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生科技新闻由于涉及较强的医学专业知识,要求语言表述准确、严谨,往往流于“老套”,不容易写“活”,读起来枯燥乏味,不吸引人。对于卫生类专业报来讲,卫生科技新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相当大的读者群,怎样写好卫生科技新闻,从而吸引读者,活跃版面,提升报纸的影响力,值得我们去认真探讨。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条好的新闻,如果没有好的标题,往往会与读者失之交臂,而好的新闻,配以精彩的标题,往往会夺人眼目,使读者“一见钟情”。对于很难写活的卫生科技新闻来说,做好新闻标题尤其重要。而如何做好标题这个“新闻眼”呢?我的体会是巧用修辞手法。
文章有文采才生动,标题也不例外,不加任何修饰,不讲究辞法,标题就很容易陷入千篇一律的境地。看下面两个标题:
河南省中医院射频消融根治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漯河市中心医院开展放射状视神经松解术
这是曾经发在医药卫生报同一版面的两则科技新闻标题。“某某医院治疗(开展)某某病(手术)”,这个句式似乎成了此类新闻标题的格式、套路,顺手套来,十分方便,但却无任何情趣可言,久而久之,让人生厌。
其实,在卫生科技新闻标题中,大可不必非要把新技术、新课题用专业术语来表达得一清二楚;用修辞手法,使虚实结合,藏露得体,就会生动有趣得多。
一、用比喻
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说明和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这就是比喻。用好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
几年前我们报社一位记者写的一篇科技新闻标题给我印象很深刻,标题是这样的:
“钥匙孔”里的大手术
这篇报道是报道某医院开展了腹腔镜手术,作者没有直接说“某医院开展了腹腔镜手术”,而是把这种新术式开口小的特点,用像在“钥匙孔”里做手术一样来比喻,把枯燥、难懂的东西变得直接、生动,让人豁然开朗。
再如:
介入新技术排除体内“定时炸弹”(医药卫生报,2005年2月8日)
用“定时炸弹”来比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说明了其极度的危险性,也说明了介入新技术的价值。既形象生动,又能突出主题。
二、用拟人
即以人拟物,将物拟人。在实践中,用得多的是拟人手法。如:
美国全陶瓷关节濮阳市民身上“落户”
(医药卫生报,2005年1月8日)
“落户”两个字使标题文句活泼起来,富于动态,给人以具体、形象、鲜活的感受,比直接写“市民身上装了全陶瓷关节”要意趣横生得多。
又如:
动脉瘤“分裂”主动脉 介入手术巧“缝补” (医药卫生报,2003年9月20日)
“分裂”、“缝补”都是拟人手法的应用,其效果无须赘述。
三、用对仗
即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句子,成双成对地排列。这种手法用于标题,可以使读者看起采赏心悦目,读起来朗朗上口。如:
女童误吞玉坠 医师新法取出(医药卫生报,2005年1月27日)
顽皮少年针扎足 细心医生巧除之(医药卫生报,2005年1月18日)
这两则标题,都没有按常规叙述某某医院做了某某手术,而是把新闻事实中能吸引人的因素编成对仗的句子来表达,让人过目不忘。
四、用映衬
将相对的事物相映相衬。把相对的两件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叙述说明,从而起到烘云托月的效果,增强语言的鲜明性、生动性。如:
患儿心脏“千疮百孔” 郑州五院妙手“修心”
(医药卫生报,2005年6月4日)
用患者严重的病情来烘托大夫的“妙手”,吸引读者阅读下文。
五、用借代
不直接把人或事物的名称说出来,而用一个与其相关的名称或事物来代替,既可显示事物的特征,表达特定的感情,又引发读者的联想,增加标题的生动性。如:
平顶山市一院成功实施“桑兰式”手术
(医药卫生报,2003年10月18日)
1996年,我国著名体操运动员桑兰在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的赛前训练时不慎颈椎骨折,在美国接受了颈椎骨折内固定术,从此国内将这一术式命名为“桑兰式”手术。
这里用“桑兰式”手术,免去了专业术语带来的生硬、枯燥,既精简了字数,又利用人们共知的事实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
六、用感叹
有所感触而直抒胸臆,往往使用感叹词或短句来表达强烈的感情,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如:
险!升主动脉大出血
幸!急修补化险为夷
(医药卫生报,2003年3月15日)
七、用引用
在新闻标题中引用数字,通过一系列数字将新闻事实直接展现出来,在卫生科技新闻报道中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7年住院74次“搭桥”3座得康复(医药卫生报,2003年4月12日)
7年、74次、3座这些似乎很平常的数字,用在卫生科技新闻中则具有特殊的意义,从一个侧面描述了患者的痛苦和手术的难度,这个新闻标题正是抓住了这些数字的特殊意义,将新闻最精彩的部分在第一时间交给了读者,同时也将读者的“眼球”吸引了过来。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卫生科技新闻标题中的应用,标题中用修辞并非卖弄技巧,而是为了使新闻更生动形象,出神入化,更贴近读者。但在运用中也要力求贴切,不能乱用、滥用,以免弄巧成拙,让人不知所云。
总之,标题制作是一门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艺术。文无定法,如何把卫生科技新闻标题做得精彩,从而使读者在阅读卫生科技新闻时兴趣盎然,尚须我们不断地去求索、去创新。
(作者单位:医药卫生报)
编校:施 宇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条好的新闻,如果没有好的标题,往往会与读者失之交臂,而好的新闻,配以精彩的标题,往往会夺人眼目,使读者“一见钟情”。对于很难写活的卫生科技新闻来说,做好新闻标题尤其重要。而如何做好标题这个“新闻眼”呢?我的体会是巧用修辞手法。
文章有文采才生动,标题也不例外,不加任何修饰,不讲究辞法,标题就很容易陷入千篇一律的境地。看下面两个标题:
河南省中医院射频消融根治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漯河市中心医院开展放射状视神经松解术
这是曾经发在医药卫生报同一版面的两则科技新闻标题。“某某医院治疗(开展)某某病(手术)”,这个句式似乎成了此类新闻标题的格式、套路,顺手套来,十分方便,但却无任何情趣可言,久而久之,让人生厌。
其实,在卫生科技新闻标题中,大可不必非要把新技术、新课题用专业术语来表达得一清二楚;用修辞手法,使虚实结合,藏露得体,就会生动有趣得多。
一、用比喻
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说明和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这就是比喻。用好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
几年前我们报社一位记者写的一篇科技新闻标题给我印象很深刻,标题是这样的:
“钥匙孔”里的大手术
这篇报道是报道某医院开展了腹腔镜手术,作者没有直接说“某医院开展了腹腔镜手术”,而是把这种新术式开口小的特点,用像在“钥匙孔”里做手术一样来比喻,把枯燥、难懂的东西变得直接、生动,让人豁然开朗。
再如:
介入新技术排除体内“定时炸弹”(医药卫生报,2005年2月8日)
用“定时炸弹”来比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说明了其极度的危险性,也说明了介入新技术的价值。既形象生动,又能突出主题。
二、用拟人
即以人拟物,将物拟人。在实践中,用得多的是拟人手法。如:
美国全陶瓷关节濮阳市民身上“落户”
(医药卫生报,2005年1月8日)
“落户”两个字使标题文句活泼起来,富于动态,给人以具体、形象、鲜活的感受,比直接写“市民身上装了全陶瓷关节”要意趣横生得多。
又如:
动脉瘤“分裂”主动脉 介入手术巧“缝补” (医药卫生报,2003年9月20日)
“分裂”、“缝补”都是拟人手法的应用,其效果无须赘述。
三、用对仗
即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句子,成双成对地排列。这种手法用于标题,可以使读者看起采赏心悦目,读起来朗朗上口。如:
女童误吞玉坠 医师新法取出(医药卫生报,2005年1月27日)
顽皮少年针扎足 细心医生巧除之(医药卫生报,2005年1月18日)
这两则标题,都没有按常规叙述某某医院做了某某手术,而是把新闻事实中能吸引人的因素编成对仗的句子来表达,让人过目不忘。
四、用映衬
将相对的事物相映相衬。把相对的两件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叙述说明,从而起到烘云托月的效果,增强语言的鲜明性、生动性。如:
患儿心脏“千疮百孔” 郑州五院妙手“修心”
(医药卫生报,2005年6月4日)
用患者严重的病情来烘托大夫的“妙手”,吸引读者阅读下文。
五、用借代
不直接把人或事物的名称说出来,而用一个与其相关的名称或事物来代替,既可显示事物的特征,表达特定的感情,又引发读者的联想,增加标题的生动性。如:
平顶山市一院成功实施“桑兰式”手术
(医药卫生报,2003年10月18日)
1996年,我国著名体操运动员桑兰在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的赛前训练时不慎颈椎骨折,在美国接受了颈椎骨折内固定术,从此国内将这一术式命名为“桑兰式”手术。
这里用“桑兰式”手术,免去了专业术语带来的生硬、枯燥,既精简了字数,又利用人们共知的事实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
六、用感叹
有所感触而直抒胸臆,往往使用感叹词或短句来表达强烈的感情,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如:
险!升主动脉大出血
幸!急修补化险为夷
(医药卫生报,2003年3月15日)
七、用引用
在新闻标题中引用数字,通过一系列数字将新闻事实直接展现出来,在卫生科技新闻报道中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7年住院74次“搭桥”3座得康复(医药卫生报,2003年4月12日)
7年、74次、3座这些似乎很平常的数字,用在卫生科技新闻中则具有特殊的意义,从一个侧面描述了患者的痛苦和手术的难度,这个新闻标题正是抓住了这些数字的特殊意义,将新闻最精彩的部分在第一时间交给了读者,同时也将读者的“眼球”吸引了过来。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卫生科技新闻标题中的应用,标题中用修辞并非卖弄技巧,而是为了使新闻更生动形象,出神入化,更贴近读者。但在运用中也要力求贴切,不能乱用、滥用,以免弄巧成拙,让人不知所云。
总之,标题制作是一门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艺术。文无定法,如何把卫生科技新闻标题做得精彩,从而使读者在阅读卫生科技新闻时兴趣盎然,尚须我们不断地去求索、去创新。
(作者单位:医药卫生报)
编校:施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