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狗胃运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mmer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应力传感器记录狗胃的运动,观察针刺“人中”穴对胃运动的影响及其与胃泌素和延脑网状外侧核区的关系。结果表明,针刺狗“人中”明显抑制胃的运动。在针刺抑制胃运动过程中,血浆胃泌素含量下降,胃窦G细胞数目增多,胃泌素荧光强度增强。提示针刺“人中”使胃窦细胞胃泌素贮存增多,释放减少。针刺对胃运动抑制作用可能有胃泌素参与,延脑网状外侧核与针刺“人中”抑制胃运动有关,破坏这一脑区导致“人中”刺激的胃运动抑制效应消失。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扁豆凝集素(LCA)亲和双向放射免疫电泳对80例原发性肝癌(PHC)、39例良性肝病及30份胚胎组织的AFP变异体进行了研究。电泳图上可将AFP分为LCA结合型及非结合型。PHC的LCA结合型占44.1±15.3%、良性肝病平均占21.7±12.3%(P<0.01)。脐血、羊水、胎肝的LCA结合型各为12.5±5.7%、29.8±3.6%和37.4±7.1%。本文认为LCA亲合双向电泳可鉴
期刊
本文应用组织培养对胃癌组织sIgA体外合成水平进行测定,发现47例胃癌病人sIgA体外合成量为1.4±0.16μg/mg,比萎缩性胃炎(4.82±0.22μg/mg)、浅表性胃炎(4.35±0.32μg/mg)及正常胃粘膜(2.92±0.19μg/mg)明显降低(P<0.01)。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胃癌及其他胃病粘膜IgA细胞分布特点,结果提示胃癌组织中IgA荧光细胞减少与sIgA体外分泌水平下降相
期刊
本文对100例门脉性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对其中50例进行了各种危险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采用超声扫描血管,对判断门脉高压的程度和预测出血的危险性具有重要临床使用价值。
期刊
本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20例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在呋喃唑酮治疗2周前后的胃体、胃窦和十二指肠球部粘膜前列腺素(PG)E2含量和空腹血清胃泌素浓度,并对部分患者进行五肽胃泌素胃酸分泌试验。结果表明DU患者的胃十二指肠粘膜PGE2含量和分布与健康人无显著性差别;呋喃唑酮加速DU愈合的机理不是由于增加胃和十二指肠粘膜内源性PGE2含量,也不是由于抑制胃酸分泌和胃泌素释放。
期刊
期刊
检测慢性胃炎49例的基础胃液胆酸浓度、基础1小时胆酸反流量、试餐后1小时胆酸反流量等,部分病例并作胃γ显象。结果表明慢性胃炎病人比正常对照组胆酸反流量明显增加,餐后反流量增加的时间延长提示反流是胃炎一项重要发病因素。其中10例反流特别明显,胃镜下胃窦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症状亦较重,暂称为“显性反流组”,可属于“胆汁反流性胃炎”范畴。
期刊
本文回顾性复习1961年1月~1986年9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7例早期胃癌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大体形态和病理分类等。重点分析了发现早期胃癌的各个环节,总结了Ⅱb型早期胃癌、胃炎样胃癌及“点状”胃癌的诊断经验,强调扩大筛选对象、内镜下小病灶识别及定期随访复查的重要性。
期刊
期刊
本文报道1000例成人不同年龄组中胃食管反流发生率的X线观察所见。结果表明,伴疝性反流与年密切相关,其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而单纯性反流与年龄无关。本文认为胃食管反流中单纯性反流与伴疝性反流龄是两种发病机理迥然不同的病理现象,必须加以区别。结合文献复习,文中对裂孔疝与反流的关系,反流的发病机理和分类进行了讨论。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