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期望效应”即“罗森塔尔效应”是“教师对学生抱有较高期望,并通过自己的言行把自己的期望暗示给学生,学生则会按教师的期望去努力,以此作为回报。”由于学生愿意按教师的期望行动,因此,教师的期望容易在学生身上得到实现。如果将“期望效应”运用于教育教学,将会大大促进学生的发展,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期望效应 热爱学生 体验成功 铺设台阶 重视观察
一、热爱学生,形成期望
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说过:“小学6年,教师塑造的是成人的雏形,雏形的成败全凭老师一颗心。”我们教师要找到爱学生的感觉:“像妈妈带孩子一样。”我们只有真正爱学生,才能对学生产生真切的期望。这种真切期望会使学生感受到你的关注,总想好好表现,以便能获得你的表扬,当他稍有进步,就得到你的鼓励后,他会觉得学习生活是那么得有意义、有趣味,而且这种学习享受具有持久性。
上海市特级教师袁溶同志上语文课时,有一位学生默写生字时,无意中看到了邻桌同学本子上写着自己不会默的字,他开始把这个字写在了自己的本子上。但最后还是自觉地把它擦掉了,这一细小的动作被袁老师发现了,她当即表扬了这位学生,并不失时机地向全体同学说:“列宁说‘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首先就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以至许多年后,当这位学生见到袁老师时,还念念不忘地说:“从那以后,做个诚实的人就成了我生活中的一条准则,而且得坚守一辈子。”让这位学生终身受益的一次表扬,正是出于袁老师对学生的热切期望,对学生真挚的爱!
二、体验成功,落实期望
詹姆斯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这是培养学生成功感的好方法。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体验成功,注重平时对学生的鼓励,只要学生有出色的表现,就要给予真诚的表扬和奖励。在课堂上,教师应从学生的发言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使学生尝试得到成功的快乐,决不能一棍子打死。有一篇短文讲爸爸把熟瓜给我吃,而自己吃生瓜。这件事其实是体现了父亲对子女的爱,父亲先人后己的精神。但一位学生却说是体现了父亲节俭的品格,因为他舍不得把生瓜扔了。这一回答虽然与参考答案有出入,但他却是从另一角度去思考,这不正是创新火花的闪现吗?于是我对他大加表扬。
当然,体验成功并不回避失败、害怕失败。其实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即使是面对失败,也要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战胜它,获得战胜失败的成功体验。
三、铺设台阶,适度期望
小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必须因人而异,必须适度。期望过高,容易对学生造成太重的压力,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期望太低,学生会因为“太容易”而产生惰性,消了积极进取的动力,灭了创造性思维的灵性。
适度的期望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根据学习的需要及教材的特点,为学生设计出“最近发展区”,也就是为学生铺设台阶,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学习。例如,老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在讲读“五壮士英勇跳崖”这段时,通过精读学生发问:五壮士既然已经完成任务,为什么还要跳崖?针对这一疑问,教师不作直接回答,而是设计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战士们的任务是什么?
②战士们完成任务后的心情如何?
③这时战士们的处境怎样?在这个处境中战士们是怎么想的?通过启发思维,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跳崖意义了。
四、重视观察,调节期望
教师对学生期望的同时,学生对自己也有期望,这种期望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学习意志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一个在困难情况下有失败自我期望的学生经常做事半途而废,一个处于困难情况下,有成功的自我期望的学生,常常能坚持不懈地完成这样那样的任务。”如果学生认为他们自己的能力差,他们的行为动不动就表现出差等生的行为,而且这种自我形象具有持久性。那么如何调节学生的自我期望呢?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期望的调整。
罗森塔尔发现,学生在校的行为可以反映出老师的期望。所以教师平时要多观察学生,了解他们的自我期望,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对该生的期望,在两种期望相互作用中,最终调整学生的自我期望。
总之,“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股创造力在涌动着”,只要我们爱学生,给予学生适度期望,小心呵护,相信我们的期望会成为一片风景。
(作者单位:金坛市建昌小学)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期望效应 热爱学生 体验成功 铺设台阶 重视观察
一、热爱学生,形成期望
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说过:“小学6年,教师塑造的是成人的雏形,雏形的成败全凭老师一颗心。”我们教师要找到爱学生的感觉:“像妈妈带孩子一样。”我们只有真正爱学生,才能对学生产生真切的期望。这种真切期望会使学生感受到你的关注,总想好好表现,以便能获得你的表扬,当他稍有进步,就得到你的鼓励后,他会觉得学习生活是那么得有意义、有趣味,而且这种学习享受具有持久性。
上海市特级教师袁溶同志上语文课时,有一位学生默写生字时,无意中看到了邻桌同学本子上写着自己不会默的字,他开始把这个字写在了自己的本子上。但最后还是自觉地把它擦掉了,这一细小的动作被袁老师发现了,她当即表扬了这位学生,并不失时机地向全体同学说:“列宁说‘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首先就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以至许多年后,当这位学生见到袁老师时,还念念不忘地说:“从那以后,做个诚实的人就成了我生活中的一条准则,而且得坚守一辈子。”让这位学生终身受益的一次表扬,正是出于袁老师对学生的热切期望,对学生真挚的爱!
二、体验成功,落实期望
詹姆斯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这是培养学生成功感的好方法。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体验成功,注重平时对学生的鼓励,只要学生有出色的表现,就要给予真诚的表扬和奖励。在课堂上,教师应从学生的发言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使学生尝试得到成功的快乐,决不能一棍子打死。有一篇短文讲爸爸把熟瓜给我吃,而自己吃生瓜。这件事其实是体现了父亲对子女的爱,父亲先人后己的精神。但一位学生却说是体现了父亲节俭的品格,因为他舍不得把生瓜扔了。这一回答虽然与参考答案有出入,但他却是从另一角度去思考,这不正是创新火花的闪现吗?于是我对他大加表扬。
当然,体验成功并不回避失败、害怕失败。其实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即使是面对失败,也要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战胜它,获得战胜失败的成功体验。
三、铺设台阶,适度期望
小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必须因人而异,必须适度。期望过高,容易对学生造成太重的压力,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期望太低,学生会因为“太容易”而产生惰性,消了积极进取的动力,灭了创造性思维的灵性。
适度的期望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根据学习的需要及教材的特点,为学生设计出“最近发展区”,也就是为学生铺设台阶,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学习。例如,老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在讲读“五壮士英勇跳崖”这段时,通过精读学生发问:五壮士既然已经完成任务,为什么还要跳崖?针对这一疑问,教师不作直接回答,而是设计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战士们的任务是什么?
②战士们完成任务后的心情如何?
③这时战士们的处境怎样?在这个处境中战士们是怎么想的?通过启发思维,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跳崖意义了。
四、重视观察,调节期望
教师对学生期望的同时,学生对自己也有期望,这种期望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学习意志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一个在困难情况下有失败自我期望的学生经常做事半途而废,一个处于困难情况下,有成功的自我期望的学生,常常能坚持不懈地完成这样那样的任务。”如果学生认为他们自己的能力差,他们的行为动不动就表现出差等生的行为,而且这种自我形象具有持久性。那么如何调节学生的自我期望呢?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期望的调整。
罗森塔尔发现,学生在校的行为可以反映出老师的期望。所以教师平时要多观察学生,了解他们的自我期望,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对该生的期望,在两种期望相互作用中,最终调整学生的自我期望。
总之,“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股创造力在涌动着”,只要我们爱学生,给予学生适度期望,小心呵护,相信我们的期望会成为一片风景。
(作者单位:金坛市建昌小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