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藏了“我”家的碗碟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feng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有效的解读,才能明确文本之意,才能发现文本的价值。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文本解读往往成为教师的个人表演,作为听众的学生难以融入其中。毫无疑问,这种状态下的解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对学生独立性的消解。只有以学生的视角开展文本解读,并将学情的变化贯穿文本解读的始终,才能实现文本解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文本解读;学生视角;动机
  文本解读是当下语文教育的热词,也是教师的必备教学技能,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的能力。“教师必须注意学生作为语言能力实践者的主体地位和对文本解读内容的掌握,时时站在学生立场关照自己的文本解读,这样有效的教学才可能发生。”[1]
  鲁迅的《故乡》是初中阶段的重点课文,其价值不言而喻,但是学生并不领情。当他们看到长长的篇幅中充斥着拗口的语句,他们的阅读兴趣顿时就少了很多,其在自读过程中的解读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在《故乡》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按部就班地执行着教学计划,但是看到学生的学习狀态,笔者决定临时改变策略。在分析杨二嫂这一人物形象时,笔者将预设的教学计划搁置一边,转而临时采用学生自主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即学生自读文中有关杨二嫂的相关内容,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在教学中,学生对如下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解答:作者初次见到“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的杨二嫂为什么感到“愕然”?为什么作者对杨二嫂直呼“圆规”?当杨二嫂说“我”“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时,“我”为什么“闭了口,默默的站着”?最后,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谁把‘我’家的碗碟藏在灰堆里?”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对此进行了推理:
  生1 我觉得应该是杨二嫂干的。前文中已经提到这样的内容。课文第52小节中说“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杨二嫂已有前科,这种小偷的勾当只有杨二嫂才能干得出来。
  [很多学生点头。]
  生2 我也这样认为。而且这一段还说“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天必到的”,她每天必到想干啥呢?大家都懂的。
  [学生笑。]
  师 让我们做个调查,和这两位同学一样,认为杨二嫂是最大嫌疑人的同学请举手。
  [一半以上的学生举手。]
  师 很多人赞同,但还是有少数人没有举手,一定还有不同的声音。谁来说说?
  生3 我不认为是杨二嫂干的。从文中可以看出,她想要拿东西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赤裸裸的,例如那手套以及狗气杀,都是直接拿走,所以我认为她要是想拿走碗碟,不会如此周折。我倒认为是文中的“我”或者是“我的母亲”。(大家都转过头来惊奇地看她)前文提到闰土“拣好了几件东西”之外,“他又要所有的灰草”,“我”和母亲可能想多给他一些东西,又怕他不好意思要,于是就将碗碟放在灰堆里。
  [有些学生开始认同这个想法,并作了适当的补充。调查下来,有十几个学生持这种观点。]
  师 还有其他的看法吗?
  生4 我觉得是闰土。(学生哄堂大笑,教师示意大家安静)前文母亲“叫他自己到厨下炒饭吃去”,可见,他能够最直接地接触厨房。另外我想,闰土可能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拿太多,同时家里的生活处境又是如此艰难,只能尽量多拿一点。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笔者引导学生将讨论焦点转移到闰土身上,并分为两组展开辩论。
  在整个“断案”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从最初的一致怀疑杨二嫂,到接下来也认同对“我”的怀疑,甚至在有学生怀疑闰土的时候,也得到了不少同学的赞同。在大家逐渐认同是闰土所为之后,我们又沿着这条思路继续探讨“为什么会是闰土”“鲁迅为什么写得这么隐晦”等问题,从而逐渐走进文本的内核。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文本解读逐层深入,解读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如何让学生视角有效地介入文本解读?
  一、强化动机:引发学生视角的介入
  接受美学和现代传播理论均重视对受众群体的研究,其对文本解读的借鉴意义在于我们应该致力于解读主体的研究。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所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凸显学生视角的第一步。一般而言,动机的形成条件有两个,分别是外在的诱因和内在的需要。
  一方面,教师要通过施加诱因来强化学习动机。首先,要营造一种自在状态下的阅读状态。“你要在可能的范围内诱导他去读,但是不可把它作为他的一种任务。”[2]这种状态下的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身的审美体验,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从而实现文本解读的明确与高效。其次,要给学生选择的权利。有些时候,我们可以大胆地放手,即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听听学生的意见,例如学什么、怎么学,等等。最后,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手段。一般而言,课文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这是学习的障碍所在,也是课文的价值所在。要想跨越这一障碍,设置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即将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察人物的心理。这一手段在小说教学中尤为重要,以《故乡》的教学为例,学生要想判断到底是谁藏了“我”家的碗碟,不仅要置身于那个情境之中,还要化身为那个人物。这样就能使学生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具体的阅读行为。
  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来强化学习动机。我们知道,学习语文不是从无到有,而是从少到多的过程。很多时候,教师不了解学情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教的学生都懂,学生不懂的,教师没有教;学生想学的,教师不清楚,也就自然不会教了。在文本解读进行之前,我们要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例如学生在解读过程中会产生哪些疑难,学生对疑难解决到了哪个层次,等等。这些都是学情的范畴。如《故乡》的教学中,“断案”这一环节不仅触发了学生的兴趣点,而且符合了学生的阅读需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解读文本的动机,从而使学生不断地研读文本。   二、紧扣文本:明确学生视角的指向
  文本解读是有个性的,这种个性应该与共性同时存在。但在实际操作中,二者的关系处理一直是个难题:一种情况是过于追求共性,导致对个性解读的忽略和压抑,这样的情境虽挑不出毛病,却毫无新意,课堂的沉闷也就在所难免;另一种情况是片面追求个性,导致文本与解读主体严重偏离,使得文本解读完全沦为个体的表演,这种情况正是最近比较热闹的“背影之争”的聚焦点。实际上,无论是以上哪种情况,都是对解读主体的忽视,都是对文本的背离。所以,二者的关系必须要得到平衡。那么该怎样平衡呢?
  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解读,文本的价值都必须得到凸显,也就是说,研读文本的价值应该贯穿于文本解读的始终,从学生视角介入更是如此。一般而言,学生文本解读的过程從研读文本开始,生成自己的见解,然后在讨论中倾听不同的声音,接下来在各种声音相互碰撞的过程中进一步研读文本,从字里行间去寻找依据,追索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文本的价值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研读文本的深度,一是连接文本的广度。前者的重点在于“细”,即引导学生耐心细致地反复研读文本,从段落到句子,从句子到字词,甚至从字词到标点符号。在反复的研读中,文本之意会逐渐凸显。后者的重点在于“广”,即在教学过程中,以多种教学手段实现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连接,从而找到连接点,以点带面,实现对文本的解读。
  在《故乡》一课的“断案”过程中,不同观点的共同之处都是在文本中找到依据:有的是学生归纳出杨二嫂的性格特点,认为是这样的性格特点使然;有的根据闰土最直接地接近现场进行推断;有的揣摩出“我”和母亲对闰土的复杂心理。对此,学生都能在问题的带动下逐步深入文本。无论是对文本的细致研读,还是根据情节的逻辑推理,都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作为。只有这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才能建立起来,文本的价值才能和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
  三、教师“隐身”:助推学生视角的深化
  文本解读的大忌在于教师将自己的解读强加于学生的身上。“解读者对于某个生活问题的个人感受太丰富,就会淹没文本,会阻碍对文本的解读。”[3]这样的解读虽然深刻,却因为外力强行介入学生思想,使得文本解读与学生的思维脱节,实际上是取消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喧宾夺主的具体表现。所以,教师要学会“隐身”。
  实际上,教师“隐身”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解读欲望的生长。李凤老师说:“充满智慧的课堂不只是教师利用教学技巧对学生进行吸引,而还应是学生的高度解放与原始欲望的高度激发,学生自由地驰骋于思维的无限世界。”[4]这里就涉及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往的情况是,教师预设问题,然后在问题的引导下带动学生阅读和思考。这种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驱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但是又对学生的思维有束缚之嫌。学生一直在教师设置的问题的引导下深入文本,没能有效地体现学习活动的自主性,那么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从而导致“问题驱动”变成了“一问一答”。
  在《故乡》一课中,现场的教学状态让笔者意识到:如果按照既定的预设继续进行,注定会使课堂索然无味。这不仅意味着文本解读的无效,而且是对经典文本的“流放”。将话语权交给学生是教师选择“隐身”的最佳方式。在交流的过程中,笔者作为旁观者,去发现学生的阅读焦点,去体察学生的思维状态,并相机进行适时的引导,以此帮助学生抵达文本解读的终点。
  “教育的核心,是对‘人’的尊重。”[5]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需要体现对学习主体——学生的关注。只有在文本解读中充分考虑学情,将学生视角引入其中,才能真正实现对文本价值的挖掘,实现文本解读中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并最终体现“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的课程性质。
  参考文献:
  [1]于保东.文本解读不是教师的独角戏[J].语文教学通讯,2015(6B):19.
  [2]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31.
  [3]李华平.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J].语文教学通讯,2014(10B):9.
  [4]李凤.无痕教育 润泽生命[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45.
  [5]李镇西.我的教育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11.
  (责任编辑:方龙云)
其他文献
摘 要:审慎、真诚是思辨的态度,清楚、明白是思辨的要求。这是思辨作为一种习惯应有的行为准则,也即思辨性写作的基本追求——慎思而明辨。思辨性写作要审慎地确立观点,思辨的前提是进行概念界定,并且要考虑观点确立的多种条件;而明辨需要学点分类讨论,并树立提纲意识。  关键词:思辨性写作,慎思,明辨  一、思辨是一种习惯  近年来,关于思辨性写作的理论探索、教学实践及测试评价日益丰富与完善。思辨性写作已成为
期刊
“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现状。工业化进程中,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大,能源结构煤炭的占比最大。山西作为全国性煤炭资源大省,煤炭、焦炭等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在GDP总量逐年攀升的同时,省内环境日益恶化。笔者以山西省A焦化厂为个案,基于其发展历程研究企业环境治理过程中,企业与地方政府、公众和媒体三大主体之间的关系。在企业环境治理不同阶段,主体间关系呈现不同的特征。
  首先是主体间利益嵌套阶段,时间为企业建厂至十八大召开前(2003-2012)。在该阶段,社会发展以经济增长为目标,中央政府鲜少发
摘 要:“有效背诵”的内涵是,通过对背诵节奏的微调,激活僵化的思维,寻求新的目标点和突破口,从而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享受主动求知所带来的成功的快乐。“熟读:理清文章思路”“试背:与自己对话”“默写:找出理解和思维的薄弱点”这一操作模式有助于提高背诵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背诵;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我们常说背诵是学好语文的一项基本功,但是放眼望去,背诵的知识田野一片狼藉:25分钟的早读课,两段《
期刊
摘 要: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词,以一“独”字开头,其中意味,颇费猜详:从“独”字沿波讨源,可以解开此词在写作时间上的谜团,即“一九二六年”说有其合理性;从“独”字披文入情,有助于揣摩《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情感肌理,为解读此词提供一个贯穿全篇的切入角度。  关键词:《沁园春·长沙》;伟人形象;写作时间;情感肌理  《沁园春·长沙》以一“独”字开头,稍有语感的读者都会有点疑问。毛主席的词一向雄健
期刊
编者按:在编辑部近期收到的有关写作教学的众多投稿中,涉及“元写作”“微写作”“写作虹吸效应”等内容的文章颇有新意。王荣生先生曾撰文指出“我国的语文课几乎没有写作教学”。不管你是否认同这一论断,写作在教学实践层面的弱势与其在语文教学中该有的重要地位存在着巨大的落差是无须争辩的事实。所以,对写作教学的研究尚需更多的努力。有鉴于此,本期以“写作教学新思维”为专题刊发这些研究角度新颖的论文,供读者参考。 
期刊
摘 要:散文教学主要通过细读文本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和言说方式,来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体察作者的所感所思。教师备课要研读文本个性,聚焦核心问题。散文课堂教学要整体聚焦,有所取舍,局部聚焦,搭建支架,这样方能充分体察作者情感,走进作者心灵。  关键词:散文教学;文本个性;核心问题  散文,是中小学阅读教学的最主要文本,几乎占了所有课文的近二分之一,但是散文解读理论却远不如小说或诗歌等文类那么丰富,这就造
期刊
摘 要:《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叙述的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与当前的学生是有隔阂的。对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用“疑”的姿态对其中的一些细节进行咀嚼和玩味,并以此为依据设计教学问题。  关键词:文本细读;教学内容;问题设计;《爸爸的花儿落了》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以林海音年少时期的经历为原型,时间大概是20世纪30年代,细想来看,这篇文章就如同发了黄的老照片,其叙述的主人公的成
期刊
摘 要:散文教学是一门慢的艺术,需要情感意蕴的慢慢浸润。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语言文字的奥秘来体悟散文语言的独特魅力,比较阅读、角色换位、还原解读等是散文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散文教学;比较阅读;角色换位;还原解读  散文篇幅短小、取材广泛、结构灵活、表达自由,被称为具有强烈感情的“文学小精灵”。散文在教材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体悟到,散文教学是一门慢的艺术,离
期刊
摘 要:初中生因受其认知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限制,古诗词鉴赏能力较低。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在古诗词教学中设计各种猜读、求证活动,以帮助学生披文以入情。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活动设计;猜读;求证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初中生因受其认知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限制,古诗词鉴赏能力较低。笔者任教的是一所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农村初中,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尤其
期刊
【教学过程】  一、历史的声音  师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会是永恒的;有一些声音,虽历经百年的风雨沧桑,却依然在我们耳边回响。在150多年前的一天,一位名叫亚伯拉罕·林肯的伟人頒布了著名的《解放黑奴宣言》,宣称:“一切被蓄为奴的人应获得自由,并永享自由。”一百多年来,它一直激励着今天为民主、人权、自由、平等而奋斗着的正义的人们。在1963年8月28日,一位名叫马丁·路德·金的美国黑人领袖发表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