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知识管理中Web2.0应用现状研究

来源 :计算机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ting198198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Web2.0技术展示了其在教育知识管理方面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调查所得数据,从积极因素和障碍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当前高校依托Web2.0开展教育知识管理的基本状况。对高校实施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给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Web2.0; 教育知识管理; 积极因素; 障碍因素;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04-20-04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the Web2.0 in educ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university
  Li Jinyong
  (Huizhou University Library, Huizhou, Guangdong 516007, China)
  Abstract: Development of Web2.0 technology shows it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Based on survey,from both positive elements and obstacl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asic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based on Web2.0-based knowledge management is analyzed. Finally, the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to Web2.0-based knowledge management are given.
  Key words: Web2.0; educ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positivefactors; barrier factor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0 引言
  教育知识管理就是利用现代知识技术捕获教育或与教育相关的各种来源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组织、创造,进而转化为知识和智慧,并通过网络传播以促进全球教育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理论与技术[1]。作为现代知识社会教育资源最密集的场所之一,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国家创新人才的重任。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群体更应善于运用教育知识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成为教育知识管理理论的实践者和创造者。新的技术手段的出现总是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新的助力,甚至带来理念的根本变革,以博客、威客、RSS、SNS等为代表的Web2.0技术日益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在当下高校依托Web2.0开展教育知识管理的状况究竟怎样?Web2.0和教育知识管理的结合能否带来1+1>2的效应?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笔者结合量和质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问卷分析法、访谈法,分别就高校教师和学生依托Web2.0实施教育知识管理的基本状况、情感态度、障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1 调查内容和方法
  考虑教师和学生对开展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的自知感不强(比如对Web2.0和教育知识管理的概念理解不深),在调查设计过程中,一方面尽量使用通俗清晰的语言表述;另一方面淡化抽象概念,明晰具体应用。同时考虑到取样的大小和难易,针对教师只开展访谈调查,针对学生则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在此基础上,笔者分别设计了“依托Web2.0实施教育知识管理调查问卷(针对学生)”和“依托Web2.0实施教育知识管理访谈提纲(针对教师和学生)”。调查问卷采用半结构化设计,访谈提纲采用半开放式设计。
  1.1 调查样本
  ⑴ 在惠州学院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2份。取样时兼顾对象的性别、年级、学科专业等方面。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表
  [调查内容\&性别\&所在年级2\&专业\&男\&女\&大二\&大三\&大四\&文科\&理工科\&人数(人)\&104\&78\&74\&61\&47\&96\&86\&百分比(%)\&57.1\&42.9\&19.6\&14.8\&24.3\&52.6\&47.4\&]
  ⑵ 通过网络平台(QQ、E-mail、Blog、BBS等方式)与面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机个别访谈,访谈对象指定为青年教师和全日制在读的非新生大学生。
  1.2 调查数据收集
  笔者采用Excel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访谈调查记录进行整理,然后进行内容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基于上述数据统计过程,本文分别从依托Web2.0实施教育知识管理的积极因素和障碍因素两方面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实施中的积极因素
  2.1.1 网络基础环境进一步优化,Web2.0应用常态化
  调查显示(见图1),认为上网“非常方便”和“方便”的学生分别占74%和23%,仅有3%的受访学生认为上网“不太方便”。这说明目前大学生的信息基础条件非常优越。此外,有76%的受访学生认为大学课堂里学习到的知识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84%的受访学生认为网络学习环境已经成为满足知识需求的“第二课堂”。由此可见,伴随着网络基础环境的进一步优化,网络已成为学生进行学习、获得知识的一种主要途径。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对Web2.0的整体应用情况是乐观的。在“使用过哪些Web2.0具体技术”的相关调查中,使用Blog和社交网站(SNS)的比例非常高,但对Wiki、RSS、社会书签服务的使用比例偏低。具体数据如图2-5所示。整体而言,使用至少一种Web2.0服务的学生比例达到了96%,可以说Web2.0应用日益常态化。Web2.0的普遍应用为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2 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知识管理成为一种现实需求
  从教学方面而言,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该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和促进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是学生的学习顾问;有时教师会从台前退到幕后[2]。教学工作不仅要求高校教师有坚实的知识基础,更要有宽广的知识面,能把系统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把课讲得有声有色,利于学生吸收。
  从笔者对部分教师的访谈结果来看,一方面,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对Web2.0的了解和认可程度较高(见表2)。另一方面伴随着教师角色转变与教学科研压力,教育知识管理也成为一种现实需求。多数教师认为教育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他们不断地进步,同事之间可以相互学习,避免他们的教学科研陷入孤立的境地,可以获得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可以保持集体的凝聚力。
  (注:访谈教师,惠州学院中文系教师,年龄32岁;受访对象在受访前基本理解Web2.0和教育知识管理的含义)
  2.1.3 学生学习环境变化,对教育知识管理的认识有所提升
  当前,网络已成为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并对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较大的影响,丰富的电子资源和便捷的工具使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有较大的改变。过去高校学生查阅文献等学习资源一般都是通过实体的图书馆查询和纸质方式记录,这样的方式在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已不再适用,网络为高校学生进行科研和学术交流提供了更便捷的工具、更丰富的知识资源和更立体的学习环境。网络学习环境的变化,提升了学生对教育知识管理的认识。如表3所示,目前69%的高校学生认为知识管理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会很有帮助,76%的高校学生认为自己并没有进行很好的知识管理。不难看出,伴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变化,学生对教育知识管理的认识和态度都有了较为明显的转变。具体说来,高校学生的学习大部分都是以自我为主导和指导的非正式学习,大部分情况下,学习路径自己选择,学习的结果和过程都由学生自己负责。
  (注:访谈学生系惠州学院教育系学生)
  学生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自我发展需要和学业压力对教育知识管理形成一定的需求。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决定了高校学生对其学习过程需要有较强的自我监控能力,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也是以自我评价为主;同时高校学生的知识学习和科研都是持续发展的,所以高校学生进行知识管理是自我评价、自我监控和知识持续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认为需要经常记录和整理知识碎片和思想灵感。另外,高校学生要顺利毕业,也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专业论文和高质量的学位论文。这些都给高校学生一定的压力。相关的访谈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
  2.2 基于Web2.0教育知识管理实施的障碍因素
  2.2.1 主体在知识共享上的障碍因素
  在教育知识管理中,知识共享的主体包括学校组织本身、教师和学生等,他们是教育知识管理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依托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强调知识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强调知识的共享和互动生成。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对知识共享的意愿较差(见图2)。综合访谈结果,具体原因如下。
  ⑴ 知识共享态度消极。由于知识共享双方认知结构、认知态度等方面的差异,知识的共享可能不被认同甚至给主动传播一方带来消极判断,从而造成知识共享主体态度上的消极对待。
  ⑵ 知识共享存在风险。一方面,在学校内部,不同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包括科研评定、学业评定等。另一方面,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知识产品的生产过程耗费了知识主体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无法形成与付出相对等的收益,会极大地影响知识主体参与教育知识管理的积极性[3]。
  ⑶ 学校激励机制缺乏。对学校层面而言,缺乏知识管理的相关激励机制,也对教育知识管理的推进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2.2 隐性教育知识本身的障碍因素
  隐性知识(指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思想等内化的知识)本身具有不易发现、不易显性化等特点,这使得隐性知识的传播和获得较难。如果说显性知识是“冰山的尖端”,那么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大部分,它们虽然比显性知识难发觉,却是知识的精华和个人能力的决定性因素[4]。即使隐性知识拥有者愿意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别人,这种传递也是十分困难的。隐性知识具有自主性、整体性、稳定性、情境依赖性等特点,又是精神状态世界的主要内容,很难用文字表达,本身对知识共享有一定的影响。因为隐性知识难以用语言精确表达,其传递主要依靠传授者的演示和学习者的领悟。这就增加了传授和学习的难度(见图3)。
  由于隐性教育知识产生于教师或学生的行为本身,隐性教育知识与其产生的具体教学情境紧密结合起来,难以通过编码精确地予以表达,所以它难以累积、存储与传播。众所周知,教育知识的累积、存储与传播是教育知识共享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了这个条件,教育知识共享就无从谈起。隐性知识的传播同样成为教育知识管理的障碍因素。
  2.2.3 技术工具方法的缺失
  共享手段是知识共享的通道性要素。教育知识共享同样离不开有效的共享媒介,Web2.0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内涵丰富,技术手段操作多样。如果教师(尤其是老教师)或者学生缺乏相应的应用能力,则会对教育知识共享造成障碍。
  造成教师和学生技术工具方法缺失的主要表现包括:①技术支持不够。对于Web2.0的具体应用,由于无法获取相关的技术支持,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知识管理能力。②缺乏良性结构的导航系统。由于不良结构的导航设计,教育知识传播主体很容易远离固有的需求目标,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无端浪费。③缺乏知识加工能力。由于自身信息素养的缺失,对于已有的知识和信息,缺乏应有的信息技术进行整理与综合,以致大量知识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2.2.4 Web2.0应用的去教育化倾向   相关的研究表明[5]:Web2.0具有高度娱乐性和低度工作性的特点,Web2.0的非教育性的应用要远远多于Web2.0的教育性应用。本次对Web2.0使用情况的调查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调查结果显示(如图4所示):56%的人主要为交友需要;32%的人主要为娱乐目的;而仅有4%的人选择了主要为学习目的。
  Web2.0的教育化倾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良性学习文化氛围的缺失。环境不适合,知识共享活动就难以展开。而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人们的行为起到规范、凝聚、激励和强化作用,能有力地促进知识共享的顺利进行[6]。如果缺乏这样的文化环境,被一片拒绝或消极对待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所包围,就会对知识共享产生阻碍,Web2.0难以发挥明显的知识传播价值。
  3 对策与建议
  针对高校教育知识管理过程中Web2.0技术应用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构建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推动教育知识管理实践
  当前关于教育知识管理的文献较少,这表明该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教育知识管理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去探索和研究,把教育知识管理作为研究的对象,符合当前教育研究和发展的方向,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Web2.0技术的引入,为教育知识管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这方面,区域性的Web2.0知识共享组织走在了前列:广州市天河区公共图书馆天河云学习中心[7]、佛山市教育局实施的佛山市民知识银行项目[8]、东莞市图书馆打造的东莞学习中心[9],应用Web2.0技术开展教育知识管理活动,为高校开展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同时,教育知识管理系统也期待通过精心设计的应用案例,服务于学校教学实践,为教育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借鉴,并推动知识管理在学校的不断推进和深入。
  3.2 提高教师知识管理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即教师的思想理念、专业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各种能力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10]。从教育知识管理角度来看,教师应该能够在最恰当的时间,将最适当的知识以最佳的方式传递给其他最需要的教师,使教师获得最大的发展。教育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能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知识管理相关理论素养和理论自觉性,提高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视和参与程度。同时也能提升教师的知识共享能力(尤其是隐性知识转化能力)。
  3.3 拓展师生交互空间,推进学习共同体构建
  交往是个体心理正常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人们通过交往,传播社会思想,吸收有关信息,促使个体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11]。基于网络的人际交往是信息获取的一种途径,同时还是现代人的一种生存状态。由于Web2.0具有准真实交互的优势,能够为交往带来可靠的保证和交互者的心理安全感,从而促使交往的质量大大提高,也使得交互者的人际网络有了更多的层次和更宽泛的范围。
  3.4 促进知识分享与创新,提升隐性知识传播
  知识管理的核心任务是知识的分享和创新,教学不是一个独立的活动,需要众多的教师来共同参与,这样有利于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使教师在一种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氛围中进行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思想的交流和创新。教师个人的隐性知识被显性化,迁移到共同体其他教师身上。组织中所有的教师都可以贡献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师之问、师生互动氛围。
  4 结束语
  高校依托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存在共享主体心理障碍、隐性知识共享、Web2.0应用去教育化倾向等诸多障碍因素,其在应用方面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缺乏足够的实践案例支撑。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Web2.0的应用方兴未艾,显示了其在教育知识管理领域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充分发挥Web2.0新技术和教育知识管理新理念的组合优势,将会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詹青龙,刘光然.教育知识管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新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2002.2:22-25
  [2] 韩玉群.英语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中的教师角色[J].继续教育研究,2011.6:58-59
  [3] 李赟.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2.19:273-274
  [4] 胡恒.远程英语教学隐性知识的培养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5:62-65
  [5] Byounggu Choi, Heeseok Lee.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Its link to Knowledge Creating Process[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2.23:160-173
  [6] 简世德,邹树梁.大学隐性知识共享的主要障碍及疏导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05.5.
  [7] 天河云学习中心[EB/OL].http://tianhe.xuexi365.com/,2012.12.
  [8] 佛山市民知识银行[EB/OL].http://bank.seeworld.org.cn/,2012.12.
  [9] 东莞学习中心[EB/OL].http://book.lc.dglib.cn/,2012.12.
  [10] 王继新.教育知识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J].软件导刊,2005.1:4-6
  [11] 张丹,戴心来.基于Web2.0的学习特性分析[J].中小学电教,2006.6:64-66
其他文献
以耐高渗酵母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处理,得到了一株变异株C1.其摇瓶发酵产赤藓糖醇24.9g/L左右.通过摇瓶发酵试验,研究了菌株C1的遗传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经多次传代实
目的:选育产木聚糖酶活力高的黑曲霉菌株,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其酶学性质.方法:通过木聚糖酶解木聚糖产生透明圈的方法,筛选产木聚糖酶菌株,测定固体发酵培养基中玉
这款名叫emPower的眼镜看上去跟普通眼镜没有什么差别,但它的研发耗时12年,设计者共提出了275项专利申请,售价预计在6500人民币到1.4万人民币之间?到底是什么让它如此与众不同呢?奥
为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经信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和帮助企业加强管理,加大先进管理方法推广力度,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于1
为探讨彩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漆酶的生产条件和性质,对其进行了硫酸铵盐析、半透膜透析、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Sephadex G100柱层析纯化,粗酶液被纯化36.1倍,比活
南极科考支撑装置是我国首座独立自主研发的极端条件下的科考支撑装置,主控系统是其控制中枢。针对该装置在特殊工作环境下的可靠性,控制系统采用了冗余控制器及冗余关键传感器
近日,2012年度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项目确定,山东省华泰纸业公司、滨州渤海活塞公司等单位承担的6个项目被列为重点扶持项目,获得国家两化深度融合专
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用于制造电池的三维纳米结构,使电池在几分钟内即可快速完成充电。这一研究成果将大大缩短电动车、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充电时间。
目的:寻找渗透胁迫相关基因EST片断.方法:构建白花柽柳cDNA文库,对文库阳性克隆随机测序,并进行网上比对分析.结果:该cDNA文库克隆的重组率大于95%,插入片段主要集中在250~100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肥胖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生理和心理进行调查,并与正常体重大学生对比,为肥胖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和心理疾病预防及体育课程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