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化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本文以新郑市为例,主要从其近二十年的城市面貌变化和城市格局发展着眼,分析它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人居环境的变化,以及在一系列的城市规划后所呈现的是否适合“人类诗意的栖居”这一理念,并结合具体事例谈个人见解。
【关键词】城市化;人居环境
新郑市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渊源的古城之一,拥有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和2700年的郑韩文化。它是一个古城,因轩辕黄帝出生于此而承载着一份华夏根基的荣耀;它是一座新城,有着中原区最大的航空港,四通八达,有着自己的特色产业支撑,亦是中国内地8个未来5至10年最具台商投资价值城市中唯一的县级市。短短二十年的变化,在我的记忆中,这座古老却充满活力的小城镇已然翻开了新的一页。
一、城市发展何去何从 ——小城边摇身变大城
吴良镛教授以“五大原则”(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五大要素”(自然、人、社会、居住、支撑网络)、“五大层次”(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为基础,构建了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框架。结合新郑市二十年的发展变革,从城市建筑,基础设施,布局这几个方面做个比较。
(一)小城建筑及基础设施变化
九十年代初,这个小城市的周边有很多土城墙,在它的东北方向有大片的林地,那里有保下来的凉亭,但已破败不堪。最初,这里建的有小型的人民公园,还有儿童游乐场,面积很小,充满了九十年代初的味道。城市没有中心广场,只有主干道是柏油马路,其余也有水泥路,但大部分还是土路。
当时真正称得上是“城市”的就是靠这些个柏油马路隔离开的地区,小城有着自己的火车站,汽车站,城里最高的楼大概就是那座电业大厦,有十层那么高,每一时段的敲钟报时,家家户户都能清楚的听到。这是一座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县级城市,很干净,有着自己的安逸,很多小商铺出现在街道两边,每铺一间,互不干扰,走街串巷的也有很多卖小玩意的,甚至每隔一段时期会遇到磨剪刀,收破烂的也不一定。这些是现代化的城市中少有的景象。
如今的“新郑县”早已更名为“新郑市”,隶属郑州市。高楼林立,到处都是柏油马路,周边郊区也都逐步进入了城市规划的范围,不见小商铺,到处都是连锁店,专卖店,很多楼房被划了“拆”字,等待着城市变革。没有了火车站,汽车站也与郑州的联系,建立一体化交通。没有了两层楼以下的平房,都是小区化的格局,没有了村庄,有了居委会,街道办事处。体育场跑道被塑胶取代,楼房设计布局考虑了更多的人文关怀,主要干道的十字交叉口,四个街角改建成了街角公园,原来的人民公园,儿童游乐园所在地被征用,建立起了高校。
(二)小城布局的悄然变化
城市中心逐渐商业化,修建了中心广场。以广场为中轴点,大陆规划为井字形,城市周边,大规模的开发,招商引资,兴建工厂企业,形成由内到外商业区——住宅区——郊区工厂一体化的模式。三者彼此之间有交叉,新兴的小区群体式住房布局取代了原来的村庄,城市中参杂着的少许农田被开发,高楼林立,一切呈现出钢筋水泥般的硬线条结构。
看似这个城镇的城市化快速发展着,经济提高了,建筑现代化了,但是人居环境却似在走下坡路。那些从小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不识五谷杂粮,更接触不到除了这些钢筋水泥架构之外的大自然,那么,这样的城市化快速发展中,是否缺失了更多的“诗意”?
诚如吴良镛教授所说,“今天所盖的房子数量之多,规模很大,所以现在不是在盖房子,现在是在盖城市。”还有更重要的一句,“必须具备城市设计的观念。”城市化不分大小,一个小城镇摇身变成大城市的过程,不单单市人口数量的增长,经济的高速飞跃,更重要的是在城市规划时考虑这一城市的历史环境,社会环境,人居环境乃至政治环境。单一的规划楼房,整治街道,统一商铺招牌模式等,治标不治本,将原本的整体拆的支离破碎,让一座有着悠久韵味的小城在现代化的发展中显得不伦不类。这样的发展,是为了什么?
二、当城市化进程中遇到古建筑
既然是历史古城,必然留有大量古老的建筑。实地考察后,发现这些建筑能够完好无损的保留下来的几乎所剩无几,大多都被拆掉,土地被征用,政府转手给开发商进行投资建设。一个城市的发展,不能为了一位地追求一些“数字”而“大兴土木”,建设一些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的所谓的现代化建筑。我们重视城市的发展,我们认为,城市化就是要远离农村,一切都应该与国际接轨,向大城市看齐,但是也应看到自己独具的优势。
以轩辕故里为例,早些年开发新郑市时,没有人在意过这些破败的古建筑,任其“鹤立鸡群”。后来为响应国家人居环境以及保护古建筑的号召,开始逐渐对其进行全面的改造。再往后发展,新郑市又颁布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为拜祖之日,历史考证这里曾是炎黄二帝的发祥地,矗立着的石碑也为成为了有力的证据。于是开始着眼于这座古城历史文化的宣扬,这里是人文始祖的圣地,是华夏子孙的血脉所在,每年这一时期吸引无数海内外华侨归来拜祖寻根。
故里的建筑也一改再改,每年都有翻修,甚至拆除重建,周围原本与之不相协调的楼屋外层建筑也都慢慢地被整改成灰墙红瓦的样式,与之相衬。白砖石桥,红墙黄色琉璃瓦,竹林,石阶,俨然一派复古气息。故里正门外对着后来修建的百家姓广场,广场中央是一座铜铸中华鼎,寓意深远。这里的城市规划充分考虑了古建筑的历史地位和周边人们居住的一个协调问题,附近没有超过三层的大楼,街道设计得很宽阔,远离大型的購物中心等喧闹嘈杂的场所,独持一份庄严与静谧,也是这个小城中不可多得的一个静地。
除了轩辕故里,郑国车马坑,博物馆等历史遗址也被完好的保护起来,但是据考证莲鹤方壶的出土地却被现代化的楼房所替代。这里毕竟是古城,地下埋藏着未知的文物,开发土地过程中遇到这种情况,谁又该给谁让步?像中国这样有着众多历史悠久的城镇的国家,应该让建筑师、规划师“借题发挥做文章”的城市、地段比比皆是,有了丰富的历史,地理,文化知识,就好像顿生慧眼,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厚重的历史底蕴在与城市化协调发展下足以让一座城市光彩照人。 当一个城市的发展遭遇古建筑,很多目光短浅的决策者为了一时的利益妄下结论,好好地古物被破坏。这些可不同于一般的高楼大厦,拆毁还可重建,一旦被毁灭,留下的只有遗憾而已。二十年的演变,新郑市的居住格局,是大片集中式,少有的小区会有齐备的绿化设施,这让这座城市缺少了自然地诗意。难道,花了那么多的代价拆除老建筑,投入那么多的资金最后只是得到了这样一个与本意不相符的结果吗?
三、“人类诗意的栖居”——是梦境还是现实?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量的增加,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作为个体,虽不能在实质问题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居于城市中,作为城市公民,有责任和义务维护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水一景。我们在“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理念熏陶下成长,每一个举动都是你所在的城市的象征。也许绵薄之力无力改变什么,大形势所趋还要看各种政策,但是个体携手,就从身边的小环境着眼,共同宣扬这座历史古城的文明,共同维护每一处古迹,带着一份自豪的情绪看待它的变革。
作为开发商、规划者,承担的不仅仅是建一座楼房,一座花园的责任,更是一个城市发展方向的引导者。考虑到这里地处中原,人口众多,多建楼房也是为解决住房问题,但是过于硬朗的粗线条会让这座城市给人一种生硬感,城市化势在必行,然而也得适合这个城市的特色。今天的新郑我们都承认它比二十年前要现代化的多,然是处处冰冷的混凝土建筑不足以将这座古城的魅力展现出来。目前的城市化来看,居者有其屋,但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完备,甚至出现蓄意损坏健身器材的现象。公园的建立,道路上的绿化带,垃圾箱都没有物尽其用,也许,在设计上还不够考虑全面。
城市的协调发展,是人、环境与社会的有机统一,不能割裂开来。从计划、规划、拆迁、用地每一个环节上都应缜密布局。不是一味的追求物质文明,而是让精神也愉悦,让这个城市更加具有人文情怀。
作为政府,是一个城市的领导核心所在,尽可能的避免好大喜功。决策不是一个人在拍脑袋,而是政府人员与百姓间的群策群力,城市是大家的,应该多听取百姓的意见。民心所向,大局所在。在政策的制定上,财政投入上,以实践为主,人居环境应与经济发展并驾,城市的建筑是一个城市脸面,更是一个城市现代化,城市化发展的最好写照。纸上谈兵不可有,绝知此事要躬行。
城市化进程中,人们能够在享受城市化带来的物质结果的同时还能诗意的栖居固然好,但这不是我们一方想象便可达成的。菊儿胡同的改造成功就是一个例子,它的身上倾注了很多规划师,建筑师的心血,我们可以借鉴,绝不可照搬,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需要多方努力来共同营造。最后,希望新郑这座历史古城的发展会先人居之忧而忧,闯出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婕妤,《找到一台适合中国的城建之路》[J],创新科技,,2010(11),34-36.
[2]孙静、苗洁,《河南省城市化质量研究》[J],消费导刊,科教论坛,2008(8),191.
[3]于偉,《先人居之忧而忧》[J],北京观察,2001.
[4]王乾荣,《吴良镛:让人们诗意的栖居》[J],群言,2012(3).
[5]戴谦,《加快城镇建设,改善居住环境——改革开让以来我国居住环境建设的成就及经验》[J],房地产业,1995(11),25.
【关键词】城市化;人居环境
新郑市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渊源的古城之一,拥有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和2700年的郑韩文化。它是一个古城,因轩辕黄帝出生于此而承载着一份华夏根基的荣耀;它是一座新城,有着中原区最大的航空港,四通八达,有着自己的特色产业支撑,亦是中国内地8个未来5至10年最具台商投资价值城市中唯一的县级市。短短二十年的变化,在我的记忆中,这座古老却充满活力的小城镇已然翻开了新的一页。
一、城市发展何去何从 ——小城边摇身变大城
吴良镛教授以“五大原则”(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五大要素”(自然、人、社会、居住、支撑网络)、“五大层次”(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为基础,构建了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框架。结合新郑市二十年的发展变革,从城市建筑,基础设施,布局这几个方面做个比较。
(一)小城建筑及基础设施变化
九十年代初,这个小城市的周边有很多土城墙,在它的东北方向有大片的林地,那里有保下来的凉亭,但已破败不堪。最初,这里建的有小型的人民公园,还有儿童游乐场,面积很小,充满了九十年代初的味道。城市没有中心广场,只有主干道是柏油马路,其余也有水泥路,但大部分还是土路。
当时真正称得上是“城市”的就是靠这些个柏油马路隔离开的地区,小城有着自己的火车站,汽车站,城里最高的楼大概就是那座电业大厦,有十层那么高,每一时段的敲钟报时,家家户户都能清楚的听到。这是一座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县级城市,很干净,有着自己的安逸,很多小商铺出现在街道两边,每铺一间,互不干扰,走街串巷的也有很多卖小玩意的,甚至每隔一段时期会遇到磨剪刀,收破烂的也不一定。这些是现代化的城市中少有的景象。
如今的“新郑县”早已更名为“新郑市”,隶属郑州市。高楼林立,到处都是柏油马路,周边郊区也都逐步进入了城市规划的范围,不见小商铺,到处都是连锁店,专卖店,很多楼房被划了“拆”字,等待着城市变革。没有了火车站,汽车站也与郑州的联系,建立一体化交通。没有了两层楼以下的平房,都是小区化的格局,没有了村庄,有了居委会,街道办事处。体育场跑道被塑胶取代,楼房设计布局考虑了更多的人文关怀,主要干道的十字交叉口,四个街角改建成了街角公园,原来的人民公园,儿童游乐园所在地被征用,建立起了高校。
(二)小城布局的悄然变化
城市中心逐渐商业化,修建了中心广场。以广场为中轴点,大陆规划为井字形,城市周边,大规模的开发,招商引资,兴建工厂企业,形成由内到外商业区——住宅区——郊区工厂一体化的模式。三者彼此之间有交叉,新兴的小区群体式住房布局取代了原来的村庄,城市中参杂着的少许农田被开发,高楼林立,一切呈现出钢筋水泥般的硬线条结构。
看似这个城镇的城市化快速发展着,经济提高了,建筑现代化了,但是人居环境却似在走下坡路。那些从小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不识五谷杂粮,更接触不到除了这些钢筋水泥架构之外的大自然,那么,这样的城市化快速发展中,是否缺失了更多的“诗意”?
诚如吴良镛教授所说,“今天所盖的房子数量之多,规模很大,所以现在不是在盖房子,现在是在盖城市。”还有更重要的一句,“必须具备城市设计的观念。”城市化不分大小,一个小城镇摇身变成大城市的过程,不单单市人口数量的增长,经济的高速飞跃,更重要的是在城市规划时考虑这一城市的历史环境,社会环境,人居环境乃至政治环境。单一的规划楼房,整治街道,统一商铺招牌模式等,治标不治本,将原本的整体拆的支离破碎,让一座有着悠久韵味的小城在现代化的发展中显得不伦不类。这样的发展,是为了什么?
二、当城市化进程中遇到古建筑
既然是历史古城,必然留有大量古老的建筑。实地考察后,发现这些建筑能够完好无损的保留下来的几乎所剩无几,大多都被拆掉,土地被征用,政府转手给开发商进行投资建设。一个城市的发展,不能为了一位地追求一些“数字”而“大兴土木”,建设一些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的所谓的现代化建筑。我们重视城市的发展,我们认为,城市化就是要远离农村,一切都应该与国际接轨,向大城市看齐,但是也应看到自己独具的优势。
以轩辕故里为例,早些年开发新郑市时,没有人在意过这些破败的古建筑,任其“鹤立鸡群”。后来为响应国家人居环境以及保护古建筑的号召,开始逐渐对其进行全面的改造。再往后发展,新郑市又颁布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为拜祖之日,历史考证这里曾是炎黄二帝的发祥地,矗立着的石碑也为成为了有力的证据。于是开始着眼于这座古城历史文化的宣扬,这里是人文始祖的圣地,是华夏子孙的血脉所在,每年这一时期吸引无数海内外华侨归来拜祖寻根。
故里的建筑也一改再改,每年都有翻修,甚至拆除重建,周围原本与之不相协调的楼屋外层建筑也都慢慢地被整改成灰墙红瓦的样式,与之相衬。白砖石桥,红墙黄色琉璃瓦,竹林,石阶,俨然一派复古气息。故里正门外对着后来修建的百家姓广场,广场中央是一座铜铸中华鼎,寓意深远。这里的城市规划充分考虑了古建筑的历史地位和周边人们居住的一个协调问题,附近没有超过三层的大楼,街道设计得很宽阔,远离大型的購物中心等喧闹嘈杂的场所,独持一份庄严与静谧,也是这个小城中不可多得的一个静地。
除了轩辕故里,郑国车马坑,博物馆等历史遗址也被完好的保护起来,但是据考证莲鹤方壶的出土地却被现代化的楼房所替代。这里毕竟是古城,地下埋藏着未知的文物,开发土地过程中遇到这种情况,谁又该给谁让步?像中国这样有着众多历史悠久的城镇的国家,应该让建筑师、规划师“借题发挥做文章”的城市、地段比比皆是,有了丰富的历史,地理,文化知识,就好像顿生慧眼,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厚重的历史底蕴在与城市化协调发展下足以让一座城市光彩照人。 当一个城市的发展遭遇古建筑,很多目光短浅的决策者为了一时的利益妄下结论,好好地古物被破坏。这些可不同于一般的高楼大厦,拆毁还可重建,一旦被毁灭,留下的只有遗憾而已。二十年的演变,新郑市的居住格局,是大片集中式,少有的小区会有齐备的绿化设施,这让这座城市缺少了自然地诗意。难道,花了那么多的代价拆除老建筑,投入那么多的资金最后只是得到了这样一个与本意不相符的结果吗?
三、“人类诗意的栖居”——是梦境还是现实?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量的增加,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作为个体,虽不能在实质问题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居于城市中,作为城市公民,有责任和义务维护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水一景。我们在“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理念熏陶下成长,每一个举动都是你所在的城市的象征。也许绵薄之力无力改变什么,大形势所趋还要看各种政策,但是个体携手,就从身边的小环境着眼,共同宣扬这座历史古城的文明,共同维护每一处古迹,带着一份自豪的情绪看待它的变革。
作为开发商、规划者,承担的不仅仅是建一座楼房,一座花园的责任,更是一个城市发展方向的引导者。考虑到这里地处中原,人口众多,多建楼房也是为解决住房问题,但是过于硬朗的粗线条会让这座城市给人一种生硬感,城市化势在必行,然而也得适合这个城市的特色。今天的新郑我们都承认它比二十年前要现代化的多,然是处处冰冷的混凝土建筑不足以将这座古城的魅力展现出来。目前的城市化来看,居者有其屋,但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完备,甚至出现蓄意损坏健身器材的现象。公园的建立,道路上的绿化带,垃圾箱都没有物尽其用,也许,在设计上还不够考虑全面。
城市的协调发展,是人、环境与社会的有机统一,不能割裂开来。从计划、规划、拆迁、用地每一个环节上都应缜密布局。不是一味的追求物质文明,而是让精神也愉悦,让这个城市更加具有人文情怀。
作为政府,是一个城市的领导核心所在,尽可能的避免好大喜功。决策不是一个人在拍脑袋,而是政府人员与百姓间的群策群力,城市是大家的,应该多听取百姓的意见。民心所向,大局所在。在政策的制定上,财政投入上,以实践为主,人居环境应与经济发展并驾,城市的建筑是一个城市脸面,更是一个城市现代化,城市化发展的最好写照。纸上谈兵不可有,绝知此事要躬行。
城市化进程中,人们能够在享受城市化带来的物质结果的同时还能诗意的栖居固然好,但这不是我们一方想象便可达成的。菊儿胡同的改造成功就是一个例子,它的身上倾注了很多规划师,建筑师的心血,我们可以借鉴,绝不可照搬,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需要多方努力来共同营造。最后,希望新郑这座历史古城的发展会先人居之忧而忧,闯出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婕妤,《找到一台适合中国的城建之路》[J],创新科技,,2010(11),34-36.
[2]孙静、苗洁,《河南省城市化质量研究》[J],消费导刊,科教论坛,2008(8),191.
[3]于偉,《先人居之忧而忧》[J],北京观察,2001.
[4]王乾荣,《吴良镛:让人们诗意的栖居》[J],群言,2012(3).
[5]戴谦,《加快城镇建设,改善居住环境——改革开让以来我国居住环境建设的成就及经验》[J],房地产业,199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