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韩屋,吃韩食,如果想感受“地道”的韩国传统民俗文化,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的河回村是最好的选择。一排排低矮的墙垣,一间间古老的瓦房草屋,摆放着整齐的瓦罐等杂物的小院和不时出现的身着韩服的村民……这就是处于群山环抱之中,风水极佳,600多年来幸运躲过了数次外敌入侵和战争的破坏,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朝鲜时代的风貌的河回村。安东河回早就因“假面”传说而闻名于世,又因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小布什等名人政要的到访而名噪一时,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河回民俗村位于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以西数十公里处,因韩国第二大江洛东江水向东流淌时,又以“S”形回转过来,将村庄围绕,取“河回与此”之义而得名“河回”。村子东面是太白山脉延伸出来的花山,山脊向西一直延伸到村庄处,形成了低缓的丘陵地,鸟瞰整个河回村,山与河流呈太极形,宛如浮在水面上的莲花。村子的中心和最高处是三神堂拥有600多年树龄的榉树。整个村庄的房屋布局以榉树为中心,向江边散开分布,房子正面所朝的方向不同。朝鲜时代“两班”贵族的宅院和老百姓居住的草屋茅舍交织布局,草房以瓦房为中心呈圆形分布。并且完整地保留着酒店兼客栈的“酒幕”,被誉为“活的朝鲜时代建筑博物馆”。
在河回,一些已被遗忘的东西仍然盛行。在这里仍然可以看到旧时韩国作为界标、路标而安插在道边、路口、村庄附近用来辟邪祈福的人像——长丞。长丞是村庄的守护神,分松木制和花岗岩制两种,与古代民族信仰有关,起源很早,直到朝鲜时代末期仍然很盛行。一般男性长丞身上刻有“天下大将军”,女性长丞身上刻有“地上女将军”字样。长丞不仅被用来标示村落间的里程,更是希望的象征。人们将它与幡杆一起立在村前,其垂直结构,象征天地人合一的通路,以祈求村庄的安宁、修好以及丰收。村中心三神堂中央的人们相信百年树龄的榉树能够保佑村民平安富足,因此树枝上也系满了用来祈福的白纸条;同时,河回别神巫俗假面戏、船游绳火游戏等民俗文化活动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置身于此,使人仿佛回到了古代朝鲜。
儒家“两班” 文化相承
安东河回村是著名的同姓村,是丰山柳氏600余年世代居住的氏族村落,村子里的瓦房和草房等建筑与村子的空间构造因受到韩国性理学和两班制度以及朝鲜风水的影响而别具一格。整个村落背倚树木繁茂的青山,面向河流及开阔的农田,这样的布局和选址,目的在于从周围的环境中汲取物质和精神食粮,反映朝鲜时代的社会结构及独特的儒家“两班”(古时的士大夫阶层)文化,历经数百年岁月变迁依然得到完好保存。
数百年来,柳氏家族在此辛勤劳作,世代繁衍,至今还留有100多户居民居住,大多数都为柳氏后羿。穿梭在村子中,随处可以感受到儒家思想的印记,宅院门户上的汉字匾额以及家用汉字书写的白纸黑字的对联。事实上,在朝鲜王朝时期,儒家文化是它的立国之本,政府专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推广儒学。在河回村中,风水最好的位置就是书院,而书院的名字有不少是取自于中国古代著作中的名句。秉持着儒家优秀思想,使得河回村培养出了朝鲜时代大儒学家谦菴柳云龙(1539—1601年),与壬辰倭乱时任领议政(朝鲜时代行政部最高机关的最高地位)西厓柳成龙(1542—1607)两兄弟。至今,这里仍完好的保留着他们的故居——养真堂和忠孝堂两座宗宅。而柳氏后人大都过着富足优渥的生活,他们中有国会议员、商界名流、甚至还有韩流明星。当地人认为,正是他们尊师重教的传统,才使得这座600多年的古村常盛不衰。
假面传说 民俗文化
“许氏地基,金氏门前,柳氏设宴”,说的是河回村的历史变迁,意思是许氏族人最先住进这里,然后金氏族人在此落户,最后柳氏族人在此兴旺并宴请宾客。虽然柳氏族人在此兴盛之后,许氏和金氏家族便搬离了河回村,但村子里却一直流传着一个和许氏族人有关的传说,讲述了被誉为韩国第121号国宝的河回假面的来历。
相传高丽初期许氏族人入住村子后,常有瘟疫火灾不知缘由地发生,给村子造成很大的人财损失,让整个村子陷入惶惶不安之中。一天夜里,村里一位姓许的青年在梦中见到一位华发老人,老人告诉他村里的灾患是因为村民们得罪了土地神,要想让神息怒则必须带着假面跳舞使神高兴,并传授了他制作假面的方法,最后老人强调假面制作过程不能被人看见,否则将吐血丧命。许姓青年梦醒之后,按照老人所说在村子偏僻角落盖一间草房悄悄制作假面。不幸的是在即将完成最后一个假面时被村里一个女孩看见,当场吐血而亡。原来这个女孩一直暗恋许青年,因不见他而四处寻找。最终女孩也因过度伤心自责而离世。村里人怜悯这个身世可怜的女孩,为她招魂并在花山修建了城隍庙,尊她为村子的城隍神,并在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祭祀。
河回假面是韩国最古老的假面,从不同方向看,假面将呈现喜怒哀乐不同的表情,是韩国假面艺术的精髓。许青年制作的假面共14个,其中贵族、妓女、新娘、书生、和尚、草郎、傻瓜、屠夫、奶奶和吉祥兽(两个)11个流传了下来,据说其中的傻瓜假面就是许青年未完成的那个假面,因此没有下巴。
河回村至今保存着假面的制作方法和庶民们喜欢的“河回别神巫俗假面戏”。笔者此次也跟随中国媒体访问团到假面具传授馆亲自体验了假面的制作。在这里会给游客提供以杨树为材料制作的特殊纸张,分三次用水粘合在现有的模具上并按压出当中的空气,使纸张与模具完全贴合,最后再用彩色的纸张点缀并加以烘干。
完整的假面舞共有十场,河回村的常设表演中只能看到六场(舞童场、吉祥物场、屠夫场、奶奶场、破戒僧场、贵族与书生场)。在内容上,假面舞表现了旧时下层平民生活的艰辛和苦难,并讽刺了当时处于统治地位的贵族及僧侣阶层的自视清高和道貌岸然,用诙谐讽刺的语言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现在上演的“河回别神祭神假面舞”是对当地流传的假面舞进行改编后形成的版本。故事情节简单但独具特色,是外国人甚至韩国人自己了解韩国传统文化的绝佳选择。而“船游绳火游戏”也是河回村保留至今的民俗活动。过去每年七月上旬或中旬文人们会在河回村洛东江边一面欣赏焰火一面在游船上吟诗作乐,是文人们喜爱的传统焰火游戏。
漫步在山清水秀、风景极佳充斥着浓郁儒家的古村中,路边的古宅和身边偶尔会经过的身着传统服装的村民妇,总会让人有恍若穿越了数百年时空的错觉。而我们在感受如此原汁原味的韩国文化的同时,也更应该思考与借鉴的是其文化的传承和古村落保护与发展。
河回民俗村位于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以西数十公里处,因韩国第二大江洛东江水向东流淌时,又以“S”形回转过来,将村庄围绕,取“河回与此”之义而得名“河回”。村子东面是太白山脉延伸出来的花山,山脊向西一直延伸到村庄处,形成了低缓的丘陵地,鸟瞰整个河回村,山与河流呈太极形,宛如浮在水面上的莲花。村子的中心和最高处是三神堂拥有600多年树龄的榉树。整个村庄的房屋布局以榉树为中心,向江边散开分布,房子正面所朝的方向不同。朝鲜时代“两班”贵族的宅院和老百姓居住的草屋茅舍交织布局,草房以瓦房为中心呈圆形分布。并且完整地保留着酒店兼客栈的“酒幕”,被誉为“活的朝鲜时代建筑博物馆”。
在河回,一些已被遗忘的东西仍然盛行。在这里仍然可以看到旧时韩国作为界标、路标而安插在道边、路口、村庄附近用来辟邪祈福的人像——长丞。长丞是村庄的守护神,分松木制和花岗岩制两种,与古代民族信仰有关,起源很早,直到朝鲜时代末期仍然很盛行。一般男性长丞身上刻有“天下大将军”,女性长丞身上刻有“地上女将军”字样。长丞不仅被用来标示村落间的里程,更是希望的象征。人们将它与幡杆一起立在村前,其垂直结构,象征天地人合一的通路,以祈求村庄的安宁、修好以及丰收。村中心三神堂中央的人们相信百年树龄的榉树能够保佑村民平安富足,因此树枝上也系满了用来祈福的白纸条;同时,河回别神巫俗假面戏、船游绳火游戏等民俗文化活动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置身于此,使人仿佛回到了古代朝鲜。
儒家“两班” 文化相承
安东河回村是著名的同姓村,是丰山柳氏600余年世代居住的氏族村落,村子里的瓦房和草房等建筑与村子的空间构造因受到韩国性理学和两班制度以及朝鲜风水的影响而别具一格。整个村落背倚树木繁茂的青山,面向河流及开阔的农田,这样的布局和选址,目的在于从周围的环境中汲取物质和精神食粮,反映朝鲜时代的社会结构及独特的儒家“两班”(古时的士大夫阶层)文化,历经数百年岁月变迁依然得到完好保存。
数百年来,柳氏家族在此辛勤劳作,世代繁衍,至今还留有100多户居民居住,大多数都为柳氏后羿。穿梭在村子中,随处可以感受到儒家思想的印记,宅院门户上的汉字匾额以及家用汉字书写的白纸黑字的对联。事实上,在朝鲜王朝时期,儒家文化是它的立国之本,政府专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推广儒学。在河回村中,风水最好的位置就是书院,而书院的名字有不少是取自于中国古代著作中的名句。秉持着儒家优秀思想,使得河回村培养出了朝鲜时代大儒学家谦菴柳云龙(1539—1601年),与壬辰倭乱时任领议政(朝鲜时代行政部最高机关的最高地位)西厓柳成龙(1542—1607)两兄弟。至今,这里仍完好的保留着他们的故居——养真堂和忠孝堂两座宗宅。而柳氏后人大都过着富足优渥的生活,他们中有国会议员、商界名流、甚至还有韩流明星。当地人认为,正是他们尊师重教的传统,才使得这座600多年的古村常盛不衰。
假面传说 民俗文化
“许氏地基,金氏门前,柳氏设宴”,说的是河回村的历史变迁,意思是许氏族人最先住进这里,然后金氏族人在此落户,最后柳氏族人在此兴旺并宴请宾客。虽然柳氏族人在此兴盛之后,许氏和金氏家族便搬离了河回村,但村子里却一直流传着一个和许氏族人有关的传说,讲述了被誉为韩国第121号国宝的河回假面的来历。
相传高丽初期许氏族人入住村子后,常有瘟疫火灾不知缘由地发生,给村子造成很大的人财损失,让整个村子陷入惶惶不安之中。一天夜里,村里一位姓许的青年在梦中见到一位华发老人,老人告诉他村里的灾患是因为村民们得罪了土地神,要想让神息怒则必须带着假面跳舞使神高兴,并传授了他制作假面的方法,最后老人强调假面制作过程不能被人看见,否则将吐血丧命。许姓青年梦醒之后,按照老人所说在村子偏僻角落盖一间草房悄悄制作假面。不幸的是在即将完成最后一个假面时被村里一个女孩看见,当场吐血而亡。原来这个女孩一直暗恋许青年,因不见他而四处寻找。最终女孩也因过度伤心自责而离世。村里人怜悯这个身世可怜的女孩,为她招魂并在花山修建了城隍庙,尊她为村子的城隍神,并在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祭祀。
河回假面是韩国最古老的假面,从不同方向看,假面将呈现喜怒哀乐不同的表情,是韩国假面艺术的精髓。许青年制作的假面共14个,其中贵族、妓女、新娘、书生、和尚、草郎、傻瓜、屠夫、奶奶和吉祥兽(两个)11个流传了下来,据说其中的傻瓜假面就是许青年未完成的那个假面,因此没有下巴。
河回村至今保存着假面的制作方法和庶民们喜欢的“河回别神巫俗假面戏”。笔者此次也跟随中国媒体访问团到假面具传授馆亲自体验了假面的制作。在这里会给游客提供以杨树为材料制作的特殊纸张,分三次用水粘合在现有的模具上并按压出当中的空气,使纸张与模具完全贴合,最后再用彩色的纸张点缀并加以烘干。
完整的假面舞共有十场,河回村的常设表演中只能看到六场(舞童场、吉祥物场、屠夫场、奶奶场、破戒僧场、贵族与书生场)。在内容上,假面舞表现了旧时下层平民生活的艰辛和苦难,并讽刺了当时处于统治地位的贵族及僧侣阶层的自视清高和道貌岸然,用诙谐讽刺的语言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现在上演的“河回别神祭神假面舞”是对当地流传的假面舞进行改编后形成的版本。故事情节简单但独具特色,是外国人甚至韩国人自己了解韩国传统文化的绝佳选择。而“船游绳火游戏”也是河回村保留至今的民俗活动。过去每年七月上旬或中旬文人们会在河回村洛东江边一面欣赏焰火一面在游船上吟诗作乐,是文人们喜爱的传统焰火游戏。
漫步在山清水秀、风景极佳充斥着浓郁儒家的古村中,路边的古宅和身边偶尔会经过的身着传统服装的村民妇,总会让人有恍若穿越了数百年时空的错觉。而我们在感受如此原汁原味的韩国文化的同时,也更应该思考与借鉴的是其文化的传承和古村落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