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42697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脊髓损伤后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脊髓损伤后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记忆力、注意力、信息处理速度、解决问题能力、执行能力等方面的能力降低。造成认知障碍的原因主要是合并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后大脑结构的改变及脊髓损伤并发症,如心理障碍、体位性低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等。尽早识别脊髓损伤引起的认知障碍,积极干预,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5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分为磁刺激组、肌电反馈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干预(包括主动训练、被动训练及抗阻训练等),磁刺激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低频rTMS治疗,肌电反馈组辅以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观察组则辅以rTMS及肌电生物反馈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检测3
期刊
目的观察音素和词汇水平上发育性语音障碍儿童错误辅音的特点,探讨与短时记忆的相关机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36例发育性语音障碍儿童进行音素水平和词汇水平的辅音发音评估,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其中12例患儿作为发育性语音障碍组,另选1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分别对2组儿童进行短时记忆评估。观察音素水平和词汇水平两种水平上36例发育性语音障碍儿童辅音发音的错误类型和错误率,分析不同发音水平与短时记忆的相关
目的观察低频交变电磁疗法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低频电磁组、计算机辅助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低频电磁组加用低频交变电磁疗法治疗,计算机辅助组加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联合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低频交变电磁疗法和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目的观察游戏类有氧训练对轻中度认知障碍老年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根据观察实践需求及病患入选标准,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筛选7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游戏类有氧训练。于入选时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对2组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睡眠质量等进行评价,并于治疗结束后进行治疗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经3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与超声波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CTS)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60例轻中度CT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冲击波组和超声波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口服甲钴胺,冲击波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2次,共3周;超声波组在口服甲钴胺基础上接受超声波治疗,每周5次,共3周。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治疗后),采用中文版波士顿腕管量表(BCT)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并行正中神经神经传导检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联合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尖足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性瘫痪患儿10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35例)、B组(36例)、C组(36例)。BTX-A注射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进行,注射剂量分别为3 U/kg、4 U/kg、5 U/kg,注射后每组均给予4个疗程的康复训练。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采用改良Tardieu量表(MTS)评定腓肠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3例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患者分为联合组、冲击波组及电针组。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冲击波组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组则在电针治疗基础上辅以体外冲击波治疗,均连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4周及8周时对3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疼痛改善情况,检测患者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旋)主动活动
目的探讨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导师制的构建及实施效果。方法以2014年以来在康复住培基地培训的42名学员为调研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导师制构建、实施及落实情况,并通过学员匿名问卷调研形式对临床导师制进行评价。结果100%学员认为临床导师能公正对待学员,经常帮助学员解决相关疑难问题,88.1%学员认为临床导师经常悉心指导处理医患关系,83.3%学员熟悉自己的临床导师,81.0%学员认为临床导师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包括间接训练和直接摄食训练,每次治疗30 min,每日1次,每周6 d,6 d为1个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刺激频率3.0 Hz,刺激强度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