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国家安全教育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d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深刻认识新时代的新特征、新要求,特别是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性、系统性、复杂性的风险日益聚集,不确定、不稳定、不可见的因素明显增多。“风险”与“机遇”相伴相生,“发展”与“安全”相辅相成。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尤为重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离不开国家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2020年9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这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大中小学系统、规范、科学地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依据。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的重大意义
  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面临新挑战、新机遇、新发展。国际形势正处在新的转折点上,各种战略力量加快分化组合,国际体系进入了加速演变的深刻调整期,世界经济正在深度调整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深刻影响和改变世界新格局的形成和走向。我国越是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越是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要清醒认识到我国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
  进入21世纪,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综合实力快速上升,这在世界近代史上首次出现,这种剧变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催生了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加速改写世界发展历史,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新旧动能转换和创新必将深刻地影响国际秩序和格局演变过程,也将前所未有地影响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艰辛探索,获得了巨大成功,并焕发出了蓬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在这场大变局中,如何确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不被迟滞甚至阻断,确保国家安全不受威胁和侵犯,这是一个重大又严峻的现实命题。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出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形势下指导国家安全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国家安全理论的重大创新。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地位和国家安全领导体制,明确了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职责和制度,明确了公民、组织的义务和权利,为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其中,第七十六条明确“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始终把人民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力量,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各领域维护国家安全不能停留在旧的狭义的国家安全思维中,不能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需要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到基层、落到国民、落到民心,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合力,夯实国家安全民意根基。这就亟需构建起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切实抓好中小学生的国家安全知识学习、能力构建和意识提升。
  二、世界主要国家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启示
  美国于1992年颁布《国家安全教育法》,旨在切实加强美国现在及未来的国际领导能力,培养急需的关键地区情报资源及研究人才、语言文化国际研究人才、具有国际意识和理解当地语言文化能力的军事和经济人才。基于这一法案,美国设立了“国家安全教育计划”。《美国国家安全教育计划2018年度报告》显示,受该计划资助培养的学生二十年来在美国各部门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而他们身上培养出的国家安全战略素养和技能对各自的工作至关重要。与此同时,美国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通过“语言旗舰计划”,对从事国家安全的在职人员进行重点区域的语言和文化教育;通过“传承语种母语群体的英语培训项目”,对以急需语种为母语的美国公民进行英语教育;通过“国家语言服务队项目”认证语言专员,在国际安全紧急时期为政府提供临时服务;通过“全球军官项目”,为高等军校学生提供语言技能、区域专业和跨文化沟通技能的教育;通过设在全国各地的语言培训中心,为国防部提供特定语言和文化的培训。可见,这种模式全面覆盖了应对国家安全事务所需的通晓语言和文化的人力资源。
  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均在高校开设有国家安全政策、国家安全与国际关系、国家安全研究等专业,培养国家安全领域的专业人才。日本、韩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利用学校课堂、校园、社会开展相对成体系的国家安全教育,通过演讲、辩论、主题活动、宣讲等方式,树立国家利益至上和国家安全理念,强化学生危机意识和国际競争意识。
  世界主要国家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显示,国家安全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有长期的布局和积累,针对性强,放眼当前和未来的国家安全人才储备和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构建,通过全方位的计划实施,覆盖面广,涵盖各类国家安全需求,同时,重视关键区域,重视优先领域,强调专业教育与普及教育结合,与国家安全战略布局紧密相关。
  三、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主要目的
  一是培养中小学生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方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无不承载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忧患意识是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体现。长期处于和平时期,人们容易产生思想上的麻痹,忘记百年前的国家和人民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年轻一代丧失忧患意识,对国家而言将是极其危险的,所以,国家安全教育首先就是要唤醒并巩固中小学生的忧患意识。   二是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有国才有家,有国才有魂。国家安全不是模糊的、遥远的,而是明确具体的、细微的,国家安全与个人息息相关,国家安全影响每个人,个人能为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做出贡献。在关键时刻,个人要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用心用双手去坚决维护,这样才能为个人带来真正的安全。国家利益至上也是一种个人有责任担当的体现。
  三是筑牢底线思维。国家安全与每个人紧密相连,这就要求每个公民在国家安全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可能触及的红线。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教训表明,很多违法违规行为都是从自认为稀松平常的事情开始的,最终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这就特别需要中小学生构建起底线思维,心中始终有根紧绷的弦,会用底线思维去处理问题,面对国家安全问题,善于识别、善于辨析、善于防范、善于沟通。
  四、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构建大安全格局
  1.国家安全教育是“大安全”的教育,避免国家安全教育窄化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改变了以往相对狭义的国家安全体系,国家安全教育不再是围绕反颠覆、反分裂、反渗透等活动的教育,也不是简单的国防教育或爱国主义教育,而是以系统思维模式,将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生物、核以及深海、太空、极地、生物、海外利益保护等领域融会贯通为“大安全格局”的教育,是将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领域融合为完整统一体的“大安全观”的教育。
  2.国家安全教育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教育,避免等同于思政教育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创造,国家安全涉及领域多,知识体系新,虽然有些内容与中小学思政教育有所交叉,但是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教育,是不能等同于思政教育的,它在知识内容、教学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全新的要求。
  3.国家安全教育是专门课程与融入各学科专业的教育相结合,避免以专题教育替代国家安全教育
  国家安全涉及内容多,专门课程与融入各学科专业的教育要充分结合,单纯依靠专题教育很难做到全面、深入和生动。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科知识结构和特点,通过延伸、拓展学科知识,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家安全问题,对丰富学生的国家安全知识、提高国家安全意识将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渗透融入式、持续不断的国家安全教育,将产生更扎实、更牢固的学习效果。
  4.国家安全教育要以《指导纲要》的知识要点为基本遵循,避免知识碎片化
  《指导纲要》以知识图谱的形式给出了国家安全教育要点,这是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基本遵循。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总论和政治安全等13个重点领域分别呈现主要知识点,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威胁与挑战、维护国家安全的途径与方法4个方面,系统性地组织了知识体系,既考虑各领域知识的交叉重复问题,又尊重各领域知识体系结构完整的要求,同时尽可能凝练出各领域需要讲授的知识要点。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在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时,因其体系庞大而抓不住主线导致内容碎片化的问题。
  五、用实际行动推动国家安全教育
  1. 在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融入国家安全教育
  国家安全教育元素能够与道德与法治、语文、地理、历史、科学等学科課程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渗透式、融合式的教学方法,将国家安全知识点自然地融入教学,通过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案例,既能丰富和拓展学科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又能强化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构建。同时,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在班会、社会实践、主题活动中主动融入国家安全元素,引导学生开展国家安全相关时事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家安全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在课程中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内容,避免简单添加、生硬联系,这需要各学科教师能够主动学习、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拓展自身的国家安全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国家安全意识。
  2.以《指导纲要》为依据,开设国家安全专门课程
  《指导纲要》明确鼓励支持地方和中小学挖掘和利用校内外国家安全教育资源,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安全知识体系庞杂,涉及领域多,在设计专门课程时,要避免将国家安全知识泛化为各学科的一般性知识,特别是涉及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社会安全等专业性非常强的领域时,容易将国家安全专门课程泛化成各领域的专业课程,脱离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内涵,忽视了各领域与国家安全的关系。这就需要在进行专门课程设计时,遵循《指导纲要》中的知识体系,在讲授各领域国家安全时始终抓住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的主线,这样才能确保国家安全专门课程不走偏。
  3. 构建多样化的国家安全教育模式
  小学、初中阶段,国家安全教育要起到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启蒙的作用;高中、大学阶段教育则要塑造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和能力。学校通过课程和实践活动发挥作用,同时,把国家安全领域的专业性资源挖掘出来用于国家安全教育;需要专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社会服务创新相结合,形成多媒体素材、微课、在线开放课程等多样化的数字学习资源;充分利用新技术打造一批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基地、体验场馆,探索国家安全教育服务新方式,与学校里国家安全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4. 加强教师培养和培训
  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教师是关键。率先对教师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培训,让广大教师构建起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识,树立国家安全意识,掌握国家安全基本知识,对于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至关重要,同时,也要加快培养能够胜任国家安全教育的专业教师,形成稳定的、规范化的教师队伍,避免国家安全教育走向碎片化和边缘化。国家安全教育要将专业教育与普及教育结合起来。国家安全领域众多,专业性强,需要构建完整的国家安全学科专业体系,提升国家安全学专业教育的水平,培养国家安全专业人才,同时,将专业性的知识和成果转化为普及教育的内容,确保国家安全普及教育是科学、严谨、全面的,真正实现国家安全专业教育与普及教育的融合。
  我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风险挑战时,充分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巨大效能,在灾难面前展现出强大的国家安全动员能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规划了未来五年、展望了未来十五年,提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当每个人能够秉持国家利益至上,用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去认识、理解和处理国家安全问题,拥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生活和工作总自觉行动、主动担当,国家安全的人民基石也就构筑起来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就有了最基本的保障。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其他文献
随着非道路移动机械保有量与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其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相关的防治策略研究亟待加强。本研究首先总结了中国与欧美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类型的划分方式及标准;其次,对中国与欧美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进行归纳;最后,对现行中国与欧美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进行了全面对比分析,分析发现,国内标准与欧美标准之间仍存在显著差距,以期为国内制定科学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提供参考,为污染物防治策略
国家安全教育是根据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和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全体公民进行的关于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安全知识、国家安全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与影响的系列活动[1].
期刊
【摘 要】中小学在线教学情境中,基于对学生和在线平台的充分了解,教师具有生成在线教学敏感力的必要与可能,而教师在线教学敏感力具有一体性、多维性、生成性等特点,是信息化时代中小学教师队伍必备的重要品质与能力。通过激活教师的主体自觉意识、提升教师的专业综合素质、破解教师教学的传统束缚等路径,中小学教师的在线教学敏感力可以被激发,进而助力其在线教学实践,推动教育信息化时代中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关
当下,“篆刻进校园”十分重要和必要,它有利于提高学生识篆用篆能力,有利于增加学生对印章知识的了解,还可以学习一些玉石文化.但活动进行过程中也有缺憾,受学生年龄因素、师
为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研究,将项目化学习引入语文课堂之中,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项目化学习中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研究中发现,明确核心知识是进行项目的第一步,以此设置驱动性问题是进行项目的关键一步;开展项目化的小组学习活动是进行项目的有效形式;项目成果的展示与评价是进行项目的总结反馈。这可以推动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培养合作意识、发展核心素养,也为教师进行丰富多样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进入新时代,面对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经济风险、环境危机、核威胁等一系列传统安全及非传统安全威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于2014年4月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提出包括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以及新型安全在内的总体国家安全框架;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安全教育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20年,《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国家安全教育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目标任务、知识
期刊
本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和通州区1320份居民家庭水—能消费行为调查问卷为样本,采用参数估算方法,核算了家庭洗澡、做饭、清洁、制冷供暖四类主要水—能消费行为的人均用水量、用电量、用气量和碳排放量,运用统计检验识别了不同人群的主要消费行为、碳排放特征,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人群的各种消费行为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居民家庭水—能耦合行为相关的人均用水量为26.9 m3/a、电耗为254.1 k W·h/a、燃气消耗量为27.8 m3/a,分别约占家
为了探究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学习拖延与数学学业成就的关系,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某地区350名五年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研究表明,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学习拖延与数学学业成就两两显著相关;数学学习拖延在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学业成就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基于来自J省各级各类中学1880份针对高中生的问卷调研数据,从高中生的生涯意识、对生涯的了解度、对生涯教育的内容及形式的期望等角度,分析了高中生涯教育的现状,得出了高中
已有的一些欺凌事件表明,欺凌现场的第三者“旁观者”行为的积极与否对于欺凌进程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其行为选择受到“旁观者效应”、道德推脱、共情水平、自我效能感以及当事人关系等因素影响。对此,实现旁观者消极介入行为的转化,应从根源上优化学生的品德结构,并夯实学生介入能力,增强学生介入意愿以及消除学生介入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