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半月谈》看中国主流媒体调查性报道的嬗变

来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aol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半月谈》调查性报道版块为代表性个案,采用传播学中的内容分析法,对近年(2015年-2019年6月)的报道素材进行量化描述,尝试从报道方法、报道内容和报道倾向三个角度深入探讨主流媒体调查性报道在新的社会语境下衍生的新特征和存在问题.然后基于场域理论,分析影响其生产机制的主要因素,并以之为切入口展开对当下调查性报道改革的反观.本文认为《半月谈》调查性报道的自身定位和社会价值,以及政治背景、社会经济等外部场域因子,共同促成了《半月谈》调查性报道新时期的嬗变.并认为当下《半月谈》应增加对生态环境类话题的报道力度.
其他文献
科学戏剧是以自然科学为探讨对象的一个戏剧类别,大多数科学戏剧仍然围绕"两种文化"之争展开,而英国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则发现了隐藏在"两种文化"之争背后的"划界问题"这一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在《跳跃者》《阿卡迪亚》和《艰难问题》这三部戏剧中,斯托帕德对如何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界限的"划界问题"进行了戏剧呈现,分别探讨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性"划界理论和卡尔·波普的"证伪主义"划界理论,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划界理论的同时,利用"证伪主义"的逻辑指出科学认知世界的有限性,并以此为"非科学"领域辩护.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Agnes Smedley)是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的外国记者中介入中国政治斗争最深的人,她是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宋庆龄较早结识的外国革命朋友之一,一度任其秘书.多部研究宋庆龄的书籍都声称,1936年春夏之间,宋在上海登报宣布史沫特莱不再担任其秘书,但都没确指究竟是何刊何期登载过该声明.在四处寻觅均不得要领的情况下,笔者一度怀疑,是否确实存在过此事,最后,意外地在张威的论文《史沫特莱的若干历史疑案》里找到了线索,张文有则注释说,宋庆龄是在美国杂志《民族》(The Nation) 1937
期刊
从绘画到设计,奥斯卡·施莱默擅长通过几何化的身体形象来进行创作.施莱默在包豪斯期间的艺术创作与设计实践表明,他对设计现代性中符号规训与身体反抗这一永恒的矛盾性张力有着深刻的前瞻性与洞察力.通过舞台剧几何化人物形象设计,施莱默不仅刷新了20世纪欧洲舞台剧的视觉面貌与话语方式,而且为我们探索现代设计的基本属性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考路径.
以2013至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股权激励、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高管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更大;股权激励强度越强,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大;机构投资者整体在股权激励与真实盈余管理这两者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区分机构投资者的异质性后,发现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显著抑制了股权激励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而交易型机构投资者无显著的调节作用.
随着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时日宜忌文书也重见天日.这一类文书是唐宋之际流行于敦煌地区的占卜文献,内容为择吉日、避凶时,是多种趋吉避凶方法的杂抄.文书的本质是用"天道"去安排"人事",既有天人合一的观念,又有阴阳五行的思想;既包含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又蕴涵浓郁的民俗宗教气息;既受到了佛教因素的影响,又与道教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日宜忌文书是最切近人们生活的"民生占卜",在是时的敦煌区域社会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政府绩效整体上表现为人事绩效、财政绩效和公共事务绩效三种类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围绕着这三种绩效类型逐渐建构起了政府绩效管理制度,这种制度的演进经过了四个阶段:绩效考核阶段、以效率为中心的绩效管理阶段、多元价值并存的绩效管理阶段和绩效治理阶段.以历史制度主义为分析框架,揭示中国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首先从每个阶段的情景、行动者和价值观念分析了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变迁的动力;其次找寻每个绩效形态的制度在演变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分析路径依赖中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变迁的平衡力.未来政府绩效管理制度的完善应同时关
近年来"新闻生态"被广泛用于描述具有多元参与主体的媒体传播格局.新闻生态是一种媒介隐喻,对其内涵可以从三种研究视角进行具体阐述,即强调互动性空间的芝加哥学派、强调媒介之间竞合关系的媒介环境学派、强调新闻流通的"节点—网络"的根茎视角.周期性循环是生态进路下新闻业发展的运行机制.从新闻生态进路考察新闻业,新闻生产实践的议题表现为传统、加工、参考三种合作模式,新闻流动实践的议题则体现为对当前网络空间和地理空间中媒体分布的改写.作为新的研究进路,新闻生态理论能更好地呈现新闻业行动者之间平等、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其
工业问题是一个既关乎现代市民社会又关乎国民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缺少相关考察的《巴黎手稿》无法妥善兑现其理论意图.1844年的文本群(包括马克思的《巴黎手稿》和《德法年鉴》文章,以及恩格斯和格奥尔格·韦伯的材料)中浮现的若干线索,一致指向工业问题.经过重构的《巴黎手稿》工业形象表明,马克思深知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特殊性,即工业相比农业来说具有远为强大的社会整合力,它既是生产力的广泛联合形式,也是社会关系的粘合剂;此外,工业最紧密地结合了自然科学技术的成就,其典型表现就是机器(特别是蒸汽机)的大量引入,工
清代报灾制度是在救灾实践中建立、完善起来的,始建于顺治朝,发展于康雍朝,完善于乾隆朝.清代的报灾制度规定了报灾期限及冒灾、瞒灾及告灾不实的处罚,建立了卫所、粮庄报灾制.完备的报灾程序成为确保康乾盛世灾赈制度顺利执行的基础,凸显了帝制顶峰阶段灾赈制度成效显著的原因.建立系统的灾赈预警及灾情信息的绿色上报通道机制,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是清代报灾制度垂鉴后代的经验.
甘肃省陇南的铁楼藏族乡是我国白马藏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通过在该地某藏汉混居村落的田野调查发现,当地的白马藏族和汉族分别属于"共享型产权"和"私有型产权"两种不同的土地文化模式;两种土地文化模式在历史上既有过相互包容,互补共存,也有过纠纷矛盾,互相排斥;两种土地文化模式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能否包容共存的问题,事实上是当地民族关系变迁的决定因素,其本质是两个族群在山地—沟谷型生态圈内对资源竞争与合作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