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英雄面对绝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f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拜伦是19世纪初期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创作过许多享誉世界的精美诗文,以东方为背景的《东方叙事诗》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英雄才气,塑造了一系列孤傲的叛逆者,反抗现实的孤胆英雄;青年鲁迅弃医从文,十分喜欢浪漫派文字中的斗争精神,也努力向他们学习是自己的文章再发新声。本文简要比较《东方叙事诗》中拜伦式英雄和《野草》中鲁迅式英雄的区别。
  关键词: 拜伦式英雄 鲁迅式英雄 比较
  
  在进行比较研究的时候,拜伦和鲁迅是经常被拉在一起比较研究的作家。说起拜伦,这位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巨匠,他对鲁迅的影响可以说十分巨大。拜伦出生于一个古老没落的贵族家庭,孤单贫穷的童年生活,缺少亲情的家庭和自身的残缺,都使得他全身涌动着叛逆的血液,加上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他对于周围庸俗的环境和所谓上流社会十分蔑视和厌恶。长期的游历使他看到不同于祖国的自然风貌和社会改变,与英国现实格格不入的他将很多的心力投入到创作中,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惨无人道。他对政治十分热心,可惜屡次遭到统治集团的阻碍和嘲笑,使得他毫无用武之地,一腔热血无处使力,他深深地感到自己在政治上的孤立无援和英雄无用武之地;国内外反动势力蠢蠢欲动,令他十分震动,心里的苦恼和悲伤无法压抑,这种痛苦又绝不动摇的情愫深深地镂刻在他的《东方叙事诗》中,在文中他不仅描述了早年游历时所见的奇特的异族风情,而且刻画出一组被称为“拜伦式英雄”的人物形象。
  青年时代的鲁迅有感于中华之振兴,不在于强国民之体质,而在于唤醒中国民族麻木的灵魂,鞭笞沉淀在其灵魂深处的劣根性。他毫不犹豫地弃医从文,海纳百川般地吸收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如饥似渴地阅读,寻找着救赎祖国的良方。在日本,他接触到了以拜伦和雪莱为代表浪漫派,十分喜欢浪漫派诗文中昂扬的斗志和勇于反抗现实的浪漫主义英雄形象,他的《摩罗诗力说》大加赞扬浪漫派的创作理论,在实践方面也是积极学习拜伦,创作出一系列孤独又坚定的英雄形象。但他并没有局限于其中,他还接受了俄国现实主义的影响,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融合,使得其中的英雄形象更加接近现实,更加具有感染力。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巨匠,他忧心民族前途,忧心青年的沉沦,用文字作为“投枪”、“匕首”,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他自己就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斗士和英雄。在勇敢反抗的日子里,他也有过迟疑,有过彷徨和抑郁,但是他无时无刻不是在反省和超越自己,在绝望中坚持昂扬的斗志,而不是最后走向绝望。同样是孤胆英雄,他所创造的形象一直以来都是在反抗绝望而不是被绝望淹没。这个是鲁迅式英雄与拜伦式英雄的最大区别。下面详细地对鲁迅《野草》中的英雄形象和拜伦《东方叙事诗》中的孤胆英雄形象进行比较。
  一
  浪漫主义推崇个人主义,赞美英雄主义,他们追求和表现那些炫美的事物,不寻常的、让人激情澎湃的奇异人事,善于发现奇幻的景物和故事。浪漫主义文学中常常有非凡的人物形象,突出的个人意识,浪漫主义追求离奇的情节,抒写鲜明的夸张的个性形象,喜好神话色彩和异国情调,喜欢用大胆幻想。这些在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有明显的体现。拜伦早年曾先后游历葡萄牙、西班牙、马耳他、阿尔巴尼亚、希腊、土耳其等地,他将自己在这些地方体验到的异国风情倾注在《东方叙事诗》中,使其充满了东方色彩的风土人情。拜伦塑造了一系列迷人的英雄形象,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等。他们纵然身份经历不尽相同,但是有着相同的精神本质。他们一个个热情勇敢、意志坚强、骄傲孤独、心怀人间悲哀而不惜同命运、同现实抗争,这样一群侠骨柔肠的浪漫主义孤胆英雄,印刻着拜伦的个人色彩。拜伦心怀天下,却在现实生活中屡屡碰壁,与他笔下的人物有着相同的遗憾和人生经历。他将自己的忧郁、孤独、彷徨的苦闷和对社会的不满倾注在这些人物身上,创造出这一组被称为“拜伦式英雄”的人物形象。他们既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这些反叛者才能出众,出于个人的原因,起来反抗国家的强权、社会秩序和宗教道德,他们总是积极地追求个人自由。
  《海盗》中的康拉德是一个自由热情、聪明机智、有情有义的海盗,对大海和生命有着无比的热爱。“在暗蓝色的海上,海水在欢快地泼溅,我们的心是自由的,我们的思想无边。”在大海上求生存的康拉德生性热情奔放,面对变化莫测的大海,他没有畏首畏尾,而是发出了胜利来临前的呼喊:“这全是我们的帝国,它的权力到处通行——我们的旗帜就是王笏,谁碰到都得服从。我们过着粗犷的生涯,在风暴动荡里。从劳作到休息,什么样的日子都有乐趣。”他是一个独行侠式的人物,为着世间的不平没有停留过斗争。他充满了生命力和冒险精神,“在广阔的海洋上骄矜地舞蹈过,那狂喜的感觉——那脉搏畅快的欢跳。”他把斗争当做一种需求:“是这个使我们去追寻那迎头的斗争,是这个把别人看作危险的变为欢情;凡是懦夫躲避的,我们反而热烈地寻找,那使衰弱的人晕厥的,我们反而感到……感到在我们鼓胀的胸中最深的地方,它的希望在苏醒,它的精灵在翱翔。”自由的灵魂追求自由奔放的生活,不愿受到任何的羁绊和约束,尽管有时候也会碰上风浪,但是心中对于理想的坚持已然火热。有时候,面对无能为力的社会现实,康拉德也愤怒,也孤独,心爱的姑娘离他而去之后,世界的颜色变成了灰的,使他更加愠怒、静日默思,最后弃船而去。
  青年鲁迅之所以热情评介以拜伦、雪莱为代表的摩罗诗派,是因为他推崇该诗派的抗争精神,并欲借此精神唤醒麻木的国民,冲破被传统诗教束缚的中国文坛,“别求新声于异邦”。这种抗争精神也深深地影响了鲁迅的思想和创作。在《野草》中他塑造了一些忧郁、孤单、彷徨的英雄形象,可以说与拜伦的拜伦式英雄有着某些相像。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一生忧国忧民,将培养有战斗力的青年一代视为己任。他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流的文学家、思想家,更是一位坚强的战士,一个敢于面对淋漓鲜血的真的猛士。接触过拜伦之后,他热切地喜欢上浪漫主义勇于抗争的精神,在后来的彷徨中,创造的英雄形象即使无人理解,独自战斗,也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与糟透了的现实斗争的第一线上。“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他看透了造化的把戏,他将要起来使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即使已被“虫蛀”、已然凋零也在所不惜。为了争取和保护革命的力量,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寒冷的冰谷里,死火被冰冻冻得要死,为了不使他冻灭,“我”决意带它走出禁锢他的冰谷,即便他碾死于车轮之下,依然得意非凡,因为你们再也遇不上死火了。而死火在面临冻灭和烧尽的选择时,发出“如果冻灭,那我就不如烧完”的呼声。《野草》产生于鲁迅的彷徨、孤独期,因此里面还有一种忧郁、矛盾、自省的英雄形象,这个形象就和拜伦笔下的孤胆英雄有了更多的相像,有愤怒、惆怅和矛盾。当时的现实黑暗,革命受到打击,有志之士的斗争热情跌入谷底。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不断地自省,与虚无主义决绝,坚定对于未来和光明的信念。《墓碣文》中的“我”,穿过苔藓,见到脸上却绝不显哀乐之状,但蒙蒙如烟然。俨然说道:“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微笑。”而此时的“我”虽然心中对于虚无主义仍有一点依恋,但是依然“疾走,不敢反顾,生怕看见他的追随”。在那样的时代,英雄是孤单的,很少有人理解,有时候甚至为了自己所为之奋斗的人牺牲也得不到同情和理解,沦为所爱之人的谈笑。可是,他们依旧横眉冷对,依然对未来的黄金世界充满了梦想。
  二
  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都绝不会满足于已有的艺术形式,他就像一个辛勤的垦荒者,不知疲倦地寻求和开拓新的艺术领域,新的表现手法,为艺苑浇灌出更加令人注目的鲜花。作为一个有思想有见地的处在中国“五四”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鲁迅博闻广识,多方面吸收来自各个民族国家哪怕是敌方的文学信息,运用“拿来主义”使零散的知识点滴化零为整,以为己用。他并没有一味沉于窠臼,对当时的中国而言,现实主义更加适合揭露当时的黑暗现实,直击人心。对于浪漫主义,他巧妙地运用其精髓,融合现实,使作品不仅蕴育着丰厚的内涵,更加接近读者的生活现状。
  鲁迅遇到拜伦,深深地为其中的英雄主义所吸引。然而,在当时那个烽火连天,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岁月里,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鲁迅并未沉醉在自己的英雄幻想中。生活在那个年代的鲁迅,面对血腥的事实,虽会“目瞪口呆”,却让他在黑暗的重压下,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他敢于直面杀人的刽子手进行无情的口诛笔伐。在这艰苦的求索中,他也曾彷徨过,失落过,但终是在斗争着的。
  《野草》充满在绝望中昂扬的斗志,它产生于荒凉的沙漠,但并不是对荒凉寂寞的叹息,而是对沙漠一般社会现实的反抗。它可以说是在沙漠中跋涉的“过客”留下的内心独白和战斗足迹,其中充满了鲁迅的求索和自省,告别虚无的矛盾挣扎心理。老翁的颓唐和裹足不前,小姑娘的天真善良和对于世事的美好期许,都是对于过客的“走”的反衬。“老翁”是在革命道路上半途而废的人,尽管前面还有声音呼唤着他前行,他却麻木了,畏缩了,不理睬了——他的心和那荒漠一样死气沉沉。“姑娘”是仍蒙蔽于社会的华美外表的人,虽然阅世未深,但她情真、意善、质美。在她的稚嫩的心灵中既无老翁的颓唐和意识,又无过客饱经生活磨砺所铸就的战胜征途中艰难险阻的思想准备。她视野所及之处是鲜花,都是生活的美好。“过客”虽不明白前路将面临什么,是死亡还是“漂亮的小花”,但是“有个声音一直在呼唤”,使得他无法接受怜悯和停步不前,所谓“过客”精神,即指一种确信空虚与无望之后仍然高扬抗争与进取力量的精神——哪怕是无望地抗争、无望地进取。当“我”入睡后,便有“影”来告别,它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宁可在黑暗中沉默。它坚持“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鲁迅说:“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唯‘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向这些做绝望的抗争。”对于“我”这样的战士,“影”属于黑暗,甘心坠入虚无,曾经与我时时相伴,而“我”却极力想要与之告别;为民众牺牲的“神之子”不肯喝下那用没药调和的酒,要分明地玩味以色列人怎样对待他们的神之子,而且较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将来,然而仇恨他们的现在。面对他们的辱骂、戏弄、讥诮,英雄冷眼无视借自己牺牲满足无聊恶趣味的群众,即便不为这些人理解,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牺牲奉献的道路;“我”在冰谷中解救了即将冻灭“死火”,虽然被碾死于车轮下,但仍甘之如饴,至少“你们再也遇不着死火了”。这些诗中都融入了极深浓的感情和坚定的战斗精神,与现实决不妥协的铮铮铁骨。
  鲁迅笔下的英雄是为人民的英雄,虽然也孤单甚至成为牺牲品,但是依然横眉冷对,在绝望中坚持自省和上下求索。这个应该说是《野草》中英雄形象与《东方叙事诗》中的英雄形象最大的不同,他们一个是反抗绝望,一个是走向绝望。
  三
  鲁迅遇到了拜伦,找到了浪漫主义骨子里的那种反抗意识,那种肆无忌惮的自由奔放和义无反顾。但是他对于“拜伦式英雄”那种冲动、愤怒、毫无自制也有清醒的认识。他们的孤独很大一部分是来在内在拒绝与群众连接,他们崇尚那种单枪匹马去冒险的刺激生活,无组织无计划,所以不免会导致失败。因此在接受浪漫主义影响的时候,鲁迅自动剔除了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鲁迅式英雄的孤单是对自我的认可,是对绝望的挑战,世界的乖谬,死亡的威胁,内心深处的无所依托,虚妄的蹑足,自我与周围环境的对立使整个人沐浴在悲剧性的壮烈中。他感觉到焦虑、恐惧、失望、不安……面对这些,英雄们不但没有陷入无边的颓唐沼泽中,反而加快自省的速度,坚定在绝望中寻求希望的力量。所以说,拜伦式英雄最终都是由绝望走向失败的深渊,而鲁迅式英雄则是清醒地面对混浊的事实,在绝望中勇敢奋起,寻找出路。
  
  参考文献:
  [1]朱维之,赵澧,崔宝恒著.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2]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2003.
  [3]鲁迅著.野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4]拜伦著.海盗.1814.
其他文献
每次作文课当我捧着一摞整齐的本本进班时,学生们就会送给我一声“唉”。我知道,除了几个文笔较好的,学生们最怕写作文。这个学期,我进行了调查,原来大多数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素材可写。学生对周围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对生活的真善美缺少发现的目光,如果对人生的感悟如此苍白,生活的情感如此荒漠,那么行起文来怎么会有怦然心动、一吐为快的冲动呢?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课堂作文要放手  
摘 要: 目前的试卷讲评大多是教师包堂讲评,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现成答案,紧跟老师思路去领悟问题,少有机会参与或独立解决某一问题。本文主要从讲评前,师生共同研究试题,为有效讲评储备资源;讲评中,师生共同参与评议讨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讲评后,及时矫正补偿,教与学的缺憾同时改进等三个方面谈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化学 试卷讲评课 探索 有效性 策略    一、探索缘起:一堂原生态的试卷
情感教育是新课程特别强调的一项教学目标,是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纽带。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情感教育落实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中情感及其渗透力量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成败优劣。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从而实现他们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呢?  一、倾注热情,以情育情,以情激情,达成师生间的信任。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具
摘 要: 莫言的小说《红高粱》是具有新时期文学转型意义的一部作品,它打破了传统叙事的时空界限,表现出独特的叙述视角和技巧,并开创了中国小说叙事的新纪元。本文从叙述主体和叙述视角两个方面对《红高粱》的叙述技巧作简单分析。  关键词: 小说《红高粱》 叙述主体 叙述视角    《红高粱》是具有新时期文学转型意义的一部作品,它不仅描写了“草莽英雄儿女,江湖恩仇血泪”的家族历史,展现了人性的美丽与丑陋、善
摘 要: 《桃花源记》描写的桃花源是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是在丑的面前高举起的一面美的镜子。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描写,既是对丑恶黑暗现实社会的憎恨,又是对虚伪、狡诈、钩心斗角的残酷现实的无情批判。作者渴望生活在“世外桃源”,十分向往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人平等、人人富足、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  关键词: 《桃花源记》 情节构思 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
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版本的地理教科书不同程度地在内容上选用了各种案例。然正如新课程所提倡之理念,教科书仅仅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素材之一,课程教学设计的主体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主体是学生。由此,我们要利用手中的案例实施教学,达到三维教学目标,不仅需要将案例分析清楚,以此向学生展现完整的、典型的分析方法,而且要走出案例,让学生去寻找案例,让学生从身边的案例中去获取方法的体验。  根据高一地理必修2《农
摘 要: PBL即问题为本的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特别适合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在应用PBL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时应该注意的关键和误区。  关键词: PBL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应用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一条能较好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路子,不断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比如专题讲座、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效果仍然不是非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
2011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总的看来应该称上成功之作。成功就在于: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特别是在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这有利于高校选拔高素质的人才,发挥较好的选拔功能。这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变得更加鲜明——要搞好素质教育。  人们常在议论一个重大而严肃的问题,即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许多人都在指责高考命题者。平心而论,这种看法是委屈高考命题者了。其实高考
摘 要: 幼儿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因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幼儿安全自护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生活教育、主题活动、游戏活动和家园共育这四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幼儿安全自护意识的有效途径,逐步提高幼儿预见危险、排除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 幼儿 安全自护能力 培养方法    在生活中,令人忧虑的幼儿意外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