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激光测距鉴相算法实现及优化研究

来源 :现代计算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ehuw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FFT鉴相法在实际的测量环境中会因频率偏移等问题而引起较大的误差,根据全相位FFT的思想,在FPGA上实现一种快速高精度的鉴相算法,并针对数据处理流程提出一种优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FPGA鉴相模块在20MHz的激光调制频率下可实现20KHz的鉴相速率,并在1024次平均次数下,鉴相精度可达0.04度以下;由于整个数据处理过程分多个步骤进行,提出一种流水线式的数据处理优化方法,通过在FPGA上的仿真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可以大大提高系统整体的鉴相速率,为高速高精度的相位式激光测距方案提供借鉴思路。
其他文献
控制系统是播出系统中的核心环节,其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播出安全,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播出控制系统的设计架构、工作模式,对全新引入的第三备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描述,分析了针对不同品牌4K播出视频服务器的50P帧精度控制实现方式,并对4K播出控制软件的一些重要功能进行了说明。
沉浸式演播室、大数据、双屏互动、智能媒资等新技术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给电视节目生产系统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介绍了杭州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如何打破内部各系统壁垒,实现一体化新闻流程联动、文稿串联单一键同步实现,新媒体的同步播发,形成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系统闭环的经验。
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选送的《国际冠军杯上海站足球赛》荣获了2020年度高清音频制作技术质量奖体育类一等奖。本文通过对该选送节目的声音制作进行分析,对后期三维声制作观念进行了阐述。
一“十二五”“十三五”技术演进脉络概况“十二五”期间,技术系统围绕可持续发展,构建了高清化、网络化、文件化技术体系。2012年6月18日,光华路办公区启动央视公共频道播出,各类型节目以网络为路径、以文件为介质,依托数据中心虚拟化资源池提供的计算资源,开启了大规模网络化、文件化生产模式,以及线上节目生产流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人推小车送磁带的场景成为历史。标准清晰度设备基本退出生产一线,高清化节目制播成为常态化生产模式,“高进标退”基本完成。
一从广播电视走向媒体网络John Logie Baird于1920年首次提出了可行的动态图像传输系统。在此之后的30年间,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针对图像扫描技术的改进方案以提升画面的显示范围、稳定性和清晰度。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NTSC)经过技术征集形成了早期的黑白电视传输标准。上世纪50年代,彩色电视传输系统NTSC和PAL相继在美国和德国发布。彩色电视因其生动的画面表现给公众带来了强大视觉冲击,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本文对UHD-4K的IP ST2110和SDI-12G/3G×4的技术特点、在电视技术方面的适应性、未来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多种格式信号的超融合理念,并将其应用在一辆中型UHD-4K转播车中,进行了一次非常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不断革新,播出系统正在经历从标清到高清再到超高清的更新迭代,信号格式也从数字基带逐渐向IP化发展,全国各地广播电视台播出系统正积极向全面高清化迈进,
HDR与SDR在显示亮度、对比度、色域、量化比特数上有着数量级的差异,在下变换的过程必然存在信息的损失与取舍。本文基于一系列4K超高清HDR的下变换测试,研究HDR内容下变换为SDR过程中的若干问题,探讨4K超高清HDR与高清SDR兼容制作的方向。
本文介绍了“央视专区”8K互动电视平台的设计初衷与技术方案,分析了平台如何充分利用中国有线干线网与地方有线接入网相结合的传输方式,实现总台面向电视终端用户提供超高清精品节目的点/直播互动电视服务,为广大用户提供超高清、流畅、个性化的8K高品质视听体验。
本文以2020年度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金帆奖)高清视频图形制作奖(短片类)一等奖获奖作品《王牌对王牌》第五季宣传片为例,介绍其从构思到成片的完整制作流程,展现专业的宣传片团队如何用优秀的创意,结合强大的摄影及后期技术,为观众呈现震撼的视觉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