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作文评改的创新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1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新大纲”中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激励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要从单—走向开放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作文 评改 创新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其过程,是一个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作文心理品质,发展语言意识性,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然而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作文的批改由语文老师说了算,语文教师总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作文。这些传统的评改方式会使学生迷失了作文的方向,无形中把学生的自主性给剥夺了,同时强调了学生共性的发展,有意无意地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小学语文”新大纲”中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激励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对小学生作文的评价是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重要一环。小学作文评改要从单一走向开放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一、及时肯定
  心理学家盖兹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能力。”小学生作文,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创造。他们成文一篇,也非易事。在他们看来,花力气写了,已达到了自己的较好水平。送给老师批改,指望有所肯定与指出,以便看到成绩并从中获取力量与启示。因此,教师批改作文,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所修改的情况,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看到自己是有能力写好作文的。换言之,要让学生获得作文的自信心。信心对小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如果修改过多,持过多否定态度,不仅无此必要,也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给予成功能导出更大的成功。过多否定,只能使学生丧失信心,抑制创造潜力,或者对教师的修改产生误解甚至反感。
  二、自改评析
  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事实上作文过程的本身就是学生自觉与不自觉地使用着自改的手段,让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析,能使他们”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只有学生参与了作文的评析,亲身去体验,去感受,才能激起强烈的作文兴趣与作文欲望。因此,在习作过程中,学生不仅是一个被评的客体,更应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学生通过自评与互评,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更能形成自我检查、自我评定的良好学习策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我主要是从以下几种方式来试行。
  1、自我评价。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智力正常的儿童都具有一定的自我监控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对学习的促进功能将越大。因此,在作文评价中我尝试了让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在自读作文后,经过思考,肯定优点,找出不足,有的还提出了不懂的问题。自我评价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作文的评价中来,打破了教师一个人评价作文的传统作法,促进了主体性的发展。
  2、学生互评。
  素质教育的课堂打破了师生单向的封闭的交流形式,而是创设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的开放的活动氛围,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会交流,而且体现了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碰撞的过程。作文评价也应如此。我在作文评价中,就开展了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的活动。学生在读文、评文的过程中,学会了欣赏别人文章的优点,有的针对别人的文章结构提出宝贵的意见,有的能发现文章中的好词佳句,有的也能针对别人的不足提出不同的看法……诸如此类的评语在我们班学生作文本上常常出现。学生参与评阅他人的文章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文能力。同时,他们学会了欣赏别人,学会了尊重他人;被别人批阅作文的学生也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虚心地接受别人的看法,这些难道不能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吗?
  3、开展群评。
  教师将学生的作文用多媒体出示,让全班学生读后进行评议,写出评语。课堂气氛活跃,写文的学生可以谈自己的写作想法,其他同学可以向作者提出问题,也可以谈自己对习作的意见,作者也可以答疑,大家各抒己见。这种评价方法,挖掘学生的潜能,激活了全体学生的创造思维,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了舞台,满足了学生共同参与作文评价的需要。
  三、多元化评价
  教育十分强调对其对象一人的极度关注,在教学中我们要适度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避免单一的作文评价模式,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创新人格,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认知水平等因素的不同而实施差异评价,优化作文评改,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除了以上所述的几点以外,我们也要重视对学生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具有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因此,我们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作文评价只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由重视文到关注人,由重视分数到重视学生习作兴趣、情感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才能真正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习作素质的切实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教学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确保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学习与游戏分化的最初阶段,对生活的了解和道理的认识都是朦胧的、肤浅的。所以,思想品德课要让小学生理解观点、明白道理,规范自己的言行,达到思想品德课“明理一激情一导行”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生  思想品德课教学策略  思想品德课是比较系统地、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一
摘要:大量经验表明,启发式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启发式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启发式教学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学生不仅很容易地理解和接受知识,而且在思考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得以发展和提高,以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素质教育  启发式教学  思维能力  一、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性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把兴趣
摘要:为了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科学构建适合我校课堂教学的高效课堂,努力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学年工作计划,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关键词:初中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  实施方案  一、模式的基本理念  1、以人为本  首先要从心底里相信并且恪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教育理念。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
摘要:在历史复习中进行联想教学是可行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整体记忆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课文的层次结构以及复杂的历史概念体系,同时,还可以使历史课上得丰富多彩、活泼有趣,从而增强复习的效果。  关键词:历史  复习  联想教学  联想是指由所感知或所思考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刺激而想到其他与之有关的事件
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习态度也发生变化,在教学中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比掌握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一分析和探究。  一、教师的示范,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前提  科学态度在学习过程中是不会“自
摘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英语教学服务已成为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深化英语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主题词:多媒体  英语 教学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进行合理整合,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为英语教学服务已成为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深化英语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在
步履曼妙、倩影婆娑,一个个时尚的俊男靓女来往穿行、摇曳生辉,在迷幻闪烁的灯光下演绎着都市的时尚神话。我曾经一次次的欣赏着“T”台之上的场景,感受着时代风潮的节奏与色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一节明确地提出了“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要求,并具体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根据课程目标,精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课程
摘要:文言文是中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一个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主要是靠文化来维系。未来社会将越来越强调人才的文化素养,加强文言文的学习,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感悟古诗文的魅力。那么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呢?以下是我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一、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
摘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因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诸多优点,而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广泛应用在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中,美术教学也不例外。美术欣赏课有很强的直观性,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数码投影仪,就可以将作品清楚地放大展示,让学生在欣赏课上能够真正地“欣赏”。使用计算机,可以容易地将多种媒体融合在一起,并方便地展示给学生,突破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