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恨交集 情理交融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h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理念]
  
  1.以情为基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语文的重要特点是“情”,注重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教学从情人手,激情飞扬,在课堂上自始至终洋溢着对圆明园被毁灭的遗憾,自始至终抒发着对帝国主义、清朝政府的痛恨。在教师全情感染下,学生切己体察、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
  2.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本文是一篇文采情感并茂的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用惋惜、赞叹、仇恨等不同感情朗读,最终提升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以悟为强音,加深学生认知的深度。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感悟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课堂行为,并会影响和改变学习的质量。因此,教学中教师通过文字信息,“金碧辉煌的宫殿”、“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多姿多彩的西洋建筑”、“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等图片信息,轻柔优美的“小桥流水”、“诗情画意”的音乐信息,让学生从材料中去接收、挖掘、内化,在感悟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出文字的含义,品味出字里行间的意境。
  
  [文本解读]
  
   读《圆明园的毁灭》要有“四情”——痛惜之情,惊叹之情,仇恨之情,爱国之情。
  一是痛惜之情。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中国人民为之惋惜。朗读课文第一段应用惋惜之情,尤其读到“不可估量的损失”时,该痛惜。
  二是惊叹之情。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的举世闻名让我们自豪。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两个“最”字,赞叹之情溢于言表。用赞叹之情朗读第二部分要声色和谐,气势贯通,富有节奏。尤其第三节最后一组分句,要朗读得舒缓深沉,让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第四节则要读得洪亮,尽显自豪。三是仇恨之情。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园林,这样一座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成一片灰烬,怎能不激起读者对侵略者的仇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统统掠走”珍宝,“任意破坏、毁掉”,“放火”烧园,这些词语写出了侵略者践蹋人类文化的残暴行径,令人痛恨。用仇恨之情朗读课文第三部分,语速要稍快,“凡是”“统统”“任意”应用重音读出愤慨之情,最后两句语速要稍慢,读得凝重、沉痛,以表达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是爱国之情。当惋惜、赞叹、仇恨相互交织,最终相融而成的是激腾在胸中的浓浓报国之情。“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是行文的留白,文本的积淀,课文的强音。
  
  [学习目标]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难国耻,激起“兴我中华”的赤子之情。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感悟圆明园的辉煌。
  
  [教学过程]
  
  一、读句遐想,在阅读期待中激疑
  导入:法国著名文豪雨果,曾经写过这么一句话 (课件出示,教师读):
  “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此,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述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
  1.板书——圆明园,读题。
  2.那可是如同月宫似的完美无缺的皇家园林啊,再读题。
  3.可就是这样的一座皇家园林,却被英法强盗给毁灭了。(板书:的毁灭)读题,再读。
  
  二、初读课文,在整体感知中生情
  1.请大家打开书本,字字人目、句句用心地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检查初读。
  (1)读了课文的开头,你知道了什么?(这里的“量”不读liàng,而是读liáng)
  A指导读句子,教师板书:不可估量
  B.作者在文章的一开头就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你读后心情怎么样,有什么滋味?(不可估量)
  (2)读了课文最后一节,你又知道了什么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化为灰烬)
  是呀,这么好的皇家园林化为了灰烬多可惜啊。一起读最后一句。
  B.文章在“化为灰烬”四字处戛然而止,你的心头是什么滋味?
  C.读文章最后一句。
  (3)读了文章的中间部分,你又知道化为灰烬的是什么?(教师板书:举世闻名宏伟建筑珍贵文物)
  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圆明园的建筑宏伟?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请你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去感受圆明园带给你的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震撼。
  
  三、研读课文,在感悟“辉煌”中生“爱”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大家找找圆明园中有什么。
  2启发读文,引导学生发现圆明园汇聚了:国内最美的景观(苏杭名胜);国外最美的景观(西洋建筑);幻想的境界(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3.课件渲染。
  4.朗读感受那满是金碧辉煌、玲珑剔透、诗情画意的圆明园。
  5.找一找这些句子中一共用了几个“有”。
  6.你们说圆明园中有几个“有”呢?仅仅只有7个吗?大家再好好地读读课文,你又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找到了“有”?
  7.教师补充辅助美读。(逐幅播放圆明园风光图,定格于圆明园全景图)
  师述:这便是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圆明园占地5200余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美的园林。她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在150余年间耗资亿万白银创建和经营。当我们漫步在这样的园林中该是一种怎样的享受啊!让我们以自己的朗读来感受来享受这座万园之园!
  A.出示句子: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
  B.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末句。(紧扣“饱览”、“流连”,舒缓深沉、如临其境、感同身受地读。板书:饱览:足足地、充分地看;流连:舍不得离去)
  C.齐读,诵读,积累。
  8.资源补充,课件出示:
  建筑、景观名称:清旷楼、含辉楼、法源楼、藏密楼、西洋楼……海晏堂、教春堂、泽兰堂、畅和堂、集禧堂、中和堂……如园、鉴园、茜园、思永园、藻园……思永斋、蕴真斋、春泽斋、延寿斋……清夏宫、生冬市、迎辉殿、绿满轩、天神坛、浩然亭、宝相寺、关帝庙、杏花馆……天宇空明、方壶胜境、别有洞天、一碧万顷、若帆之阁、山高水长、坦坦荡荡、月地云居、楼云开月、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9.读后教师问:圆明园的建筑多不多?圆明园的景观多不多?但是你们所看见的这些建筑和景观还只是圆明园的一小部分。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圆明园去领略那迷人的园林风光。(再读第三自然段)
  10.过渡: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11.课件演示历史文物。教师补充:即使把法国凡尔赛宫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相媲美。仅这4个生肖铜首就价值9000多万人民币。
  齐读第四自然段。
  12.回顾小结:面对建筑宏伟,景观奇异,满是奇珍异宝的圆明园,你会情不自禁地怎么说?
  ①口头赞美。
  ②读雨果句,赞美,小结。
  
  四、观看录像,在感悟“毁灭”中激“恨”
  1.过渡:就是这样的一大奇迹,就是这样一座汇集人类所能幻想到的一切的圆明园,却在一场浩劫中化为灰烬。(课件出示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的场面……)这把惨无人道的火把耻辱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这把灭绝人寰的火把仇恨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同学们,请你用你的心去感受,这把火烧毁了什么?拿起笔写下你的愤怒,写下你的憎恨,写下你的悲哀,写下你的痛惜!
  2.学生动笔写句。这把火,烧毁了____。 (音乐渲染)
  3.以排比的句式交流。
  4.教师总结:这把火烧毁了园林艺术的瑰宝,这把火烧毁了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把火烧毁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但它烧不毁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烧不毁炎黄子孙刻骨铭心的国耻,烧不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其他文献
[教材简介]  人教版第六册《一束鲜花》一文讲述了“我”与朋友外出度假,途中正准备让花店代送鲜花祝贺母亲生日,巧遇一个小男孩。小男孩为去世母亲过生日献鲜花的事感动了“我”,让“我”改变主意,决定亲自给母亲送花这样一个亲情的故事。  文中写到:当“我”看见小男孩正在一座坟墓前为去世母亲献花时的心理活动——“‘他的妈妈去世了?’我心里仿佛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学生、文本之间展开了一
期刊
[缘由聚焦]    看中央电视台的“同一首歌”,常常被感动着。特别是每期节目的最后,不同歌星分别演绎的《同一首歌》更是令人回味无穷。他们敞开各自的歌喉,怀揣不同的心境,展示各自的技艺,演绎着相同的旋律,抒发着相同的情感,传递着相同的呼唤。由此想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也是在唱着“同一首歌”吗?——不一样的教师、不一样的设计、不一样的对话,留给我们的是一样的震撼人心的语文本体价值追求和精神享受。著名特
期刊
[教学策略]  1.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本设计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自读自悟,思考批注,避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2,创设情境,组织和引导学生不断深入领会和掌握课文内容。  3.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组织和引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  4.插入“小练笔”,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进
期刊
我们的课堂缺乏生气和乐趣,缺少生活的气息,缺乏生命的色彩,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过分强调预设——精心设计提问,推敲自己在课堂中的每一句话,准确计算每一个环节的时间,忽视了学生是一个个主动发展的生命个体。
期刊
[案例:苏教版第六册《菩萨兵》教学片断]  师:(板书“菩萨”)大家来读一读。  生:菩萨。  师:你知道哪些菩萨?  生:我知道观音菩萨。  生:我知道文殊菩萨。
期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自己读懂课文,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沙漠、骆驼的各种资料。
期刊
一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结束了,星期天是最让人放松的日子。我们每个家庭,星期天的过法可能都不一样。有的是在家接待客人,有的是一家人打扫卫生,有的是去参观博物馆、科技馆、或者去逛公园、商场……想想你们家的星期天是怎么过的,从中选择一个你最愿意写的星期天,把它写出来。注意在叙事的过程中写出你和家人的感受。要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
期刊
[习作内容]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后悔的时候?比如,做错了事,怕挨骂而撒谎,很后悔;和要好的同学吵了嘴,影响了友谊,很后悔;由于粗心大意,错怪、冤枉了别人,很后悔……请你把自己最后悔的一件事写下来,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果不愿意写这方面的事,写别的事也可以。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言实践。”《向往奥运》这篇课文借助作者特殊的经历、特有的感受,抒发了对中国北京申奥成功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教学中,我创设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努力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又、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升学习的效率,提高语文素养。
期刊
教学完《做风车的故事》一课后,同学们水到渠成地形成共识:牛顿被同学卡特的发问难住后,受到了震动和启发,因而下定决心要发愤学习,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渐渐地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