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典籍英译过程与技巧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vwe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长生殿》译本为范例,研究典籍英译翻译过程:内容深度理解、语义初步转化与语义空缺填补,并探究译者在典籍英译分支——戏曲英译中的技巧运用。
  关键词:戏曲典籍英译长生殿翻译技巧
  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美若瑰宝的文学作品凝结了古代文人的智慧与成就,若能走出国门,必将得到盛誉。典籍英译,这项年轻的文化事业,在近年来颇具蓬勃发展之势。但相比之下,戏曲典籍英译,作为典籍英译的一项分支,只吸引得较少的关注度。曲,较诗词经说之异处,便是前者更为归真而传情。归真,便是天然去雕饰,雅俗共赏;传情,即为曲词音韵相融,可壮阔豪迈,可清丽淡雅。这些鲜明的特点使得戏曲与诗词经说相较而毫不逊色,若能翻译得当,这些文学苍穹中的星辰亦将在国门之外光辉灿烂。
  《长生殿》、《西厢记》、《琵琶行》、《牡丹亭》、《桃花扇》并称为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五大名剧。其中,清代戏曲作家洪昇,三易其稿,十年著成的《长生殿》,堪称明清戏曲中的奇葩,以其独特细腻的历史触感,清新悠长的音律词韵,在中国经典戏剧领域中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而久经流传。
  以笔者拙见,戏曲典籍英译,应从其通俗易懂,文风流畅的特点出发,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进行翻译。翻译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内容深度理解、语义初步转化与语义空缺填补。
  一、内容深度理解
  有学者提出,典籍英译首先应强调理解。“从源出语到目的语的转换要经历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王宏,2009)。”此时,内容深度理解即相当于语内准换步骤。古典戏曲,作为中国典籍一个重要的流派,在英译过程中首要任务即为透彻解析原著。要做到这一点,译者必须广泛涉猎文籍,博览古今历史,先对原作产生宏观的认知感与把握度,同时深入字里行间,援引辞典,反复推敲钻研,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句法分析(Syntax Analysis)、语义分析(Semantic Analysis)、语境分析(Analysis of the Context of Situation)及语用分析(Pragmatic Analysis)。请看下列英译:
  端冕中天,垂衣南面,山河一统皇唐。
  Since I became Tang emperor I have ruled,This might realm, conferring royal favours.
  先从字面上理解,端,玄端之服(谭帆,2004);冕,大冠,皆为天子服饰;山河代指指江山,国土。经过了词层面解析,便进入句法学范畴的分析:“山河一统皇唐”按照逻辑的语序,应是唐皇一统山河。这是汉语语言学中一个典型的音调序变的例子。文学创作中,为满足语词平仄和谐,在语义基本等值的基础上往往要改变一下语词的组合顺序。翻译时,遵照改变之前的语序即可。此时,译者又会面临一个问题:直译与意译的侧重。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将字词句法层面的含义带进语境,进行分析。上述原文出自《长生殿》第二出:定情,为唐明皇出场时用语。从历史角度来看,时值开元初期,唐明皇励精图治,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经此分析,译者选择了侧重意译:“Since I became Tang emperor I have ruled,this might realm”看到祖国山河大好,国泰民安,这位盛唐之君转而实行无为而治。于是,“端冕中天,垂衣南面”便被赋予了天下太平,无为而治的蕴意,翻译成最终的目的语文本,便是conferring royal favours.
  二、语义初步转化与语义空缺填补
  在对原作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戏曲典籍翻译便进入第二个阶段:语义初步转换与语义空缺填补。这个步骤可理解为语际翻译。之所以要特别提出语义空缺填补,是针对戏曲典籍自身的精简性与含蓄性而提出的,力求达到最佳翻译效果。下面,将此过程分别从两个方面一一进行探究。
  1.语义初步转化
  根据翻译理论,在此阶段,译者通过对汉英戏曲作品词汇、句子、语体风格及节奏特点进行对比,以目的语英语读者为受众考虑,力求达到严复的“信、达、雅”理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戏曲,作为文学文体,美学性可谓是其强大生命力燃燃之火的厚实柴薪。下面从文法、逻辑、结构、修辞四方面出发,探究针对戏剧文学的动态平衡语义初步准换。
  关于文法,请看如下英译:
  听好鸟犹作欢声,睹新花似斗荣辉。
  Though birds are singing for joyAnd spring flowers are ablaze with colour now.
  由于中英句法表达上的差异,常常要进行词性的转换。“作欢声”为一个动宾短语,译者按照英语受众的习惯,转译成句法学中的VP型短语(Verb Phrase):sing for joy;同理,“斗荣辉”转译成AP型短语(Adjective Phrase),使得目的语文本流畅通顺。又如:
  无端惹起闲烦恼,有话将谁告?
  I am suddenly plunged in despair,
  But to whom can I bare my heart?
  另一个常见中英句法习惯差异之处为主被动句型的偏好。英语文学中常见被动句式以表达情状,戏剧作品中更是屡见不鲜。引文中“惹起闲烦恼”经译者转换形态,译成plunged in despair,译后行文自然。另一点值得关注的地方,便是第二句用的倒装,使得译后的英文文本更加地道,不留翻译体的痕迹。
  (1)逻辑。学者言,中英翻译时,在原文合乎情理的说法,换成英语有可能不合逻辑(王治奎,2005)。白话文的翻译尚且如此,文言作品由于其历史性,使得这种情况在戏曲典籍翻译中多有出现。此时,就需要按照英语受众的思维方式与逻辑习惯,通过意译来达到戏曲典籍翻译的动态平衡。下列英译:
  把一个朝纲,看看弄得不成模样了。
  The government is going to rack and ruin.
  原文为否定之意,译者将正意反译,不仅未改变原意,反而得到更加符合目的语读者思维习惯的语句。又如,译者将“枕边闻香气”译为This hair perfumed my pillow,相比直接的译法:smell the fragrance on my pillow,既避免了模糊不清的语义,又顺应了读者的逻辑习惯。再者,在《长生殿》的译文中,所有的词牌名替换为角色名称,可以说是经译者苦心所思,力求符合受众欣赏习惯的决定。
  (2)结构。《长生殿》英译中最显著的运用便是词行的排列。文中译者将唱词一律转换为的英语文学作品中行诗的形式,形成英语读者的所熟悉的文学作品形态。
  (3)修辞。修辞是进行戏曲作品创作时的魂灵之笔。在翻译戏曲典籍时,不仅要考虑目的语的用词构句是否贴切合理,还要考虑到民族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修辞习惯差异。如下文:
  教人好疑怪,教人好疑怪。
  This is strange,very strange
  由于汉语喜重复,英语崇简介,原文若译为This is strange ,this is strange.,便会让读者好疑怪了。一向简洁的英语语言忌讳重复,但只译出This is strange,又会失掉原来的感情色彩。此时译者做了小小改动。将修饰语very引入,既保留了原情,又避免了冗余。再有:
  惟愿取情似金坚,钗不单分盒永完。
  May our love be as close as firm,
  May the phoenixes never be parted;May the box never be devided!
  得出的译文是一个典型的排比句,译者通过分合译技巧的灵活运用,最终达到了动态平衡。
  2.语义空缺填补
  上述过程之所以称为初步准换,是因为经由此阶段源出语转换而成的目的语在语义上是尚欠成熟完整的。具体分析,是由于各国民族文化,社会视角,审美认知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此时的文本正如刚出土的玉石料,须加以潜心雕琢,予其神韵,而语义空缺的填补正是巧匠之工。语义空缺填补的基础,是对源出语文本的准确理解,包括源出语文本的背景分析,文本语境解析,结构分析等;研究起点是寻找出语义确实的缘由,而填补原则是经过“激活扩散、推理与更新”(瞿宗德,2007)。此时,克劳地(Klaudy,2004)针对语义缺失提出的“显化”(explication)分类策略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强制性显化、非强制性显化、语用显化与内在显化。
  (1)强制性显化。这种策略多用于由于源出语同目的语的语法与语义相异而产生的语义空缺。请看如下译文:
  失意空悲头角,伤心更陷罗罝。
  My luck has been bad, my ambition thwarted,And now I have fallen into a trap.
  由于汉语语法灵活性较高,所包含的时态常常是隐形的,译为目的语英语时就会产生模糊感与歧义。根据此原理,译者补出了恰当的时态而完整了语义。在戏曲典籍英译时,由于汉语习惯于省略另一点常常发生的语义缺失为成分语缺失。要保持严谨的语内义贯通,常常要经过推理推出完整的语义成分。现举出其中一例,像这样为了使句意完整而补出主语的情况在整部作品中皆有出现:
  雪隐鹭鸶飞始见,柳藏鹦鹉语方知。
  When the egret is hidden by snow,
  One sees it only when it begins to fly.
  When the parrot is hidden behind a willow,
  One detects it only when it begins to speak.
  另外,补出隐含状语的现象也常有发生:
  论男儿壮怀须自吐,肯空向杞天乎?笑他每似堂间处燕,有谁曾屋上瞻乌!
  A hero should carve out his way,Not simply rail at fate;The men of today are thoughtless as the swallows That nest beneath the eaves,Not knowing that crows have swarmed upon the roof。
  堂间处燕出自《孔从子》,喻指身处空堂却对自身危险毫无觉察的飞燕。而屋上瞻乌则源于《诗经·小雅·正月》“瞻乌爰止?于谁之屋?”描摹出忧国忧民之士。原作者将两处用典合并得严丝合缝,语义流畅,将一代忠臣铮铮铁骨烘托得淋漓尽致。
  中国曲词用典向来言简意赅,不少甚至晦涩难懂。加之中国古今的变迁,中外文化的差异,曲词用典的翻译,若得当,便为作者与读者构架出通达的桥梁,若失当,就挖掘出难逾的鸿沟。此时,译者巧妙补出了隐含的意义:Not knowing that crows have swarmed upon the roof,语义顿时明了易懂。
  (2)非强制性显化。针对源出语与目的语的行文风格差异而形成的语义空缺。非强制性显化与强制性显化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得到的目的语文本,若不经过非强制性显化,在语法语义上都是正确完备的,只是文风上略显生硬。这时,译者往往顺应整体的文风,进行修改。例如,《长生殿》中形容杨贵妃身姿时的“一朵红云空自漾”中的“红”,此时若译为pink或red从单纯的语义上并无错误,但显得乏味,失去了原文的色彩。故译者将其译为rosy,杨贵妃的曼妙身姿精致容颜马上跃然纸上。又如,此句“累臣今喜作亲臣”,为安禄山暂时得势时的话语,译者译为 Once a prisoner, I am now favorite,既清晰了语义,又保持了文风。
  (3)语用显化与内在显化。语用显化与内在显化,是从目的语读者出发,为使其更好了解源出语民族文化而将隐含的信息暴露出来的显化策略。
  如文中的“细看流年与五星”译成Reading men’s horoscopes or from the stars.流年是汉语命理学名词,意指人一年的运气。Horoscopes为西方的占星术,所包含对象为天气,命理等,若单单译为horoscopes,可能会对西方读者产生歧义。此时,译者考虑到其中的文化差异,加上了men,限制了对象的范围,从而顺应了目的语读者的认知。
  三、结语
  通过对以上《长生殿》译本的赏析,我们从内容深度理解、语义初步转化及语义空缺填补这些方面领略了杨宪益先生及其夫人高超的翻译造诣,也得到了深刻的启示。在戏曲典籍英译的道路上,中国译者任重而道远。在此,笔者衷心希望戏曲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清]洪昇著.杨宪益,戴乃迭译.长生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2]谭帆,杨坤.长生殿选评[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要]新闻报道要靠报道方式来支撑,报道方式的创新是实现新闻创新的根本所在。报道方式的创新主要可以从视觉和手法两个方面着手,以“三贴近”为原则,最终实现党报的新闻创新。  [关键词]党报 新闻创新 报道方式 三贴近    如今人们看报纸,不只是想知道措辞生硬的消息。一天劳碌之余,通过报纸了解各方面信息,开拓视野、增加知识、愉悦心情,这是很多读者对报纸的期盼。报纸如果只把读者当作灌输对象,一味命令式
【摘 要】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德育的目标不能够完全实现,功能不能有效发挥。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既是国家和学校重大的思想政治任务,又是德育工作本身急需解决的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课题。德育是多边互动的过程,但是,只有通过自主建构和实践才能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自主建构 道德实践 德育有效性    一、引言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释文,“德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
[摘要] 任务驱动“两化”法是《语言学与情报语言分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方法以建构主义教学观为理论基础,强调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不同阶段的任务体现,以问题或任务驱动形成师生互动。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法包括教学内容专题化和学习效果作品化。三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的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关键词] 任务驱动“两化”法 建构主义教学观专题化作品化    一、引言  《语言学与情报语言分析》是我系军事情报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 300450)  摘 要:本文主要从数据完整性、通过触发器在后台控制主表和子表间的数据同步更新、SQL语句的语法规则、查询语句的细化、程序的严密性等五个方面,阐述在SQL Server 2000教学中突破瓶颈问题,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SQL Server 2000数据 触发器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职业核心技能课。目前,高校普通使用的是
(1.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2;2.白求恩军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81)    摘 要:贵州省一些景点公示语的翻译存在大量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贵州省涉外旅游宣传的力度和其作为旅游大省的声誉。本文列举了个别景点公示语翻译的错误,介绍了公示语英译的特征和方法,分析了旅游文化差异对公示语英译的影响,并指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加强贵州省涉外旅游宣传的力度。  关键词:公示
[摘要]“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我们在课外阅读指导中,要重视学生的这种阅读期待,利用各种情境创设,转变学生“要我读”为“我想读”“我要读”的心态。  [关键词]语言创设 想象创设 场境再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和铸造优秀的高职大学精神重要源泉。科学地引导和建设学生社团文化,需要给予学生社团准确的定位,以学生为本,创新管理机制,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同时,要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加强社团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以文化育人,促进每个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社团文化 大学精神 内涵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是基层
【摘 要】“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动态生成”能使新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科学组的教学实践,从课前精心预设、课堂上捕捉有益信息、利用课堂意外以及知识适度拓展等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巧用动态生成,使科学课堂教学更具丰富性、开放性、创造性与鲜活性。  【关键词】 初中科学 课堂教学 动态生成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重视了对客观存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
(保定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女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作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歧视的表现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纠治对策。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市场 性别歧视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实施和就业双向选择体制的实行,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在普遍的就业困难中,女大学生就业难就格外凸显,虽然他们拥有不逊于男生的智慧、
[摘要]目前,在中学生中留刺儿头的较为普遍,针对这种现象,学校、教师、家长褒贬不一,多数人认为这是违反了中学生行为规范。对此,我也作了多方调查,笔者希望学校、教师、家长能给予理解并深入反思,来倾听青少年的呼声,能够还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  [关键词]刺儿头 规范 现象 调查 反思 倾听    一、现象    2004年9月,广东惠州的一名初三中学生因被学校强制剪去他那并不算长的头发而跳楼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