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了从贴近学情与科学预设、明确目标与合理导向、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落实原型与模型教学、突出实验与探究学习、凸显思维与促进生成、合理评价与真实反思等方面培养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B
近来,教育领域对“核心素养”的探寻与思考,回归了教育本真。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人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那么,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使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1贴近学情与科学预设策略
奥苏伯尔曾说: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可以用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一句话来概括。熟悉与分析学情有利于找准教学的起点,是有效教学的基础,主要表现为学情分析要有针对性,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如果教学起点针对性强,学生的生长点就容易生成,学生就容易引起共鸣。
俗话说,“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实践中科学预设起到基石的作用。科学预设的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活动、资源、程序、教学方式与手段、可能生成的问题及处理预案等。例如,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一节课中,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了解细胞呼吸的产物和能量,但不清楚在不同氧气条件下酵母菌产生CO2的多少和是否产生酒精。因此,教师用实物的直观演示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医用玻璃瓶中放入了酵母菌和葡萄糖溶液密闭,过一段时间后用注射器直接插入,注射器的刻度上升。
2明确目标与合理导向策略
核心素养的提出有利于基础教育更好地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更好地重视学生的生存质量和生活品质,更好地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身心健康,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必备品格。
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质疑、自主探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由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培养转向核心素养目标的培养;应该不断改革教学方式,由关注应试教学、学科概念教学转向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学、学科能力教学。教师要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在评价方式上的变化,不断挖掘探索出多元评价方式。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指向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打磨好课堂的教学活动,凸显出课堂的教学价值。
3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策略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将高中的生物学课程分为:必修课程2个模块聚焦4个大概念;选择性必修课程3个模块聚焦6个大概念。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阅读、经历、理解认识、探究体验这些大概念的形成过程,并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体验。《新课标》的内容框架是大概念、重要概念和次位概念的三级体系。大概念处于学科核心位置,具有引领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能运用生物学大概念预测和解释群体或基础的生命现象。《新课标》中概念体系组织内容框架的改变,试图引导师生将生物学内容有结构、有联系地组织,避免了知识被割裂和碎片化,形成整体性。《新课标》着重强调了对重要概念的理解,给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概念的形成过程留出了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达到探究课程内容少而精的目的。对概念学习的要求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的命题式描述,这种描述可以使师生在学习中更容易掌握学习的深度和范围,从而使得教学目标也更加具体明确。
例如,在开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时,依据《新课标》并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如下目标:
①通过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探究,说出细胞呼吸的类型、概念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
②能够尝试创新设计出实验方案,自由选择实验材料,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设计并进行实验。
③能够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善于分析和推理的严谨思维。
4落实原型与模型教学策略
生物学科的观察、实验、探究等要尽可能研究生物原型。因为研究原型,更有利于直接把握生物的本质特征与规律。建构模型不能仅停留在对模型本身结构与特征的探索上,而应通过模型类比原型,进一步认识原型的本质特征与规律。原型与模型是在教学中的互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的本质规律,领悟科学本质。原型体现对客观事实的尊重,模型体现对学生科学思维创设的尊重;原型注重生物学事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模型注重教学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动态生成,体验生命的质量和过程,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又要重视文化知识学习的真实和逻辑,关注知识的建构获得。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原型与模型教学的和谐之美。
例如,在“细胞增殖”一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电子显微镜寻找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证据,对有丝分裂的过程作出假设,通过毛根扭扭棒、展板等“模型建构”检验假设,模拟有丝分裂染色行为变化的动态模型,并进行各时期的排序,来构建细胞周期的概念,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分析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规律,培养了学生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创造性思维等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理解感悟生命的发展和延续,初步形成生命多样性与统一性、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5突出实验与探究学习策略
生物学实验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教师应该转化视角,积极将验证性实验转为探究性实验,多组织实践创新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走向科学探究,从科学探究走向社会实践,组织参观访问、社会考察、实验调查、模拟科学研究、制作生物模型等综合的多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不断深入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学以致用地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引入来自真实生活中的问题或是模拟科学家的探究情境,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科学探究的步骤和过程,深度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领略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如DNA的复制、关于酶本质的探索、中心法则的发展、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都是进行探究学习的良好素材。这样可以彰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活动过程中体现科学本质,提升学生的科学品质。
6凸显思维与促进生成策略
科学思维需要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動去落实,它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上的思维,强调一切要以事实和证据为基础。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剖析典型案例,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同时促使他们经历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例如,“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中的模型建构、“孟德尔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中的假说一演绎法、“研究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中的类比推理法都是科学思维的形象体现。唯有科学思维这个“源头活水”,才能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发现真理,达到成功的彼岸。
叶澜教授在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中曾说过其应该是丰实的课,也就是动态生成的课。它不完全按照设定的教学环节,而是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自由展演发挥的空间;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在智慧探究的瞬间,常有电光火石的光芒在闪耀在师生的眼中。促进生成是教学生命力之所在,是教学复杂性、场景性、多样性、个性化的体现,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艺术的体现。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需要精彩的动态生成。精彩的动态生成主要表现在:学生在真实生活、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情境中产生问题,由此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陶醉在其中学习。学生在课堂中对产生的问题,进行自学思考,针对问题交流展示,不同的学生对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争辩,教师组织学生对于展示的板书、课件、板图、实物投影等进行修正、补充或者引发进一步的探究,在互教互学中深度学习、拓展学习。
关键词:高中生物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B
近来,教育领域对“核心素养”的探寻与思考,回归了教育本真。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人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那么,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使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1贴近学情与科学预设策略
奥苏伯尔曾说: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可以用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一句话来概括。熟悉与分析学情有利于找准教学的起点,是有效教学的基础,主要表现为学情分析要有针对性,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如果教学起点针对性强,学生的生长点就容易生成,学生就容易引起共鸣。
俗话说,“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实践中科学预设起到基石的作用。科学预设的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活动、资源、程序、教学方式与手段、可能生成的问题及处理预案等。例如,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一节课中,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了解细胞呼吸的产物和能量,但不清楚在不同氧气条件下酵母菌产生CO2的多少和是否产生酒精。因此,教师用实物的直观演示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医用玻璃瓶中放入了酵母菌和葡萄糖溶液密闭,过一段时间后用注射器直接插入,注射器的刻度上升。
2明确目标与合理导向策略
核心素养的提出有利于基础教育更好地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更好地重视学生的生存质量和生活品质,更好地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身心健康,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必备品格。
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质疑、自主探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由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培养转向核心素养目标的培养;应该不断改革教学方式,由关注应试教学、学科概念教学转向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学、学科能力教学。教师要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在评价方式上的变化,不断挖掘探索出多元评价方式。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指向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打磨好课堂的教学活动,凸显出课堂的教学价值。
3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策略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将高中的生物学课程分为:必修课程2个模块聚焦4个大概念;选择性必修课程3个模块聚焦6个大概念。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阅读、经历、理解认识、探究体验这些大概念的形成过程,并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体验。《新课标》的内容框架是大概念、重要概念和次位概念的三级体系。大概念处于学科核心位置,具有引领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能运用生物学大概念预测和解释群体或基础的生命现象。《新课标》中概念体系组织内容框架的改变,试图引导师生将生物学内容有结构、有联系地组织,避免了知识被割裂和碎片化,形成整体性。《新课标》着重强调了对重要概念的理解,给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概念的形成过程留出了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达到探究课程内容少而精的目的。对概念学习的要求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的命题式描述,这种描述可以使师生在学习中更容易掌握学习的深度和范围,从而使得教学目标也更加具体明确。
例如,在开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时,依据《新课标》并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如下目标:
①通过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探究,说出细胞呼吸的类型、概念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
②能够尝试创新设计出实验方案,自由选择实验材料,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设计并进行实验。
③能够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善于分析和推理的严谨思维。
4落实原型与模型教学策略
生物学科的观察、实验、探究等要尽可能研究生物原型。因为研究原型,更有利于直接把握生物的本质特征与规律。建构模型不能仅停留在对模型本身结构与特征的探索上,而应通过模型类比原型,进一步认识原型的本质特征与规律。原型与模型是在教学中的互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的本质规律,领悟科学本质。原型体现对客观事实的尊重,模型体现对学生科学思维创设的尊重;原型注重生物学事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模型注重教学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动态生成,体验生命的质量和过程,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又要重视文化知识学习的真实和逻辑,关注知识的建构获得。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原型与模型教学的和谐之美。
例如,在“细胞增殖”一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电子显微镜寻找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证据,对有丝分裂的过程作出假设,通过毛根扭扭棒、展板等“模型建构”检验假设,模拟有丝分裂染色行为变化的动态模型,并进行各时期的排序,来构建细胞周期的概念,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分析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规律,培养了学生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创造性思维等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理解感悟生命的发展和延续,初步形成生命多样性与统一性、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5突出实验与探究学习策略
生物学实验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教师应该转化视角,积极将验证性实验转为探究性实验,多组织实践创新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走向科学探究,从科学探究走向社会实践,组织参观访问、社会考察、实验调查、模拟科学研究、制作生物模型等综合的多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不断深入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学以致用地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引入来自真实生活中的问题或是模拟科学家的探究情境,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科学探究的步骤和过程,深度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领略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如DNA的复制、关于酶本质的探索、中心法则的发展、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都是进行探究学习的良好素材。这样可以彰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活动过程中体现科学本质,提升学生的科学品质。
6凸显思维与促进生成策略
科学思维需要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動去落实,它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上的思维,强调一切要以事实和证据为基础。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剖析典型案例,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同时促使他们经历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例如,“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中的模型建构、“孟德尔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中的假说一演绎法、“研究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中的类比推理法都是科学思维的形象体现。唯有科学思维这个“源头活水”,才能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发现真理,达到成功的彼岸。
叶澜教授在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中曾说过其应该是丰实的课,也就是动态生成的课。它不完全按照设定的教学环节,而是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自由展演发挥的空间;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在智慧探究的瞬间,常有电光火石的光芒在闪耀在师生的眼中。促进生成是教学生命力之所在,是教学复杂性、场景性、多样性、个性化的体现,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艺术的体现。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需要精彩的动态生成。精彩的动态生成主要表现在:学生在真实生活、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情境中产生问题,由此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陶醉在其中学习。学生在课堂中对产生的问题,进行自学思考,针对问题交流展示,不同的学生对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争辩,教师组织学生对于展示的板书、课件、板图、实物投影等进行修正、补充或者引发进一步的探究,在互教互学中深度学习、拓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