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59家基金公司的境遇有着天壤之别。华夏、博时、嘉实为首的三巨头管理着2000亿元以上的资产;而个别小基金只有数亿元的资产管理量,规模相差200多倍。
备受瞩目的华夏基金吸收合并中信基金案尘埃落定,在中国基金发展史上,这无疑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是否意味着——
中信证券导演“象吞蛇”
华夏基金并购中信基金,是国内基金行业第一起并购案。并购的主角都声名显赫。华夏基金是基金业的老大。作为1998年成立的国内首批全国性基金公司,它刚刚以2479.92亿元的净值总额名列2007年基金规模榜榜首。中信基金虽然只有4年多历史,旗下有4只基金,规模远不如华夏,但毕竟有中信证券撑腰,也是出自名门。
两者的结合,并非“两情相悦”,而是归因于幕后的强势导演:中信证券。为了得到华夏基金,中信证券煞费苦心,从2006年开始,一路过关斩将,砸下血本连环收购。
据证券业知情人士介绍,2006年7月,中信证券收购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证券分别持有的35.725%和5%的华夏基金股权,出价“不超过3.3亿元”,即每股5.90元左右;2006年10月,中信证券再次收购北京证券持有的华夏基金20%股份。此时,中信证券已持有华夏基金60.725%股份,位居控股地位。但中信显然志不止此。
2007年1月,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以不超过3000万元的价格受让中国科技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持3.55%华夏股权。此时,在中信之外,只剩下西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那35.725%的股权。
中信证券全面控股华夏基金的意图已经显露,华夏基金的股价也就水涨船高。据业内人士透露,西南证券曾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华夏基金资产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为每股7.36元,与早先相比,已然升值25%。于是,中信证券和西南证券围绕股权价格问题,胶着谈判了将近1年。两者最终在2007年9月12日签署协议,中信证券获得了垂涎已久的35.725%股权,也意味着中信证券完成了对华夏基金100%的控股。
中信证券同步进行的另一条主线是,大举增持中信基金股份。2007年6月25日,中信证券收购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上海久事公司、中海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持有的中信基金31%、10%和10%的股份。交易完成后,中信基金被“私有化”,中信证券100%控股。
由于证监会之前发布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规定,一家证券公司只能全资控股一家基金公司,因此,中信证券全面控股的中信基金、华夏基金,必然要进行整合。究竟谁整合谁?市场上一时传言四起,声浪最高的反而是“蛇吞象”:中信基金作为“嫡系”,整合华夏基金这个“旁系”。
然而,实力的悬殊,最终让“蛇吞象”成为空想。在去年秋天,中信证券公告:华夏基金吸收合并中信基金。接下来,将是复杂的业务整合过程。
券商布局能否引发燎原之火?
同样在《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中,还有另一个规定:“基金公司主要股东持股比例不超过全部出资的49%”。也就是说,中信证券煞费苦心得到了华夏证券之后,还得想办法把51%的股权卖出去。
那么,中信证券苦心导演这场戏,究竟意欲何为?
或许,从中信证券诞生的那一刻起,血液里就流淌着不安于现状的因子。早在2001年以来的熊市,中信证券就大举收购,不断扩张。2004年,中信证券已经收购了万通证券、金通证券,并全面收购了华夏证券。资本市场的强力出击,让中信拥有了165家证券营业部、60家证券服务部,弥补了先天不足,成为数一数二的券商。
中信重组的华夏证券,正是华夏基金的发起人、大股东。不过,这并非中信证券收购华夏基金的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中信证券迫切需要一个规模更大、实力更强的基金公司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加强中信在资产管理、集合理财、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风险管理、金融期货等领域的实力。这是中信证券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而中信的嫡系,中信基金,由于规模有限,显然无法承担这一使命。
华夏基金作为实力最强、分红最多、产品线最丰富的基金公司,成为不二之选。在2002年,亏损累累的华夏证券断腕自救,将华夏基金股份全部转让给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从而形成了中信证券收购前的股东格局。虽然后来中信证券吃下华夏证券,也还得投入血本,重新收购华夏基金股权。
业内人士提到华夏基金并购中信基金,结论不约而同地指向一点:“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因为这场收购并非基金公司之间竞争的结果,而是同一个“爹”一手策划的。不过,股东之间的合并,确实为基金业的整合指明了一条路。
根据《基金法》规定,基金公司主要股东须为金融机构。因此国内基金公司都是券商、银行作为主要股东发起设立的。这一规定使得基金公司的整合难度大大加强。一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很难参与收购。而且,同业整合很难靠基金公司发起,而要借助主要股东的推动,比如券商。
一位基金业人士打了个比方,虚构了一场收购的路径:假设汇丰晋信基金公司要收购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原本两家公司的中外方股东都很稳定,收购合并也无从谈起。除非在英国的汇丰与施罗德合并,而汇丰银行正好是交通银行的股东。这样一来,在中国的汇丰晋信就有望并购交银施罗德。
基金行业集中度不升反降
原本业内人士预计,基金公司会像券商一样,经历一个从“野蛮生长”到并购整合的过程。然而,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基金行业的集中度不升反降。
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07年底,基金总数达到了396只,基金净值总规模达到32754.03亿元,平均每家公司净值规模高达560亿元,其中,华夏、博时、嘉实、南方、易方达、大成、广发、华安、景顺长城9家基金公司净值规模超过1000亿元,成为千亿俱乐部成员。华夏、博时、嘉实三家公司管理规模更是超过2000亿元。
虽然如此,前10大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为16305.23亿元,占全部基金公司的49.78%。而2006年12月31日,前10大基金公司管理着全行业57.25%的资产;2005年,这一数据为58.27%。可见,集中度逐年下降。
海通证券研究所首席基金分析师娄静分析说,以资本市场发达的美国为例,大公司固然实力强劲,但那些产品有特色的小公司没有消亡。从1985年以来的数据看,基金行业并没有出现集中趋势,美国前10大基金公司管理资产占所有公司的49%,与中国不谋而合。不同的是,美国前5大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占全行业的38%,中国占31.8%。
2007年的另一大特点是“中间集团”迅速崛起。银河证券的统计显示,有19家基金公司规模净值增长超过5倍。比如,2007年底中邮创业基金公司管理规模达到769.13亿元,比2006年底的21.48亿元暴增了34.8倍,成为规模增长最快的公司;天弘基金增长30.94倍,光大保德信、中海、天治、东方、金鹰等公司规模增长速度也都超过10倍。
娄静分析说,去年发展快的基金公司,都是业绩突出。目前90%的基金投资都来自散户,因此,老百姓看中的是基金的赚钱能力。业绩的背后是团队,团队的背后是制度和流程,包括风险控制机制、投资流程、薪酬体制等等,而制度的背后是大股东的实力。这些才是业绩背后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大小基金如何博弈?
牛市里,大大小小的公司都活得很好。面对风头正健的新基金公司,老牌公司有何对策?
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周罡分析说,大小基金公司,说到底,比的是研发和营销。
在竞争初期,肯定是业绩的比拼,实际上是研发投入、研发团队的比拼。虽然去年新公司上升迅猛,但衡量一家公司的研发实力,还得看它所有产品的收益。大公司旗下的产品都很优异,而一些小公司把全部研发力量都押在一个基金上,推出一两个“明星”,其实不是真实能力的反映。
研发投入决定了基金续航能力。据周罡介绍,业内省钱的办法就是研发外包,直接买别人的研发报告,这里面风险很大。一方面,自己没有研究团队,就无法判断别人的研究报告;另一方面,目前对研发机构缺乏有效监管,一旦基金公司“吃药”,只能自己承担后果。多年前,鹏华也走过这条路,现在公司自己的行业研究员就有19个,专人跟踪各个行业,从熊市跟踪到牛市,对每个行业的了解更深入,投资稳定性也提高了。所以,有实力的公司自己搞研发,外部报告只是作为参考。
发展到后期,公募基金的收益差异逐渐下降。这时候,公司之间的比拼就涉及营销和服务了。老百姓知道买基金,但并不知道买什么好,基本是听银行客户经理的介绍。每家基金公司都会给银行客户经理做推介会,讲产品、讲市场看法、讲配置,让客户经理了解基金产品,再让他们介绍给老百姓。那些营销团队出色的基金公司,平时靠内容打动客户经理,在股市震荡时,可以在第一时间召开推介会,把信心、市场对策传递出去,让银行的客户经理持续营销。可见,比拼的还是实力。此外,老牌公司在公司文化、投资纪律、人才储备、投资研发结合上,更为深厚。
虽说中国基金业集中度在下降,但基金公司依然有并购的动力。周罡分析说,在基金人才紧缺时期,大公司可以通过并购,获得完整的团队。也可以借机消灭市场的搅局者。业内普遍认为管理40~60亿元资产,公司就可以赢利。换言之,规模小于这个数量的公司,都在赔钱。揭不开锅的时候,小公司自己都会找上门来,寻求被收购。
正如券商走过的路,牛市个个腰板都硬,熊市最难熬。下一个熊市来临之时,就是中国基金业的整合之时。
备受瞩目的华夏基金吸收合并中信基金案尘埃落定,在中国基金发展史上,这无疑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是否意味着——
中信证券导演“象吞蛇”
华夏基金并购中信基金,是国内基金行业第一起并购案。并购的主角都声名显赫。华夏基金是基金业的老大。作为1998年成立的国内首批全国性基金公司,它刚刚以2479.92亿元的净值总额名列2007年基金规模榜榜首。中信基金虽然只有4年多历史,旗下有4只基金,规模远不如华夏,但毕竟有中信证券撑腰,也是出自名门。
两者的结合,并非“两情相悦”,而是归因于幕后的强势导演:中信证券。为了得到华夏基金,中信证券煞费苦心,从2006年开始,一路过关斩将,砸下血本连环收购。
据证券业知情人士介绍,2006年7月,中信证券收购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证券分别持有的35.725%和5%的华夏基金股权,出价“不超过3.3亿元”,即每股5.90元左右;2006年10月,中信证券再次收购北京证券持有的华夏基金20%股份。此时,中信证券已持有华夏基金60.725%股份,位居控股地位。但中信显然志不止此。
2007年1月,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以不超过3000万元的价格受让中国科技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持3.55%华夏股权。此时,在中信之外,只剩下西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那35.725%的股权。
中信证券全面控股华夏基金的意图已经显露,华夏基金的股价也就水涨船高。据业内人士透露,西南证券曾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华夏基金资产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为每股7.36元,与早先相比,已然升值25%。于是,中信证券和西南证券围绕股权价格问题,胶着谈判了将近1年。两者最终在2007年9月12日签署协议,中信证券获得了垂涎已久的35.725%股权,也意味着中信证券完成了对华夏基金100%的控股。
中信证券同步进行的另一条主线是,大举增持中信基金股份。2007年6月25日,中信证券收购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上海久事公司、中海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持有的中信基金31%、10%和10%的股份。交易完成后,中信基金被“私有化”,中信证券100%控股。
由于证监会之前发布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规定,一家证券公司只能全资控股一家基金公司,因此,中信证券全面控股的中信基金、华夏基金,必然要进行整合。究竟谁整合谁?市场上一时传言四起,声浪最高的反而是“蛇吞象”:中信基金作为“嫡系”,整合华夏基金这个“旁系”。
然而,实力的悬殊,最终让“蛇吞象”成为空想。在去年秋天,中信证券公告:华夏基金吸收合并中信基金。接下来,将是复杂的业务整合过程。
券商布局能否引发燎原之火?
同样在《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中,还有另一个规定:“基金公司主要股东持股比例不超过全部出资的49%”。也就是说,中信证券煞费苦心得到了华夏证券之后,还得想办法把51%的股权卖出去。
那么,中信证券苦心导演这场戏,究竟意欲何为?
或许,从中信证券诞生的那一刻起,血液里就流淌着不安于现状的因子。早在2001年以来的熊市,中信证券就大举收购,不断扩张。2004年,中信证券已经收购了万通证券、金通证券,并全面收购了华夏证券。资本市场的强力出击,让中信拥有了165家证券营业部、60家证券服务部,弥补了先天不足,成为数一数二的券商。
中信重组的华夏证券,正是华夏基金的发起人、大股东。不过,这并非中信证券收购华夏基金的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中信证券迫切需要一个规模更大、实力更强的基金公司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加强中信在资产管理、集合理财、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风险管理、金融期货等领域的实力。这是中信证券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而中信的嫡系,中信基金,由于规模有限,显然无法承担这一使命。
华夏基金作为实力最强、分红最多、产品线最丰富的基金公司,成为不二之选。在2002年,亏损累累的华夏证券断腕自救,将华夏基金股份全部转让给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从而形成了中信证券收购前的股东格局。虽然后来中信证券吃下华夏证券,也还得投入血本,重新收购华夏基金股权。
业内人士提到华夏基金并购中信基金,结论不约而同地指向一点:“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因为这场收购并非基金公司之间竞争的结果,而是同一个“爹”一手策划的。不过,股东之间的合并,确实为基金业的整合指明了一条路。
根据《基金法》规定,基金公司主要股东须为金融机构。因此国内基金公司都是券商、银行作为主要股东发起设立的。这一规定使得基金公司的整合难度大大加强。一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很难参与收购。而且,同业整合很难靠基金公司发起,而要借助主要股东的推动,比如券商。
一位基金业人士打了个比方,虚构了一场收购的路径:假设汇丰晋信基金公司要收购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原本两家公司的中外方股东都很稳定,收购合并也无从谈起。除非在英国的汇丰与施罗德合并,而汇丰银行正好是交通银行的股东。这样一来,在中国的汇丰晋信就有望并购交银施罗德。
基金行业集中度不升反降
原本业内人士预计,基金公司会像券商一样,经历一个从“野蛮生长”到并购整合的过程。然而,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基金行业的集中度不升反降。
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07年底,基金总数达到了396只,基金净值总规模达到32754.03亿元,平均每家公司净值规模高达560亿元,其中,华夏、博时、嘉实、南方、易方达、大成、广发、华安、景顺长城9家基金公司净值规模超过1000亿元,成为千亿俱乐部成员。华夏、博时、嘉实三家公司管理规模更是超过2000亿元。
虽然如此,前10大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为16305.23亿元,占全部基金公司的49.78%。而2006年12月31日,前10大基金公司管理着全行业57.25%的资产;2005年,这一数据为58.27%。可见,集中度逐年下降。
海通证券研究所首席基金分析师娄静分析说,以资本市场发达的美国为例,大公司固然实力强劲,但那些产品有特色的小公司没有消亡。从1985年以来的数据看,基金行业并没有出现集中趋势,美国前10大基金公司管理资产占所有公司的49%,与中国不谋而合。不同的是,美国前5大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占全行业的38%,中国占31.8%。
2007年的另一大特点是“中间集团”迅速崛起。银河证券的统计显示,有19家基金公司规模净值增长超过5倍。比如,2007年底中邮创业基金公司管理规模达到769.13亿元,比2006年底的21.48亿元暴增了34.8倍,成为规模增长最快的公司;天弘基金增长30.94倍,光大保德信、中海、天治、东方、金鹰等公司规模增长速度也都超过10倍。
娄静分析说,去年发展快的基金公司,都是业绩突出。目前90%的基金投资都来自散户,因此,老百姓看中的是基金的赚钱能力。业绩的背后是团队,团队的背后是制度和流程,包括风险控制机制、投资流程、薪酬体制等等,而制度的背后是大股东的实力。这些才是业绩背后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大小基金如何博弈?
牛市里,大大小小的公司都活得很好。面对风头正健的新基金公司,老牌公司有何对策?
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周罡分析说,大小基金公司,说到底,比的是研发和营销。
在竞争初期,肯定是业绩的比拼,实际上是研发投入、研发团队的比拼。虽然去年新公司上升迅猛,但衡量一家公司的研发实力,还得看它所有产品的收益。大公司旗下的产品都很优异,而一些小公司把全部研发力量都押在一个基金上,推出一两个“明星”,其实不是真实能力的反映。
研发投入决定了基金续航能力。据周罡介绍,业内省钱的办法就是研发外包,直接买别人的研发报告,这里面风险很大。一方面,自己没有研究团队,就无法判断别人的研究报告;另一方面,目前对研发机构缺乏有效监管,一旦基金公司“吃药”,只能自己承担后果。多年前,鹏华也走过这条路,现在公司自己的行业研究员就有19个,专人跟踪各个行业,从熊市跟踪到牛市,对每个行业的了解更深入,投资稳定性也提高了。所以,有实力的公司自己搞研发,外部报告只是作为参考。
发展到后期,公募基金的收益差异逐渐下降。这时候,公司之间的比拼就涉及营销和服务了。老百姓知道买基金,但并不知道买什么好,基本是听银行客户经理的介绍。每家基金公司都会给银行客户经理做推介会,讲产品、讲市场看法、讲配置,让客户经理了解基金产品,再让他们介绍给老百姓。那些营销团队出色的基金公司,平时靠内容打动客户经理,在股市震荡时,可以在第一时间召开推介会,把信心、市场对策传递出去,让银行的客户经理持续营销。可见,比拼的还是实力。此外,老牌公司在公司文化、投资纪律、人才储备、投资研发结合上,更为深厚。
虽说中国基金业集中度在下降,但基金公司依然有并购的动力。周罡分析说,在基金人才紧缺时期,大公司可以通过并购,获得完整的团队。也可以借机消灭市场的搅局者。业内普遍认为管理40~60亿元资产,公司就可以赢利。换言之,规模小于这个数量的公司,都在赔钱。揭不开锅的时候,小公司自己都会找上门来,寻求被收购。
正如券商走过的路,牛市个个腰板都硬,熊市最难熬。下一个熊市来临之时,就是中国基金业的整合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