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高校内涵释义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b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过多年的实践,高校在法治校园的建设中已取得初步成效,并获得了部分经验,但是,在高校教育领域内长期存在的一些纠纷也昭示着高校法治化的目标还远未实现。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法治高校的内涵不清,当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因为它直接决定了法治高校建设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法治高校 内涵 主体行为 法治化
  
  高校内各方主体理念法治化
  
  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治的观念、思想、精神、价值等的理性认识,是他们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的思想基础和价值标准。高校各方主体理念法治化是指高校内部各种法律关系主体,包括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在校园各种活动中要具备法治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公平正义等法治思想。其目的是树立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对法律的信任和信仰,最终提高他们对法治校园的认知度与认同感。
  法律至上理念。法律至上理念要求校园各方主体都要学法、知法、懂法和用法,将法律作为行为和解决争端的唯一准则。为此,高校必须依法制定各项规章制度,通过规章制度明晰各方主体的权利(权力)与义务,并严格规章制度的执行,以实现管理的制度化、法律化,杜绝管理中个别人的恣意和妄为。尤其要做到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公平正义理念。公平正义是法治的最高追求和价值目标。高校要实现公平正义,必须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通过依法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分配权利以确立正义,使各方主体对正义的要求规范化、制度化,并具体化为权利、义务和职责;二是严格实施法律和规章制度,惩罚非正义行为,以促进和保障正义的实现;三是通过公正地解决冲突,裁决纠纷,补偿损失以恢复正义。因此,学校和社会应有一整套解决校内各种法律关系主体因各种原因产生的纠纷的制度。
  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具体而言,高校的中心工作是科研和教学,这两项工作完成的质量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因而高校要实现以人为本,就必须要求高校管理者要真正尽快完成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教师和学生最大限度地得到尊重,使他们的权利得到最大限度满足。
  
  高校内各方主体行为法治化
  
  高校各方主体行为法治化是指高校依法制定符合法治精神和理念的规章制度,各方主体据此规范和实施行为。为此,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学校依法建章立制。一是高校制定规章制度,必须严格依照国家正式有效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不得越权。二是制定规章制度,必须遵循正当程序。比如新制度中如果涉及第三方利益的,应遵循当事人参与原则,即学校制度中涉及师生利益的,应有师生代表参加;学校的规章制度,必须向师生公布,否则不得作为学校管理的依据。三是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在内容和精神实质上,必须是善规则、良规则,符合法治的原则和精神,符合人权保障原则。四是必须保持学校规章制度“立、改、废”的常态,即定期对规章制度进行清理,没有的该立就要“立”,不合时宜的该改的要改、该废的就废。
  学校依法治校,师生依法行为。高校依法治校,主要是指高校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内部规章制度的规定,用法治的思想、原则和方法,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妥善处理学校内部事务,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合理化、秩序化。“要依法治校,学校内公共权力的行使都要有法律依据。大学里面有四种公共权力,一是政治权力,党委在行使;二是行政权力,校长在行使;三是民主权力,教代会在行使;四是学术权力,学校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在行使。一个大学的管理水平就是看这四种权力之间的关系是不是科学与和谐,是不是都源于法律而最终受制于法律。”①高校师生依法行为,是指高校师生要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严格守法、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守法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守法的基本内容是正确享用法定权利,切实履行法定义务。高校内最大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因此师生是否守法直接决定着高校法治的实现。
  加强法治教育和宣传,形成校园法治环境。高校要实现法治化,学校管理队伍和全体师生具备较高的法治理念是必然要求。然而,就管理队伍而言,“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者忽视法律或不能正确运用法律的现象在相当范围内仍然存在。究其根源,首要的是部分高校行政管理者法律意识淡漠。”②就高校师生而言,他们的法律意识也并不强,大量存在着知法不懂法、学法不用法,不能用法律来严格约束自己行为的现象。因此,在高校中,加强对各方主体的法治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的法律修养和意识,形成校园法治环境,是实现高校法治的当务之急。
  为此,高校应当加强对管理队伍和广大师生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和宣传,让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掌握更多的法学理论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在思想上树立起法律的权威。在教育和宣传中要重点让他们把握法律至上、公平正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等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引导他们自觉学法、守法、用法,并深入钻研法律知识,完善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逐步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在高校加强法治教育和宣传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避免走形式、走过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正规化、常态化,不是搞一两次就结束,而应将其视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抓紧、抓落实;同时,也不能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等同于简单的法制宣传,而应将掌握法律具体规定基础上提高学校各方主体对法律的信仰作为这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二是要区分重点人群、发挥示范作用。校园法治建设的关键在学校领导和管理者要率先垂范,带头学法、知法、用法、守法。只有让法律意识真正成为学校管理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学校实现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广大师生才能在他们的带动下自觉学法和用法。三是宣传教育形式要多样化,要注重实效。高校的法治宣传教育,要避免不顾对象和时间的单一说教,而应区分对象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教育效果。比如,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律问题辩论、模拟法庭审判、法律咨询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法律,体验法治,深化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③
  
  高校监督法治化
  
  高校监督法治化的涵义。法律监督是强制被监督主体合法行使权利(权力)的必要形式。广义的法律监督,“是指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④本文所论高校监督是指社会一切主体对高校内各方主体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这与日常人们所关注的高校监督仅仅针对高校管理者实施管理行为的监督是有差异的。本文认为,实现对高校监督的法治化,必须对高校一切主体(含管理者、师生)的一切法律活动都进行监督。因此,高校监督从其监督的主体上看,既包括高校外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也包括高校内的监督机关以及全体师生员工;从监督的客体上看,既包括对学校领导及管理人员的监督,也包括对普通师生员工的监督;从监督的内容上看,既包括对学校领导及管理人员行使学校管理权行为的监督,也包括对全体师生员工的一切法律活动的监督。总之,高校监督的最终目的是督促高校内各方主体合法行使权利(权力),以强制其遵纪守法,实现高校的法治化。
  高校监督法治化的必要性。从对高校监督的一般认识上看,由于高校监督置于国家法律监督的体系之中,所以总体上对它的监督是到位的,也是全面的。但由于高校自主办学权力的扩大以及高校监督客体的特殊性,因此如何实现对高校监督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就值得探讨。比如大学生,他们既是普通公民,又是在校学生;他们的行为中,既有仅仅违纪(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比如在校内饮酒,也可能既违纪又违法,比如打架斗殴致人轻微伤。对第一种行为,如果学校按校规校纪对违纪学生给予了较严重的处理,学生不服,按照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只能向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但如果学生对它们做出的维持学校处理意见仍不服时,谁再能对学校的这种处理学生的权力进行监督并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呢?对第二种行为,一般高校的处理方式是学校对施暴学生进行纪律处分了事,一般不再上报公安机关。受害者考虑到学校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等因素,一般也不会主动报案。在这种情况下,受伤的学生的合法权益如何保护?对学校的不作为如何监督?这些都值得思考。可见,现实中对高校各方主体的监督是不全面的,这种现状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高校主体中不守法现象的大量存在,与法治高校要求各方主体依法规范和约束自己行为的要求不相吻合。因此,完善对高校的全面法治化监督,是实现高校法治化的又一必要工作。(作者为西昌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
  
  注释
  ①徐显明:“大学理念与依法治校”,《中国大学教育》,2005年第8期。
  ②黄河,王天荆:“法治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实现”,《江苏高教》,2005年第3期。
  ③李润青:“高校校园的法治环境与法制建设”,《南方论坛》,2010年第7期。
  ④沈宗灵:《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50页。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信访监督工作是校内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和谐校园意义重大。它有方式多元、对象明确、信息量大且传播迅速等特点。针对学校信访监督工作中作用发挥不够、监督效能受限、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要注重在整合监督资源、强化监督机制、完善网络监督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探索信访监督新路子。  【关键词】高校 信访监督 和谐校园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其职能和规定的程序,通过接收
【摘要】影响奥巴马外交的政治文化因素主要包括传统的政治文化诸如新教伦理精神、自然权利思想、实用主义和社会公共意识,以及新自由主义思潮和民主党自由派思想。前者主要影响奥巴马外交的根本原则和战略目标,后者主要影响奥巴马外交的策略选择。两者经过相互作用和融合最终形成了奥巴马外交战略背后的主要政治文化因素。  【关键词】政治文化 美国外交 外交战略 巧实力外交  政治文化直接影响甚
【摘要】人类面对的问题往往具有共通之处。一个世纪前进步主义改革时期的美国与当今中国一样,都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都面临着一系列影响社会和谐的难题。回望历史,总结美国进步主义改革的经验对今日中国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 进步主义改革 启示  对于美国的发展来说,进步主义时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它不仅奠定了美国后来“软实力”的基础,也推动了美国制度和法律的完善
【摘要】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美国的金融发展史表明,金融监管与创新是金融业发展永恒的主题。通过“监管—创新—再监管—再创新”的路径,推动金融业不断向前发展。在金融深化过程中,要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实现两者在互动博弈过程中的协调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金融市场迅速迈向全球一体化。金融创新为美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其经济的迅猛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由次级贷款引发的金
【摘要】社会建设是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之后我党提出的又一项新的战略任务,而这一战略的提出与当今世界的现代性潮流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对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挖掘,我们发现我国的社会建设深深嵌入在整个现代性的大背景之中,透过现代性的视野来考察我国的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吉登斯 现代性 社会建设  在全球化的飞速发展进程中,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我国的社会建设
网络时代的信息网络技术提高了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技术含量,给社会管理创新带来了机遇,政府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在收集民愿、统一受理、网格化管理、信息共享、网上服务、社会监管等方面的功能优势,创新与优化社会管理体制,同时也要注意运用法律手段促进虚拟社会的有序发展。    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的凸显暴露出社会管理领域的一些“病症”。因此,需要在现有体制框架与基本
期刊
【摘要】人文精神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维度,其概念和含义在不同时代及社会有着不同的诠释。马克思人文精神论是马克思关怀现实的人的命运的集中反映,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观。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人文精神,是新时期马克思人文精神的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以现实的个体的人为出发点,将实现每个人
【摘要】传统效用主义学说发展到当代,内部逐渐分化为行为效用主义与规则效用主义两种主要理论学说。其中行为效用主义因直接将效用原则应用于特殊的行为而遭受较多的批评。规则效用主义将效用原则运用于检验道德规则的正当性,再以这些道德规则作为判断具体行为的标准,以求对效用主义所面临的各种批评提供更为有力的解释。  【关键词】行为效用主义 规则效用主义 常识道德  传统效用主义作为一种伦理学思想,最早是由边沁和
【摘要】内容型、过程型和行为改造型管理理论是构成激励管理理论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型激励理论偏重人本主义,过程型激励理论偏重认知过程中期望、目标、结果的作用,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则偏重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强化和归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这启示我们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要适时地选择合理的管理策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独立学院 教学管理 激励理论 比较研究  什么是激励理论  激励(motiva
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是一种崭新的“以民为本”的思想理念,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其形成过程中不但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而且还最大程度上汲取了西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