换到8/9拍,把前面营造的田园般意境替换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悠长的小节,仿佛是对自己美好回忆的挽留,又仿佛像失望的人般,用无奈的音乐来娓娓道出一切。
第4小节最后一拍,声乐进入,以微弱的声音首先展现。这是个单乐段结构,其结构内部呈现为明显的两个乐句,仿如一问一答的上下句关系,乐段自身也在此完成了一个尽管规模不大却完整的起伏。
第一个乐句有4小节的规模(4-8小节),落在一个半终止上。在这句子中还可以细分为几个次级结构成分,其图示为:1+1+2。很明显,前两小节是建立在一个零小的素材构架上,其音调十分狭小,只在一个3度的音程间活动,然后是这个模式的2度移位,构成前后的曲调模进关系,从而使基本乐思有了一个小小的发展。接着,是一个两小节的乐节,曲调在此有了较大的伸展,其旋律音域扩展到一个8度,尤其是其中的4度大跳,使旋律获得了一种突进性的推力,此处正是该乐句的旋律高点所在。从歌词结构与曲调结构来看,两者在气息上是吻合的,“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歌词在结构上本身就形成两短一长的节律,可见,在曲调的节律上,作曲家是完全尊重诗句的律动状态的,而重复“玫瑰花”三字的目的,是为了在节律上照顾音乐自身句法的完整性。在此作曲家让歌词适应音乐的均衡要求。然后,乐段的第二句(8-12小节)引入,其歌词实际上是第一句的完整重复。这种选择也完全出于音乐句法平衡的需要。在结构规模上与前句完全对等。从素材上看,下句的开端仍保留前两小节的节奏型,但曲调是调整了,内部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小7度跳进。而后面的乐节(11-12小节)却做了较大的变动与伸展,其音域已达10度之宽。更重要的是,该乐界的内部曲调转折较多,给人一种上下奔突的委婉感。显然,后句与前句相比更具感染力,这主要表现在节奏的多样性、和声的逐步紧张性,以及音域的扩张性方面,是前后两句形成了层层递进逐渐推向高潮的发展关系。
第二部分的规模是15小节(4+4+7小节),表现为一个长乐句。但其间可细分为三个小分句,每句实际上是一个大乐节,它们之间气息相连,中间没有明确的终止或半终止。虽然歌词结构显示为四句,但从音乐结构的角度看,它是一个语气延绵的过程,中间只是有点小间歇。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小分句之间仿佛形成了逐步推进引向高潮的递进关系。
第一个分句(大乐节)有4小节规模,它并没有停止,而是变格地稍做停留,和声间歇落在Ⅱ级和弦上。这一分句的音程跨度有6度之宽,除了开始的6度大跳外,余下的都以级进的方式进行,和前面11小节形成强烈的对比。前一部分旋律迂回曲折,而这一句除了6度的大跳外基本上旋律进行得很平稳,仿佛在酝酿什么。13小节开始只是徘徊在2度之间,其音域是最低限度地活动,紧接着后一小节马上是6度的大跳。前面的挪动仿佛是为这里的大跳跃而做的准备。14小节达到这一分句最高点后,又以级进的方式下行,也正是这里出现跟前面截然不同的节奏型:长附点加短附点。前面的长附点把听众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这个高潮点上,后面的短附点加大了旋律的律动性,使它进一步先前运动。15-16小节以规整的节拍进行,音调只是活动在5度内,旋律有了更多向前进行的动力,“圆舞曲”般风格的节奏使旋律被赋予荡漾摇曳之感。17-20小节这一分句只是将前面的素材做不严格的下行大2度模进。这里的结构大致跟前面对等,但最后停留在不完全(和声的三音旋律位置)终止上。21小节仍然用的是13小节开头的素材,但随后却突然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8度旋律大跳,这里完全超出了前面大跳的范围,达到全曲最高点,气势也十分刚烈。而且,在这样高涨的情绪中,以两个三拍的时值,使它高高地悬挂在高音区,并与和声配合产生了巨大的和声紧张度,一直到24小节。25小节后面沿用前面的节奏型,旋律逐渐上升,爬过6度后又以3度形式稳定下来,像叹息般停在主音上。 13到29小节是歌曲结构的第二部分。其歌词只有四句:“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愿那爱我得多情游客莫攀摘!我愿那红颜长好莫凋谢!好叫我留住芳华!”它前三个分句的歌词,分别出現三个大跳,第一句歌词出现时,旋律先是平稳进行,这也可以看作是为后面的大跳做准备,从小字一组的g跳到小字二组的e,17,18小节,从小字一组的f跳到小字二组的升d,21小节开始,到达全曲高潮,从小字一组的g到小字二组的升g,随后渐渐回落。第25小节出现黄自爱用的见七和弦,本该结束的音乐受到阻碍,又重新运动起来,在停顿半拍后低9度从下方开始向上行进,26小节后那个加6度音的属七和弦丰富了旋律进行中的色彩,最后回到主和弦上。24小节处,声乐部分结束,自始至终。整个乐段都建立在E大调上。
(二)伴奏织体与音色搭配
伴奏织体采用了两件乐器——小提琴与钢琴,前者音色悠扬委婉如歌,长于线形的旋律陈述;后者有着晶莹剔透的点状音色特征,长于和声或多线形陈述。这两种乐器的搭配使伴奏层面有较强的音色可塑性,并给人一种优雅的室内乐重奏感。它实际上就是独唱、小提琴与钢琴“三重奏”。
在伴奏织体中,钢琴主要以纵向的和弦方式出现,而小提琴则以对位化的支声旋律作为陪衬,并与声乐旋律形成了双线运动的多层次动态,使整体音响表象显得更为丰富细腻。
在这里,钢琴柱式的和声担任合唱性的织体,小提琴以对位的方式呈现出歌唱性的副旋律。这里的钢琴和小提琴伴奏相互配合,此时小提琴把旋律线勾勒得更清晰。例如第5小节,用右手的和弦来加强主旋律的音响感,带有厚度的钢琴音色,钢琴都以其清晰的音色来陪衬主旋律。而它的表现方式也不受旋律起伏的影响,是以最近的方式完成最清晰的和声效果。小提琴声部一直以线性的状态进行,它与声乐部分向下进行的旋律形成动态性的方向对比,后面是织体的临时更换,以前的柱式和弦被分解和弦所替代,左手用每一个晶莹闪烁的音色给旋律以陪衬。例如第11小节,各个部分从原来的6拍子变成8拍子,而且只坚持了一个小节。音乐行至此,渐渐沉淀下来,延长变慢的旋律,让人们的注意力一下集中在这个小节上,仿佛给人一种无奈叹息的语感,无力地道出这句憋闷内心已久的话语。同样的歌词,黄自并没有连旋律一同重复,而是用新的旋律,使它们无论在伴奏还是在声乐部分,都能给人创新的感觉。到旋律的第二部分即13小节开始钢琴部分左手,由原来的音程变成分解和弦,旋律性马上呈现出来,小提琴都是用清晰的单音旋律,来衬托声乐部分那种从提琴共鸣箱发出来的幽怨的音色,把其中的意境引入到音乐中,一直到结束。钢琴在这里极力配合声乐,它在两种乐器的融合下,由暗到明地显出其意义。
在我们听来,小提琴与钢琴,声乐的配合,完全没有脱离全曲的连贯性,这样的情况下,小节线就形同虚设,整首歌一气呵成。
(三)和声手法
《玫瑰三愿》从开始到结束都用E大调贯穿。到第5小节的时候,在“花”字上用了一个三级的七和弦,“使旋律在这里有下沉的感觉[2]”,本来上扬的声调,一下子变得沉重。犹如作者神情凝重地道出眼前所见到的景象,不缓不慢的旋律由于这个三级和弦的加入,仿佛变得意犹未尽,也为后面的旋律做铺垫。后一小节的旋律跟前面的完全相同,只是移高了小2度。是什么让我们有一种渴望张扬,却又不得收敛的感觉呢?我们在听觉上,受到前面旋律的影响,在这里成为前面记忆的衍生,而这一小节是建立在下属和声上,有一种飘荡的感觉,似乎是记忆由远而近,又似乎是情绪由弱而强的表现。原来是他的和声配合了旋律,让旋律在感情上,摆脱了前面的感觉,似乎在寻求解脱,更准确地讲,是想大声喊出对玫瑰花的渴望。第9小节,开始的旋律是用前面旋律,但是在和声上,用了六级来配置,使本来该结束的旋律没有结束,而是继续向前进行。受到阻碍的旋律仿佛是在酝酿情绪,虽然旋律和歌词都和前一段相同,六级的运用,把人们对玫瑰花的感觉又一次带回前面的忧郁、哀伤的景象中。11小节出现属十三和弦,此处的和声在听觉上显得软弱无旋律,因为它的出现,感觉一下子变得朦胧了。作者不仅仅在旋律上造成悲哀的感觉,连和声也考虑在内。下一小节马上回到主和声。这里忽然收缩的和声,一下子改变了前面规矩的感觉,也许,就是要用这样的和声,才能够表达作者的心酸。属七和弦的出现,让我们仿佛听见旋律在哭泣。13小节用二级七和弦作为开头,这里的和弦有些出人意料,但也是坚定的,我们似乎看见坚强的玫瑰花在花丛中告白。11小节用了属和弦。这里正是诗人借物抒情处,坚定的属和弦使愿望表达得更强烈。17小节用三级作为开始,18小节用了六级和弦,20小节开头用回了前面的二级,25小节的属减七和弦,又一次把旋律推向高潮,但是这一次的高潮意味着即将要离开,但是诗词内容上舍不得离开,旋律上也有同样的感觉,此时,最能表达依恋不舍的,就只有减七和弦了。26小节用了重属导七和弦,这和弦的运用为音响带来了一种强烈的紧张度,也给人造成一种迂回挫落的感觉。
整首曲子因为丰富的和声,而变得时明时暗,跌宕的感觉不停在你脑海中徘徊,几处属和声的减七和弦,使旋律像油灯般稍稍收住光芒后,又做好准备发出更大的光芒。
(四)高潮手法分析
作品有四个高潮,一个在第一部分,首先出现的高潮在音域上就达到7度之宽,先是用4度的跃进来冲上最高点,并以渐慢的速度来引起听众的注意。也因为11小节这种旋律上的减慢,使高潮没有那么快退却,而是减弱下来,像是缓解好情绪再向前迈进。在这里小提琴声部用连弓制造了顺滑、婉转的旋律感,更清晰地凸现声乐高潮。钢琴在这里还是以重而清晰的和弦做和声,使声音更鲜明。同时,旋律也因为丰富的和声,使旋律给人更深刻的印象。其余三个高潮在第二部分。前一个高潮是为了使第二句重复的歌词语气更强烈,更能激动人心,同时也为了使第一部分出现亮点。这个高潮并没有像后面的高潮般来得激烈,它只进行了4度的跳跃,和后面6度的跳跃相比,显得幅度较小。这里的音域跟第一个高潮相比,明显力度和情绪都加强了,这样浓烈的情绪似乎还没有达到最佳效果,例如在15小节,它没有很强烈要突出这里,而是单靠向上冲的顺势力量来完成。第二个高潮仿佛是前一个高潮的深化,虽然是前面乐句的模进,但因为向下二度的进行使这里哀怨的感觉加强了。第三个高潮是全曲的中心所在,它达到了最高最强烈的地方,而它的歌词,也是整首诗的重点所在。随着两者的结合,情感更浓烈更深化了。小提琴连弓的运用,使旋律幽怨得如同哭泣般,叫人无法忘记。后面三个高潮,是三个变化的不严格模进,它们都是逐步推进,从而达到最高点,并不是点状跳跃式的。这样的技法使旋律流动更呈现出线条感,更能带动听众的情绪。玫瑰花的三个强烈愿望,用三个高潮来表现,正好能体现出它对生命的渴望。 三、作品的情感内涵与社会内涵分析
黄自有很强烈的爱国精神,这从他的大部分作品可以看出。而这部作品虽然明确指出只是对玫瑰花的爱惜,那种对昔日景物怀念的情感,以及站在玫瑰花的立场,借抒发对它的珍爱之情来表达内心深处哀伤之情,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他期望珍惜的,不单纯是美丽的玫瑰、整齐的校园,而是可以延伸到当时黄自所处的环境。眼前的景物令他感到很心酸,不仅仅是玫瑰,也是当时被战争摧残的建筑,还有许多不可挽回的生命。他表达的,除了他对植物的怜悯,还存在着间接反映出当时恐慌社会下的景物。他在不知不觉中,用音乐的方式表达了内心的哀伤。除了以上的感情表现以外,黄自还很注重作曲技巧在作品方面的运用。他觉得音乐之所以能感动人,原因在于作曲家能熟知音乐本体在组合中所展现的隐喻和象征意义。例如和声、节奏、调式、长短句、节奏强弱等,只要懂得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并把技巧运用得当,就一定能把感情表达出来,我们听他的作品就可发现他对这方面的重视。
他除了因为创作而创作以外,还因为想振兴本国的音乐。黄自认为照搬西方的音乐对本国的音乐发展并没有好处,我们国家的音乐还是必须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他当时所提倡的,就是学西洋音乐在创作上好的方法,并用在研究我国的旧乐和民谣,才可以产生新的民族化的音乐。
黄自同年作品还有《赠前敌战士》《七月七日长生殿》等,都表达了他爱国以及珍惜生命的思想。同时,他没有像以前的大部分音乐创造者那样,只会照搬外国的音乐素材,只是在歌词方面加以改动,而是真正运用西方系统的作曲技巧,来完成所有的作品。从而可以看出,黄自不仅为了玫瑰而作曲,从另外一个角度,也是为了推广更好的作曲技巧,发展我国的音乐,从而达成他一直以来的愿望。
黄自在1929年回国的时候,国家已是满目疮痍,而帝国主义的爪牙正渐渐迫近,民族危亡就在眼前。在这样的情况下,黄自用其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心——创作了大量鼓励抗战的爱国歌曲。特别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更是响应抗日救亡运动,他迅速带领学生为东北义军募捐,而这首作品正是在淞沪抗战后完成。当时由于战争,中国人民苦不堪言,各处景物被战争破坏得只剩砖瓦、枯干。虽然这首作品是抒情声乐曲,但也是倾诉作者内心独白的乐曲,隐约反映着当时的社会景象。
结语
黄自的一生,为我国的音乐做出杰出贡献。他不单是创作了许多器乐、声乐作品,同时也出版过大量音乐理论方面的书籍。他的成就不仅是在音乐创作方面,同时也在音乐教育方面。例如他独挑大梁出版了《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以及在1937年他辞去所有职务,专注写作《和声学》和《音乐史》,可见他多么重视音乐教育。同时,黄自也很关注本国音乐的创作,他的作品在當时令我们国家的音乐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而且不再像以前学堂乐歌的时代那样,只会一味追求外国成形的曲子,只是自己重新填词。
黄自的《玫瑰三愿》是其声乐作品里面的抒情歌曲,同样较具有代表性的抒情歌曲还有《春思曲》《思乡》。这三首旋律优美的声乐曲,到现在仍然被学习声乐的人们所喜爱,不仅是因为旋律动人,还因为其声乐技术得到很好的发挥,其曲式、旋律等也得到精心编制,创造的意境富于艺术性,从而一直被流传下来。黄自不愧是当代杰出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的作品具有划时代意义,尤其是他的抗战作品,更具有代表性,刚烈、澎湃的气势足以让人感到震撼,仿佛想用这种强烈的音响手段唤起中国人。而《玫瑰三愿》这首短作品,却又不失柔情。旋律看似表达对花的怀念,却又包含着很多人生寓意。无论从诗词性歌词,还是从悠扬的旋律,颇费心思的和声、伴奏来看,都很值得大家去欣赏。
注释:
[1]张素华.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歌词音韵刍议[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06):7—10.
[2]张俊.黄自《玫瑰三愿》和声分析[J].艺海,2007(02):53.
(责任编辑:崔晓光)
黄自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是中国艺术歌曲中的经典之作,本文通过对作品的歌词、作品音乐技术形态和内涵的分析,体现黄自娴熟的作曲手法、严谨的创作构思、清新典雅的意境刻画和鲜明的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特征。
[关键词]黄自;《玫瑰三愿》;藝术歌曲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5-0149-04
黄自的这首由龙七作词的《玫瑰三愿》写于1932年6月2日,当年3、4月间,淞沪抗战以后,他回到国立音专授课。当他重回校园时,发现景物已面目全非。本来遍布校园、开得灿烂炫目的玫瑰花,此刻都因为战争而被人们遗忘,满地是枯萎凋零的花瓣。整间学校也因为这样,变得破旧不堪,凄凉的感觉一下子触动了黄自的内心,由此点燃了他的创作热情。可以说,这首歌道出了黄自当时的内心失落与哀婉的感受。
一、歌词结构与内容分析
诗人借玫瑰的意象,一连表达了三个愿望,这一排比手法,给人一种勃勃相逐的推力,一个比一个强烈,“从而形成了气势逼人的张力[1]”。最后,“留住芳华”是整首诗的中心所在,道出了玫瑰花自怜自爱,永葆芳华的渴望。简练的四句歌词,充满了哀怨的情调。显然,诗人在此所揭示的并非自然界那些远离人伦纠葛的自在之物,而是借玫瑰这一意象隐喻游走于纷繁世界中的芸芸众生,这自然也包括了诗人自身。
这个作品歌词篇幅相当短,从内容上,它完全能够把黄自对玫瑰花怜惜的感觉表达出来,但是,重复了开头的一句诗,就使歌词的内部结构扩大了。重复的部分没有给诗节造成烦琐的感觉,而是使前一句的诗句更情感化,后一句的加入,把诗句的情绪进一步推进,把情感和语气首先推向第一个高峰。第三句开始到结尾是诗歌的第二部分,诗句的分法和曲式的分法完全相同。同样在11小节处作为切割点。按照这一诗节,作者完全可以把它写成一部曲式,却被写成二部曲式,这跟诗的内容的分法完全相同。作者按照诗节的内容也把曲子分为两部分,使诗在听感上不那么单调,而且大大增加了音乐的长度,并没有因为简短的诗节而影响到音乐的发展。在这里,音乐得到充分展开,自身的感情也随着音乐的伸展得到更好表现。把有两种含义的诗节,用二部曲式来表现,仿佛是用音乐的手段来道出诗的两层意思。诗歌不可能把一种感情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只能很含蓄地表达,而音乐就可以用旋律、节奏、和声等手段来渲染情感。
二、作品的音乐技术形态分析
(一)曲体结构分析
这是首由并列单二部曲式框架写成的抒情歌曲,其声乐曲调相当简洁,歌唱性很强。全曲呈现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前一部分曲调平缓,旋律在较为狭窄的音域中流淌,情绪也没太大的起伏,似乎是作者内心的默默独白。后半部分旋律显得较为宽广,起伏也比前段来得明显,像波涛逐浪般前行,情绪也由此渐渐高涨。
全曲以E大调的主音开始,直到第4小节。前面三小节只是它的引子,它的节奏却是以圆舞曲般的8/6拍引入,到第三小节,马上又换到8/9拍,把前面营造的田园般意境替换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悠长的小节,仿佛是对自己美好回忆的挽留,又仿佛像失望的人般,用无奈的音乐来娓娓道出一切。
第4小节最后一拍,声乐进入,以微弱的声音首先展现。这是个单乐段结构,其结构内部呈现为明显的两个乐句,仿如一问一答的上下句关系,乐段自身也在此完成了一个尽管规模不大却完整的起伏。
第一个乐句有4小节的规模(4-8小节),落在一个半终止上。在这句子中还可以细分为几个次级结构成分,其图示为:1+1+2。很明显,前两小节是建立在一个零小的素材构架上,其音调十分狭小,只在一个3度的音程间活动,然后是这个模式的2度移位,构成前后的曲调模进关系,从而使基本乐思有了一个小小的发展。接着,是一个两小节的乐节,曲调在此有了较大的伸展,其旋律音域扩展到一个8度,尤其是其中的4度大跳,使旋律获得了一种突进性的推力,此处正是该乐句的旋律高点所在。从歌词结构与曲调结构来看,两者在气息上是吻合的,“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歌词在结构上本身就形成两短一长的节律,可见,在曲调的节律上,作曲家是完全尊重诗句的律动状态的,而重复“玫瑰花”三字的目的,是为了在节律上照顾音乐自身句法的完整性。在此作曲家让歌词适应音乐的均衡要求。然后,乐段的第二句(8-12小节)引入,其歌词实际上是第一句的完整重复。这种选择也完全出于音乐句法平衡的需要。在结构规模上与前句完全对等。从素材上看,下句的开端仍保留前两小节的节奏型,但曲调是调整了,内部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小7度跳进。而后面的乐节(11-12小节)却做了较大的变动与伸展,其音域已达10度之宽。更重要的是,该乐界的内部曲调转折较多,给人一种上下奔突的委婉感。显然,后句与前句相比更具感染力,这主要表现在节奏的多样性、和声的逐步紧张性,以及音域的扩张性方面,是前后两句形成了层层递进逐渐推向高潮的发展关系。
第二部分的规模是15小节(4+4+7小节),表现为一个长乐句。但其间可细分为三个小分句,每句实际上是一个大乐节,它们之间气息相连,中间没有明确的终止或半终止。虽然歌词结构显示为四句,但从音乐结构的角度看,它是一个语气延绵的过程,中间只是有点小间歇。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小分句之间仿佛形成了逐步推进引向高潮的递进关系。
第一个分句(大乐节)有4小节规模,它并没有停止,而是变格地稍做停留,和声间歇落在Ⅱ级和弦上。这一分句的音程跨度有6度之宽,除了开始的6度大跳外,余下的都以级进的方式进行,和前面11小节形成强烈的对比。前一部分旋律迂回曲折,而这一句除了6度的大跳外基本上旋律进行得很平稳,仿佛在酝酿什么。13小节开始只是徘徊在2度之间,其音域是最低限度地活动,紧接着后一小节马上是6度的大跳。前面的挪动仿佛是为这里的大跳跃而做的准备。14小节达到这一分句最高点后,又以级进的方式下行,也正是这里出现跟前面截然不同的节奏型:长附点加短附点。前面的长附点把听众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这个高潮点上,后面的短附点加大了旋律的律动性,使它进一步先前运动。15-16小节以规整的节拍进行,音调只是活动在5度内,旋律有了更多向前进行的动力,“圆舞曲”般风格的节奏使旋律被赋予荡漾摇曳之感。17-20小节这一分句只是将前面的素材做不严格的下行大2度模进。这里的结构大致跟前面对等,但最后停留在不完全(和声的三音旋律位置)终止上。21小节仍然用的是13小节开头的素材,但随后却突然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8度旋律大跳,这里完全超出了前面大跳的范围,达到全曲最高点,气势也十分刚烈。而且,在这样高涨的情绪中,以两个三拍的时值,使它高高地悬挂在高音区,并与和声配合产生了巨大的和声紧张度,一直到24小节。25小节后面沿用前面的节奏型,旋律逐渐上升,爬过6度后又以3度形式稳定下来,像叹息般停在主音上。 13到29小节是歌曲结构的第二部分。其歌词只有四句:“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愿那爱我得多情游客莫攀摘!我愿那红颜长好莫凋谢!好叫我留住芳华!”它前三个分句的歌词,分别出現三个大跳,第一句歌词出现时,旋律先是平稳进行,这也可以看作是为后面的大跳做准备,从小字一组的g跳到小字二组的e,17,18小节,从小字一组的f跳到小字二组的升d,21小节开始,到达全曲高潮,从小字一组的g到小字二组的升g,随后渐渐回落。第25小节出现黄自爱用的见七和弦,本该结束的音乐受到阻碍,又重新运动起来,在停顿半拍后低9度从下方开始向上行进,26小节后那个加6度音的属七和弦丰富了旋律进行中的色彩,最后回到主和弦上。24小节处,声乐部分结束,自始至终。整个乐段都建立在E大调上。
(二)伴奏织体与音色搭配
伴奏织体采用了两件乐器——小提琴与钢琴,前者音色悠扬委婉如歌,长于线形的旋律陈述;后者有着晶莹剔透的点状音色特征,长于和声或多线形陈述。这两种乐器的搭配使伴奏层面有较强的音色可塑性,并给人一种优雅的室内乐重奏感。它实际上就是独唱、小提琴与钢琴“三重奏”。
在伴奏织体中,钢琴主要以纵向的和弦方式出现,而小提琴则以对位化的支声旋律作为陪衬,并与声乐旋律形成了双线运动的多层次动态,使整体音响表象显得更为丰富细腻。
在这里,钢琴柱式的和声担任合唱性的织体,小提琴以对位的方式呈现出歌唱性的副旋律。这里的钢琴和小提琴伴奏相互配合,此时小提琴把旋律线勾勒得更清晰。例如第5小节,用右手的和弦来加强主旋律的音响感,带有厚度的钢琴音色,钢琴都以其清晰的音色来陪衬主旋律。而它的表现方式也不受旋律起伏的影响,是以最近的方式完成最清晰的和声效果。小提琴声部一直以线性的状态进行,它与声乐部分向下进行的旋律形成动态性的方向对比,后面是织体的临时更换,以前的柱式和弦被分解和弦所替代,左手用每一个晶莹闪烁的音色给旋律以陪衬。例如第11小节,各个部分从原来的6拍子变成8拍子,而且只坚持了一个小节。音乐行至此,渐渐沉淀下来,延长变慢的旋律,让人们的注意力一下集中在这个小节上,仿佛给人一种无奈叹息的语感,无力地道出这句憋闷内心已久的话语。同样的歌词,黄自并没有连旋律一同重复,而是用新的旋律,使它们无论在伴奏还是在声乐部分,都能给人创新的感觉。到旋律的第二部分即13小节开始钢琴部分左手,由原来的音程变成分解和弦,旋律性马上呈现出来,小提琴都是用清晰的单音旋律,来衬托声乐部分那种从提琴共鸣箱发出来的幽怨的音色,把其中的意境引入到音乐中,一直到结束。钢琴在这里极力配合声乐,它在两种乐器的融合下,由暗到明地显出其意义。
在我们听来,小提琴与钢琴,声乐的配合,完全没有脱离全曲的连贯性,这样的情况下,小节线就形同虚设,整首歌一气呵成。
(三)和声手法
《玫瑰三愿》从开始到结束都用E大调贯穿。到第5小节的时候,在“花”字上用了一个三级的七和弦,“使旋律在这里有下沉的感觉[2]”,本来上扬的声调,一下子变得沉重。犹如作者神情凝重地道出眼前所见到的景象,不缓不慢的旋律由于这个三级和弦的加入,仿佛变得意犹未尽,也为后面的旋律做铺垫。后一小节的旋律跟前面的完全相同,只是移高了小2度。是什么让我们有一种渴望张扬,却又不得收敛的感觉呢?我们在听觉上,受到前面旋律的影响,在这里成为前面记忆的衍生,而这一小节是建立在下属和声上,有一种飘荡的感觉,似乎是记忆由远而近,又似乎是情绪由弱而强的表现。原来是他的和声配合了旋律,让旋律在感情上,摆脱了前面的感觉,似乎在寻求解脱,更准确地讲,是想大声喊出对玫瑰花的渴望。第9小节,开始的旋律是用前面旋律,但是在和声上,用了六级来配置,使本来该结束的旋律没有结束,而是继续向前进行。受到阻碍的旋律仿佛是在酝酿情绪,虽然旋律和歌词都和前一段相同,六级的运用,把人们对玫瑰花的感觉又一次带回前面的忧郁、哀伤的景象中。11小节出现属十三和弦,此处的和声在听觉上显得软弱无旋律,因为它的出现,感觉一下子变得朦胧了。作者不仅仅在旋律上造成悲哀的感觉,连和声也考虑在内。下一小节马上回到主和声。这里忽然收缩的和声,一下子改变了前面规矩的感觉,也许,就是要用这样的和声,才能够表达作者的心酸。属七和弦的出现,让我们仿佛听见旋律在哭泣。13小节用二级七和弦作为开头,这里的和弦有些出人意料,但也是坚定的,我们似乎看见坚强的玫瑰花在花丛中告白。11小节用了属和弦。这里正是诗人借物抒情处,坚定的属和弦使愿望表达得更强烈。17小节用三级作为开始,18小节用了六级和弦,20小节开头用回了前面的二级,25小节的属减七和弦,又一次把旋律推向高潮,但是这一次的高潮意味着即将要离开,但是诗词内容上舍不得离开,旋律上也有同样的感觉,此时,最能表达依恋不舍的,就只有减七和弦了。26小节用了重属导七和弦,这和弦的运用为音响带来了一种强烈的紧张度,也给人造成一种迂回挫落的感觉。
整首曲子因为丰富的和声,而变得时明时暗,跌宕的感觉不停在你脑海中徘徊,几处属和声的减七和弦,使旋律像油灯般稍稍收住光芒后,又做好准备发出更大的光芒。
(四)高潮手法分析
作品有四个高潮,一个在第一部分,首先出现的高潮在音域上就达到7度之宽,先是用4度的跃进来冲上最高点,并以渐慢的速度来引起听众的注意。也因为11小节这种旋律上的减慢,使高潮没有那么快退却,而是减弱下来,像是缓解好情绪再向前迈进。在这里小提琴声部用连弓制造了顺滑、婉转的旋律感,更清晰地凸现声乐高潮。钢琴在这里还是以重而清晰的和弦做和声,使声音更鲜明。同时,旋律也因为丰富的和声,使旋律给人更深刻的印象。其余三个高潮在第二部分。前一个高潮是为了使第二句重复的歌词语气更强烈,更能激动人心,同时也为了使第一部分出现亮点。这个高潮并没有像后面的高潮般来得激烈,它只进行了4度的跳跃,和后面6度的跳跃相比,显得幅度较小。这里的音域跟第一个高潮相比,明显力度和情绪都加强了,这样浓烈的情绪似乎还没有达到最佳效果,例如在15小节,它没有很强烈要突出这里,而是单靠向上冲的顺势力量来完成。第二个高潮仿佛是前一个高潮的深化,虽然是前面乐句的模进,但因为向下二度的进行使这里哀怨的感觉加强了。第三个高潮是全曲的中心所在,它达到了最高最强烈的地方,而它的歌词,也是整首诗的重点所在。随着两者的结合,情感更浓烈更深化了。小提琴连弓的运用,使旋律幽怨得如同哭泣般,叫人无法忘记。后面三个高潮,是三个变化的不严格模进,它们都是逐步推进,从而达到最高点,并不是点状跳跃式的。这样的技法使旋律流动更呈现出线条感,更能带动听众的情绪。玫瑰花的三个强烈愿望,用三个高潮来表现,正好能体现出它对生命的渴望。 三、作品的情感内涵与社会内涵分析
黄自有很强烈的爱国精神,这从他的大部分作品可以看出。而这部作品虽然明确指出只是对玫瑰花的爱惜,那种对昔日景物怀念的情感,以及站在玫瑰花的立场,借抒发对它的珍爱之情来表达内心深处哀伤之情,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他期望珍惜的,不单纯是美丽的玫瑰、整齐的校园,而是可以延伸到当时黄自所处的环境。眼前的景物令他感到很心酸,不仅仅是玫瑰,也是当时被战争摧残的建筑,还有许多不可挽回的生命。他表达的,除了他对植物的怜悯,还存在着间接反映出当时恐慌社会下的景物。他在不知不觉中,用音乐的方式表达了内心的哀伤。除了以上的感情表现以外,黄自还很注重作曲技巧在作品方面的运用。他觉得音乐之所以能感动人,原因在于作曲家能熟知音乐本体在组合中所展现的隐喻和象征意义。例如和声、节奏、调式、长短句、节奏强弱等,只要懂得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并把技巧运用得当,就一定能把感情表达出来,我们听他的作品就可发现他对这方面的重视。
他除了因为创作而创作以外,还因为想振兴本国的音乐。黄自认为照搬西方的音乐对本国的音乐发展并没有好处,我们国家的音乐还是必须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他当时所提倡的,就是学西洋音乐在创作上好的方法,并用在研究我国的旧乐和民谣,才可以产生新的民族化的音乐。
黄自同年作品还有《赠前敌战士》《七月七日长生殿》等,都表达了他爱国以及珍惜生命的思想。同时,他没有像以前的大部分音乐创造者那样,只会照搬外国的音乐素材,只是在歌词方面加以改动,而是真正运用西方系统的作曲技巧,来完成所有的作品。从而可以看出,黄自不仅为了玫瑰而作曲,从另外一个角度,也是为了推广更好的作曲技巧,发展我国的音乐,从而达成他一直以来的愿望。
黄自在1929年回国的时候,国家已是满目疮痍,而帝国主义的爪牙正渐渐迫近,民族危亡就在眼前。在这样的情况下,黄自用其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心——创作了大量鼓励抗战的爱国歌曲。特别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更是响应抗日救亡运动,他迅速带领学生为东北义军募捐,而这首作品正是在淞沪抗战后完成。当时由于战争,中国人民苦不堪言,各处景物被战争破坏得只剩砖瓦、枯干。虽然这首作品是抒情声乐曲,但也是倾诉作者内心独白的乐曲,隐约反映着当时的社会景象。
结语
黄自的一生,为我国的音乐做出杰出贡献。他不单是创作了许多器乐、声乐作品,同时也出版过大量音乐理论方面的书籍。他的成就不仅是在音乐创作方面,同时也在音乐教育方面。例如他独挑大梁出版了《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以及在1937年他辞去所有职务,专注写作《和声学》和《音乐史》,可见他多么重视音乐教育。同时,黄自也很关注本国音乐的创作,他的作品在當时令我们国家的音乐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而且不再像以前学堂乐歌的时代那样,只会一味追求外国成形的曲子,只是自己重新填词。
黄自的《玫瑰三愿》是其声乐作品里面的抒情歌曲,同样较具有代表性的抒情歌曲还有《春思曲》《思乡》。这三首旋律优美的声乐曲,到现在仍然被学习声乐的人们所喜爱,不仅是因为旋律动人,还因为其声乐技术得到很好的发挥,其曲式、旋律等也得到精心编制,创造的意境富于艺术性,从而一直被流传下来。黄自不愧是当代杰出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的作品具有划时代意义,尤其是他的抗战作品,更具有代表性,刚烈、澎湃的气势足以让人感到震撼,仿佛想用这种强烈的音响手段唤起中国人。而《玫瑰三愿》这首短作品,却又不失柔情。旋律看似表达对花的怀念,却又包含着很多人生寓意。无论从诗词性歌词,还是从悠扬的旋律,颇费心思的和声、伴奏来看,都很值得大家去欣赏。
注释:
[1]张素华.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歌词音韵刍议[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06):7—10.
[2]张俊.黄自《玫瑰三愿》和声分析[J].艺海,2007(02):53.
(责任编辑:崔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