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过程中,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会对以后新知识的学习和新技能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作学习迁移。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起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也可能是消极的,起干扰作用的,叫负迁移。
心理学的实验结果已经表明,迁移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许多条件,其中最基本的一条是共同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知识和技能中寻找共同因素是实现正迁移的前提。共同因素找出来了,还要特别注意分析不同因素,防止思维定势的干扰和影响,这样就可以减少甚至防止负迁移的产生。
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极其简单,知识的横向联系也较少;而到了高中阶段,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视野不断拓宽,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语言现象。这时如果不注意对比,就很容易产生迁移,引起知识的混乱。我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教给学生词组on earth作“究竟,到底”意思讲时,只提供一些感性材料,而不将另一以前学过的同义短语at all与它进行比较。过了一段时间,让学生翻译句子:“你到底指的谁?”不少学生便误译为: “Whom do you refer to at all?”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因为在翻译过程中重现了比较牢固的旧知识,排挤了巩固程度较差的新知识,但更主要的是因为只知道它们的共同因素(都可作“究竟,到底”解)而忽略了不同因素(作这一意义时, at all多用于一般疑问句中,而on earth一般用于特殊疑问句中)。这种负迁移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是屡见不鲜的。为了减少和避免这种负迁移现象的发生,几年来,我主要采用了对比方法。通过对比,帮助学生分清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分析语言现象间的异同。实践证明,这样做能减少和防止负迁移现象的发生,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 意义相同,用法不同
英语中有些单词、短语意义完全一样,用法也完全一样。但也有些单词和短语意义完全一样,而落实到具体用法则不能互相代替。这时我们应加以对比,使学生掌握其用法差异,避免知识的负迁移。例如,在接触到else时,我就与以前学过的more联系起来,两词共同的一点就是都有in addition(另外,再,还)这一含义,但在使用时各具特点。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else修饰不定代词、疑问代词及疑问副词,且做后置修饰语,而more是与数词或表示数量的词组搭配,作前置修饰语。例如:“除了汤姆还有谁要去那里?”英语是: Who else will go there besides Tom? 而句子“我还有几个问题要问。”则该译成: I have a few more questions to ask. 因为该句中出现了表示数量的a few, 故只能用more而不能用else。
二、 形式相似,作用不同
形式相似,指的是某些句子从表面结构上看有共同特点,例如, “He is leaving for London tomorrow.”和“He is sweeping the floor.”这两个句子从形式上看,结构一样,都用进行时。但从时间角度考虑就会发现同一时态作用不一样。第一句用进行时表示在最近按计划或安排要发生的动作,表示“将来”,而第二句才是真正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之中。
三、 同一单词,意义不同,用法亦不同
一词多义是英语中非常普遍。在很多情况下,意义不同,用法也就不一样。例如“He suggested that Tom not be sent to work there.”和“His pale face suggested that he was seriously ill.”如果不将这两个句子进行比较,学生往往先入为主,认为suggest一词后面的宾语从句总是使用虚拟语气: (should + )动词原形,产生负迁移,造成知识混乱。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两句共同的特点是suggest一词后均接宾语从句,但第一句中suggest作“建议”解,这时宾语从句多用虚拟语气;第二句中suggest的意思是“表明”,这时应用陈述语气。
在对比过程中,必须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但这种指导不是简单地指出答案,而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概括归纳,以提高学生自身的概括归纳能力,使学生既学到知识,防止负迁移,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句话: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lay put on by the first?鄄year students? 这里涉及到过去分短语作定语的问题,它极易同以前学过的不定式的被动形式或现在分词的被动形式作定语混淆,出现负迁移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是急于道明它们的异同,而是要求学生回忆以前课文中出现的后两种非谓语形式作定语的句子。如句子“The building to be completed next year will be used as our library.”和“The problem being discussed now is difficult to solve.” 然后让学生比较这三个句子,带着“三种非谓语动词和定语异同在哪里”这样的问题去思考、讨论。当然在学生的回答后可最后补充归纳:“当过去分词、不定式被动形式及现在分词的被动形式作定语时,若从它们与所修饰的的名词或代词之间的关系看,则都含被动意义;而从时间角度考虑,它们则各具特点,即不定式一般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现在分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尚未结束,而过去分词一般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在对比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加强问题的清晰度和概念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加强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巩固程度,两者不可偏废。我主要是通过设置对比练习来区别相似语言现象的。
我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采用对比方法防止学生知识负迁移现象发生,让学生带着对比的问题进行预习,并从预习中自觉地发现新的问题,然后由旧知识的复习和引伸而导入新课、新知识,最后精心设计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对比练习,牢固地掌握新旧知识的异同,并安排周期性的复习,这样学生学习起来较容易,知识掌握得也比较牢固扎实。
心理学的实验结果已经表明,迁移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许多条件,其中最基本的一条是共同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知识和技能中寻找共同因素是实现正迁移的前提。共同因素找出来了,还要特别注意分析不同因素,防止思维定势的干扰和影响,这样就可以减少甚至防止负迁移的产生。
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极其简单,知识的横向联系也较少;而到了高中阶段,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视野不断拓宽,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语言现象。这时如果不注意对比,就很容易产生迁移,引起知识的混乱。我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教给学生词组on earth作“究竟,到底”意思讲时,只提供一些感性材料,而不将另一以前学过的同义短语at all与它进行比较。过了一段时间,让学生翻译句子:“你到底指的谁?”不少学生便误译为: “Whom do you refer to at all?”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因为在翻译过程中重现了比较牢固的旧知识,排挤了巩固程度较差的新知识,但更主要的是因为只知道它们的共同因素(都可作“究竟,到底”解)而忽略了不同因素(作这一意义时, at all多用于一般疑问句中,而on earth一般用于特殊疑问句中)。这种负迁移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是屡见不鲜的。为了减少和避免这种负迁移现象的发生,几年来,我主要采用了对比方法。通过对比,帮助学生分清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分析语言现象间的异同。实践证明,这样做能减少和防止负迁移现象的发生,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 意义相同,用法不同
英语中有些单词、短语意义完全一样,用法也完全一样。但也有些单词和短语意义完全一样,而落实到具体用法则不能互相代替。这时我们应加以对比,使学生掌握其用法差异,避免知识的负迁移。例如,在接触到else时,我就与以前学过的more联系起来,两词共同的一点就是都有in addition(另外,再,还)这一含义,但在使用时各具特点。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else修饰不定代词、疑问代词及疑问副词,且做后置修饰语,而more是与数词或表示数量的词组搭配,作前置修饰语。例如:“除了汤姆还有谁要去那里?”英语是: Who else will go there besides Tom? 而句子“我还有几个问题要问。”则该译成: I have a few more questions to ask. 因为该句中出现了表示数量的a few, 故只能用more而不能用else。
二、 形式相似,作用不同
形式相似,指的是某些句子从表面结构上看有共同特点,例如, “He is leaving for London tomorrow.”和“He is sweeping the floor.”这两个句子从形式上看,结构一样,都用进行时。但从时间角度考虑就会发现同一时态作用不一样。第一句用进行时表示在最近按计划或安排要发生的动作,表示“将来”,而第二句才是真正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之中。
三、 同一单词,意义不同,用法亦不同
一词多义是英语中非常普遍。在很多情况下,意义不同,用法也就不一样。例如“He suggested that Tom not be sent to work there.”和“His pale face suggested that he was seriously ill.”如果不将这两个句子进行比较,学生往往先入为主,认为suggest一词后面的宾语从句总是使用虚拟语气: (should + )动词原形,产生负迁移,造成知识混乱。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两句共同的特点是suggest一词后均接宾语从句,但第一句中suggest作“建议”解,这时宾语从句多用虚拟语气;第二句中suggest的意思是“表明”,这时应用陈述语气。
在对比过程中,必须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但这种指导不是简单地指出答案,而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概括归纳,以提高学生自身的概括归纳能力,使学生既学到知识,防止负迁移,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句话: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lay put on by the first?鄄year students? 这里涉及到过去分短语作定语的问题,它极易同以前学过的不定式的被动形式或现在分词的被动形式作定语混淆,出现负迁移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是急于道明它们的异同,而是要求学生回忆以前课文中出现的后两种非谓语形式作定语的句子。如句子“The building to be completed next year will be used as our library.”和“The problem being discussed now is difficult to solve.” 然后让学生比较这三个句子,带着“三种非谓语动词和定语异同在哪里”这样的问题去思考、讨论。当然在学生的回答后可最后补充归纳:“当过去分词、不定式被动形式及现在分词的被动形式作定语时,若从它们与所修饰的的名词或代词之间的关系看,则都含被动意义;而从时间角度考虑,它们则各具特点,即不定式一般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现在分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尚未结束,而过去分词一般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在对比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加强问题的清晰度和概念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加强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巩固程度,两者不可偏废。我主要是通过设置对比练习来区别相似语言现象的。
我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采用对比方法防止学生知识负迁移现象发生,让学生带着对比的问题进行预习,并从预习中自觉地发现新的问题,然后由旧知识的复习和引伸而导入新课、新知识,最后精心设计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对比练习,牢固地掌握新旧知识的异同,并安排周期性的复习,这样学生学习起来较容易,知识掌握得也比较牢固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