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保安队长的绿色印记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d56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样又不一样,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北大保安队的印象。楼道里悬挂的规章管理制度和整齐的员工宿舍,有种深深的、熟悉的基层连队的烙印,连每名保安的站姿,待人接物的方式都透着浓浓的兵味,所有这些都让我感觉得到作为队长的王桂明对部队深深的眷恋。
  自知之明,蜕变从军旅生活开始
  1983年,王桂明在一个并不隆重的欢送仪式上坐上了汽车,成为了他们村唯一一个当兵的人。军旅对他来说,也许是种向往,也许是种解脱,抑或是好奇。他的家境并不好,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姐姐哥哥的宠爱多少助长了他顽皮的天性。初中毕业后,他便嚷着要去参军。村里只有一个指标,王桂明天天往村领导家跑,没想到后来还真跑成了。送兵那天,多少有些凄凉,没有敲锣打鼓,没有鞭炮齐鸣,家人和村干部在村口把他送上了车。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必然,命运总是难以捉摸。王桂明的军旅生涯和“裁军”有着特殊的联系。他的部队原先是野战部队,裁军之后,改编成了教导团,主要负责培训新兵和大学生。1985年他进入师教导团培训,培训了六个月,1986年正式进入教导团工作。
  能够改变一个人看法的也许是一件事,抑或是一句话,而让王桂明仍记忆深刻的就是中学班主任曾对他说的“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当兵之后,他也经常念叨着这句话,时刻提醒自己找准位置,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新兵下连一个月后,他就开始崭露头角,新兵三个月后他就入团了,一年之后顺利加入了党组织。
  教导团除了训练新兵之外,还承担了一部分北京高校大学生的军训工作。王桂明搞军训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他从不会盲目地增加训练时间,也不打疲劳战,所带的集体往往能在比赛中荣获名次。从1986年到1988年他一直是教导团的优秀教练班长,所带的班集体在团里组织的各项比武竞赛中始终保持在前三名。1987年北京工业大学学生军训时,王桂明带着女生班参加了全团队列比武,比武场上由于刚下过雨还有不少积水,女生班进入比武区域后,队列最后的两名女生正好站在了水坑里,如果王桂明把队伍带得向前或向后两步都可避开水坑,可他没有那么做,因为比武区域是限定的。比武结束之后,那两个踩在水坑里的女生就不理王桂明了,她们说:“班长,你是成心,你怎么不多跑两步呢?干嘛要我俩站水坑里呢。”在后面的训练中也一直带着情绪,王桂明就给她们讲队列要求和部队纪律,但是女孩子们始终没有释怀。后来全团经过评判后,王桂明所带女生班获得了第一名,尔后这两个学生被北京工业大学和部队联合授予优秀学员,颁发证书。军训结束后,女孩子们明白了班长的良苦用心,买了个保温杯送给他。
  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动摇,踏踏实实走好如今的每一步,这就是王桂明在部队从一个从不主动说话的“溜墙边”的农村孩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班长的“宝典秘籍”。就在这一轮又一轮的培训与离别中,王桂明度过了他军旅生涯中的大部分时间。
  脱下军装,抹不去的绿色印记
  当兵三年时间王桂明没有回过家。第五个年头,他第一次回家,回到家后没几天收到部队电报:部队搞退伍,速归。当时家里人知道后就着急了,让他赶紧归队。但他见到电报的第一反应是觉得战友跟他开玩笑,想到自己才刚休假,部队应该不会有什么事,所以断定是战友在和他开玩笑。两天之后,同样的电报又送到了家里,这下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立即整装出发,准备归队。
  回到连队,王桂明赶紧找连长销假,指导员和连长都坐下来和他谈——退伍。当时他依然无法相信这是事实,谨慎地笑问:“你们是不是合起伙来骗我呢。”后来连长严肃地和他说道:“咱们部队教导团被裁了,大部分人要就地解散。”知道原委后,王桂明的脑子轰的一下空白一片,很震惊。1989年3月,王桂明正式退伍,他清楚地记得退伍那天,整个团里哭声一片,感情太深了。虽然这样分别的场景在教导团里经历的比较多,以往士兵、骨干、大学生训练结束时都和教员们难舍难分,每次结训时,大家也都哭,可王桂明退伍那天的场景他一辈子也忘不了。
  退伍之后,营教导员找王桂明谈话,告诉他团里会想办法给他安排个工作。当时团里经常给北大学生军训,两个单位之间联系比较密切,团里把王桂明和另外几个战友介绍给北大,经过北大的面试,王桂明来到了北大,分到了保卫岗位。
  1992年文安保安公司进驻北大后,王桂明发现校门口的保安都变了,以往年龄大的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年轻小伙。他们整齐的着装,笔直的站姿立即勾起了王桂明从军时的回忆,后来他四处打探,慢慢了解了保安工作,知道了保安也是半军事化管理,经过5个月的观察了解,他加入了文安公司保安队伍,在军营之外又当起了班长。
  那时候文安公司里没有完整的规章制度,王桂明把在部队时学到的管理方法和规章制度用在了自己保安班里,充分运用部队的“四会”教学法,让保安人员的管理正规起来,同时在班里建立了完整的工作生活制度。王桂明所带的保安班立即引起了北京大学的注意,在当年年底,保安班获得了北京大学后勤党委的嘉奖,这也是北京大学外来务工人员获得的第一个先进集体荣誉。当时北大勺园领导推荐北大所有的职工参观保安宿舍,并让王桂明给他们军训。慢慢的文安保安公司领导也注意到了王桂明,让他在北大担任保安队长,负责管理工作。
  保安队长,一颗兵心永驻心间
  如今身为保安队长的王桂明仍是按照部队的管理方式去管理自己的保安队伍。他始终认为带保安和带兵一样,把下属当成自己的兄弟、战友。每年,新保安一来,王桂明都有一项工作要做,那就是让新保安在一张白纸上任意位置画个点,告诉他们这就是你们现在的位置,然后让他们在白纸其他地方再画个点,告诉他们这就是你的目标,在中间连起一条线便是达到目标前自己的努力,告诫他们要通过自己个人的努力达到自己内心理想的目标。“我的想法是这样,这些孩子都不容易,如果让他们干两年保安工作就回家,没有学到任何东西,那我就是误人子弟,来到北大这么有学习氛围的地方,一定要有所收获。”王桂明这样说。
  王桂明在部队时曾吃过没文化的亏,那次经历让他记忆深刻,也改变了他的命运。当时全团只有一个提干指标,要求2年以上班长,党员,所带集体荣立三等功以上,高中毕业。王桂明的其他条件都符合,唯有文化这块他是初中毕业,最终遗憾地失去了这次机会。
  如今,身在北大校园,浓厚的学习氛围时刻熏陶着他们,保安队中的很多成员在训练时看到未名湖畔的莘莘学子,同为“80、90”后的他们不免心生向往。担任保安队长后,王桂明尽自己所能为那些想学习、愿学习的保安创造条件,让大家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学习。除此以外,他还开始筹集资金,四处“化缘”,在学校里搜集旧书和废书。“那时候,我们也没有什么途径能弄到书,大家就一起帮学校的老师搬东西,完事后,老师们说要给钱,我就说老师我们不要钱,您看您那有没有书什么的,给我们点就行。”就这样,王桂明利用这些“化缘”来的图书建起了保安队的图书室,搁了几个书架,摆了几排图书。后来保安队也有了自己的学习室,大家可以在自己的学习室里看书。
  局面慢慢打开后,王桂明抓住北京大学是一流大学这个优势,号召队员“在一流大学争做一流保安”,鼓励大家干好工作的同时不要忘了学习。如今北大保安队伍17年间走出了300名大学生。现在,每年北大保安员考上大学的人数都以二十多人递增。如今走在未名湖畔,读书学习的不仅仅是莘莘学子,也有可能是辛勤为北大校园站岗执勤的保安人员。
  虽然离开部队很多年了,王桂明依然保持了在部队时的生活习惯。睡觉他总是穿着白色背心、上床后鞋子总是码得整整齐齐,别人问他不嫌烦啊,可他总是笑嘻嘻地说:“已经成习惯了,改不了了”。绿色情结已经深深烙印在他的骨头里。
  【人物简介】
  王桂明,河北沧州人,1983年入伍,1989年退伍,现为北京大学保安大队大队长,本人拥有中央党校函授法律大专文凭和公共管理本科文凭,在他领导的北大保安队中有300人获得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2010年他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2011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优秀保安员”,并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其他文献
“空军蓝”里走出一群“水兵蓝”。他们是身着空军军装的“水兵”,他们是广空某水上运输大队的官兵,他们用特色文化名片点亮了“水兵”生活。  NO.1 剪贴文化  剪贴,作为整理和积累知识的一种形式,已走入了空军“水兵”的生活,成为船队里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他们广泛开展“每日剪报,每月成册”活动,将过期的报纸杂志上有价值的文章剪下来,变“废”为宝。  打开厚厚的剪贴本,如同走入水兵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
期刊
在甘青藏乡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格桑花历来被各族人民视为吉祥之花。而那种难得一见的八瓣格桑更被称为“菩萨花”,是吉祥的化身、幸福的使者。兰州军区某集团军防空旅就像盛开在雪域高原的八瓣格桑,驻守高原、扎根高原、建设高原、造福高原、献身高原的躬身实践,唱响了一曲爱民为民的大爱之歌。  助学——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今年5月30日,防空旅政委蒲西一路风尘赶往甘南州合作市南木娄小学。藏族学生们准备了特有的民族歌
期刊
编者按:本文如实记录了一场车祸,也将主人公陈忠杰的回忆详细拆解表述,既提醒大家“生命只有一次”、“驾车需谨慎”的道理,也告诉广大读者救人时需注意的事项。作为一篇车祸救助指南,我们希望,所有人都能把这个悲伤的故事淡忘得再慢一点,当然,遭遇车祸的小清康,希望能恢复得更快些!  2011年12月16日,这一天对小清康的一生而言是那么的灰暗——放学路上,他遭遇了车祸——幸运的是,在厚厚云层的积压挤迫下,还
期刊
7月初,天山南麓,炮声隆隆。战斗射击总评优秀的好成绩再一次毫无悬念地被驻疆某部坦克二营摘取。指挥阵地上,身材健壮、脸庞黝黑的二营营长孙飞,笑得格外灿烂。  2008年初,孙飞由连长被直接任命为该部装甲步兵营营长。恰逢师组织训练尖子比武。一向不甘落后的他,下决心非要打出个“开门红”。为了带动官兵的参赛热情,孙飞拼命训练,坚持每天完成“六个一百”,早晚各一次五公里,睡觉前还来个“小夜餐”。  谁知,天
期刊
老兵曹炳杰,虚岁30,皮肤黝黑、身板精瘦、双目如炬、走路带风。当兵11年,个头不高本领高,一身好武艺,人送绰号——“兵王”。  老曹,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尤其喜欢甄子丹,看到电影里他痛扁恶霸,觉得特别解气,就有了到部队一展才华的愿望。“兵王”起初叫“铁臂阿童木”。起因是他体重128斤,个头不大但全是肌肉。连队楼前那副杠铃,65公斤整,他每天饭前练几遍。“阿童木”因为铁臂名号更响。第二年,手榴弹一出
期刊
【个性写真】  她来自湖南小镇,性格直爽,做事干练,敢于挑战。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她怀揣梦想走入军营,成为了一名英姿飒爽的话务兵。在绿色军营中挥洒青春年华;在三尺机台旁被誉为“信得过的传令兵”;在欢声笑语中,与战友打成一片,共同进步。先后被评为优秀新兵,嘉奖一次,优秀士兵一次。  【魅力评语】  带着五彩梦,从军走天涯。你一身戎装,勇敢坚毅,工作兢兢业业,承担起一班之长的职责,把朵朵“
期刊
在喜马拉雅山腹、雅鲁藏布江畔,有一块被雪山和原始森林怀抱的“天边牧场”;在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沟深处,有一群不爱红装爱武装的“80后”、“90后”女孩。  作为南伊沟的第一代女戍边人,她们在这里默默守护,静静绽放。她们是西藏边防总队林芝支队南伊边防派出所的官兵。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今年3月10日刚刚组建,是西藏唯一一个全部由“警花”组成的派出所。  车轮下的柏油路面,如同一条窄长闪光的带子,在雪
期刊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大漠戈壁,便彻底体会了“天空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百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的景象。  从酒泉市到东风泉边防连,500多公里,我们走了七八个小时。当我的五脏六腑被颠得上下错位时,我的大脑也变得有些短路。“没有水只有风,夏季地表温度高达50摄氏度,冬季最低气温零下40多摄氏度,曾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从1962年到2012年,整整50年,一支连队像钢钉一样牢牢铆
期刊
拉练的女兵100%是“90后”,她们率直而乐观,童真又自强,看似娇弱却韧劲儿十足……  新兵下连后,武警8640部队组织新兵进行了为期7天,行程150公里的徒步野营拉练。  此时的北方,天气未见暖意,早上6点整,我随拉练队伍在清冷的晨雾中出发。虽说经历过三个月的新兵连磨练,看得出来,队伍中的14名女兵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安,毕竟要背着20多公斤重的背囊走完全程150公里的路,她们不知道对自己来说这意
期刊
他用双手触摸冰冷的钢铁,30年如一日。  他用双手驯服的那一堆堆钢铁,是一发发随时有可能“要人命”的枪弹、炮弹和炸弹。  他说:“拆弹就是这样,随时在与死神进行着对视和较量。”  5月,笔者踏上西北高原,用眼睛和心灵触摸“西北拆弹王”陈林的精神世界,感受共和国“拆弹兵”的家国情怀。    10公里路,押运车走了整整50分钟  清晨,西北某高原小站。  “呜——呜——”随着长长的汽笛声在空旷的原野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