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自主教学点滴谈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yangq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标指导下,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即从被动接受的传统学习方式转变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课堂上能学到怎样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关键词: 自主性、评价、差异教育
  【中图分类号】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新的课程改革带给我们这样一个新的理念——那就是新的学习观,具体地说,是学习方式的变革。“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让学生从课堂上能学到怎样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新课改以来,我始终以新课标为依据,以实践教学为参考,积极学习、研究、探索美术教学。
  1、学会赏识,在评价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和进步。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层次性,要针对具体的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制定相应不同的标准。从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绘画水平,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课堂评价往往都是由教师进行,教师从自己的标准甚至自己的喜好出发去评价学生的作品。而且评价结果页非常简单,往往就是以 “优秀”、“良好”、“及格”三个标准来定性,在此过程中,忽略了学生自主发言权。作品好在哪,不好在哪,学生根本得不到反馈,谈何日后的改正和提高?
  评价的内容应加入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等个方面。在操作新的评价模式中,学生是主体,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要建立民主自由的观念,不能高高在上,唯我独尊,从而使学生和自己产生距离,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丧失。教师在教学评价的时候要时刻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其次,教师要有耐心和恒心。要注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情况,针对细微的变化及时作出反馈,从而确保学生始终处于不断进步哈发展的阶段。最后,教师可以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发掘新的评价方式,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重视差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一般地说,每个学生的个性品质、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等方面都会表现出差异。在一系列美术活动中很容易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有的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强,对物体的形象抓得比较准;有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强,善于创造出新的事物形象;而有的学生对于这些艺术的元素感觉不够灵敏,在艺术上少有造诣。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教师要把学生的差异视为资源,尊重它、爱护它、发展它,使这些不同层次的资源得到最佳的利用。教师要允许和鼓励学生有差异,从而促进学生差异的发展,最终获得有差异的成功。
  差异教育——是一种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美术教学中不能轻视差异教育。
  艺术来源于对生活的感受。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成长经验来指导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应从学生所处的大环境、小环境来理解和指导学生。在美术课上,我不是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是启发学生表现生活的积极倡导者,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每一位学生都有平等参与的可能。只有平等才能给学生思想的自由,让学生成为美术课堂的主人,让他们自主去描绘他们心中的生活,这样表现出来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
  在差异教育中,如何定位师生关系很重要。民主、自由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心理放松,其创新意识和能力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尤其对于美术课这样的艺术课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激情和灵感,如果没有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学生是无法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学生应该使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以作为指导者、帮助者的身份统领课堂。教师要发自内心地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充分肯定每位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在教师的宽容、鼓励与期待中茁壮成长。
  比较表现同一主题的两张作业:一张工整细致,对事物的表现刻画一丝不苟、真实具体;一张奔放甚至有些凌乱的,对事物的表现不够细致具体。你能说一定就是前者好吗?这就是学生表現风格的差异性的体现,各有各的好。重要的是,他们都做到了自己的画自己来做主。
  为了优化自主教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努力在学习更好的教学策略。在一些资料上,我发现了几种方法,经过教学实践之后,确实是行之有效的。想与各位同仁一起分享:
  一、“画—教—画”策略
  传统的绘画教学模式是先教后画:教师教授→教师示范→学生绘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绘画水平、知识水平的评估上存在模糊性,形成盲目的教学状态。学生对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同样存在模糊性,形成“受逼”的学习状态。这样的状态违背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规律,这样的课堂是毫无生气的。
  而“先画后教再画”则是学生先试着画一画,在遇到困难的前提下,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进行必要的讲授,最后再次绘画。从“先画”到“再画”,学生的绘画水平有质的飞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这种策略适用于“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单元。具有深远的意义:“试画”过程,让教师更了解学生,让学生更了解自己,做到有的放矢。并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学习的目的,使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们都竖起了耳朵,睁大了眼睛,课堂学习氛围融洽。由“先画”到“再画”的比较,提高学生的绘画热情,增强绘画信心。
  二、“先拆后做”策略
  传统的手工课上教师做一步,学生跟一步,学生只是教师的遥控器,学生的作品是老师的仿制品,毫无自主、创意可言。面对四五十个学生,教师喉咙都喊哑了,学生还做不像。
  所谓先“拆”后“做”,就是让学生在拆的过程中寻求制作的方法,为更好地“做”打好基础。这种策略给教师的课前准备加重了负担,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把以前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其意义在于: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拆”是学生都喜欢的,老师的手工示范作品学生总是喜欢摸一摸、看一看。其次,可以提高学生的钻研精神。“拆”也要“会拆”它要注意拆的次序和拆的方法。要完好无损的拆下来也有一些难度,这就需要学生的钻研。通过先拆后做的过程,学生学会了一种手工制作的方法。“拆”是“做”的手段,“做”是“拆”的目的。“做”不是临摹而是设计,需要学生或用拆的知识来设计出新的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
  另外,还有很多好的策略,如引导学生自主利用网络资源,拓宽视野,提高审美情趣也是种好的方法。
其他文献
摘要:双向互动有效提问应成为当前新课改下的问题发展趋向,但是这种双向互动性的提问在当前课堂教学中重视的程度还不够,要让这种“双向互动”的课堂提问“有效”的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双向互动”,指导学生质疑方法,形成“双向互动”。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 双向互动 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问题具有
期刊
【摘要】创新教育,目的在“新”,行为在“创”,成败在于“教育”,基于这种管见,在低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重视早期应用题的编题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创新思维 早期应用题 编题训练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早期应用题教学应根据实物演示进行编题,
期刊
摘要:自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课程标准就随着课改一起,至今更新了十一年。其中虽然成效颇丰,却也在其施展中一直掣肘于各社会参与主体的抵制及博弈。尤其是作为社会支配文化与统治阶级意志缩影的人文社会学科——语文,由于其所蕴含的社会意识和价值控制较为突出的缘故,该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即它是语文课程实施之前和实施背后各方利益主体博弈情况的最明显和集中反映。故以下将以
期刊
摘要:“为人师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注重强调的是师德的重要性。先不说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调的就是师德。光有师德还不够,教师需要更多的是耐心爱心,用对等待自己孩子的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学真正融到学生心中。  关键词:师德 爱心 师德修养 传道授业解惑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有这么一句大家经常听到而且也很熟悉的话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已在全国各实验区展开实验论证,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试图在高中篮球和俯卧式跳高教学中,运用创新原理对“学导式”和“导学式”两种模式进行构建和应用,以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体育课堂效能,全面发展学生体育能力。  关键字:学导式;导学式;体育教学;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学导式”在
期刊
[摘要] 我国目前广大青少年孝德意识较为淡薄,没有健全的人格,就会影响到我们民族的未来。孝是立德之本,是一切美德形成的起点和基础。弘扬和培育学生的孝德,可以作为学校德育的基础,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进一步促进学生转化工作。逐步引导学生把对父母的孝推延,循序渐进,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民族。对学生进行孝德培养,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 孝德教育
期刊
摘要:本文用结构语言学的“双层分节理论”来分析汉字结构,把汉字分析为由两个层次组成:一是意义层次,二是区分层次。意义层次是汉字字形的整体层次,区分层次是汉字整体字形的笔划构件层次,这些构件组成了汉字的整体字形,而整体字形层次就是汉字的字义层次。汉字的意义层次与区分层次具有“任意性关系”,这基于语言学家索绪尔所提出的“符号学的第一原则”,因此汉字实现了符号区分功能的最大化。  关键词:双层结构;意义
期刊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超越学习书本知识的局限,要求学生深入自然情境、社会活动领域,开展探究、参与性的体验、实践等学习活动,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综合实践活动是嫁接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的一座桥梁。  【关键词】: 体验过程 合作成长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随着美术高考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文化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在家长的教唆、学校的动员之下,开始把学美术当成是进大学的“敲门砖”,然而在美术高考热的背后却存在着一系列的负面问题。无论从美术高考的现状来看还是从美术专业考试本身以及美术考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我们都可以得到一个结论:美术热如此升温下去,必然导致美术事业的畸形发展。因此学生要认清当前的局面,从自我的情趣出发,不要盲目地去学美术。同时家长及老师
期刊
摘要: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现代西方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它重视人的价值,关注人性,认为人性是善而能动的,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为了培养完整的人和有个性的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做出了新的审视,提出了符合人性的师生关系观。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师生关系的认识是基于对人性的认识的基础上的,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呼唤建立以民主、平等为前提的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才是符合人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