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学也”——试论刘熙载文艺思想的一个根本观点

来源 :学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y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刘熙载论艺所涉领域广而所得见解要,其行文虽散,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语录评点方式,然而却“骨子里尽有分数”。他把文艺看作是一门“心学”,可以说,其所有对文艺的具体看法都“拱向注射”于这个根本观点。弄清他的“心学”观念的涵义,不但对于进一步总结评价刘氏文艺思想有必要,而且将有助于我们今天建立具有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其他文献
博客圈信息发布流程的特点是先出版、后过滤,博客圈存在着信息自我修正的内在机制,这些内在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横向的非强制性的校正,主要通过博客间的互动来实施,如读者对博
欧阳修的作品最晚于12世纪中期传到了朝鲜,在那里广泛传播。文人们从形式与内容方面吸收、借鉴其文艺理论;批评家们对其文学创作展开了以赞誉为主的各种形式的评价。此外,欧
质与量的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一条基本规律。人们曾经详尽地考察过质与量“是什么”的问题,这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对于质与量是怎样产生的,它们存在的基础是什么,事物的发展为什么总是表现为先由量变再到质变等问题,似乎还须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探讨这些问题,对于更深刻地理解质与量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理解质变与量变及其相互联系,是相当重要的。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正> 旧中国历史上,关于在“四·一二”反革命叛变中资助蒋介石的江浙“财团”问题,以往尚少论述。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初步探索,以求教于同志们。一、江浙“财团”的由来旧中
<正> 国营企业基本折旧基金的管理权限问题,在当前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中,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孙冶方同志一贯主张下放基本折旧基金的管理权限,全部留归企业,以利于固定资产的及时更新改造,促进生产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梁文森、田江海两同志也曾在1980年11月4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主张把“基本折旧基金基本上归企业自己管理使用。”对这两位同志所揭示的问题,我表示赞同,但对他们提出的解决办法,不敢苟同。下面谈谈我的看法。社会主义国营企业就所有制而言,是我国当前公有化程度最高的企业。它的一切财产物
随着金融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功能与作用不断加大,金融的稳健与安全对丰十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加,然而金融市场自身的脆弱性表明金融危机是不可能避免的
<正> 李运福同志说:“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性质、生产力的状况,以及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还带有旧社会的痕迹等方面出发,去说明按劳分配的必然性,群众也可以理解和接受。”我认为“道德和精神”的因素不能作为按劳分配的客观根据。如果把“道德和精神”的因素作为实行按劳分配的一个前提条件,就必然得出按劳分配不仅是由社会主义生产结构所决定,而且是由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思想觉悟程度所决定的结论。这与马克思所阐明的关于分配的一般原理是不相容的,用来指导实践必然会产生许多不良后果。
自从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充分地奠定目录学的坚实基础之后,随着社会、学术的发展,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间,许多学者在刘氏的基础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多方面的进
<正> 《学术月刊》1982年第9期发表了拙作《生产力是物质的而不是精神的》以后,我听到两种相反的看法,有些同志赞成我的观点,有些同志不赞成我的观点。《学术月刊》1983年第2期尹宣明同志的《生产力范畴应包括精神因素》一文,就属于后一种。早在六十年代初,一些同志在同李平心同志进行争论时,就热烈地讨论过这个问题,看来还要争论下去。下面我仅就精神生产力同物质生产力的关系问题,补充一点看法。
<正> 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继续明朝的政治制度,在岛上分府置县,立官设职,建立封建政权,加强自己的统治。他自己仍称明朝的延平郡王,实际上成了全台湾岛上的最高封建统治者。郑成功死后,儿子郑经,孙子郑克(?)等相继在台湾统治了二十二年。在此期间,郑氏父子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