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榜样大餐”!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magicli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界自信十足
  
  关于“中国企业到底应该向谁学习”的争论,随着近年来产、学界日益涌起的“管理中国造”思潮而越加激烈,至今莫衷一是。
  半年来,本刊为此命题也做了大量的调研。结果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相对于学界与咨询界,企业界人士对此问题的答案明显倾向于一致。比如:本刊曾分别通过本刊网站与年会现场问卷进行了调查,结果几乎完全吻合:将近六成(分别为57.1%和59.4%)的被调查者都认为中国企业“应走自己的路”,而只有三成左右(分别为28.6%和33.0%)认为“应该继续学习西方经验”,两者相差悬殊。而这,和本刊平时与企业家们一对一交流时留下的印象也大体一致。由此可见,在中国一线企业家心目中,创建“管理中国造”的冲动与自信是很强烈的。
  
  咨询界各有所持
  
  而与中国企业家们一致“自力更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被称为企业“外脑”的咨询界,对此命题却由于“出身”不同,而观点殊异,甚至针锋相对。
  “海龟”们赞成百年前洋务运动时的口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跨国外脑”们,则很瞧不起中国企业家常说的一句话:“这是中国特色”,认为这不过是为不规范的管理行为遮羞。区区20年,中国企业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管理体系。
  而“本土外脑”们则认为:眼下流行的管理理论,只适用于西方跨国公司。如果说它们是骆驼,中国企业充其量是一只兔子。骆驼骨架大,前进需要稳健。而兔子比较小,速度与灵活则是生存之本。骆驼和兔子的另一个本质不同在于:骆驼有驼峰,有足够的储存,可以不喝不吃穿越沙漠;而兔子不行,必须一边跑一边吃喝,否则很快就会完蛋。
  三种答案都有道理,但也都有失偏颇。
  比如“海龟”们虽然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从来没有说清楚:哪些是体?哪些是用?体与用究竟如何对接才不会出现排异?
  比如“土鳖”们虽然以骆驼和兔子做了形象的比喻,并得出结论:兔子学不了骆驼,但兔子永远就是兔子吗?会不会很快进化成骆驼?如果是必然,那么学习骆驼的生存方式是不是越早越好?
  比如跨国咨询公司们不知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些史实:中国管理思想虽然在近代中国没能催生产业革命,但却在日本工业化过程中焕发出了异彩。日本著名管理学家伊藤肇认为:“日本实业家能够使战败后的日本经济迅速复兴,中国经典思想的影响力,应居首功。”
  
  不可偏废的三个标杆
  
  那么,到底中国企业向谁学习呢?
  本刊综合资料分析,中国企业学习的目标不外有三:向中国传统思想学习;向我党军队学习;向跨国公司学习。三种学习都不可偏废。
  新加坡人马凯硕在近著《亚洲人会思考吗?》中认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强国占有的文化、传播、经济、军事资源在增多,文明的交融与交流将很难平衡。弱势文化面临着被强势文化同化的危险,这个同化与反同化的过程中必将矛盾迭起,也增加了后发国家寻找自身发展模式的难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亚洲学者纷纷认识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亚洲国家都无法完全复制西方模式,亚洲人必须找到一条不同于西方的道路。在交融与学习、借鉴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不迷失自我。
  为此,在分享不同风味“榜样大餐”之后,我们各界都共同有责任回答:中国企业会思考吗?该如何思考?
其他文献
七字长寿箴言    这是我在30多年前从一本日本杂志上看到的一个“小故事”。  说的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人们对一位高龄130岁而依然矍铄的智叟能如此长寿十分好奇。人们纷纷问其长寿之道,智叟说:“我把长寿奥秘已写在这个金制盒子里,看谁肯花最高的价钱来买,谁就能得到这个长寿秘诀。”于是,很多有钱人蜂拥而至,竞相出高价收买。后来,被一位富商以十万黄金买去。富商打开盒子一看,只是七个字:“头冷、脚热、
期刊
你所在的公司也许正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公司的收入和股东收益下降,或者相对于竞争对手的高速行驶,你们已变成了一辆沉重缓慢的牛车。与此同时,核心员工的连续跳槽对公司的打击很大。高层向你不断施加压力,身为人力资源主管的你很委屈,因为提工资、赠股份、建立学习型组织等等,所谓留住核心人才的方法,你们都有,为什么他们仍然不能忠诚?  愤怒显然于事无补,我们首先会想到离职面谈、离职调查、寻找良好的人力资源策
期刊
艾森豪威尔“智”服巴顿等  ——领导者拥有的不只是令旗  文/孔 龙    哲理的故事  1944年深秋,盟军已向德国本土逼近,希特勒为扭转败局,决定集中兵力在西线发动一场反攻,夺回主动权。为此,德国迅速征集了从16岁到60岁的25万人参战,反攻地点定在崎岖不平的阿登山区。而这个地区正是归属于美军将领布莱德雷第12集团军群下霍奇斯的美第1集团军和巴顿的美第3集团军结合部,相对防守松懈。  果然,当
期刊
良性循环的企业与成功    一个企业的业绩与福祉,与其成员的业绩与福祉是分不开的。为了给员工提供优越的工作和报酬,企业必须成功。而要想成功,企业就需要能干的员工。怎样对待员工才能让企业和个人都得到成功?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远见卓识的领导力和有技巧的管理。  当企业珍视和回报自己的员工,使得员工也致力于做好工作的时候,双方就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通过自己的表现,员工可以推动企业获得更高的
期刊
事件与人物    中国企业500强缺少“竞争”  中国企业联合会近日公布了2004年中国企业500强评选结果。与去年相比,中国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成长速度明显快于世界企业500强的平均水平。今年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中,新组建的国家电网公司取代了中石油位居榜首。  国家电网公司还成为第一家跻身世界企业500强前50名的中国企业,列第46位。2004年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近9万亿元,三年平均增长2
期刊
从甲骨文收购仁科看应用软件业新变局作为信息化用户,你可以不关心软件厂商之间的并购,但你不应该不了解软件市场的变动。  别让自己今天选的软件,明天就找不到了出处!    收购之路是辛苦的    2004年年底,全球第二大软件厂商甲骨文以103亿美元成功收购另一家全球著名企业应用软件公司仁科(PeopleSoft)。在软件业的收购案中,此次前后长达18个月的恶意收购,无论是历时之长还是涉及金额之大,都
期刊
追杀“新联想”    过去多年,在全球PC,尤其是中国的“白领”市场,IBM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去年年底,中国的联想公司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想借此冲击全球电脑阵营。可两个月来,戴尔、惠普的反击非常严厉。  惠普高管多次强调:联想并购IBM PC案是个空前绝后的机会。戴尔的高管也有类似的表示。他们先是在全球执着地挖IBM的墙脚,还广泛吸纳原IBM PC部门中的优秀人才。因为,虽然IBM PC
期刊
春风吹拂,一年四季的轮回往复又开始了。但随着岁月在循环中流逝,也许我们会不经意间发现:为了工作,我们曾经痴狂、气愤或者忘乎所以,但如今,一切却似乎都有些模糊了……  萌生做这个主题的想法,源自《2004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的发布。看着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一个还不被人重视的问题窗户纸似的被捅破了。很多职场中人都不禁会感叹:“这些问题我也曾经碰到!”、“我现在就有这种感觉”……人都有趋利避害
期刊
本期策划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04年7月底。  那年那月那天,20岁的联想与10岁的亚信科技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签署协议。双方通过业务资产和股权置换的方式,实现了两家公司IT服务业务的合并。对于IT服务,同是国内IT行业的领导企业,做减法的联想急于剥离,而做加法的亚信却恰好乐于接手。这一加一减之间,正好体现出了两代企业不同的特质与心态。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两家企业的管理层在众人面前的不同展现。这边
期刊
西曼、黄辉和缪克斯·阿吉,他们都是成功的个案,而跨文化管理大师理查德·刘易斯的工作,就是从类似的个案中总结出共性。作为全球最具声望的跨文化交流专家和语言学家之一,这位满头银发的学者自己就有丰富的多文化背景,精通12国语言,为许多世界领先企业,如:IBM、奔驰、微软、雀巢、诺基亚、联合利华等,成功组织过培训课程和研讨会活动,当过日本美智子皇后和其他皇室成员的家庭教师,为野村证券、三菱、日立、三洋、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