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会州及其属县、关口考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l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唐会州及其属县位于丝绸之路北道段海原至景泰间。黄河贯穿南北,有唐驿路之关口据其界。这里向为交通要塞、边防要冲。然唐会州及其属县治何地,因史载各异,加之后世流传多有歧误,争议较大。本文认为,唐会州治所会宁县为今平川区陡城地区的柳州城遗址;会宁关为今靖远县双龙乡北城滩遗址;乌兰关与会宁关夹河并置,当在北城滩遗址黄河对岸西南;乌兰县初在北城滩遗址西南黄河对岸附近,后移至五佛河谷盆地黄河之北附近。
  [关键词]丝绸之路;唐会州;属县;关口
  [中图分类号]K928.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6-0045-03
  
  唐会州及其属县及相关的会宁关、乌兰关治所何地,就唐会州会宁县大致有靖远说和陡城说;会宁关和乌兰县因历史记载所引文献出处不同,差异较大,与此相关的一些历史地名也因此发生变化。现结合文献资料与田野实地调查对上述问题试以论述。
  
  一、唐会州会宁县城址
  
  关于会州,史载:“初西魏置会州,后周废。又于鸣沙置会州,隋大业三年州废。①唐武德二年,于此置西会州,领县二:一为会宁,二为乌兰。贞观八年以此州仓储殷实,改为粟州,其年又为会州。天宝元年,改为会宁郡。乾元元年復为会州。②永泰元年,升为上州。”③关于会宁县,史载:“周太祖为西魏相,来巡,会师于此,置会宁县④(后魏废帝元年置),⑤属会州。后周废会州后,改会州会宁县为会防。隋开皇元年改会防为会镇。⑥隋开皇十六年置县。⑦隋大业二年改为凉川县。武德二年又改为会宁。⑧”记会宁关为“东南去州一百八十里”。⑨记乌兰县为“东南去州一百四十里,周武帝西巡,于此置乌兰关,又置县在会宁关东南四里。⑩又说武德末年置县,又说置县在会宁关西南四里,因旧城内沙石不堪久居,天授二年移于东北七里平川置。”记乌兰关为“周武帝西巡 ”时置。
  由以上记载可知,唐会州治会宁县,辖有会宁、乌兰两地。会宁关、乌兰关、乌兰县在会州会宁县西北,乌兰县应置于乌兰关附近并有迁徙。《中国历史地图集》将唐会州会宁县绘于今白银市靖远县城;会宁关绘于靖远县城西南百里;乌兰县绘于靖远县城西北百里,旁绘有新泉军;乌兰关未标绘。《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记会州会宁县时前后不一:“会州,西魏废帝置,治所在会宁县(今甘肃靖远县东北);会宁县,唐武德二年改凉川县置,为会州治。治所即今甘肃靖远县。”《唐代交通图考》大致认为会州治所会宁县为今陡城堡地区,黄河东岸。可见对会州及其属县位置,史学界存有争议。经查其分歧最早出自《新唐书•地理志》:“会宁…东南有会宁关。”由上文知此条明显异于《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记唐会宁县与会宁关位置:“会宁关在会州西北。”且在唐后,北宋也置有会州及会宁关,“会州,元符二年,始进筑……;会宁关,旧名颠耳关,元符元年进筑,赐名通会,未几改今名……北至黄河南岸古烽台一百馀里。”这与《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较为接近,故疑《新唐书•地理志》所记会宁县与会宁关位置非唐时会宁县与会宁关位置,其对唐会宁县与会宁关位置记载有误。
  《元和郡县志》记会州四至数为“西南至兰州三百八十里”。《通典》记会州四方数为“南至金城郡四百二十里”。《太平寰宇记》记四至数同《元和郡县志》,记四方数与《通典》基本一致,惟记南方为“南至兰州三百八十里。”因唐金城郡治兰州(今兰州市),故会州西南至兰州应为380~420里。《读史方舆纪要》“靖远卫”(今靖远)条记:“西南至兰州三百五十里;临洮府兰州目下记:东北至靖远卫三百五十里;临洮府金县目十字川堡条下引同书《舆程记》:兰州东六十里为買子堡,又东百里为一条城,又东九十里为平滩堡,又九十里而至靖远卫。”按,《舆程记》兰州至靖远卫约为340里,据刘满考证,此路为一丝路古道,当开通较早,为靖远通兰州之捷径。又唐后里数基本一致,则靖远西南至兰州约为340~350里。而由上知会州西南至兰州为380~420里,则兰州东北向靖远、会州相差40~70里,会州当在靖远东北40~70里处。《靖远县志》记:“陡城堡城,在卫北五十里。”按方位及里数,陡城堡城接近前述会州与靖远里数,故陡城堡城所在地应接近会州会宁县地。
  笔者于2009年5月实地调查,现陡城堡地区有古城址三座,分别是陡城、缠州城、柳州城。陡城之名出自陡城堡,为明万历九年(1582)所筑,系明代阻防蒙古军渡河南下的军事防御设施。缠州城、柳州城位于陡城村水头东500~800米处,西南距黄河4.5公里。缠州城地面残存有绳纹板瓦、绳纹夹沙粗黑陶片和绳纹灰陶片,为汉代遗物,应为汉鹑阴县治所。柳州城位于缠州城西南,水头沙河东面台地之上。此城略呈正方形,四面城墙尚依稀可见,城内已辟为耕地。城墙北、西、南面保存较完整,东面城墙残损不全。城墙北、东、南面内外侧有灌溉用水渠环绕,城外北、东、南有护城壕沟。城西北角外有一方墩台。城内地面遗有青色条砖残片、黑釉夹砂陶片、白釉碎瓷残片及外部光面、内部为布纹的板瓦、筒瓦残片。据1976年文物普查,柳州城“略呈正方形,夯土板筑,东西长347米,南北宽333米,高11米,上宽2米,下宽15米,夯土层厚19厘米,16厘米,10厘米不等。城西北部有拐角,西墙向南沿伸到124米处,向西拐出30米,然后向南延展与南城墙接连。城之南北设门,各有瓮城,瓮城门均朝东开。城四角有圆墩台,四面城墙均有马面,北面三个,南、东、西各四个。马面长11米,宽7米。城西北角前约50米处有方墩一座,高11.5米,宽12米。城内……有两处灰坑,距地表1米,厚约30厘米……残砖宽17.8厘米,厚5.5厘米,或3.8厘米。瓦面光面无纹,板瓦经宽18.5厘米,筒瓦经宽13厘米”。
  柳州城雄踞水头沙河东面台地之上,站于西城墙俯瞰,水头生产队、陡城村尽收眼底。城西北方的水头沙河直通陡城,为西北向渡河的古道。城南北向各有瓮城,门朝东开,正对着从河池东来的商旅。此城连接丝路北道,是沟通东西、扼守丝路的一个据点。瓮城、马面汉唐已有,宋时普及。依地表瓦片、瓦当纹饰分析此城址应为唐以后遗址。结合地理位置、考古资料与《唐代交通图考》推断,此城应为唐会州治所会宁县所在。
  
  二、唐会宁关、乌兰关、乌兰县城址
  
  会宁关如前述,在会州西北180里。乌兰县 “州西北驿路一百八十里,直路一百四十里”,则会宁关直路去州也应为140里,由此可知会宁关与乌兰县相去不远。前述《元和郡县志》记乌兰县在会宁关东南4里,而《太平寰宇记》记乌兰县在会宁关西南4里。因周武帝宇文邕西巡置乌兰关,并于其地置乌兰县,在周太祖宇文泰西巡置会宁县后,且史书无明确记载何时置会宁关,那么会宁关很有可能为周太祖宇文泰西巡时置。如按《太平寰宇记》载乌兰县初在会宁关西南,那么乌兰关当在会宁关之西或西南。严耕望先生认为:“盖会宁县,乌兰县以黄河为界……河东属会宁县,河西属乌兰县,驿道由会州略沿河东岸行一百八十里至会宁关……渡河西岸则为乌兰县治,且置乌兰关。是则会宁、乌兰两关相距四里,夹河并置,中为津渡也……度其今地当在景泰县地区,黄河大湾曲处。” 如此,唐会宁关、乌兰关在会州西北并在丝绸之路北道黄河渡口附近,距离会州会宁县即柳州城直路140里,驿路180里。
  柳州城西北的黄河主要渡口均分布于红山峡小黄沙湾至五佛黄河盆地之间。自南向北有迭烈逊渡(鹯阴口渡)、小口渡(索桥渡)、北城滩渡(北卜古渡)。那么唐会宁关、乌兰关在会州西北哪个渡口附近呢?史书无明确记载。但《唐六典》记关津渡船数等级时涉及到会宁关:“白马津船四艘,龙门、会宁、合河等关船并三艘,渡子各以当处镇防人充。”记渡子之数“会宁船别五人,兴德船别四人,自馀船别三人”。同书记关之等级为“京城四面关,有驿道者为上关……余关有驿道及四面关无驿道者为中关,中关十三……会州会宁,原州木峡……”。但敦煌文书《水部式》残卷记会宁关船津数却与《唐六典》异:“会宁关有船伍十,使宜令所官差强了官检校,著兵防守,勿令北岸停泊。”依《水部式》记载:至少在唐开元五年前会宁关有渡船50只,按渡子数每只3~5人计,会宁关渡子数可达200人左右。按郑炳林先生认为《水部式》残卷成书于开元、天宝间 计,则开元、天宝间正如严耕望先生所说“每日来往渡人盖千人以上,交通行旅,可谓盛矣”。陇右富庶,亦可见一斑。
  结合文献记载与上述方位寻求,在北城滩渡口附近,黄河大弯曲处也即靖远双龙乡仁和村西约两公里的北城滩恰存有一唐代城址。1976年文物普查记:“古城矗立于黄河北岸石崖之上……西北与景泰五佛寺对峙,南临黄河……略呈方形,面积195米乘175米,系夯土板筑。城墙下宽5.8米,残高3.3米,夯土层厚10厘米。城门设于南面,并有凸形瓮城遗迹残存,城墙夯土层夹有小砂石层,夯土层厚14厘米,夹砂层厚3~4厘米。城之五角均有墩台。北墙、东墙各有马面三个,西墙有马面两个……采集了部分陶器残片及瓦片,其中有一莲花纹圆瓦当陶范及瓦当残片,为唐代遗物。” 此城设有马面、墩台,既利于瞭望又可设防,城门设于南面,城下即为黄河,城西过河为通凉州驿道,故此当为一关城。而且“城邑作为人口的聚集地其周围必然会分布有同时代的墓葬,一般情况下墓葬不会距死者生前居址太远”。经调查,北城滩古城北面黄河第二台地上有唐代墓葬群。“其中一墓出土石刻方形墓志铭一块……铭文为‘大唐故左骁卫翊符、翊兵部常选汜府(君)墓志铭并序。(上)铭黄河北岸石崖之上,扼险根“会宁关为近按,’序中有‘以天宝七载仲春旬□□□于乌兰县之私第,春秋六十有七’等句”。
  按出土墓志铭铭文知,墓主人于天宝七年亡于乌兰县家中,现墓址所在地为北城滩,则乌兰县离北城滩不远。又“乌兰”为红色之意,而北城滩遗址以西,景泰五佛段黄河大弯曲以南为黄河红山峡段,此地地层由紫红色厚层砂岩和砾质砂岩等组成,均呈红色。乌兰关应就以在红色峡谷设关而得名,则乌兰关应在北城滩以西黄河对岸红山峡附近。则北城滩遗址应为唐会宁关遗址;原乌兰县应在北城滩城址南、黄河大弯曲西南;迁于东北的乌兰县应在五佛盆地黄河之北。历史上西魏渭州刺史可朱浑道元渡乌兰津抵灵州、唐贞元十六年灵州破吐蕃于乌兰桥、唐元和中吐蕃于河建乌兰桥,概在此北城滩渡口附近。则唐安史之乱前,此地以船渡为主,后来陷于吐蕃,官渡废弃,吐蕃遂建浮桥以通往来,后代依之。可见,北城滩渡口在隋唐时是丝绸之路北道重要官渡之一。乌兰县与会宁县以河为界,乌兰关与会宁关夹河并置,由会州会宁县西北行过会宁关,渡河过乌兰关,即到乌兰县地,向西行20里当有新泉军,再西行当通凉州,此即为著名的丝绸之路长安西北行通凉州北道段。
  综上,唐会州会宁县当在今平川陡城堡地区,柳州城为其遗址;会宁关在靖远双龙乡北城滩古城遗址上;乌兰关在会宁关西南,夹河并置;乌兰县初在会宁关西南黄河对岸附近,后移至五佛河谷盆地黄河之北附近。故《中国历史地图集》标绘唐会州及属县、关口有误,《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记唐会宁县地址亦有误。经安史之乱至宋初,会州陷于吐蕃,直到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熙和路加“兰会”二字时,仍未得会州。至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于靖远县新筑“会州”并筑“会宁关”,则此时,唐会州应已毁。后世一些史志据此误认宋“会州”、“会宁关”为唐及唐前“会州”、“会宁关”,并臆断乌兰县、乌兰关等地所在,造成文献记载混乱,现考其原委,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注释]
  唐•魏徵等:《隋书•地理志上》,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 812页 。
  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志•关内道四》,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7~98页。
  后晋•刘昫《旧唐书•地理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18页。
  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关西道》,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2~63页。
  唐•杜佑撰:《通典•古雍州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547~4548页。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关内道)》,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第40~41页。
  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3页。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5年版,第411~416页。
  欧阳修:《新唐书•地理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73页。
  元•脱脱等:《宋史•地理志》,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159页。
  清•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870~2963页。
  刘满:《西北黄河古渡考(二)》,《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4期,第127~140页。
  清•陈之骥纂修:《靖远县志(清道光)》,成文出版社1976版年,第107~141页。
  定西地区文化局编:《定西文物概况》,定西地区文化局1976年版,第 9~12页。
  唐玄宗御撰,李林甫注:《唐六典•尚书刑部》,第81页;《唐六典•尚书工部》,第73页,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5册。
  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01~110页。
  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页。
其他文献
该文首先对RTP/RTCP协议、JMF中的关键技术、流媒体实时传输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详细介绍了IPV6网络实验环境的配置和视频监控的实现过程。
该文通过对图像进行分块,提取各子块颜色直方图构建出各图像的主颜色信息,建立语义矩阵,完成了图像的提取,通过相关反馈完成了图像的检索。实验表明,加入语义的图像检索速度
据统计,我国每年脑卒中发病150万,存活者达60万,75%残废,其中40%重残[1]。数据表明,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较低,自理能力差,工作能力基本丧失,由于疾病所造成的肢体功能障碍和语言障碍,增加了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与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用药对青中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80例原发性高血压青中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非洛地平治疗组)、B组(富马酸比索洛
为进一步宣传兰州地域文化,提高兰州知名度,丰富游客和市民的文化生活,由兰州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旅游局、市文化局承办的兰州风情文艺演出于2009年6月10日在国家4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是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的、
古道见闻    我们从西宁出发,乘汽车沿109国道向西藏驶去。所走的路线,就是当年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去吐蕃(现西藏)所走唐蕃古道的一部分。它又是当年内地和西北藏族等少数民族经贸交流的主要通道,因而又被称为茶马古道。在这条友谊之道和经贸之道上,有内地和边疆少数民族交易的茶马互市,有见证了文成公主入藏的倒淌河、日月山,有美如画卷的高原明珠青海湖,有民歌王子王洛宾邂逅藏族姑娘留下一段浪漫爱情故事的金银
国家高速公路网包(头)茂(名)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小河至安康高速公路将正式建成通车,这标志着西安至安康高速公路全线通行,西安至安康的行车时间缩短至两个半小时。
近年来,鳖的人工养殖在全国各地迅猛发展,但由于许多养鳖户缺乏必要的防治鳖病技术,致使养殖鳖大量死亡,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鳖常见病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针对省级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特点,本文简要分析其网络及系统的安全风险,结合联网收费系统的安全目标,探讨了如何确保联网收费系统的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