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柏林特审美融合理念的室内环境设计研究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w12345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著名环境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提出了审美融合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主客一元论,其倡导“五感+联觉”的通感体验,即体验者将自己融入环境,感受空间的魅力和生命力,对室内环境设计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就审美融合理念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的论述,为现代居住空间环境、展示空间环境、商业空间环境、文化空间环境及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实践提供参考,致力于将环境美学融入室内环境设计,打造沉浸式室内空间环境,优化人们的艺术体验、生活体验及环境体验。
  关键词:柏林特;审美融合;通感体验;室内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7-0-02
  0 引言
  第一,概述。随着环境美学的发展,艺术与自然更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美国著名环境美学家阿诺德·柏林特最早提出了“审美融合”一词,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重在体验者置身于空间场所中进行全身心的感受,运用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加联觉的通感体验参与到自然环境之中并与其发生情感联系。该理念注重场所空间的感受,一般被运用于博物馆、美术馆等大型室内环境空间,但如何利用审美融合理念较为系统性地指导室内环境设计、更好地为室内环境设计提供有力的指导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探究审美融合理念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柏林特审美融合理念的研究,找出将审美融合理念应用到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可能性,从室内环境设计发展的起源、现存的问题、未来的前景入手,挖掘审美融合理念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形成的规律,将审美融合和室内环境设计结合,探寻审美融合理念在指导室内环境设计时的具体实践方法,为室内环境设计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二者的结合对人们在空间中的感受有重要作用,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融入审美融合理念,既可以满足人们对室内空间中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和情感方面的需求,同时又保证了设计的可持续性,使人与空间的关系更加系统协调。
  1 柏林特的审美融合理念
  审美融合理念是环境美学中重要的理论观点,最早由美国著名环境美学家阿诺德·柏林特提出[1]。柏林特是审美融合、参与美学、通感体验及现象学的倡导者,其审美场、审美融合、参与美学的美学思想继承发扬了杜威经验美学,后柏林特又对加拿大美学家卡尔松的参与美学理念进行较为深入的阐述,从而提出了环境美学。审美融合理念倡导人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注重体验者深入自然环境全身心地感受空间场所迸发的生命力,是一种强调参与感的审美模式,主张主客一元论的审美参与,反对二元对立。
  柏林特致力于环境的通感体验——审美融合理念的核心范畴。通感为联觉,即客观事物对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中其中一种感官刺激所引发的其他一种或多种感官知觉,是柏林特在审美融合的基礎上倡导的“五感+联觉”的结合,审的是人的深层机制。通感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更加强调个人的第一直觉,通过其中一个感官联动其他感官的知觉,是有根据的潜意识的瞬间迸发,传统美学中的环境、精神、审美的主体和客观对象等因素都被其纳入有机的整体。审美融合的提出不仅对现代艺术审美模式进行了重释,而且对室内环境设计的应用实践提供了珍贵的理论指导。
  2 审美融合理念对室内环境设计的指导
  2.1 室内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室内环境设计大多仅停留在形式化的设计上,注重对功能及视觉的满足,如对空间的底面、立面、顶面及陈设进行修饰设计,视觉上的好不好看占据了设计的第一位置,而对于人的心理及精神层面的关注甚少,与强调精神感受的沉浸式体验设计还有很大距离,缺少五感之间联觉形成的心理及精神感受的多样式设计。设计注重功能性、实用性,区别于纯艺术的自由发挥,不由自我主观意识的发展而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如今或为了迎合大众而做出一些妥协,或被现实问题消磨了创新性,导致市场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
  2.2 审美融合理念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审美融合致力于将体验者与空间环境合二为一,着重强调人作为主体在客观空间环境中产生的精神层面的情感感受,这种“五感+联觉”的参与体验方式使室内环境设计的形式更加多元,使体验者能身临其境达到情感的交融,避免空间出现单一的形式。
  2.2.1 视觉体验
  空间环境设计中的视觉效果主要运用灯光、自然光、颜色、材质、肌理、造型、空间比例尺度等要素体现[2]。照明设计要注意自然光与人工光的运用,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冷暖颜色、明暗、强弱不同的光源给予人的感受也不同,所需光源的功能不同,产生的投影效果和形状都大相径庭,在需要分流的区域,可以通过人工重点照明的方式吸引行人的注意力,起到引导的作用,烘托空间氛围时可采用柔和的灯光加以处理。色彩的运用也是视觉上的一种重要体验,极大程度地影响主体的感官和情绪。蓝色、紫色等偏冷色调带给人寒冷、凛冽的感受,可以减缓人的感官刺激,绿色是希望和生机的象征,经常被运用在医院中,所营造的氛围能带给病人一定的心理暗示,缓解紧张情绪和视觉疲劳。红色、黄色、橙色等暖色调则带给人温馨活泼的感受。同一种色系的叠加使空间统一协调,对比色的搭配使空间更灵动又趋于均衡,例如在幼儿园室内空间设计中更能凸显色彩的作用,色彩的象征意义也具有不固定性。造型的不同带给空间全新的体验,可利用点线面点缀、分割、柔化空间,使空间层次更加丰富和谐。室内陈设可看作一个个点,无数散落的点虚实结合成一条线,在划分空间方面起到很大作用。线条具有延伸性的特点,能有效引导主体的视线及方向,拉伸空间长度。面是由线条排列组成的,相较于点和线更具有稳定性优势,分为实面和虚面,实面围合而成的空间私密性更强,虚面的设计使空间变得通透,空间与空间相互产生联系。空间尺度的大小在视觉体验中最直观,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尺度带给人的视觉体验不同,尺度较大的空间庄严肃穆宏伟,尺度较小的空间或温馨、或轻松。此外需注意空间中的光影与色彩、材质、造型和空间主题的协调性,增强空间的层次感和物品的展示性,达到空间的统一。   2.2.2 听觉体验
  听觉能感知自然声音和人工声音,唤醒隐藏在人内心深处的潜意识,与记忆中的时间点产生关联,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可以利用声音的特点将其融入既定的空间环境,烘托空间氛围,实现通感的知觉体验。声音的强弱、频率的高低、声波的刺耳或厚重都会使听众产生相应的情绪波动和心理暗示,或沉迷或抵触,自然的声音容易使人身临其境、放下戒备,人工的声音更适用于特定的空间场所。如展示空间中,可以结合不同的主题配以相关音乐,使人融入其中,达到更好的体验效果;对主题餐厅的设计也需考虑不同声音的加入,音乐餐厅更多考虑音响设备的效果及包间的隔音效果,海洋餐厅可加入大海波涛汹涌的声音以呼应主题;居住空间窗边摆放的植物枝叶随风沙沙作响,鱼缸里水流缓缓流动的声响诠释着自然之声。
  2.2.3 触觉体验
  触觉作为一种知觉系统,是整个身体对外部事物的感知,与其他感官相比,它与三维空间直接或间接连接,极大地提高了体验者在空间中的参与度。触觉元素在室内环境设计中通常通过材料来体现,其质感、纹理、硬度的差异性会向人的大脑迅速传达信息,人们通过触觉可以感知不同物体的坚硬、柔软、凹凸、光滑等不同的特性,使体验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对空间产生独特的感受。比如居住空间中柔软的沙发、毛茸茸的地毯、徐徐而来的微风洗去归来人工作一天的疲惫;办公空间铺设地毯,避免地板与鞋跟碰撞产生明显的声响,冷硬的桌椅更适合人们全神贯注地办公,智能电器的触屏使用增强了参与感;儿童活动空间铺设的橡胶垫、防护网、蹦蹦床等设施,可有效避免儿童磕碰问题的发生,同时为空间增添趣味性,有利于打造舒适欢乐的儿童娱乐环境;在展示空间中,对于不同物品,可采用符合其特性的材质表皮进行展示设计,通过触觉使受众者获得情景交融的体验,得到心灵的慰藉。触觉一般通过人体的皮肤感知,其中大部分体验来自身体裸露在外的手部、头部和双脚。对于一些残疾群体和老年群体来说,触感的体验相当重要。中国的视觉障碍人群占有一定比例,其中不乏一些盲人。目前我国出行系统不够完善,比如存在盲道触感不强、楼梯墙壁扶手有间断、指示牌指向错误、无障碍坡道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视觉障碍人群很难进行日常性的外出,视力的缺陷使他们通常通过触觉来获得信息。
  2.2.4 嗅觉、味觉体验
  嗅觉与味觉能唤醒记忆中的某个场景、某个事件或某个人,引发视觉、听觉和触觉的通感体验,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在一些特定的空间,要采用特定的嗅觉设计,例如在咖啡厅或某些主题餐厅中需要营造适合该空间情调的嗅觉体验,使消费者更愿意驻足于此,在带动消费的同时也满足人的身心需求;一些文化空间需要嗅觉的加持,配合其他感官体现空间主题性,就单一气味而言,或代表一段难以遗忘的时光,或代表一种难以言喻的心情,由此产生时空的联动。味觉直接影响人的情绪,激发人想象,体质不同,对于酸甜苦辣的感受不同,生存环境的差異性导致人对食物的敏感程度不一,设计中地域性文化的体现可考虑味觉元素的加入。
  2.2.5 空间尺度
  室内空间的尺度大小应在满足其功能要求的基础上确定其尺寸,对受众群体是否具有特殊性、数量的多少、流动性的强弱要有一定的预测,营造该空间所需的氛围[3]。如大尺度的空间使人感到心情开阔、震撼,一般用于博物馆、纪念馆、文化建筑等空间;狭长形空间则带给人神秘、压抑、不安的情绪,如德国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建筑外观为蜿蜒折线形状,内部过廊空间狭长暗黑,仅通过刀痕状露天的顶面获取光照,纵向立面较高,空间尺度对比较大,幽暗空间的视觉体验与踩在地面叮咚作响的听觉体验相结合,渲染出恐惧不安的空间氛围;扁平的空间会让人产生压抑情绪,反之,高大的空间则带给人庄严宏伟之感,如德国科隆大教堂,建筑顶部犹如受到一股神秘力量的指引而高耸入云,外观雄伟磅礴,内部空间立面尺度巨大,使人产生敬畏之心。人流量、活动所需的必要的活动空间、活动形式的多样性都决定了公共空间应有的大尺度;针对受众者的私密性需求,居住空间尺度不宜过大。面对多种空间形式,设计者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设计出恰当的空间尺度大小。
  2.2.6 材料的选用
  建筑材料及装饰方式的不同彰显出特定的空间质感和氛围,单一或多种材料的使用,相同及不同材料组合形式的多变,硬装饰材料与软装饰材料的统一,材料的肌理、色彩、图案的重组、分解和叠加,共同融合成特定的节奏和韵律,使空间产生无限的可能。大理石和清水混凝土多用于美术馆、博物馆和纪念馆,强调大空间的场所精神——庄重、威严、崇高;商业空间中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样,大面积使用同一种材质或使用不同材质相互穿插所表达的空间精神不同;在居住空间设计中要尽量选用绿色节能的材料进行装饰,可分为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如选用环保涂料、绿色石材、天然绿植等材料,增强室内的环保性和通透性。软装饰材料质地柔软,色彩图案丰富,在分割柔化空间方面独具特色,更容易营造室内环境气氛。
  3 结语
  柏林特审美融合理念使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交织在一起引发情感共鸣,为现代室内环境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注重空间功能性及形式美之外,不能忽视个人与空间之间的情感交流,关注人作为主体置身于空间中产生的通感体验,达到一种审美融合。通过本文对柏林特审美融合理念的剖析,有助于设计者将人的通感知觉体验作为新的创新点,与室内环境空间的设计创作结合,通过光影的穿梭和冷暖搭配、声音的韵律和节奏、材质的纹理和质感、气味的独特性和象征性、空间尺度的大小和形式等元素创造场景的联动效果,设计出满足当代人精神、情感、心理需求的室内空间。
  参考文献:
  [1] [美]阿诺德·柏林特.环境美学[M].张敏,周雨,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190.
  [2] 邓爱娇.“物我交融,感而遂通”——通感在室内空间形态中的应用与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3] 唐建.建筑的建筑[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作者简介:孙继国(1968—),男,山东济南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设计。
其他文献
《绑绷带的自画像》是著名荷兰画家梵高的代表作之一。这张画是画家梵高在精神失常初期著名的割耳朵事件不久之后创作的,属于后印象派画作。梵高在一生中画了很多自画像来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但也难以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如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降低、积水内涝等,国内部分城市中此类问题越来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对37位25岁~70岁乳腺癌术后女性对义乳文胸的需求及消费行为进行问卷调研的结果,然后结合国内外义乳产品现状、乳腺癌最新的治疗方案,研究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消费需求与喜好,为义乳文胸的功能设计及研发方向提供建议,希望义乳文胸产品在功能上能够切实帮助乳腺癌患者重建自信。  关键词:义乳;义乳文胸;需求分析;设计探索  中图分类号:TS941.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装置艺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是当代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材料的运用对装置艺术有着一定的升华作用,材料的多样化必将成为一种新的艺术趋向,艺术家应重视材料的运用及选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科技迅速发展,设计方式不断转变,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提升。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生产力的提高,设计师的创作环境、创作工具推陈出新,设计作品也以多样化的形
1925年,世界上首个钢管皮革椅——瓦西里椅诞生,它由马歇尔·布劳耶设计而成,在现代主义家具设计领域具有关键地位。本文基于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关系分析讨论瓦西里椅的设计
中国是全世界盲人最多的国家。盲人的生活充满困难,但是专门提供给盲人使用、辅助盲人生活的产品却非常少,并且设计师对盲人的使用需求和心理需求存在误解。本文对盲人的双重
现今,互动式书籍设计需要加入多种表现形式的视觉语言,在满足读者书籍阅读的基本功能的同时,还要尽力给读者打造充满趣味性和互动体验的阅读空间。本文以探索书籍设计中针对
在历史文化不断演变的今天,传统村落在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拥有较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进城工作,村落空心化问题日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日常出行居住也不再局限于传统宾馆,开始把眼光从繁华的城市转向安静祥和的乡村,将乡村作为自己放松修养的主要场所,这给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