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应性变换的可见光与毫米波雷达数据标定方法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y_2003_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现有的传感器标定方法存在操作步骤繁琐、标定精度低等问题,本文基于雷达扫描平面与地面平行的特点,利用雷达扫描平面和可见光图像平面之间的单应性变换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应性变换的毫米波雷达与可见光传感器标定方法。首先,在标定场中放置六块金属面板,同时获取标定场中金属面板的毫米波雷达数据与可见光图像,基于点对齐方法获取六组毫米波雷达与可见光对齐目标点集;然后,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法计算出雷达扫描平面坐标系与可见光图像平面坐标系之间转换的单应性矩阵;最后,利用单应性矩阵将毫米波雷达目标投射到可见光图像上,完成毫米
其他文献
介绍了模具行业建立现代学徒制工作站,支持教师、学生进站研修、岗位实践。分析了中高职教育与企业用工的现状,总结出打通中高职与行业企业有效衔接的方法。
为了准确地检测地采暖环境下木质地板的甲醛释放量,研制一种模拟地采暖环境的模拟舱。主要介绍该地采暖环境模拟舱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运行测试结果。结果表明,该模拟舱的温度及相对湿度波动范围都在1 m3气候箱法允许范围内,地板上下表面存在温度梯度,可模拟真实的地面辐射供暖情况。应用模拟舱对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和多层实木复合地板的甲醛释放检测值,高于常规1 m3气候箱法检测值,且低于气候箱整体加热方式下的检测值,能更真实地反映地采暖用木质地板的甲醛释放情况。
冲压生产工艺为汽车生产制造的四大工艺之首,冲压件的质量特别是大型冲压覆盖件的质量奠定了整车质量的基础。为了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以及保证制件的稳定品质要求,越来越多汽车整车厂规划应用了大型高速自动化生产线。为了适应高速生产线的生产特性,探讨了冲压模具工艺、结构设计的要点以及厂内调试和提速生产的差异化策略。以冲压模具为栽体,充分发挥高速冲压生产线能力,使模具和设备能无缝衔接成一体。
介绍了轿车后悬挂固定座的技术要求、制件特点、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根据制件的特殊形状及材料性能,结合实际情况,从不同的加工方法,分析了制件生产的工艺过程及制件开裂的解决方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冲压工艺方案和拉伸要点,确保了不同生产形式的可靠性和制件质量的稳定性。对后悬挂固定座类制件的冲压工艺、模具设计及制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为优化刨花模压托盘的生产工艺,以废弃实木、胶合板破碎刨花为原料,通过筛分重组,探究刨花尺寸、配比对模压托盘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热压工艺条件下,小尺寸刨花含量越高,托盘板面密度越小、吸水厚度膨胀率越低。单一尺寸刨花制备的托盘的内结合强度、加强筋抗弯强度随着刨花尺寸的减小而逐渐升高;不同刨花尺寸配比制备的模压托盘,小尺寸刨花对大尺寸刨花间隙的填充作用可提高托盘的内结合强度和加强筋抗压强度。建议选用中尺寸刨花和小尺寸刨花占比均高于30%的配比,以获得整体及各部位都具有较高力学强度的刨花模压托盘。
介绍了一款电器底座注射模设计及工作过程,模具采用双向顶出和定模抽芯,定模顶出结构是采用尼龙锁模器和弹簧相接合形式,使其能够在开模过程中先行把塑件从定模型腔部分脱离,避免塑件粘住定模现象的发生,定模顶出平稳,加工简单,模具结构紧凑、工作可靠。
以某车型翼子板为例,从降低拉伸深度、优化补充面、分模线、拉伸筋形状及拼合方式方面,提出了提高翼子板材料利用率的方法,对拉伸冲压工艺进行优化。建立拉伸过程有限元模型,对比优化前后制件成形后的最小次应变分布、塑形应变、A面潜在缺陷及材料利用率,对于采用卷料方式计算优化后材料利用率由44.5%提升到69.1%。
根据注射模滑块零件的形状特征、加工工艺和编程技术参数,利用Visual Basic.NET编程语言对PowerMILL编程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滑块零件在卧式加工中心加工的自动化编程。在实际编程中证明,使用自动编程提高了编程工作效率和加工效率,实现了数控编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操作。
分析了继电器成型工艺,阐述了模具分型面、模腔布局、浇口、冷却系统及制造、设计要点与工作过程,重点分析了内滑块机构和铍铜进水路冷却凸模,缩短成型周期及外壳的内凹变形。经实际生产中验证了模具结构设计合理,运动稳定,外壳的内凹变形得到了改善,有效缩短成型周期,外观质量与尺寸精度也取得良好的效果。
介绍了一种两端卷圆件的模具设计方案,该模具采用多组楔块及齿轮轴、齿条等结构形式,可在压力机一个运作循环内完成压料、切断、卷圆等多个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