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给子孙留下生存资源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cheap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节约型社会: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一种生态经济,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遵循其特有的运行规律,实现特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总体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其主要特征是形成典型的“三低一高”,即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其发展路径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节约”一词,中国人太熟悉了。几千年来,它不仅是大力崇尚的传统美德,并且是身体力行的持家之道。古人云,历览先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话点透了“节约”与修身、齐家、治国的关系。
  不过,在过去的观念中,“节约”是与物质生活匮乏、“奉之者不足”联系在一起的,除了其内涵的道德教益外,更多的是人们基于现实条件限制的一种自发的行为选择。而当前倡导的“节约型社会”,却将其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不仅是个人的行为,更是社会发展的全新模式,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6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资源瓶颈呼唤节约
  
  我国曾经长期躺在“地大物博”上睡大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资源,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今我们却发现这只是一种虚妄和短视。再多的资源除以13亿人的基数,得出的只有巨大的忧患。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和淡水占有量仅是世界水平的1/3和1/4。支撑经济增长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在严峻的数字面前,我国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资源紧缺国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走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的路子,近20年举世瞩目的高速增长更多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原材料的基础上。今天,我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以煤炭为例,年消耗15亿吨,占世界的30%。与此形成强烈对照的是,中国创造的GDP不到世界总量的4%!
  有识之士忧心忡忡。中国工程院石玉林院士说:“在未来20~30年内,以水土资源为中心的农业资源将接近或者达到临界状态,关键矿产资源会走向全面紧缺,加上人口增长的压力,我国将面临着资源最短缺的时期。“有专家测算出我国国内能源的缺口量:在21世纪初期将超过1亿吨标准煤,2030年约为2.5亿吨标准煤,到2050年约为4.6亿吨标准煤;而我国今后新增的石油需求量几乎要全部依靠进口。资源供给不足,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
  一方面是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瓶颈作用越来越大,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要越来越高。同时,我们还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宝贵的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浪费。资料显示,我国从1949年~2003年,累计产煤约350亿吨,但煤炭资源消耗量已超过1000亿吨,扔掉的资源几乎是被利用资源的两倍。并且,全国每年有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废纸及大量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据专家统计,以纸为例,如果全国每年1400万吨废纸能够回收利用,就可以生产1120万吨好纸,少砍2.38亿棵大树,节省4200万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
  因此,要维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必须走节约型的社会发展道路。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出发,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的治本之策,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现有政绩考核体系助长了浪费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尽快扭转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基础。
  其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话题非自今日始。历届政府工作报告也都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可一些地方长期以来我行我素,高耗能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仍挑大梁,矿产资源滥采乱挖、破坏和侵占耕地、用水无节制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原因何在?
  不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的根本原因。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政府的发展思路和价值取向,掌控着经济的发展方向。在经济增速、财政收入、招商引资仍然是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中的主要内容的现实状况下,一些地方急功近利、竭泽而渔、饥不择食的行为就不可能避免,反而会随着经济指标的不断加码而变本加厉。特别在一些自然资源丰富而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把引进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短期GDP的攀升,其结果是国家未富而资源先衰。
  这种“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粮”的行为,不仅严重违背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对现实的经济运行也造成了严重影响。近年来,大城市里拉闸限电的电荒,产煤大省出现的燃“煤”之急,以及蔓延至东北、华北、华南和西南等地的缺油之痛,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先污染再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江河严重污染,土壤重金属化,空气质量下降,以及一些从未有过的怪病出现,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破坏和浪费资源的惩罚,损失更是难以计量。
  道理人人都懂,危害显而易见,但只要现有的政绩考核体系不改变,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就会继续“难得糊涂”下去,继续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央查处的江苏铁本和湖南嘉禾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这种局面继续下去,科学发展观就难以落实,建立节约型社会只是纸上谈兵。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尽快确立以节约、高效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彻底打破地方官员的“GDP崇拜",将经济发展思路回归到健康、良性、节约的轨道上来,这才是建立节约型社会最强有力的机制保证。
  
  节约型政府应是社会表率
  
  政府是民众的领头羊,社会风气的引导者,其行为就是民众行为的风向标。如果政府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就不难理解社会中的奢靡成风、纸醉金迷。所以,要建节约型社会必先建节约型政府。而且基于各级政府机关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的现实,建设节约型政府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央对这一点有清醒的认识。近来,温家宝总理多次要求各级机关带头厉行节约,建设节约型机关,真正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发挥表率作用,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不过,从现实的情况看,政府距离这一目标还非常遥远。
  以能源消费为例,据权威部门测算,我国政府机构(包括教育等公共部门)的能源消费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节能潜力为15%至20%,能源费用超过800亿元,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超过美国政府机关1999年平均水平的33%。这一方面说明政府部门的节能潜力巨大,另一方面,也说明政府节约任务还相当艰巨。
  在某种程度上说,政府的浪费程度比个人浪费更严重,厉行节约的难度也更大。因为个人花的是自己的钱,从“经济人”角度考虑,浪费是有限的。而政府的钱却不一样。公共财政的软约束力,个人的道德的局限性,使公务员在花公家钱上绝不会像用自己的钱那样精打细算:出家门要检查是否关电源,办公室的灯却可以通宵长明;自家水龙头漏了会赶紧找人来修,公家的水哗哗地白流却懒得伸手去关;私人请客一定不忘剩菜打包,公款请客的却可以整盘整盘地倒掉。也正是这种无所谓的心态,导致政府在决策和投资上的大量浪费。更有甚者,觉得是公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正好用公家的钱来绷面子、讲规格、显气派。常常传出官员与老板斗富、老板甘拜下风的事,这些官员为什么这样“牛”,还不是都是崽卖爷田不心痛。
  可见,要真正建设节约型机关,必须在制度上着力,通过增加公共财政的透明度,加强资金监管的硬约束,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这才是长久之计。否则,即使一时的宣传动员如暴风骤雨,结果还是雨过地皮湿,依然故我。
  
  政策引导节约社会
  
  世界各国的经验都表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决不可能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没有合适的经济杠杆,没有有效的经济激励和惩罚机制,企业和个人一般不会主动考虑如何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此,建立节约型社会,政府必须发挥强势主导作用,尤其是要通过政策的引导和经济杠杆的调节。但一些地方的种种不合理做法,却起到了南辕北辙的效果。
  比如,目前全国有60多个城市出台了限制和变相限制小排量轿车的政策。北京市规定不准小排量轿车上长安街和二、三环路行驶,上海市不准排量小于1.2升的车上高架路,浙江富阳政府则要求出租车换新车排量必须在2.0升以上。其理由是小排量轿车排放尾气容易超标,实际上是担心小排量轿车降低城市品位和档次。同样遭受歧视的还有电动自行车,对这一便捷高效节能的交通工具,有的地方也以其“不便管理”为由加以禁止,据说还有不少大城市准备跟风仿效。这无疑与我们倡导的节约型社会背道而驰。
  当今公认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它改变传统经济“资源—产品—垃圾”的单向流动方式为“资源—产品—产品”的循环流动模式。对这样的产业,国家政策的扶持明显不足。如垃圾发电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垃圾占地、污染问题。但垃圾发电企业却进不了税务减免名单,政府的垃圾补偿费又严重不足,使企业发展艰难。上海一家民营企业,开发出一种能将城市垃圾制成清洁建材的生化处理技术,但却在投资方和政府之间两头碰壁,主要原因是政府的税收、销售等配套政策跟不上。
  无章可循的暂且不说,即使是国家有明文规定的,也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手段而达不到预期效果。建筑耗能是能源浪费的重头,国家从1996年就颁布了建筑节能的强制性设计标准,然而时至今日,执行这一标准的建筑还不到10%。由于现行法律对限制浪费没有可操作的奖惩办法,缺乏强制性,节能执法部门对一些企业明目张胆的浪费行为束手无策。
  可见,建立节约型社会,除了加大宣传力度,关键是切实的政策支持和具体的制度设计。“到2010年,我国力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姜伟新雄心不已。
  
  重塑全民节约意识
  
  仅仅是20年前,节约还在居民生活中随处可见,很多父母会告诫孩子把掉到桌上的饭捡起来吃掉。但今天,在不少人脑海中,节约意识已荡然无存。在水、煤、电、油四处告急的形势下,各种铺张浪费、追求奢侈的行为却比比皆是:剩饭剩菜随意倒掉、衣服有个小洞就不穿了,空调彻夜不关、手机用不到一年就换。特别是一些没有经历过缺衣少食生活的年轻人,认为节约是老皇历、小家子气,追求高消费生活品位才是时尚潮流。
  实际上,节约是一种科学理念引导下的文明习惯,大手大脚看似潇洒,本质上却是一种落后的行为方式。越是文明、发达、先进的地区,就越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节约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真正的富人也不例外。据国外一家机构调查,美国70%的“富婆”和68%的富翁都补过鞋,经常开旧车,经常剪下日用品店的优惠券,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挥金如土。即使在真正的上流社会,节约也是公认的美德。
  节约的生活也可以是有质量的生活。一种适度消费的观点认为,空调不是开得温度越低越好,暖气不是开得温度越高越好,照明不是越亮越好,不要过于追求电影里的奢侈,不要片面求洋求大,一切勤俭节约的好传统、好经验都要保留和推广。
  在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过节俭的生活,但应该在个人自由和法律规范中寻求一种平衡。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说得好:“你有钱,可以去吃10万元一顿的盛宴,但不能剩下大量食品丢入泔水桶,剩菜就要重罚;你可以去住10万元一夜的总统套房,但不能浪费自来水。总之,你爱花钱就去花,但你没有权浪费资源,否则就要遭到全社会的谴责和法律禁止。”
  也许有人认为,个人的消费能力有限,浪费一点也不足以对社会造成影响。但别忘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道理。据统计,如果把全中国的白炽灯都换成绿色节能灯,一年的节电量将相当于30多个三峡电站的发电量。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我国每年生产1000万箱,需要砍伐2500万棵树木。对此,你还觉得无所谓吗?
  专家呼吁,当务之急是要开展全民教育,树立节约观念。要大力开展国情教育,不断提高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节约不仅是党和国家、政府的大事,也是全体国民应尽的的职责和义务。
  “一粟一粒,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惟念物力恒艰。”让我们重温这句话,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做一个节约的公民!
  
  链 接:
  外国人的节俭生活
  德国包装物:德国超市里出售的矿泉水大多是玻璃瓶装的,如果买塑料瓶装的矿泉水,价钱则要贵一些。超市中所售的其他饮料大多为易拉罐和纸盒的,塑料瓶装的比例也很小。原因是,玻璃瓶和易拉罐容易回收利用,塑料瓶对环境污染相对较大。
  加拿大水龙头涓涓细流:加拿大人十分注意节约生活用水,如遍布公共场所供饮用的消毒纯净水的水龙头,其出口就十分细小,仅有小钉子一样粗。加拿大大学生宿舍厨房里都有三只垃圾桶,一只用来盛不能再利用的垃圾;一只用来盛能再利用的垃圾,如报纸书籍、包装纸等;第三只有盖的垃圾桶则用来盛吃剩下的主食、蔬菜、水果等有机生活垃圾。他们把这些有机垃圾贮藏在这个专用垃圾桶里,待其发酵后放入土中,用来施肥。
  法国洗澡选淋浴:因为泡一次澡需250升水,而淋浴只要50升。若想再省水,还可以在水龙头里安装水流限制器或“通风器”(在水流中喷出微气泡,可将水流量减少30%到40%),甚至还可以安装红外线光学监测仪来启动水龙头。法国人买冰箱会选择有耗能标签(从A到G)的节电型冰箱,而且很注意冰箱的温度调节。食品储存只要5度就够了。冷冻层只要零下18度足矣。少一度,就减少5%的耗电量。电视关彻底:许多法国人临睡前,会检查是否关闭电视机电源。长期处于睡眠状态的电视机的耗电量,比它平均运作3个小时还多。
  日本骑车有津贴:日本名古屋市从2001年春季开始推出一项环保新举措:凡员工骑车上下班,均可享受加倍出勤津贴。反之,如开私家车上下班,则出勤津贴减半。日本目前正广泛使用的“生态包装”,该包装由100%可循环利用纸板盒和用来盛饮料的袋子组成,其主要目的就是让人们能轻易地把纸盒子和袋子分开,以方便分类循环处理。还有一种“立式袋”主要用来取代塑料瓶,因为“立式袋”所需的塑料使用量,只有塑料瓶的1/5。
  韩国节约到牙齿上:韩国餐馆的牙签与众不同,既不是木牙签,也不是竹牙签,而是用土豆淀粉或糯米粉做成的牙签。它的最大优点是节约木材,而且还可食用。此外,像一次性方便筷、一次性台布、一次性洗漱用品等,在韩国已经没了踪影。
  瑞士水循环利用:瑞士以“花园之国”著称,风沙不多,冒烟的烟囱少,雨水十分干净。瑞士人先用下水管将雨水接进贮水池,用时靠小水泵抽水冲洗厕所、洗涤衣物或擦洗地板。大多数瑞士旅馆里的卷筒卫生纸都是再生纸,不少饭店的铺桌纸和餐巾纸也全是再生纸。其他如广告用纸、复印纸和文件信纸也都使用再生纸。用过后与报纸扎在一起,等待回收。(据《上海译报》)
其他文献
日前,来自世界95个国家的1360名科学家联合发布报告,向所有地球人发出警告: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费,世界2/3的自然资源已经被破坏殆尽!
以“问卷+访谈”的方式研究了珠三角地区电大系统开展社区教育的工作现状。结果表明:各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取得了成效,拓展了办学空间,增加了电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部分电大
10年前,国务院颁布第一部《信访条例》;10年后,新《信访条例》亮相。   2005年1月5日,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的《信访条例》。5天后,温家宝总理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31号令。有心人注意到,这是新年伊始出台的第一部法规。   10年间,新《信访条例》较之原《信访条例》出台的背景,已发生了诸多颇费思量的深刻变化──  10年间,全国信访数量连续数年一路高涨,几成“信访洪峰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高职院校党的基层组织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对粤东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现状进行调研,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学生党员发展
一是实行预算执行约谈制度。对项目资金支出进度缓慢的部门进行约谈,共同研究分析影响支出进度原因,制定具体改进措施,在项目建设单位、实施单位、管理单位、财政、监理、资
县级社区学院应担当起三个层面上的八项功能:组织学习的基本功能(学历进修、培训学习)和指导引领的延伸功能(指导服务、科研实验)以及协助推动的代行功能(参谋策划、资源开发、项目
闫新丽(1964-),女,河北枣强人,中共党员,硕士,思想政治教育教授。1988-2008年在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及教学管理工作,2004年获得教授资格。2009年2月就职于广东开放大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新思
很喜欢这样一副对联:生为寻常草,死成玉茗香,死耶生耶?失去三闾位,得来九歌浩,失哉得哉?  这是一副茶联,借助茶叶的经历,说明得失的辩证关系,读后发人深思。  茶的一生耐人寻味。茶圣陆羽《茶经》有言:“茶者,南方之佳木也。”茶树生长在气候温和,莽莽苍苍的南方大山中,其生命特征独具一格。当茶芽离开枝头时,它的生命也就结束了,然而经过高火的烘烤,搓揉的磨炼,烈日的曝晒,沸水的浸泡,它的生命又焕发出绚丽