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段状物写景类习作教学探析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te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状物类文章,就是以“物”为描述的中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事物,把他们的颜色、形状、属性、特点等描绘出来。写状物类文章不是为状物而状物,而是要通过所写的物表达我们的思想,抒发我们的情感。状物类文章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植物,二是动物,三是静物,也叫物品,本文所探究的是植物类习作。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接触状物写景类习作,到五年级为止,连续三年都安排了相关的习作,怎样逐步提升学生创作这类文章的能力?本文将以苏教版五上习作3《秋天的树叶》为例,探究状物写景类文章写作的教学路径。
  一、观察,有根有序
  观察是一切习作的基础,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没有观察就捕捉不到生活的美好。《秋天的树叶》在习作前要先让学生进行观察。观察不是毫无章法的乱看,要按顺序、抓特点去观察,这在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状物类作文时就讲过方法,到了五年级应该是不断复习巩固并有所提升的阶段。所以在组织秋游活动前先拿出一节课通过复习交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顺序和方法,让学生带着方法走出课堂,走向自然。以下是老师通过引导预设的观察提纲:
  远观颜色和形态
  近处观叶色
  辨叶形近
  摸叶片
  闻叶味
  飘落观其景动
  这个提纲指导学生按照由远及近,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动静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秋叶,并引领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观察感知秋叶,从而获得全方位立体的观察及体验。
  另外学生观察哪些树叶,老师这节课上也要有所指导,可以提供几种共同观察的树叶,然后再另选自己喜欢的树叶,这样有统一的内容,又有个性的内容,为下节课的习作指导做好准备。学生带着这个提纲走进大自然就知道如何去看、如何去赏,这就是有根有序的观察。
  二、行文,有血有肉
  学生经过观察和体验回到课堂,教师进行二次指导,因为树叶的写法大都相同,都可以按照提纲进行模块化习作,只要会写其中一种,其他的就可以举一反三了。所以老师可以先指导写一种秋叶。根据学生的观察,选取之前的必选秋叶进行集体指导。这里笔者选取的是银杏叶,因为它很常见,也很有特色。
  教师出示观察提纲,让学生小组内交流观察情况,按照提纲的提示进行口述,然后全班交流,进行思维和语言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对看到的事物产生联想和想象,使所写的秋叶丰满起来,变得有血有肉,还要引导引用相关的诗句使文章更有文学性。老师可以从以下角度引导想象:
  1.远处的银杏叶是什么样子?给你什么感觉?
  2.秋风吹拂银杏叶飘落时都是一样的情景吗?你观察到几种?分别是怎样的?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3.近看银杏叶的颜色形状又像什么?你能想到什么?
  以下是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的片段:
  1.远远望去,小路两旁的银杏树有的已经变黄,有的还泛着绿色,像一排排卫士守卫着秋天。
  2.风儿吹来,银杏叶纷纷飘落,有的像黄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仿佛在寻找着可以栖息的花瓣,有的垂直落下,飘到地上化为泥土守卫着大树妈妈,有的不忍离开,尽管在树上摇摇欲坠仍不愿落下。(三种不同的情境,发挥想象它们好像在干什么?)
  3.我伸出手,捡起一片银杏叶,细细端详:叶片像孔雀开屏,绚丽缤纷,又如天边的彩虹,从豆绿,到金黄,至褐色,过渡自然。叶脉从中间围绕散开,呈放射状,像个小扇架。仔细观察,叶柄中间有一条深沟,我想:早晨的露珠顺着它一点点滑下,是多么美妙的事情。
  三、谋篇,有详有略
  古人云:“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写文章前,要指导学生认真思考,教育学生写前,心中要有一个“总谱”,有一个总体设计。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重点片段的创作练习,接下来是全文的谋篇布局。
  1.选材要全面典型
  以下是本环节的教学设计:
  (1)选择几种树叶合适?
  师提问:这篇文章写几种树叶合适?
  教师引发学生思考如何选材,通过交流学生发现:一种,两种太单调,四种以上太复杂,三种最合适。
  (2)选择哪三种树叶?
  师提问:这篇文章选取三种树叶,除银杏叶外,你还会选哪两种树叶来写?
  引导学生懂得可以从不同的颜色(黄,红,绿),不同的属性(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四季常青)等方面多角度选材,这样更全面,选择时还要选择最有特点最典型的秋叶来写,这样可以突出秋天树叶的多姿多彩。通过全班交流,最后选出银杏叶(黄色扇形),枫叶(枫叶手掌形),任选一种四季常青的秋叶(广玉兰,樟树叶,冬青树叶等)作为此次习作的素材。这样所写的三种秋叶才能展现秋叶的千姿百态,色彩缤纷的特点。这样的选材才够全面和够典型。
  2.谋篇要详略得当
  选好了素材,老师要引导思考是不是这三种树叶都要按照我们的习作提纲来写呢?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明白不能千篇一律都按提纲写,在写第二种秋叶和第三种秋叶时要删减内容,避免重复。
  如,枫叶无需再写飘落的情景了,因为树叶飘落的景象大同小异,再写就显啰嗦。提纲如下:
  远观颜色和形态
  近处观叶色
  辨叶形近
  摸葉片
  闻叶味
  再如其他树叶,其他树叶更要删减,远观的景象和摸叶片、闻叶味也无需再写。因为前两种树叶都已经写了远观的景象,这样可以从不同的颜色写出远观的美感,而第三次再写则缺乏新意,读者产生视觉疲劳。关于“摸叶片”和“闻叶味”这两个角度也无需再写,因为之前的两种树叶有对比,银杏厚,枫叶薄,银杏闻起来有一种草药味,可以引出银杏的作用,而枫叶则是植物的清香,两者有对比有不同,可是如果第三次再写也会陷入俗套,显得重复和啰嗦。第三种树叶只需抓住这种树叶的颜色和形状最突出的特点进行近距离的描写,写出颜色和形状的与众不同即可。这样一篇文章三种树叶的描写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特点鲜明。提纲如下:   近处观叶色
  辨叶形
  四、表达,有情有意
  写作的本意是对自我生命体验的积累、挖掘,激活后的深度思考和艺术表达。作文教学,从寻找心中最美意象与场景入手,然后通过感觉延伸与动态拉伸的方法让学生尝试将前面的意象与场景进行诗意的组合,构建自己心中的意境。写出充满文化气息,能够引人入胜,打动人心的文章,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学生的作文也更有魅力。所以学生对秋叶不能仅停留在描绘颜色与形状上,应该有情入景,做有情有意的语言表达。
  1.影像感染,催发个体的情感
  教師播放秋叶视频,配上音乐,师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小小的秋叶,你除了看到了他们不同的色彩形状,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秋叶是柔美的,秋叶是坚强的,秋叶是无私的,表达出对秋叶的喜爱和珍惜的情感,教师鼓励学生要把这种情感渗透到文字表达中去。
   2.对比文字,感悟诗意的表达
  出示两段文字,通过对比引导感悟什么是有情有意的表达。
  秋叶飘落:
  片段一:银杏叶飘落下来,动作那么轻柔,令人怜爱。它仿佛有灵性,只有清风袭来,才纷纷跳进风中,悠悠落下。有时候,它们一对对落下,恰似两只蝴蝶伴着交响曲舞蹈,有时候,它们独自飞舞,那么恬静,高雅。若遇到人,叶儿就从头顶绕过,打着旋儿,缓缓落地。
  片段二:风儿吹来,银杏叶纷纷飘落,有的像黄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仿佛在寻找着可以栖息的花瓣,有的垂直落下,飘到地上化为泥土守卫着大树妈妈,有的不忍离开,尽管在树上摇摇欲坠仍不愿落下。
  分析:同样描写秋叶飘落的不同情景,片段一的小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银杏叶的喜爱和怜爱,围绕着“动作轻柔,仿佛有灵性”进行三种形态的描写,如若不是真心喜欢秋叶,怎会有如此感悟?片段二则稍显逊色,虽然也有拟人和比喻,但缺少作者对秋叶的情感。
  开头:
  片段一:秋天并不只有枯萎,它令人温暖,把千篇一律的翠绿脱掉,红橙黄暖色配上点点豆绿,别有一番情趣。
  片段二:秋天到了,树叶都变了颜色,有黄的,红的,褐色等等,真是五彩缤纷!
  分析:同样是写秋天的色彩缤纷,片段一则把秋天赋予人性,一开始就让读者感受到秋天的温暖。而片段二则平铺直叙,缺少情趣。
  这样在外界影像视频的情感催发下,在语言对比品读、感悟的基础上唤醒学生对秋叶的情感,对生命的感悟,让学生不仅用眼、用耳、用鼻、用手去创作,更要用心去创作,创作出打动读者心灵的文章。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小学(221000)
其他文献
药房是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最终环节,药品是防病治病、康复保健、防疫救灾,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危的特殊商品。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和医药市场竞争的加剧,迫切要求医院的门诊药
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仅是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更是现代化社会对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鉴于此,口语交际本该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由于教学与应用的脱钩,造成口语教学出现了偏差,那么如何实施口语教学呢?  一、课前,与写作教学相融合  听说读写教学,环环相扣,联系密切,为了培养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前将其与写作训练相融合,由此培养学生的快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课前主要指的是
若想让初中生的语文成绩得到真正提升,构建高效课堂是教师的主体任务之一,将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来,可以为教学的减负增效提供帮助,继而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具体来说,则有合理导入、多媒体技术引导、师生良性互动等多个渠道可供思考,这些方法的合理应用,应当为教师所注意。  一、关注课程引导,进入课程的机会  课程前期的导入工作是初中语文课堂师生共同融入进去的前期保证,是整个
在“互联网+”的时代,音视频已广泛运用于课堂。“微课”就是以音视频为载体,记录学生学习重难点、疑点、盲点等内容的一种“微教学”活动。“微课”短小精悍,具有时间短、内容精、易操作、易传播等特质,实现了对“课堂教学”的真正翻转。微信群、QQ群的加入,更让“微课”如虎添翼。将“微课”运用于语文教学之中,能让语文教学更高效,能给语文教学带来新气象。  一、“预习单”导引有效度  “预习单”是“微课”翻转课
冷轧扭钢筋在应用中除应保证其强度、延性外,还应满足标准规定的厚度和节距要求。通过试验,又对在轧制工艺中控制轧后延伸率、轧扁度和相对节距作了补充要求,为控制产品质量提供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是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唯一一篇送别诗必读篇目,它对学生理解送别诗内容、了解送别诗特点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唐诗鉴赏辞典》陶慕渊先生对
后压浆技术通过预置的压浆管向桩底,桩侧压入一定量的水泥浆液,固结核地底沉淤物和桩侧波皮,故可提高桩的承载力。北京世界金融中心工程采用这一技术,并严格控制各项参数,达到了减
在淤泥地层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基坑开挖过程中常出现倾斜事故,原因多为基坑开挖缺乏依据,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监控所致。施工中应选择合理放坡形式及挖掘方式,避免扰动桩基础
桡骨远端骨折是老年人上肢最常见的骨折,大多数桡骨远端骨折可以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及夹板固定等保守治疗,但老年人骨质较疏松,保守治疗骨折存在不稳定因素,常导致畸形愈合、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