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chen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是义务教育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之一,而地理思维能力的体现,依赖于地理思维品质的达到程度。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那么,应当如何进行地理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笔者浅谈以下几点:
  一、(精炼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促成学生思维发展的动力包括:动机、欲望、兴趣、爱好。其中兴趣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最活跃因素,而提问则是激发兴趣的内在“激素”和“催化剂”。其作用的途径表现为:提问→兴趣→动机→知识→思维。精炼的提问就是为学生设一个磁力场,并以教材(地理知识)作诱发物,以老师作导体,激起他们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涌起学习的冲动,从而启动和活跃思维。
  在高中地理下册《土地资源》一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后,教师可通过提问、启动和活跃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力,由学生自己得出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大政方针。例如:“如果你是国家土地管理局负责人,面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应采取什么政策和措施来改变局面?”(核心问题,利用原则),“若你分管中国农业工作,对耕地、林地现状作何种打算来促进稳产高产?”(基本国策,扩耕与提高年产相结合等),上述问题可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强化兴奋点,充分释放他们的大脑潜能。如:针对我国林地、耕地人均少,该怎么办?后备耕地潜力不大情况下怎么提高农业生产等问题,要求学生作快速回答,并对学生的发言给以迅速的肯定、否定或补充完善。这样,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流畅,思维过程加快。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分析,得出与书上写的相同的结构,获得了成功感和喜悦感,同时,提高了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了思维的敏捷性。
  二、强调动手,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究性
  教学时可创设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入境,使他们靠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把问题层层解开,最终寻到正确的答案。
  以《北京交通》一节教学为例,课前将学生分成若干课题小组,并准备了1949年——1992年北京交通(道 路、桥梁、电车、公共汽车、出租车、自行车、立交桥……)的数据材料和图片资料,供学生阅读查找。上课时教师仅列出几道递进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查询资料、加工、分析得出新数据,并寻求各个相关制约因素,设计解决方案,优选后提出自己的结论。
  A.北京道路建设中主要规划了哪几条交通干线?二环、三环长度各多少千米?
  B.根据1949年~1992年数据分析,预计照此速度发展,到2000年北京交通会呈现什么状况?数量会达到多少?
  C.截止到1992年,北京的二环、三环、四环上有多少立交桥?在西单、东单路口,修建立交桥是否可行?为什么?
  D.根据已有资料及你亲身的感受,综合分析北京交通自新中国成立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这些发展中你发现了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在对北京道路交通的现状有了较清晰的印象后,随之又产生了对1949年~1992 年增长速度的关注,并激发学生计算到2000年北京市交通的状态、数量。此时,学生的思维开始深化,教师抓住这一切入点,进而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对在东、西单两个繁华路口建立交桥的利弊逐一分析,将书本上地理知识活化、具体化,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层。这样,以动手、动脑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为基础,在“寻幽探胜 ”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探究性。
  三、通过地图,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创造想象渗透于思维,才能形成创造性思维。中学生的想象力很强,但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不能很快向抽象的现实方向发展,形成创造性思维。地理教学中地图是始终离不开的信息载体,在传统教学中,对地图仅是强调能够会读图、分析图,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看图说话”,对地理思维的发展,也仅仅是初级阶段。中学阶段可充分开发、活化学生大脑潜力,在专题地图的制作开发上为学生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 使地理思维在理想的时空范围内自由驰骋,由近及远,由此及彼,发展思维的独创性。例如,在初中区域地理学习的最后,教师可根据初中所学过的地图知识,进一步讲解制图规范和简单编图程序,然后由学生自己自由选题,绘制一张彩色地理专题小地图。这一作业的布置,大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作业交上来时,许多意想不到的内容映现在你面前。《世界野人分布图》上,小小的脚印图例代表“野人”的分布,《美国NBA篮球队分布图》的底色是一幅红蓝相间的星条旗,《中国沿海开放港口分布图》上14个开放港口和特区、开放区宛若一条腾飞的巨龙……这既有科学的基础,又富于浪漫的创造想象。正是学生对地理事物深入理解和追求而形成的创造性思维的反映。
  四、讲求结构,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地理思维的深刻性,系指学生要善于深入地思考各种地理问题,抓住各种地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并预见 其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善于把握各种影响因素间的联系和关系;善于全面地思考和分析问题。高中《地理》上册中《地球的运动》一节是难点,在学完这一节知识后,要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形成网络。教师在总结本节时,可先提出“形成地球上的五带划分、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等地理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探源,想到与黄赤交角的联系,此时,教师再在学生已有零散知识的基础上,根據各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启发学生一步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大量感知中抽象概念,总结规律,形成如下知识结构,从而培养了学生地理思维的深刻性。
  五、注重讨论,培养学生地理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地理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冷静地考虑地理问题,能有主见地分析评价事物。在讲授高中地理时,对一个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条件的分析,更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过程。同一条经济原理、布局原则,对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经济技术条件、不同时期是有不同应用要求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应用原理。从而增强识别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加强讨论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批判性的好方法。
  综上所述,学生地理思维的各种品质的高度发展,就是他们地理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智慧的增强过程。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是培养能力的一条主渠道,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应用题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和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关键。本文从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相关知识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了应用题的教学以及相关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供大家交流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应用题 方法选择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是一项比较灵活的教学工作,它的方法很多,同时也有着不同的解题策略。做好应用题的教学对于孩子的思维开发具有重要的
【摘要】 科学素养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科学素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必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做一些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科学素养;科学知识;科学品质;科学方法;科学能力     科学素养是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
【解读图示 理解教材】  苏教版教材给教师提供了很多教学“启发图”,暂且把其称为教材图示,做为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图示,对教材图示要进行深刻思考,切实领会编者意图,认真解读图示内涵,立足学生发展,让学生经历有效地教学活动,积累丰富体验。  下面就以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为例谈谈如何理解本节课的核心图示(见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59页图)。  基本解读:  摆小棒和拨计数器是学生进行计算两位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历来为我们的民族所津津乐道。而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诚信在市场经济这种新的经济模式下又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期,因此,这个时期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如果在这个时候忽略对于学生的诚信教育,将会给学生的人格方面带来终生无法弥补的缺憾。思想政治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政治教学中,其承担的主
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自主学习,应用新教材新教法,新教材中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更能激起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那么,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怎样应用新教材新教法呢?  一、生动的新教材  新教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有趣的数学问题,活泼而又贴近生活的图片,科学家的生平史料等内容,让学生在极其轻松的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毋庸置疑,作文教学也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正如崔峦同志指出的一样:“多年来我们的作文教学一直存在着急功近利,舍本逐末的问题,投入大,收效少”,尤其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更不容乐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走进新课程的今天,它的改革势在必行.  究根溯源,小学作文教学滞后“那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为了升学率,为了小学生考场作文得高分,长期以来我们耳濡目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参与到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来,这是新课程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以“问题、探究、交流、反思”为主线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创造”的教学理念。利用问题让学生自主地参与
【关键词】提高效率 突破难点 调动兴趣    减负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但时至今日仍然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大问题,留作业少了,学生掌握不好,留作业多了,学生又完不成,甚至厌学。究其原因就是课堂效率低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
认真解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就会发现其中折射诠释的新精神,它明确阐述了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是全面的﹑综合的﹑持续的,突破了原来封闭的课堂教学发展言语能力的层面﹑文化浸润层面和审美熏陶层面。它明确提出:“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这明确告诉我们: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发展学生出色的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课堂的核心,同时课堂教学也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应该要具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合作探究。推动学生自治与自学使课堂教学达到最高境界。  【关键词】有效教学; 以人为本; 高效课堂    如何大面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