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的“爆款”美食, 出自这些“美食科学家”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NIC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市面上的“网红”美食越来越多。有“爆款制造机”之称的盒马就先后推出喜茶芝士、豆乳青团、奈雪宝藏粽、螺蛳粉青团、酸辣鸡爪青团等众多“新趣特”口味的美食,俘获了年轻人的心。你知道这些“网红”美食是怎么打造出来的吗?原来,盒马有一个专门的时令美食研发小组快速制造“爆款”美食,研发人员都是“美食科学家”,用“快时尚”的理念来研发新品,用科研精神钻研美食。
  “爆款”背后的“美食科学家”
  2006年,26岁的甜希从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专业硕士毕业。她的同学大多在科研院所工作,还有一部分去了医药公司,甜希则选择加入联合利华,负责国际餐饮连锁调味料的研发。当时甜希服务的客户包括必胜客、肯德基、麦当劳等,肯德基汉堡中的第一代、第二代低油汉堡酱正是出自她和同事们之手。
  在联合利华还没过“七年之痒”,因为家庭原因甜希辞职考上了公务员,在市场监管局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让她有些厌倦,她不禁怀念起以前外企工作时的快节奏。
  四年前,在盒马鲜生工作的一位朋友向甜希抛出了“绣球”,邀请她到盒马工坊研发新品。见面那天,盒马鲜生CEO侯毅滔滔不绝地谈起用“快时尚”的理念来研发新品的计划,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要不断创新,二是要引领潮流。甜希兴奋极了,当即决定加入。驱动她跳槽的正是那颗探索未知领域的心。
  时令性产品的研发小组内,成员们个个都阅历丰富,既有美食家的情怀,又有创新的追求。他们中既有像甜希这样的科研人员,也有触觉敏锐的美食品鉴大师,还有五星级酒店的大厨。甜希的同事姜影在进入盒马工作之前,就有二十多年专业厨师的从业经历,为五星级酒店、米其林餐厅掌勺。那些年酒店里的菜单半年或一年才更新一次,且调整很小,节奏很慢。她日复一日做着相同的菜,很多创意无处安放。只有在相熟的VIP客户来光顾时,自己才会做一两个新品给对方品尝。加入盒马鲜生后,姜影找到了激情可以发挥的地方。团队每天都在不停地创新、不停地头脑风暴,每25~30天就要更新超30款熟食、面点、半成品菜,春天卖青团,夏天卖糟卤,秋天上板栗,冬天卖猪肚鸡火锅……一年之内,他们就在盒马鲜生全国的门店推出了一千多款新品。
  甜希也在这里找到了兴趣所在。科研与美食,当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出现在甜希身上时却意外地和谐。对甜希而言,厨房是她的实验室。
  除了油盐酱醋等瓶瓶罐罐,这里还出现了量杯、天平,看起来像是一个密不透风的严谨实验室,有几盆绿萝和几条金鱼调节着看似紧张的气氛。
  甜希遵循一套逻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设计实验。用做实验、做研究的方式钻研美食,她主导开发出了酸菜鱼青团、流沙爆珠青团、腌笃鲜青团等多款市场反响热烈的产品,还推出“盒马X喜茶联名青团”,选择了喜茶最有代表性的豆乳、阿华田和啵啵作为原材料,将奶茶与青团融合。这款联名青团未卖先火,预售两小时瞬间售罄,正式开卖当天全国9城盒马鲜生门店10分钟内被抢空。
  网红月饼里藏了五颗“彩蛋”
  从本帮菜餐馆到各大知名酒楼,每一年秋季,上海都会展开一场苏式月饼大战。每年中秋来临前,如何做出创新的月饼,让甜希很是头疼。
  去年中秋,恰逢阳澄湖大闸蟹上市,甜希在从小吃到大的蟹粉汤包上找到了灵感:不如做一款鲜肉大闸蟹爆珠月饼?她立马来到实验室,在一块小黑板上画下月饼的雏形,那是甜希研发新品必不可少的步骤:让想法一目了然。
  这款月饼的难点有二,即蟹肉的配比以及爆珠的研发。据悉,一只苏式月饼的重量约在70克,皮馅配比有讲究,皮馅四六开是最完美的比例,针对这一比例甜希和同事们做了不少于6次实验。研发这款月饼时,甜希发挥了专业“本能”:精确计算馅料的比例、孔径,将其调试至最佳搭配,同时根据每一口掉落的酥皮大小判断含油量。
  为了钻研醋珠,甜希先动手自己做,她上网买了乳酸钙等化学品和工具,钻研如何才能让表层包裹住醋液,还能耐高温,由此想到了读微生物专业时学的包埋技术。一个月时间,甜希与上海一家拥有29年制造调味料历史的工厂反复测试,做了几吨的小样,前后调整了不少于10次,最终爆珠出生。
  一层蟹肉、一层鲜肉、一层爆珠,外面裹上带着麦芽糖甜味的酥皮,金秋的第一枚苏式月饼诞生。出炉后,他们在月饼上印上了一个“蟹”章,瞬间,唾液开始分泌。他们拿给“终极试吃官”老菜(盒马鲜生CEO侯毅)品尝,挑剔的他竟没有任何意见,一次过关。
  这款月饼上市当天,不少人抢先吃到,最让他们惊艳的是烤制后已经存在于馅芯中的醋珠,夹杂着姜味,与蟹的腥味完美融合。在小红书上,有780篇笔记提到了这款月饼,不少尝鲜者都提到了这五颗“彩蛋”。
  “黑暗料理馅料”
  做出螺蛳粉青团
  2021年距离清明还有半个月时,“青团大战”已经拉开帷幕。每一年出什么口味,都让甜希和同事们颇费心思,例如去年他们就用“黑暗料理馅料”做出了酸菜鱼青团,反响都不错。
  今年他们盯上了螺蛳粉。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宅经济”助推,螺蛳粉销量暴涨,在天猫等电商平台,正宗的柳州螺蛳粉“一碗难求”,商家们纷纷开启了预售模式。淘宝数据显示,用户2020年搜索“螺蛳粉”达到2.2亿次,成交单数是2019年的两倍以上。
  当研发小组讨论今年要出什么口味的青团时,组员们“脑爆”了上百种口味,螺蛳粉靠口味和热度脱颖而出。
  青团是一款有1000多年历史、经数十代人“检验”的传统美食;而螺蛳粉则自带“网红”体质,多次占领热搜榜,两者的结合,颇有想象力。但把汤汤水水的螺蛳粉作为馅料包进面粉皮中,难题不少。比如怎么让干粉和汤汁达到刚好的匹配度?怎么把这些配料完整地还原在一张小小的皮料中?
  为此,甜希和同事们没少花心思。酸笋、干粉等配料的长度也有要求,不能剪得太长,也不能剪得太短,不然会影响口感。团队的自我要求近乎苛刻——面粉皮在四小时内不会发硬。
  经过反复实验、调整配方,新品终于有了雏形。甜希端着一盘新出炉的成品请同事们试吃,得到一致好评。她表示,所有的流程都必须非常精细,测量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否则在量产时,细微的误差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每一个变量,都会影响整个青团的口味”。
  讓甜希没想到的是,最大的难关出现在投产前——因为螺蛳粉太臭,苏州代工厂担心在生产过程中会引来附近居民投诉,拒绝了盒马鲜生的订单。
  最终甜希和同事们不得不一边现场演示制作,一边请对方“闻味儿”,这才获得了认可。
  螺蛳粉味的青团在盒马鲜生上市后,部分门店仅3小时就售罄。不少网友评价:“吃前嫌臭,吃后真香。”
  螺蛳粉青团上市的第一天,杭州人小王迫不及待地赶往附近的盒马鲜生门店购买。小王是个地地道道的吃货,对面食钟爱有加。往年青团上市,他是朋友圈第一个打卡的人。胖乎乎的团子里裹满了馅儿,绿油油的皮子透着新鲜艾草的清香,“一口下去,都是春天的味道”。
  在盒马鲜生品尝完螺狮粉青团后,小王非常惊喜:“外面的皮非常软,馅也是真的螺蛳粉,有腐竹、木耳、花生、酸豆角、米粉和酸笋,太有创意了!”
  每款新品上市后,甜希都会搜集吃货们的反馈,当收到好评时会感到很欣慰。接下来,甜希要全面打开她的美食雷达,制造下一个国民美食“爆款”。
  (编辑 邢多多 1048572239@qq.com)
其他文献
当埃及法老遇上汉代诸侯,会发生怎样的碰撞?  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在南京博物院展出的“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国汉代文明的故事”或许能给人们一些遐想的空间。  世界上有如此悠久历史的文明并不多。在2000多年前,东西方文明相隔万里、各自发展,并没有交融,如今跨越时空、同处一室,还显现出一些相似的地方,不禁让人唏嘘。  本次展览分别以蓝色和红色将展览分为“法老”与“王”两个布局,展览从不
期刊
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各地2892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他们中的39.83%对冲浪、攀岩、滑板、街舞等新兴运动中的一项或多项非常感兴趣,47.06%受访者表示对这些运动项目比较有兴趣,仅13.11%表示兴趣不大。滑板(54.63%)、街舞(45.99%)、冲浪(45.68%)、轮滑(39.38%)、攀岩(35.20%)都是较多受访者想尝试的新兴运动。(2021年8月2日《中国
期刊
2016年10月的最后一天,“惊天雷”终于越过印度洋到达索马里,几天后,“飞扬”也来到肯尼亚的一条大河边。  经历了半年的艰难跋涉,两只从北京起程的杜鹃,飞行超过1万公里,抵达旅途“终点”。  那里是遥远的东非。雨季将至,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味道,灼热的阳光笼罩着飞扬的尘土。两只“北京杜鹃”将在阳光雨露中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11月的北京,却早早迎来一波寒潮,气温最低逼近零下10摄氏度。特里·汤森
期刊
前段时间,一条关于“职业陪诊师”的视频走红网络,“陪诊师”职业逐渐走进大众视野。网络上曾有一则关于“孤独分级”的热帖,其中“一个人看病”“一个人做手术”是网友们眼中的“终极孤独”。现实生活中,儿女在外工作的“空巢老人”、独自打拼的“单身青年”,生病后却不得不面对这份孤独以及孤独之外的难题。“职业陪诊师”这个新兴行业就是“孤独就诊”这个难题的解决方案。(2021年8月12日《新华每日电讯》)  “职
期刊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披露,我国抑郁症的患病率高达2.1%,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是4.98%。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 17 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全国政协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认为,学业压力,社會环境中的消极因素通过家长、教师传导给青少年,社会性支持不足,是造成我国
期刊
有调研数据显示,高达81%的教育工作者认同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学业竞争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关系,64%的青少年认为与学业压力有关,65%的监护人认为与学校管理或学业竞争相关。  除了承受学业压力,家长、老师等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承受过度竞争,以及社会的消极心理、内卷化状态,带给成人的焦虑和紧张,也会传导给青少年。  生活在这个物质丰盛、资讯发达的时代,我们本应该是幸福的。可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却时常感到焦虑
期刊
2021年3月,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对2020年国民心理健康现状与趋势、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与2008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进行对比,提出了维护和促进国民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的对策和建议。从中我们也可以一窥年轻人的心理全景。  收入高不代表心理健康  《报告》依据202
期刊
2021年6月,2021年世界花园大会在浙江海宁开幕,26岁的李子俊成为最年轻的评委。这场园艺界盛事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年,如此年轻的他为什么能够担当如此重任?  李子俊虽然年轻,却是中国园艺界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他从小就喜欢睡莲,从10岁开始在楼顶天台上研究睡莲育种,种着种着就种出了国际范儿。  他培育的睡莲新品种“侦探艾丽卡”在2016年度国际睡莲新品种比赛中,荣获亚属间杂交种睡莲类冠军和年度最佳新
期刊
《风流一代》:联合国大会发布的《2021年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中国的幸福指数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仅排名在第84位,这个数字与我们的期望有巨大落差。为什么中国人的幸福指数排名不尽如人意?  彭凯平: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但也引发了很多社会心理问题。中国人民的幸福指数排名,显然与中国的大国地位及经济实力不匹配。这其实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很多工业大国
期刊
我六岁时,祖父不认识我了。祖父的房子坐落在我们家房子下方,我上学时为了抄近路常经过他的果园,有时候他会扔过一把木柴驱赶我,还说,我又没有在他的果园里丢失什么东西,干吗跑到他这儿来。不过有时候他也乐于见到我,会走过来叫我,把我叫成赫尔穆特。对于这些现象,当时的我并不在意,没注意到有什么不正常,后来也忘了,直到这病开始袭击父亲。  父亲为人一向孤僻,他退休后不久老是一人出神发呆,我们认为他对外界一丁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