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一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解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min_j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教师普遍反映物理难教,学生也普遍认为物理难学。引起“物理难学,物理难教”的原因之一就是高一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存在问题。从而影响到整个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影响高一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在各种影响作用下,学生的物理学习发生了什么不同,有助于拓宽物理教学改革的新视野。扩展对物理课程改革的理解。有助于解决“物理难学。物理难教”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 高一物理 课堂教学
  
  1、存在问题
  
  大多数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物理这门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把物理视为最难学的一门功课而格外多下功夫,然而功夫和成绩并不成正比,与其他学科的成绩相比,物理的分数差不多总是最低的。在一些学生眼里,物理是如此令人畏惧,像坚硬的石块一样难以咀嚼和下咽,更不用说良好地消化和吸收了。这给物理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高强度、超负荷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得物理教师精神紧张,身心疲惫,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工作方法单调,工作效率降低。
  多数学生在初中学习物理的兴趣较为浓厚,成绩较好,但进入了高中,学生普遍反映物理难学,学习兴趣大为减弱,成绩下滑。有数据表明:“初中有34.57%的学生对学习物理感兴趣,不感兴趣的仅占3.7%,到了高一对物理感兴趣的学生比例下降到了17.28%,而不感兴趣的人数上升到了6.17%。”“高中三个年级中有54.5%的学生感到物理这门学科比较难学,其中高一年级的学生最为突出,占到了本年级的61.8%。虽然不同时期都有感到难学者,但大部分在高一开始就感到难学。”(王传红,1996年)以上研究表明,高一物理课堂教学出现了问题,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学好高中物理,改变“物理难学,物理难教”的局面,搞好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衔接是关键。
  
  2、原因分析
  
  2.1 初、高中物理教材知识容量有差别
  初中物理教材知识容量小且教学大纲要求低,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简单、实验多且简单易行,教材呈现方式丰富多彩且注重感性认识:高一物理教材知识容量大且教学大纲要求高,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的难度偏大、实验少且理论性强,教材的呈现方式较为单一且注重理性认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起点适当且容量小,突出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教学信息反馈及时: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起点偏高且容量大,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信息未能得到及时反馈。
  
  2.2 从形象思维到物理模型的抽象思维不适应
  初中物理内容简单、直观,思维方法以形象思维为主,“主要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和演示实验使学生建立物理概念并认识其规律,获得定性的知识”。高一物理抽象思维占比例很大,要求学生有足够的逻辑判断和抽象的思维方法。如高一物理前几章所讲的: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静摩擦力的方向、瞬时速度、加速度、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都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一些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固守着初中的学习观念,对高中物理从形象思维到物理模型的抽象思维一开始难以适应。
  
  2.3 从定量到定性的转变不适应
  初中物理对许多问题都只做定性分析,即使有定量计算也都非常简单和单一,而高中物理绝大部分问题不但要定性分析,还要进行大量的甚至是相当复杂的定量计算,比如关于摩擦力在初中只要定性分析,而在高中需要定量计算。不少由初中刚进入高一的学生对这种从定性到定量的突变感到不适应,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
  
  2.4 数学知识欠佳
  初中物理的习题以简单理论和算术法计算为主,辅之简单的代数计算,而高中过渡到以逻辑推理和代数法计算为主,并大量使用函数、矢量运算、图像等运算。尤其力学部分,大量运用三角函数、直角坐标系、相似三角形、列代数方程等解决物体平衡问题。在直线运动中。矢量、二次函数、图像等数学知识的大量出现,使不少学生常感叹:做物理题比做数学题还难。初中物理的运算主要是算术运算,而高中力学中矢量运算较多,如:力、速度、加速度、动量、冲量等,学生必须先进行正确地分析、判断,再抽象为矢量的运算,而在特定条件下,还要选取矢量正方向,简化为代数运算,这一步骤本身就要求学生对矢量概念能正确理解。正负号使用多样化,造成运算困难,在数学中“+”、“-”号,主要是表示和、差,而在高中物理的分析和运算中“+”、“-”号用途较广,而且意义各不相同,不能混淆。例如:“+”、“-”号可以表示矢量的相反方向、表示过程的方向,可以表示势能的大小、变化的情况、相反的属性等,这就使得不少学生产生了混乱,把物理运算当成了纯数学运算,分不清“+”、“-”号的物理意义,当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5 初、高中学生学习心理的差异
  大部分初中学生学习基本心理是以模仿型为主,上课时思维活动习惯依赖教师的引导,孤立地、片面地吸收物理知识,不善于研究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要对书本上精练抽象的概念叙述作适当的语言上的分析,用浅显语言剖析含义,多作定性分析。学生刚入高中,仍具有初中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直观性强,可适当补充些演示实验或改用效果更佳的实验进行演示。
  
  3、解决方案
  
  3.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籽。他说:“只关心种籽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籽喂麻雀。”(苏霍姆林斯基,2001)兴趣和好的动机能够很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激励学生不怕挫折,勇于前进;要“思学生所想,解学生所难,料学生所错,投学生所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改变一讲到底的做法,根据教学目的,通过“设疑”、“析疑”放飞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课堂讨论,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保证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束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懂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增强学生受挫能力和解决困难的信心,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给他们开开眼界的机会。有了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兴趣萌发出来了。教与学也就会更加相辅相成了。
  
  3.2 注重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实验在物理研究、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中物理更抽象,而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了,他们更倾向于独立思考。演示实验可以使他们“眼见为实”,学生实验使他们有自己动手的机会,而课外小实验又有趣,学生都比较乐于参与。有研究(詹伟琴,喻晶,2001)表明,有42.3%的高一学生愿意看教师演示,有74.2%的学生喜欢自己做实验。可见,实验确实是受学生欢迎的,良好的实验课可 以给学生亲切感,消除对物理学习的畏难情绪。但教师要注意实验的针对性,不要令学生看过了、做完了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不知道实验有什么目的和作用。同时要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心态,如为了结果完善而修改结果、把实验当游戏等。
  
  3.3 在教学中渗透探究性教学的思想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能动的过程,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知识形成的发展过程。探究学习和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强调学习通过探究和发展过程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不再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师传授知识、讲解科学概念和原理上。探究是人们用以追求探索未知事物以期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多种不同途径和方法,也是学生长知识、长才干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模式。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科学探究包括一系列的活动,如他们需要观察研究对象、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需要利用已有的知识,经过深思熟虑对问题做出猜想或预言,提出自己的假设:需要查阅各种信息资料,对假设的逻辑含义进行推断:需要设计调研或实验方案,找出和控制可变因素,对其进行实验;需要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运用逻辑和证据做出答案或解释:需要利用各种图表交流得出的科学结论,并对不同的观点或批评意见做出反应等。中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阶段。他们主要是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的途径学习概念,习得的概念再通过应用过程得到巩固和发展。教学实践表明,探究学习过程强调学生将习得的概念应用到一个新的问题情境中去,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概念形成途径掌握新概念。因此说,探究学习符合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活动规律,是学生习得科学概念的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尤其在学习比较复杂和抽象物理知识时有较好的学习效果。
  
  结语
  
  高一物理课堂教学是学生顺利跨上学习物理台阶的关键。课堂教学应提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将科学探究贯穿于物理教学。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的真正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培养学生。《标准》强调了重视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因此。我们教师应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法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等基本课程理念,从而提高高一物理的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在pH 2.0~6.0的BR缓冲溶液中,Pd(Ⅱ)与柠檬黄(TTZ)形成的络离子与溴化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C16mim]Br)离子液体发生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引起溶液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
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物理研究性学习,借助信息技术网络平台,能够让学生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下面是笔者对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建构与实施的研究。    一、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建构分析    1、转变教师固有的教学思维方式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是教师与学生探究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通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PCP)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引起的以肺出血、坏死和纤维素性渗出为主要病变的
随着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化学污染物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人类生存的环境面临着一场危机,“保护我们的家园”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呼声,因此,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人的责任。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习到化学知识,更要让他们懂得怎么用学到的知识去保护环境。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其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形成时期,学生从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将会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形成。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应该是学生心灵释放的空间,是学生独特个性魅力展现的无比宽阔的心灵空间。要搞好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写作的主体,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关注学生的内心。  一、关注学生内心感受  1.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空间,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虽然他们每天大多数时问都在学校里度过,学的是同样的课程,面对的是同样的老师,但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地区使用了新课标教材,那么,在新教材背景下我们将如何来实施数学教学工作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的
摘要:本文针对现有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手段的不足,认为教学手段单一化和动态性差是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应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丰富教学手段内涵,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手段 分析 创新    生物学课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教紧密的课程,课程内容的知识性、抽象性较强,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难度较大。针对生物学课程的知识结构特点,结合实践教学经验,笔者试图探讨如何进行生物课堂教学手段创新,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语文是基础的基础,它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容。为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寻有效的创新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一、营造宽松气氛,唤起学生自信  传统的教育中,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前怕狼、后怕虎,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因此,现代老师要唤回学生自信。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语文
面对学生满意的回答和表现,老师经常会给学生一些赞许。看到被称赞孩子满脸笑容,骄傲的样子,我却想到一个似乎已被老师们遗忘的语言——否定性评价。难道在课堂上对学生错误信息的否定性评价,已经在赏识教育成主流教育的今天,完全丧失了作用吗?如何使否定性评价既能恰如其分地修正错误,又能有效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做到“鱼和熊掌兼得!”呢?  一、否定性评价与肯定性评价相结合,贬中有褒  在学生回答存在不当或完全词不
5月27日上午10时,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告别室。哀乐低徊,群心悲恸,首都文艺理论界人士数百人,为已故著名学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翻译家、编辑家、本刊主编程代熙同志送行。代熙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