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必须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失衡问题。在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迫切需要改变五大结构失衡:一是储蓄率过高,储蓄与消费投资结构失衡。二是增长动力结构中,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投资过强而消费不足。三是投资结构中,公共投资过多,而民间投资相对不足。四是资金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中分配不均,需要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鼓励企业做实业。五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企业处在价值链的低端,依靠低成本低技术,获取的是低端利润。改变上述结构失衡不仅能推动我国企业的海外拓展,在后危机时代的结构调整中,还将为我国企业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
这些机遇体现在:一、人口城镇化。未来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将会引爆中国巨大的内需,为民企创造巨大消费市场和投资空间。二、发展低碳化。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经济,不仅能够抓住绿色经济机遇,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也有利于规避绿色贸易壁垒、树立良好企业公民形象。三、产业高端化。后危机时代,国际及国内市场面临着重新洗牌的过程,技术和人才等创新要素将会重新组合,将为我国民企实现价值链高端化创造难得机遇。四、企业信息化。信息化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扩展营销网络和提高管理效率,同时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机遇。五、经济服务化。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服务化过程中既可以在传统的消费性服务业领域创造新的服务模式,也可以进入以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以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业等领域,拓展发展空间。六、经营国际化。经营国际化为民企带来“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重机遇。
这样,一方面,发展机遇会形成利益诱导,“拉动”企业进行战略调整;另一方面,市场的倒逼机制则会形成压力,“推动”企业转型。当前,市场萎缩和成本上升给依赖“低技术、低成本、低价格和低附加值”低成本竞争战略的企业带来了生存危机,形成了企业转型升级的市场倒逼机制,使企业外部生存压力变成内部转型动力。这将迫使企业由价值链的低端走向高端,由红海战略走向蓝海战略,推动企业不断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海外拓展中,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也需要调整,即从低层次分工走向高层次运营,从世界工厂“打工者”向全球资源整合者转变,从产品国际化走向企业国际化,从商品输出走向资本输出,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所有。
企业在推进国际化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知己知彼,循序渐进;二是准确定位,权衡利弊;三是分类拓展,分步实施;四是扬长避短,用好人才。海外投资具有高风险,规避高风险的关键在于用好国际化的管理人才。我国企业可以借鉴海尔公司的渐进模式,分阶段分步骤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向目标市场拓展,也可以学习华为公司的集群模式,以产业链为单位,上下游企业集群“走出去”,通过抱团合作方式,对国外品牌、渠道、专利、研发力量和原材料等进行参股或者收购,与国外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同时,企业要主动融入华商网络,借助海外华商的力量,克服资金、人才、管理和品牌等国际化障碍。
在企业积极进行海外拓展的同时,国家也要帮助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从出口导向走向投资立国。政府要加强企业海外投资的立法,完善海外投资的金融支持,提供对海外投资的财税扶持,强化企业海外投资服务。特别是要探索如何利用高额的外汇储备支持企业海外拓展,实现“藏汇于国”到“藏汇于民”、“藏汇于企”
的转变,解决企业海外投资融资难的问题。
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必须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失衡问题。在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迫切需要改变五大结构失衡:一是储蓄率过高,储蓄与消费投资结构失衡。二是增长动力结构中,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投资过强而消费不足。三是投资结构中,公共投资过多,而民间投资相对不足。四是资金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中分配不均,需要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鼓励企业做实业。五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企业处在价值链的低端,依靠低成本低技术,获取的是低端利润。改变上述结构失衡不仅能推动我国企业的海外拓展,在后危机时代的结构调整中,还将为我国企业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
这些机遇体现在:一、人口城镇化。未来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将会引爆中国巨大的内需,为民企创造巨大消费市场和投资空间。二、发展低碳化。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经济,不仅能够抓住绿色经济机遇,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也有利于规避绿色贸易壁垒、树立良好企业公民形象。三、产业高端化。后危机时代,国际及国内市场面临着重新洗牌的过程,技术和人才等创新要素将会重新组合,将为我国民企实现价值链高端化创造难得机遇。四、企业信息化。信息化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扩展营销网络和提高管理效率,同时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机遇。五、经济服务化。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服务化过程中既可以在传统的消费性服务业领域创造新的服务模式,也可以进入以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以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业等领域,拓展发展空间。六、经营国际化。经营国际化为民企带来“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重机遇。
这样,一方面,发展机遇会形成利益诱导,“拉动”企业进行战略调整;另一方面,市场的倒逼机制则会形成压力,“推动”企业转型。当前,市场萎缩和成本上升给依赖“低技术、低成本、低价格和低附加值”低成本竞争战略的企业带来了生存危机,形成了企业转型升级的市场倒逼机制,使企业外部生存压力变成内部转型动力。这将迫使企业由价值链的低端走向高端,由红海战略走向蓝海战略,推动企业不断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海外拓展中,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也需要调整,即从低层次分工走向高层次运营,从世界工厂“打工者”向全球资源整合者转变,从产品国际化走向企业国际化,从商品输出走向资本输出,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所有。
企业在推进国际化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知己知彼,循序渐进;二是准确定位,权衡利弊;三是分类拓展,分步实施;四是扬长避短,用好人才。海外投资具有高风险,规避高风险的关键在于用好国际化的管理人才。我国企业可以借鉴海尔公司的渐进模式,分阶段分步骤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向目标市场拓展,也可以学习华为公司的集群模式,以产业链为单位,上下游企业集群“走出去”,通过抱团合作方式,对国外品牌、渠道、专利、研发力量和原材料等进行参股或者收购,与国外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同时,企业要主动融入华商网络,借助海外华商的力量,克服资金、人才、管理和品牌等国际化障碍。
在企业积极进行海外拓展的同时,国家也要帮助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从出口导向走向投资立国。政府要加强企业海外投资的立法,完善海外投资的金融支持,提供对海外投资的财税扶持,强化企业海外投资服务。特别是要探索如何利用高额的外汇储备支持企业海外拓展,实现“藏汇于国”到“藏汇于民”、“藏汇于企”
的转变,解决企业海外投资融资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