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搏定对支气管哮喘与喘息型支气管炎的平喘疗效观察

来源 :实用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tercoffee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自1983年10月至1985年底,应用异搏定分组治疗支气管哮喘及喘息型支气管炎病人100例,今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支气管哮喘34例,喘息型支气管炎66例,皆为住院病人。其中男39例,女61例。30岁以下25例,31~40岁7例,41~50岁15例,51岁以上53例。全部病例接受抗生素等基础治疗,而均未采用激素及其它平喘药物。为便于判定效果,将支气管哮喘发作强度分为小发作、中发作、大发作。具体判定标准如下: We from October 1983 to the end of 1985, the application of verapamil subgroup treatment of bronchial asthma and asthmatic bronchitis in 100 patients,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results are reported as follows. Clinical data of bronchial asthma in 34 cases, asthmatic bronchitis in 66 cases, all hospitalized patients. There were 39 males and 61 females. 25 under 30, 7 from 31 to 40, 15 from 41 to 50, and 53 over 51. All cases received antibiotics and other basic treatment, but did not use hormones and other antiasthmatic drug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effect, the intensity of bronchial asthma attack is divided into small attacks, attacks, major attacks. The specific criteria are as follows:
其他文献
去年以来,江苏省常熟市乡镇企业职工“跳槽”问题日益突出。对此,我们通过座谈走访,对近10个乡镇作了一次专题调查。日渐扩展成热点职工“跳槽”,这是由乡镇企业植根农村,职
作者对17例中度和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稳定期病人(稳定两个月以上,平均 FEV_1=0.95L,FVC=2.43L)进行了高氧所致的高碳酸血症机理的研究。反映高碳酸血症的通气和闭口压力(P
纵观国情,回顾我国发展建筑砌块的三十余年历史,已经取得很大成绩,特别是近几年,更迎来了建筑砌块蓬勃发展的新局面。这也就是说,在我国,至少是可预见的将来,主要应该以小型砌块去替
1680年以来,我科应用硫酸镁治疗肺炎喘憋收到一定疗效。32例住院患儿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自2个月至3岁,1岁以内24例,1~2岁6例,2~3岁2例。毛细支气管炎11例,支气管肺炎21例,
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十一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决策,如何更好地用四中全会精神帮助人们澄清事实、分清是非、弄清理论、理顺情绪,从困惑和迷惘中把思想统
本研究试用短小棒状杆菌菌苗对11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和免疫学观察,治疗期间每周记录病情并处理一次,一个治疗程(12周)后,91%患者获疗效.治疗前和疗程结束时,作了淋转
李学凌写给马化腾的一封信    这一仗输赢都无所谓。赢了,我们变成新兴的颠覆者,成为能够和腾讯比肩的公司。输了,我们就小小地活着,有天花板地活着。我会再找机会。    我们没有恩怨。我们甚至素未谋面。今天,我想说的不是两家竞争公司的关系问题,而是腾讯和创业公司的关系问题,甚至所有大公司和创业公司的关系问题。  今天,大家都有“恐腾症”。腾讯帝国是这样的,最核心的是IM即时通讯系统,周围有很多附属国
作者相继发现2例军团菌感染伴有斑丘疹和严重肾衰竭(需行血液透析)的罕见病例。病例1为1名67岁居住在退伍军人管理局(VA)宿舍的男性患者,因跌倒后额部撕裂,受检于VA医学中心
七十年代初由于引进局部吸入强效类固醇(二丙酸氯地米松)或戊酸倍他米松治疗哮喘,而使全身性使用类固醇的病人数量减少。但仍有少数重症慢性哮喘病人需并用上述两种方法治疗
良性软骨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国外至一九七○年止共报告约185例,国内李瑞宗一九六○年报告例4例。因其少见,又有明显的骨质破坏,临床上常误诊为恶性骨肿痛。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